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修养之最高境界
21996400000014

第14章 成熟——双向人生(10)

34执理之病之所以难医,往往是思维方法上的毛病。一是不懂“通权适变”的清净法,不会一念大转弯,先转反方向,而后再来一念作微调。他们要么是考虑个人的面子、威信而坚持原议,想侥幸取胜以证明自己一贯正确;要么是在脑子里面搞“螺旋式上升”,绕一个大圈子转弯360度最后仍回到原点。二是不懂什么是完美,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的,必须让能弥补自己缺陷的人介入进来成为互补结构方能趋向完美。锁紧了内部世界的大门,别人就无法进入你的世界,也无法弥补你的缺陷或不足。

35“事物之障可除,而义理之障难除。”事情没有办好,运用“心主身,身主事”的原理可以找到经营者指导思想上、经营思路上的毛病。但如果心理上本身有痼疾,讳疾忌医,不让人谈起这个话题,那就堵塞了通向真理的道路,这种固执病要对治就有难度了。

36生命的本真状态就是不依傍任何替代物,不掺杂任何附加条件的自然而然的爱,是兴趣、认知、寻觅、发现生活中的美,而且是愉悦、快乐、分享和交流。凡是真的,就是善的,美的。人类所有认定为善的,美的事物无不同生命的真性紧密相连

37我们古老祖国的第一部诗集《诗经》开首第一篇就是“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一首妇孺皆知的情诗,情景交融的情诗。它歌颂的是什么?是纯朴的爱,是生命之源。还有诸如“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惜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等非常优美的诗境,其所以美,就因为它是爱的结晶,是生命真性的流露。

38“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李泽厚先生解释这两句话说:“作为最高生活境界的仁,其可靠、稳定、巩固、长久有如山;作为学习、谋利、思考的智慧,其灵敏、快速、流动、变迁有如水。真正聪明的人之所以常快乐,不仅因为能够迎刃而解各种问题,而且因为了解人生的方向和意义而快乐。”有志于作“启迪人心者”和“移易风化者”,就需要在“渐通”“渐返”这四个字上用智。

39人之爱山水,盖因山水之本可爱。人之寄情山水,盖因山水之本生情矣。“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者见山之高而知虚怀若谷益增其仁,智者见水之深而知刚柔并济益增其智。余平生自山水受益颇多矣。

40山水启人以夙志。余弱冠华年曾游苏州园林,作《薄游吴郡》长诗一首,在描述“林深石叠山拥翠,水断泉开洞生青;路尽忽逢竹密密,松多不见狮群群。绿荷翻苇长廊静,红鲤戏湾玉桥横”等美景后,自然联想“人生最乐是园丁,魏紫姚黄长度春。唯愿苏杭移四海,人间天上妙难分”。后赴六朝古都南京,作《瞻中山陵》一首,诗曰:“登高无处觅冠衣,抚事凭栏空太息。碑墓苍凉松柏老,山川莽荡风雨奇。私怀抛却自人杰,贫弱如何是昌黎。堪记仍须努力嘱,应从红叶起诗题”。

41山水赋人以自信。湖南、湖北,古皆为楚地,唯楚有才也。屈原与渔父问答,湖南人说在洞庭而湖北人说在今武汉之东湖。余适武汉寻访其迹,果见有屈子塑像立于东湖之畔,见景生情:“屈子像前寻扁舟,潮头远去天地悠。东湖泽畔枫如火,白鹭群中好赋秋”。后往襄樊,入隆中于深林幽境访诸葛亮隐居之草庐,感慨最深者是刘备之三顾也。乃得句:“三顾堂前久凝神,马蹄来去似亲闻。求贤若尚刘玄德,天下孔明岂一人”。

42山水予人以力量。余在衡阳任职期间曾陪上海文化界名人游桂林,作《登伏波岩》诗:“山水有情是桂林,相携又访伏波神。峰形劈陡诚危绝,奋力登攀路渐明。白云数簇堪入画,青山一半不知名。难忘最是还珠洞,试剑石前壮士情”。

