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修养之最高境界
21996400000019

第19章 内圣——以德立人(5)

35自尊的前提是尊重别人。包括尊重别人的兴趣、爱好、习惯、价值观。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去花心思运作别人认同自己,更不需要别人向你学习,走你曾经成功的道路。既然个人与个人之间都是平等互利的,相互补充会更有活力,为什么还要去求同呢?

36互尊的游戏规则是对自己评价和对他人评价的合理、积极认知。合理认知就是“宁低估自己,不低估别人”;积极认知就是“宁可人负我,不令我负人”,向前看,不树敌,孔曰:“仁者爱人”,“仁者无敌”。仁者之所以无敌,乃在于爱人。“仁者无敌”的第一含义应当是仁者不树敌,仁者没有敌人。

37当事业兴盛,宏图大展之时,一个经历了“抑而伸,伸而抑”的人,不会忘记开创事业过程中的艰辛和痛苦,不会“为胜利发狂”,不会迷失自己“生而为人”的善性,不会把任何纷纭繁华的外物看得比生命、比家庭、比亲友、比人才更重要,他会细心地呵护与成熟相连的这一切,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恬静心态处理好内与外、人与物的关系,居安思危,再造一个新起点。

38自由自在地在风景秀丽的山林泉石间游览,很多烦恼自然会消除。从容不迫地静心欣赏书画、诗词等艺术品,俗气也就不知不觉地去掉了。君子不能因玩物而丧志,但适当地借游览娱乐来调节自己的心境却是很必要的。

39非分之福,不义之财到了身边,应当象遇到猛虎一样远远地避开,不要自恃可以制服它而尝试与之博斗。脑子里的痴妄之念产生时,应当象触摸到了滚烫的汤一样立即打住不去喝它,不要怂恿罪恶的欲念产生。

40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人的肉体是有着同动物一样的肉欲的。眼睛要看到绚丽的色彩,耳朵要听动听的音响,口舌要吃美味佳肴。如果放任感官刺激和感性冲动而不加节制,就会走向极端,走向自毁。不仅打猎、求财可以令人发狂,求色、嗜赌、吸毒、电游、斗殴……一切失控的感官刺激和感性冲动都会冲垮理智,使人在罪恶深渊中陷下去,再陷下去,直到完全淹没和毁掉肉体本身。

41一友初来,云昨日种种如关云长之过五关斩六将,而今日种种则走麦城之责全在孙吴也。再来一位,又复如此,久听不免生悲:闭门而不知思过,大抵人性弱点之最,为何此时此处依然如是!再有人重演此出,余不禁断喝一声:君今日尚谈何自尊,是身陷囹圄也。可否以一言以概来此之故:活该。

42友谓我怪论也,请为诠释,遂答曰:活该,内因外因之综合得数也。萨特说过,“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活该实为合理之通俗说法,其义一也。以此种观点看问题,则倒霉者活该倒霉,崛起者活该崛起,倒霉与崛起无非取决于主客观几个要素。故倒霉者若敢面对现实,研究这些要素,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倒霉者定可转化为崛起者也。难友释然曰:善哉!先于活该处想明白,然后想其它,则昨日之我尽归旧我,今日及明日之我可换新我矣。

43人的价值如何体现?一友沿引薛岳名句:“苦斗必生,苦干必成”,认为是本人奋斗出来的。我以为此论片面也。人之社会性决定其价值需社会承认方可确定。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使用价值如何体现出来?就人而言,是自觉地被社会利用的价值,被利用的频率和系数愈高,则价值体现得愈大。

44友附和道:原以为被人利用是一种耻辱,今知不尽然也。只是为何过去坐机关未办什么实事人们反倒称好,而下海经商后劳苦奔波,成就斐然却反遭人垢?答曰:个中原由,大体有二。一是你本人转换了价值取向后功夫未到,处事为人不得要领之故;二是社会观念转变滞后,对先进者评价亦有不及之故也。昔战争年代,人们争相投身民族解放斗争,以当兵打仗、当将军为荣,然直至全国解放,其牺牲者方被公认为烈士,幸存者才被称作英雄。今日建设市场经济,人们以下海经商,直接创造财富,争当企业家为荣,今日之企业家恰如当年之将军,其救国救民之追求绝无二致也。然企业家之被公认,亦须相当之过程方可也。

