一家企业就像一个家庭,他们是企业的功臣,理应得到这样的待遇。现在他们老了,作为晚一辈,就该负起照顾他们的义务。
“李先生精神难能可贵,不少老板待员工老了一脚踢开,你却不同。这批员工,过去靠你的厂养活,现在厂没有了,你仍把他们包下来。”一个熟悉李超人的人看到了超人如此对待员工发出憾慨。
都说商场是无情的。李嘉诚却化无情为有情,上演一幕动人的人情戏。
是员工养活老板,养活公司。
李嘉诚在谈到员工与公司的关系时说:“员工是替公司赚钱的,是对公司有贡献的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大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员工都是家庭的一分子。”“就凭他们对整个家庭的巨大贡献,他们也实在应该取其所得。”“不是老板养活员工,而是员工养活了整个公司,公司应该多谢他们才对了。”“我自己来说,股东相信我,我能为股东赚钱则是应该的。我一向这样想:虽然老板受到的压力较大,但是做老板所赚的,已经多过员工很多,所以我事事总不忘提醒自己,要多为员工考虑,让他们得到应得的利益。”
李嘉诚深深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真理。
要吸引及维持好员工,要给他们好的待遇及前途,让他们有受重视的感觉。当然,还要有良好的监督和制衡制度,不然山高皇帝远,一个好人也会变坏。
李嘉诚对员工既宽厚,又严厉。长实的员工道:“如果哪个员工做了错事,李先生必批评不可,不是小小的责备,而是大大的责骂。他急起来,恼起来时,半夜三更挂电话到员工家,骂个狗血淋头的也有。”
李嘉诚的骂,不是喜怒无常的“乱骂”,总是“骂到实处”。当然,也有骂错之时。一旦骂错了人,他也会知错就改。往往在他冷静后,便会向被批评者赔礼道歉,说明道理。
一般而言,在长实公司,越为李嘉诚看好的职员,所挨的批评越多、越严厉。他们经受过李嘉诚一段时期的“锤打”之后,通常又能升职和加薪。而且,在企业里,所有的员工都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制度,所有的升降、奖罚都得按制度的规定进行。
我老是在说一句话,亲人并不一定就是亲信。一个人你要跟他相处,日子久了,你觉得他的思路跟你一样是正确的,那就应该信任他;你交给他的每一项重要工作,他都会做,这个人就可以做你的亲信。
由此可见,在人才使用和管理上,李嘉诚有高人一筹的眼光和胸襟。
家庭式管理会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拒之门外。这样的管理,也许凭创业者的杰出才华可以显赫一世,但很难维持第二代的辉煌,更难像一些具有先进管理制度的家庭企业百年兴盛。当然,西方管理方式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不像华人经商那样富有人情味;研究和计划十分周密,但决策周期相对较长,不像华商握一握手,便达成决议。李嘉诚中西合壁,各采其长,因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比如一个项目,李嘉诚会周密调查,仔细研究———这是西方的方式。一旦确定,打一个电话或握一握手,就完成并实施了决策———这是李嘉诚的风格。
工商管理方面要学西方的科学管理知识,但在个人为人处世方面,则要学中国古代的哲学的思想。不断修身养性,以谦虚的态度为人处世,以勤劳、忍耐和永恒的意志作为进取人生的战略。
可以说,从李泽钜、李泽楷出生到长大成人,李嘉诚对他们教得最多的是怎样做人,怎样从古代圣贤的著作中吸收做人的营养。李嘉诚认为,作为企业家,每时每刻都在与人打交道,注意人们怎么想,会怎么做,以及做什么,都是日常工作中的一种必要,李嘉诚在李泽钜和李泽楷小学和中学的时候,每一晚只要在家吃晚饭,就会对他们兄弟两人讲及做人的道理,李氏两兄弟记忆犹新地说:“由小到大,甚至到现在,家父从来没有教我们怎样赚钱。不过什么钱不应该去赚,用什么赚钱绝对不可以的,家父则时常提醒我们。”
知人善任,大多数人都会有部分的长处,部分的短处,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才而用为原则。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好像一部机器,假如主要的机件需要用五百匹马力去发动,而其中有一个附件只需要半匹马力去发动,虽然半匹马力与五百匹马力相比是小很多,但也能发挥其另一个作用。
创业之初,忠心苦干的左右手,对业主起步发家有很大的推动力,但发家之后,元老重臣们劳苦功高,有的经验十分丰富,使他们必然会拙于开拓,缺乏闯劲,作风易于保守。
李嘉诚深谙此道,虽然一直尊重初期的创业伙伴,但并不一味重用元老重臣。
如果企业家要扩大事业,就必须向外招揽新的人才,这一方面可以弥补老臣们胸襟见识上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专业人才,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因此,一个企业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就需要不同的人才。