43山水给人以愉悦。余在广东惠州创业,一日为俗务所烦,乃独游西湖,恰沐一阵春雨,想起杜甫《春夜喜雨》,烦恼顿随波而去,因口占一首《雨中西湖》:“牵雷雨际行,独阅一湖春。山外薰薰烟,湖中点点鳞。天穹仿佛绿,云雀上下寻。浩淼烟波里,潺潺听水声”。

44山水伴人以惆怅。在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与马车并存的黄河入海口,余曾作长短句以抒思古之幽情:“黄河万里卷风云,一声长啸到东营。黄河高于屋,船在屋上行。日流横移数重山,东行此入黄海滨。我立滩头唯浩叹,奈何浪卷前朝去不停。济青高速车如织,桥下骡马自嚣尘。横鞭佯睡人随马,对酒开怀古到今。且尽西来意,忘却九曲情。浊酒一杯家万里,溯典追祖悠悠一梦到天明。”

45山水增人以爱心。“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乡”。在外漂泊数年,我始终想念着故乡湖南。回到养育我成人的古城衡阳,得游珠晖塔、迴雁峰等古迹。珠晖塔在湘江与耒河交汇处,清代浙江巡抚王之春为纪念大思想家王船山筹建;登塔眺望,远山近水尽入胸中。有《暮游珠晖》酬友:“暮里珠晖忆旧游,山留残照月流舟,一江诗意徐徐出,万盏星灯静静浮”。迴雁峰为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古人以衡阳为最南端。范仲淹“衡阳雁去无留意”乃沿用“雁不过衡阳”之典故也。登迴雁峰俯览新城,作五言句:“我非等闲山,莫作等闲观。鸿雁此迴旋,诗名千载传。七二寿岳峰,颠连自此牵。南分潇湘水,北系洞庭天。戴月览新城,凭栏星汉间。名山何必羡,但拥一丘焉。”

46我是一座浮动的冰山,总把那野兽的一面压在水里,于是玉树琼花展开天使的翅膀。

47不要怪自己先天不足后天乏运,与其怨天尤人,不如退而掘井。

48一片树叶遮不住泰山的视线。我用美好的心态,去欣赏现在就已成功的人们。

49对别人的富足徒羡无益。与其东施效颦,不如敝帚自珍;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50永远成功的奥妙:只要我没有赢,搏奕的赛局就总不叫停。

51永不失败的秘诀:如果我自己做不好的事,就请做得最好的师傅来做:如果找不到“良马”,就请“伯乐”帮我找:如果连“伯乐”也找不到,那这件事就不做了。

52实力在于积累。把别人成熟的方法学来,是最快的积累。

53核心竞争力——爱。

54每一个今天都令人欣喜。昨天并不聪明,明天不再愚蠢,觉悟正在今天。

55经营好自己的最佳办法,是把自己交给最能发现和发挥自己潜质的人去经营。

56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在河西时要想到河东,在河东时要想到河西。

57观察自己,改进自己,提升自己。下智者用感性,中智者用理性,上智者用悟性。即使是这样的下智者,也比只顾成事不顾成人的上智者强。

58我们应当吸取的人生教益是:向高高山头攀登,必须同时向深深海底探寻。“是什么”并不重要,“拥有什么”才是至关重要的。

59“小心”二字断不可变,此即“以不变应万变”之法门也。圣贤教人“行方智圆”。行欲方,则心须细,大大咧咧断不成规矩;智欲圆则主观必须同客观相符,何处不符,又须细心体察计算。细心,非谨慎小心者不足具也。“小心无大吝”、“小心无大错”乃是为人处事万古不变之真理。无论是处逆处顺、势弱势强、谋进谋退、善始善终,都须以“惴惴小心,如临深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诗·小雅·小宛》)的心态为之。方寸虽小,成败得失,兴衰存亡却只在方寸之间也。