45如此,价值之实现岂不很难?答曰:知难而退懦夫所为,百折不挠,大丈夫所为也。既是市场经济,人才之于社会亦可视为一种特殊商品。人有能动性,可自我调节其发展方向,可自我调节其品种、能量(知识结构、运作能力),自我提高其质量等级(素质)、“压库”之后仍可自我增值。知此,于不被承认时更应磨砺意志,愈挫愈奋,不惜苦其心志,以造福人类之成果反馈社会,使其承认。更况,真正有大作为者不以局部之不承认或暂不承认为然也。社会转型,当今大势。大势所趋即真理所在。抱定“皆余心之所善,虽九死其犹未悔”之志,精诚奋斗,必有成功之日及被承认之时。

46 哀莫大于心死,事竟成于志坚。什么日子都要人过,什么日子都能过去。忍者无烦恼,故忍者寿。友问何故“忍者无烦恼”,答曰:烦恼本无主,皆因人自招。

47中国人之忍是讲克制、中庸、该讲的话憋在心里,忍字头上一把刀。此大谬也。久之必忍出病来,更添烦恼。日本人言忍,是坚忍待时,苦修内功,以求成功之谓也,与中国人之“卧薪尝胆”意同。忍者,能战胜敌人又能战胜自己之大勇者也。倘修道于斯,又何烦恼之有?难友称谢。

48夫大勇者,必大仁者也。唯仁者可以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虽九死其犹未悔。仁者成人之美,以助人为乐、施爱为怀,全人之欲,长人之志,救人之危,扶贫济弱,秉天地之正气而法古今之完人,其义举纯自爱心出。每多关爱、救助一人,其勇力和能量便增多一分。如此日积月累,不歇不止,其能力资源亦永不枯竭、无穷无尽。仁者安处下民之中而永存度人之德,故其勇可嘉也。

49夫大勇者,必大智者也。智者纵览千载,横察九州,知古今而明得失,识时势而辨虚实,能于喧嚣之中守平和。平和入虚静,虚静养智慧,智慧得知识,知识增能力,能力化能量,能量出成功。智者知己知彼,善扬其长避其短,发挥优势,收善终于始之功效,故能强而弱、忍而刚,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微之微之,至于无形。所谓大智,是舍小勇而取大勇之智也。

50夫大勇者,必大诚者也。诚者坦坦荡荡,无戚无忧。以知耻为明,闻过为喜,豁达大度,从善如流,见贤思齐,见不贤思导,不取亦取,虽师不师。有止于至善之志,博采众长、包容万物之心。故能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敞开心肺,感动鬼神,人不知而不愠,朝闻道夕死可矣。盖大诚之诚,乃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之大勇也。

51夫大勇者,必大信者也。大信必以付出牺牲为代价,具有打脱门牙和血吞而决不失信天下的勇气。信者一诺千金,不轻诺,不欺人,不掺假,不作伪,不怕被委曲,不怕被误解,遵道直行,我行我素,代人受过,无悔无怨,“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人生感意气,生死谁复论”(唐·魏征)。故其一人之信可化众人之力,一人之勇可聚众人之勇。众人之勇,非大勇者何?

52夫大勇者,必大忍者也。大忍者以化外无身,身外无物,无贪无吝,无痴无妄为境界。不为物累,不以己悲,孤光自照,以苦为乐。故能视沉浮宠辱如云烟,金钱名利如粪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语),唯以悟得自性为法喜。大忍者超越时空,无惧无恐,具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承受能力,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苦心志而劳筋骨,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大忍,无大勇岂能为之?