有鉴于此,在事业小有成就之后,李嘉诚便决定起用新人。
未攻之前,一定先要守,每一个政策的实施之前都必须做到这一点。
“作为一个庞大企业集团的领导人,你一定要在企业内部打下一个坚定的基础。“当我着手进攻的时候,我要makesure(确信),有超过百分之一百的能力。换句话来说,即是本来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要储足二百的力量才去攻,而不是随便去赌一赌。
“中国有句老话,‘未购先想卖’,这就是我的想法。当我购入一件东西,会作最坏的打算,这是我在99%的交易前的事情,只有1%的时间,是想会赚多少钱。“因为这时候来说,多大的实力也是假的。作个比喻,你的风帆高扬,而风帆倍于正常比例时,即使那艘船不算太小,当风向不定的时候,随时可以覆舟。”
我认为要像西方那样,有制度,比较进取,用两种方式来做,而不是全盘西化或者全盘儒家。儒家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短外,儒家进取方面是不够的。
李嘉诚的长实系,是一家股权结构复杂,业务范围广泛的庞大集团公司。他是这一商业帝国的绝对君主,但集团内部,却看不到家长制作风的影迹,完全按照现代企业的模式管理。他说“我看过很多哲理的书,儒家一部分思想可以用,但不是全部。”集中西文化精粹的李嘉诚既有其重情义、讲仁德的一面,又有其拼强手、抢先机的另一面,这种融合的经营方式和理念,在很多企业家中并不多见。尤其是在李氏王国的管理上,李嘉诚曾多次声称,他素来不主张古老的家族性统治,而更看重西方公众公司的一套。公司首脑由董事股东选举产生,而非父传子承,这样方可保持活力。如果他的儿子不行,不会考虑让他们接班。
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子承父业天经地义。李嘉诚的观念分明已经超越了时空和民族,充分显示出他冷静而又理智的一面。
惟亲是用,必损事业。
李嘉诚摈弃家族式的管理,而采取将中西文化的优点糅合在一起的管理机制。
惟亲是用,是家庭式管理的习惯做法,这无疑表示,对“外人”不信任。
20世纪80年代内地开放后,不少潮洲老乡的侄辈亲友,要求来李嘉诚的公司做事,都遭到他委婉拒绝。
在长实系有他的亲戚,更有他的老乡,他们都没从这层关系而获得任何照顾。
得到他重用和擢升的,大部分不是他的老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外国人。
“任人惟贤,知人善任,即严格要求,又宽厚待人。”香港作家作何文翔曾这样评论道,“李嘉诚成功的关键,是他融汇了中西文化的精华,采用西方先进的管理方式。”
我们所有的行政人员,每个人都有他的职责,有他自己的消息来源、市场资料,当我们决定一件比较大的事情时他们就派上用场了。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是李嘉诚的哲学。李嘉诚在谈到行政人员的职责及办事效率时说:“我自己在外面也很活跃,也可以搜集到不少市场信息。决定大事的时候,我就算百分之一百清楚,我也一样召集一些人,汇合各人的资讯一齐研究。因为始终应该集思广益,排除百密一疏的可能。这样,当我得到他们的意见后,看错的机会就微乎其微。这样,当各人意见都差不多的时候,那就绝少有出错的机会了。”“就如在战场,每个战斗单位都有其作用,而主帅未必对每一种武器的操作比士兵纯熟,但最重要是首领亦十分清楚每种武器及每个部门所能发挥的作用……统帅只有明白整个局面,才能作出出色的统筹和指挥下属,使他们充分发挥最大的长处以及取得最好的效果。”
李嘉诚用人之道可谓是炉火纯青。
要成为一位成功的领导者,不单要努力,更要听取别人的意见,要有忍耐力,提出自己意见前,更要考虑别人的见解,最重要的是创出新颖的意念……作为一个领袖,第一最重要的是‘责己以严,待人以宽’;第二,要令他人肯为自己办事,并有归属感。机构大必须依靠组织,在二三十人的企业,领袖走在最前端便最成功。当规模扩大至几百人,领袖还是要去参与工作,但不一定是走在前面的第一人。再大便要靠组织,否则,便迟早会撞板,这样的例子很多,百多年的银行也一朝崩溃。李嘉诚认为,人生目标的达成是一个漫长的、充满艰辛的过程。需要将各种能力,包括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进取心、潜力和行动能力等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李嘉诚说:“小企业每样事情可以亲身处理,而中型大型企业,则一定要有组织。而最难做到的就是建立一个良好的信誉,建立主要行政人员对公司的信任,使他们知道在公司会有更好的前途及工资。而这一切都取决于企业领导人的领导能力。”他认为“一个总司令等同是一个集团的统帅,最重要的是懂得运用战略便可以了!这在整个组织最为重要,对机关枪手及炮兵的工作不应插手,因为这是他们的工作……”
人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对别人好,人家对你好是很自然的,世界上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人的核心人物。
令李嘉诚骄傲的是,他的公司在过去十多年中,中高层行政人员流失率不到1%,比香港的任何一家大公司都要少得多。李嘉诚强调品德的重要性,虽然能力很重要,但一个人很有才干,每天却得派三个人看住他,这种人我宁可不要。