60“凡民不知道”,不知“道”的还只是“凡民”,一旦知“道”了就是“善体道者”了。庄子以“庖丁解牛”的典故说明“道进乎技”的哲理。熟能生巧,“巧”就是得“道”,就是得自由。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手工劳动做得又快又好的,必是心灵手巧不吃力的,很吃力的往往“少慢差费”,不得其技,不知其道。经营者运作项目,也是“赚钱不费力,费力不赚钱”。运作不成功的必是不得要领,不明其道。成功者必是努力者,但努力者并不一定成功。盖因身手虽累,而心有未到者,不能驾驭规律之故也。在当今这个“角力不如角智”的时代,明白“得道者得自由”这一点殊为重要。

61人的一生,最简单的莫过于爱、快乐、希望、家、生、死、日月阴晴。就这么多了。当我们童年做妈妈的“傻孩子”,做爷爷奶奶的“乖孙子”时,这一切就都已经有了。可是后来呢?我们把简单的东西搞复杂了。陷入了这个观点,那个倾向,陷入了昏天黑地的烦忙和越理越乱的关系网中作茧自缚,不能自拔。

62“不为世法所点染”。世法有出世法、入世法、遁世法、玩世法、有为法、无为法……任何“法”都是人类的智慧结晶。但不能忘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一切“法”都只是一种精神产品或灵魂产品,是为你服务的,你是“法”的主人,是“法”的使用者、利用者,“法”是你的工具。而不能倒过来,让自己被“法”所使用、所利用,变为“法”的工具。如果为世法所点染,而且用这种“法”来包装自己,变为逐利谋权的途径,失去了人的善良、正直、纯洁本性,那就叫有“臭味”了。

63“道是一件公众的常事”。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界万类中的一类。每一个人来到世间都在探询“我是谁?”“我的位置在哪里?”“我来这里做什么,怎么做?”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老子曰:“故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者,人道之极,他也必须遵循天地之客观规律,以道法自然为本性,何况凡人?既然人人都在探索,人人都在追寻,必然人人都有所得,有所获,有所长,也会有所不及。

64“道”是一件公众的常事,因此我们应当向相与的每一个人学习,从他们身上接收信息资源,转换信息能量。而学习是一件家常便饭,天天不能间断。遇到事情时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有一得之功或一孔之见就以为自己与众不同,应当居于人上。说不定你瞧不起别人的那一点正是他与众不同之处,正是他得道之处。“当随时警惕。”警惕什么?警惕自以为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意识不到自己自以为是的人,恰恰就是自以为是的人。

65朱熹曰:“天地别无勾当,只以生物为心。”如此看来,天地全是一团生机,覆载万物。人若爱惜物命,也是替天行道的善事。

66走兽飞虫等生命尚且应当爱怜,何况人哪!人在世间,如果连怜人性命这一点“生生之机”都没有,那还是什么人啊!那不是没心没肺的“土木形骸”吗?

67这里疾呼的,是人类的“终极关怀”。什么叫“终极关怀”?关怀人的生命,关怀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能否继续存在,这就是终级关怀。水有源,树有根,人生的根和源九九归一都在生命的存在状况。人首先是一个活体生命,而后才是社会关系的载体,再而后才是思想、理念的创造者。一位美国冒险家在旅行途中遇到地震,被埋在混凝土中,他一个人竟将一块半吨重的混凝土移开而获自救。一个小孩从六楼窗口摔下来,很多人跑去接小孩,而跑得最快并且救了孩子的居然是那瘦弱的母亲。这都是生命本身的奇迹,不需要用很多弯弯绕绕的道理去演绎。讲仁爱,如果把“人是生命”这样一个最原初、最简单的东西都忘记了,甚至引向“存天理,灭人欲”,要人“杀身成仁”,那就同“终极关怀”相背离了。

68天理也好,人欲也好,只要同珍爱生命相冲突,只要背离了“终极关怀”,就是迷误,就是荒唐!