53噫!求诸先圣先哲,窃以一言而蔽之,大勇者必是兼具大仁大义大智大诚大信大忍之英雄也。

54时值秋深,西陆蝉唱,百无聊奈之际,遂于房中捕得蝗虫一只,用以喂蚁。蚁穴在房门右侧,一蚁行于洞口,细若,见此巨物,竟趋而拖之,绕虫一圈,不叮撼也。后有五六小蚁近前,合而攻其虫首。不料蝗虫苏醒,负痛挣扎成倒立状。众蚁稍惊即定,撕咬不放。片刻,蝗虫轰然倒地,气绝身亡。众蚁复拖虫翅向洞。虽行极艰而断无私分战利品者也。是时,一小蚁自洞中出,见状急返。少顷,两百余大小不等之蚁由一外壳铮亮之大蚁统率而来。营营沙沙,浩浩荡荡,蔚为壮观。其中约百来只小蚁入虫腹下,密密排列成阵,以为滚木之能。另一群倒拖虫尾于前导行。余蚁分列四周,推之掇之。转瞬,将大蝗虫拖入蚁洞。

55如此场面,动人心魄。神力神功自何而来?窃谓唯“承担”与“合力”可作答案也。夫承担者,整体生存繁衍之责任也。盖承担之初,仅一蚁而已,尔后数蚁,再后全体。全体承担,是谓合力,始成兴盛之势。有承担更有合力,此则蚁类之共性也。且看大蝗腹下之群蚁,争先恐后,以微弱之躯托起重负,匆匆然,默默然,无得失之争,无牺牲之惧,于夹缝中摸索共进,岂不正说明重承担而不重分享,重合力而不重内斗,乃是蚂蚁精神之精华。

56一孩在其后两天连向蚁穴灌水,使洞中蚁面临灭顶之灾。生乎?死乎?令人心悬。讵料三日午后,奇迹顿现。一场蚂蚁大搬家奇观令人眼界大开。搬家之物,苍蝇数具,甲虫几匹,蜻蜓一架,蝗虫一只而已。而倾巢出动,则非战略大转移不为也。上千蚂蚁扶老携幼,不悲不戚,无怨无悔,逶迤前行。其间虽取向不明左右横穿者有之,离队落伍逆向倒行者有之,然皆于总趋势无碍也。蚁流滚滚如浇铸之铁流,缓缓前注,约两时辰全部到达新定居点。

57此情此景,令人观后肃然起敬。壮哉蚂蚁!内具承担、归依、凝聚之属性,外有反馈调节共度危机之功能。无数代之蚁类尚能如此,况人类哉!

58台湾一位朋友赠我一本书,扉面上题曰:“人的一生皆命运使然,听天命而尽人事,黎明前黑暗何惧。”顺乎自然,无上真谛,我早悟此道。

59然当独行黑暗,并且个人依赖、财力、精力都处于极限之时,想想“物极必反”何时“反”、质量互变何处“变”,难免不惊心动魄。当此时,最好入静两时辰,再沉下心来回归现实,回归自然,将前途作最悲观的估计,再想对策。设倒霉概率为百分之百,将来实际结果若只有百分之八十,岂不沾光百分之二十?这件事准备碰壁一百次,结果只碰二十次已接近期望值,这不等于提高效率四倍节约时间百分之八十一?于是解决了“何惧”的问题,这大概是一种积极的“精神胜利法”吧。

60养气功夫的不二法门:第一就是要认得个曲直,也就是认得个是非,而以“直”养之,以“是”养之。第二就是明辨个善恶,也就是明辨个义利,而以“善”养之,以“义”养之。第三就是配仁与道,仁为天地之大德,而道为天地之大本,大德备,大本立,自可与天地同流矣。