李嘉诚重用才俊,把自己从事无巨细一手抓的初期管理方式上解脱出来,以便能将主要精力用在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上。指挥是管理的上上境界,但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很大难度。首先是要有千里马,第二是要对千里马充分了解,还必须对大局全面了解,以便及时发现公司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及早根治。可见,李嘉诚在用人方面的确称得上是慧眼识才的伯乐。
一家小一点的家庭式公司是要一手一脚去做,但当公司发展大了,便要让员工有归属感,令他们安心,这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之道,简单来说是知人善任,但在原则上一定要令他们有归属感,要他们喜欢你。
李嘉诚用人不拘一格,惟才是用。他受儒家思想影响,重承诺,重义气“严律己”、“宽待人”。他爱才如命,求贤若渴,大有孟尝君昔日风范。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嘉诚非常清楚一个公司最重要的是什么,他广纳人才,而不在意人才的背景,只要有能力,他均奉为上宾。李嘉诚认为人才是相当重要的,甚至比金钱还重要。
承认其他人的长处,得到其他人的帮助,这便是古人所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你提出困难时,你也应该提出解决方法。
熟悉超人的人都知道他举行会议的时间通常是非常短的,一般来说,四五十分钟就足够了。他说:“其实开会快,是要大家先做“家课”,不要在会议上只说问题有多困难,而不想想有什么解决的方法。”
没有自己的家人加入公司工作,并不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最重要还是公司行政一定要组织完善,在完善的制度下自动产生的接班人,才是良好及永久的接班人。没有人怀疑超人的敏锐眼光,可以说,他不仅善于挖掘人才,同时也能量才而用。在他收购了和黄之后,他除聘洋大班马世民任和黄的行政总裁外,亦聘用美国人麦理思任长实副主席;另外,他又擢升在长实负责公关的盛颂声为副总经理。这些人日后都为李嘉诚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在开会之前,对方一定要明白我要求什么,我也要完全明白对方的要求是什么。
时间就是金钱,就是生命,特别是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商界更是如此,可以说李嘉诚做事是非常讲求效率,他要求自己身边每一名高级同事都清楚这项要求,都注重工作效率。
要公司运作得好,靠组织靠制衡和固定的会议,会议先听他们说,然后在正式时逐一讲出他们的看法及数据,他们讲后我又向他们发问最后的结论。
对于会议,李嘉诚是很注重其主持方式的。他认为这也是一门学问,并为此花了很多的心思,可以说,他最成功之处,凡是重要决策,都是经过开会集体决定,并在会议的前后亲自进行协调。
只要组织正确,便能长存。
李嘉诚说:“我这个人没有中国人一贯“父业子承”的观念,但是我会在事业上给予两个儿子机会,假如他们能力所不及的话,我的企业王国即使由外人管理,仍会健全地继续维持下去。因为最重要的,还是组织正确。”
在我心目中,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肤色,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国籍,只要你对公司有贡献,忠诚、肯做事、有归属感,即有长期的打算,我就会帮他慢慢地经过一个时期而成为核心分子,这是我公司一向的政策。
李嘉诚说:“一般来说,我不会先问人家国籍,就好似自己中国人一样,我不会理他是来自什么省份,一定要有时间给予员工做出表现,以观察他是否对公司有所贡献。”
成为一位成功的领导者,不单要努力,更要听取别人的意见,要有忍耐力,提出自己意见前,要更考虑别人的见解,最重要的是创出新颖的意念。然而,当你作出决定后,便要一心一意地朝着目标走,常常记着名誉是你的最大资产,今天便要建立起来。
可以说,要做好一名企业的领导者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要做超人那样的庞大企业王国的领导人,则更是难上加难。领导是一名艺术,如果领导得好,企业的发展就事半功倍,否则永会事倍功半,困难重重。
对一个职工,如果他平时工作马马虎虎,我会十分生气,一定会批评,但他有时做错事,你应该给他机会去改正。
李嘉诚和员工关系处理得非常好。他说:“有一次,一位职工不小心把办公室里一匹非常珍贵的唐三彩马打碎了,我只是淡淡地说,以后小心些。马已碎了,他也在自责,你为什么还要去说呢?”
要重视员工的向心力。
在超人看来,组织的管理必须配合人性化。他说:“在我的企业内,人员的流失及跳槽率很低,并且从没出现过工潮。最主要的是员工有归属感,万众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