69一个素质优良的人本身就是一座高山,一泓净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此之谓也。人的优良素质,也叫潜质、特质,是人一生得以获得不断成功的根本原因。潜质好比深埋在高山深谷和海洋深处地壳中的矿藏,只有自己最清楚,可以在混沌朦胧的潜意识中偶尔感觉到。努力勘探和发现自己的再潜质,抓住不放,几十年如一日地发掘它、开采它,不断地掘进、开采、再掘进、开采、再掘进……这样的人生才能高潮迭起,精采纷呈,淋漓尽致展现其深层潜质、外化为造福同类、造福大自然的自身价值。

70“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是曹操的诗句。把这句话同后面写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连起来看,就知道它的潜台词是:即使有再大的艰难险阻,我也一定要找到他(指治国安邦的贤才)。这是曹操在他事业高峰期发出的慨叹,表达了一种不满足于现状的开创精神。

71“山不厌高”。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年年都不乏揽胜登攀者。神奇的珠峰充满生机,以平均每年3.7厘米的速度不停地长高。据科学家计算。未来的珠峰将再长高1.2万米,到总高度20560米时才会终止极限。

“水不厌深”。地球上71%的面积是水,最深的玛丽亚纳海沟深达一万五千多米。地球上的水为14.5亿立方米,如果地球表面没有高低起伏,那么我们看到的地球将是一个被2745米深的海水包裹着的奇妙的水球。而人类却偏爱水并以水象征财富,一代又一代的探险者常会从陌生的深海中发现和收获惊喜。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是一种不懈探索,不断发现、挖掘、开采、升华人生价值,同时又不断超越自我的人生境界。

72“做人”,是件大难事,也是一件大艺术。由一个普通平凡的人,而做到不普通不平凡;由不普通不平凡而做到超凡脱俗;再由超凡脱俗,而做到戛然独造,入圣登真,也就是做到人之极则,人之最高标准与最高艺术境界。

73人人是圣人,人人是英雄,这是就天赋之才气资质而言,此则尽人皆同者。人人可为圣人,人人可为英雄,人人可成佛,这是就人为之修持功夫而言,此则随人之修为而异者。

74外国人能思想到的东西,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思想到呢?古人能思想到的东西,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思想到呢?如果某一种思想的确是我们根本就不能思想到的,必须进行人格依附,那该一种思想对我们有何意义?更重要的是,该一种思想的提出者或创始人是否也属于人呢?如果是人,为什么他能思想到而我们就思想不到呢?如果不是人,他是谁?请给个答案!我的回答是:学问乃大丈夫事,人格依附是靠不住的!

75越是高明的思想,越难以认定,越难以贴牌,越难以依附,甚至于越依附越远——真正透彻高明的思想毫不犹豫地斩断人格依附!观古今,看中外,东方哲学,尤其是中华哲学的儒释道,都旗帜鲜明地斩断人格依附,尤其中华禅宗更是突出这一点,不但提出“学佛三天,佛在眼前;学佛三月,佛在殿前;学佛三年,佛在西天”的“奇谈怪论”,而且发展到“呵佛骂祖”。

76还是回到一个简单的常识:我们自己思想了没有?这并不是要把思想史的价值一笔抹杀,但思想史的确应该只是为思想服务,思想史并非思想,就像思想史家并非思想家。如果自己不思想,一头扎进思想史,一心钻进故纸堆,结果可能是一头雾水,既没有明白别人在说什么,也不能明白自己要说什么,人格依附是靠不住的。

77如果基督教真正要复兴,如果耶稣的薄血没有白流,就需要新的基督复出,进一步斩断人格依附,原本:人人都是神的儿子,一切众生悉有神性,就像“人人皆可为尧舜”或“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样。如果神是我们根本不能思想到的,更不可能达到,那我们跟随他干啥子呢?他究竟是谁呢?我们还讲不讲道理呢?甚至于我们要问一问:这里面是不是有人在依附弄权呢?

78我们很少把做学问与个人气象甚至大丈夫气概联系在一起,但实质上,一个人内在的学问与外在的气象是紧密相联的。中华哲学讲“内圣外王”之道,意思就是说,一个思想上彻底成熟的人会自动地表现出王者气象,或者说大丈夫气概。从这一意义上讲,学问与思想不只是大丈夫的事,而且更是造就大丈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