61老子曰:“专气致柔。”此四字为道家养气之要。孟子只戒暴其气,道家则戒怒气,戒刚气,戒忿气,戒戾气,戒躁气,戒烦气,戒浮气,戒骄气,总以养得一团心平气和为上。晃文元说:“不怕忿生,却贵惩速;惩胜忿平,转祸为福。气欲柔不欲强,欲顺不欲逆,欲平不欲乱,欲聚不欲散。故道家最忌嗔。嗔一发,则气强而不柔,逆而不忿,乱而不平,散而不聚矣。”许鲁斋说:“喜怒哀怒爱恶欲,一有动于心,则气不平,气不平则多失。七者之中,唯怒为难治,又偏招患难。须于盛怒时,坚忍不动,候心气平时,审而应之,庶几无失。”治此诸气,唯一“理”字。以理养心则心正,以理养气则气正。罗泽南说:“人之于气,唯时以理御之,则可成德义之勇,足以胜天下之大任。否则,为客气,为暴气,为戾气,如无羁之马,无勒之牛,奔放触斗而不可制。天地以气坏事者最多,匪气之害,由无义理制之故也。”陈白沙说:“七情之发,唯怒为剧。众怒之加,唯忍为是。如其不忍,倾败立至。”孟子尝垂“不动心”之戒,而欲成熟于内圣外王之器,则必先以“不动气”为戒。不动气之要,贵乎“忍气”。

63总之,养气功夫,是一种人生艺术,是一种英雄艺术,也是一种圣贤艺术。草芥只有一种天赋之气,而无涵养之气,得一分只是一分,不能有所增长,故不能有所变化、有所超越。人则反是,人除了天赋之气外,尚有涵养之气,尚可增益其气质,变化其气质。盗天地之气,夺天地之气,合天地之气,故得一分不只是一分,而可增益至无穷无限,故能出乎其类,而拔乎其萃。超凡入圣、超圣人神、超神人化三步功夫,全赖以养气为其初基,此实为一切根本之根本,而不可或忽者也。所以易见气概;安于下流者,总只作随波逐流、俯仰由人想,所以无可见气概。谚谓:“气概只许英雄有,凡庸不予半毫分。”故举世滔滔者,只见生命之蠕动,绝不可见气概之流行。气概是一种天机的放射和一种抱负的流露,内蕴有无限的生命力与无限的精神力,否则便流于自大与自夸。自大狂与自夸狂,则凡小人皆能之,一见即知其非气概也。我们常于一个人中,可以想见其气概;亦可于一种气概中,想见其人。故唯有培养一种出尘拔俗、超世绝众、不同凡响的气概,才能完成一个出尘拔俗、超世绝众、不同凡响的英雄!

64作为一项大事业的当家人,即直追内圣外王境界的人,他所需要具备的“气”应是三种:大气、静气和灵气。

大气者:豁达大度,磊落开朗。胸怀全局,大处着想。百折不挠,大义凛然。不为小利所趋,不以小胜自足。不因小过计人之短,不因嫉妒隐人之长。

静气者:独立思考,不燥不烦。处事冷静,察人客观。静如处子,动似脱兔。居安思危,遇逆安详。临危不惧,处变不慌。未雨绸缪,多谋擅断。任何时候都想到失败的可能性,向最好的方向努力,按最坏的结果防范。

灵气者:自知之明,博采众长。机智灵活,随机应变。采天地人三才之气,备古今外历史之祥。从善如流,自我完善。由入世而出世,再由出世而入世,即得转败为胜化险为夷之乐趣,又获人类思想精华之灵感。

向修上德

1德的本质在利他。一个人有不有德,就看他是利己还是利他!一个人缺德,是他的智慧还不够,还不圆满造成的!

2判定一个人是不是自私,其标准不在动机,而在手段!从动机上讲,每个人都首先是他自己,因为人都围着自己转的,从圣徒到魔鬼,概不例外。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这个世界上,圣徒追求自己的私利并不亚于魔鬼。”有人可能要急起反驳:胡说八道!我怎么可能是在为自己谋私利呢?这么多年来我这么努力,沤心沥血的,都是追求真理、正义和公道,代表真理、正义和人民呀!虽不说仁人志人,但咋至于自私自利呢?

殊不知,自我感觉良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深谙人性的卡耐基曾说过,就是那些身陷牢狱的犯人们,几乎也都一个个牛皮哄哄。一个人或许不会轻易认为自己就是仁人志士,但也不至于认为自己总是没有正当性,自我感觉良好近乎天赋人性。

这并不是否认存在仁人志士,更不是否认存在有人代表真理、正义、天下,乃至未来。本人强调认同:真理、正义、天下和未来,都必须由人代表,而且必须有人代表,而且还必须转化为利益来由人代表,要不然,一切都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