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本质,在于人之自我创造,创造之目的,在求完成其人生,循一定之轨范,求得自我之正确修养,精进不已,自能达到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儒、释、道都修“天人合一”之功夫,这绝非妄诞之事。同时,不但感通之力,神奇莫测;且尚有“寂然不动,感而遂化”,与“寂然不动,感而遂生”之玄妙境地。先圣所谓“天地位,万物育”者,其所以能位育之功,亦全自此中来。
阴阳互补
1阴为事物之实体;阳为促成事物化生的信息。在自然界,生育万物的“地”为阴,传递电磁声光的“波”的“天”为阳;在生物界,孕育生命实体的雌性为阴,注入生命遗传变异信息的雄性为阳;在社会中,实施行政管理的机构属阴,负责思想政治领导的机构属阳;在企业,直接生产产品的系统属阴,推动产品营销的系统属阳。阴阳合而万物生的结论首先是从男女交媾衍生新生命产生的。推理其余,无不旁通。
2阴阳互补共生、相反而又相成的观念,是克服主客两分对立的“现代病”的启示之源。本来,从宇宙万象到社会人生,莫不包含阴、阳两种因素,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3“阴”与“阳”分别代表两种对立的范畴体系。只有将他们“互补”起来,“整合”起来,才能产生强大的功能,“阴阳互补”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科学思想之一。可以表述为: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的两面:阴和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即对立中又有对立,阴阳平衡是暂时的,阴盛阳衰,阳盛阴衰,相互消长,阴阳互补于统一体中。这便是阴阳互补原理。
5“阴阳合而万事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个人与群体的结合都必须遵守阴阳平衡的游戏规则。这里的同性、异性就不是狭义的男女二性了,它是泛指不同属性的资源组合、资源配置。一个人在与个人或团体合作时,按照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就应学会以人无我有的不同属性介入,也就是要创造具有吸引力的短缺资源介入,才会避免“其志不同行”的排斥状态,而达到“其事同”。“同行相轻”、“同类相忌”是社会上常见的现象,既然如此,作为具有双向人生理念的人,就要努力避免之。这是自我经营的诀窍之一。同时异性相吸的原理又是经营者选择合作伙伴和组织、人事部门做好人员结构调整工作的诀窍之一。
4双向人生的两个世界是阴阳互补的,正如植物的枝叶吸收阳光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进行能量转换可以壮根;根吸收水份养料可以养枝叶。在互补结构中,根的作用更重要。就是说内部世界的成熟主导着外部世界的事功,一旦成熟之心失落,便如同树根遭受鼠咬虫伤,病毒侵害,整个一棵大树由郁郁葱葱转向生机不再。
5比如“为人”与“处事”,“守”与“攻”,前者始终是重心。为人好处事自然会好,防守好进攻就胜,内在向度的自我完善,外在向度的自我就愈充实。有内必有外,能下必能上,无祸便是福,无过便是功,无失便是得,无咎便是亨。老子提出了知其阳守其阴、知其雄守其雌、知其强守其弱、知其乐守其忧、知其全守其缺、知其贵守其贱、知其尊守其卑……等一系列实用性很强的“用六”范畴。这些范畴使我们在介入外部世界时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永远不会因为攫取功利而忽略成熟,永远有着象水那样至柔至刚、以柔克刚的内向定性,不至于在进取中迷失自我。
6常常有这样一种情形:新上任的主管总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叫做“新官上任三把火”,但他的想法又往往跟上面的领导不一致。这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以攻为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体现自我价值,用成功的事实说服上级。另一种是以守为主,跟着上面领导的感觉走,在按他们意图办事的过程中逐步介入自己的个性特质,使他们正确的主张更趋完善,不正确的作法减少损失。“柔进而上行”主张的是后一种作法而不是前一种作法。因为这更有利于保护自己,“顺而丽乎大明”。顺着人们的意愿发展自己而不是逆着人们的意愿突出自己,这才叫“柔进”,才是减少摩擦系数而顺利切入外部世界的正确抉择。
7在双向人生两个世界的经营中,成事或在天,成人只在己。龙如果可以被豢养便不是真龙,虎如果可以对打便不是真虎。所以高官厚禄只能诱惑那些追逐名利之辈,而不能束缚恬澹寡欲的人。鼎镬之刑只能加之于那些得到了意外之宠、非份之利的人,却不能加之于远离了名利诱惑的人。
8这里的“龙”和“虎”象征着人生的两种生命状态。向上者为“虎”,具有阳刚的性质;向下者为“龙”,具有阴柔的性质。中国古代的禅师有两句偈曰:“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向上的求索使我们力图“山登绝顶我为峰”,登上事业的最高峰,一览众山小,象那一鸣百兽惊的猛虎。向下的求索使我们顺适一切成败沉浮,在谁也无法剥夺我们的成熟道路上不断靠近随心所欲的自由王国,恰似那翻江倒海的蛟龙。“虎”是靠实力“搏”出来的,不是胜者,称不了“虎”。而“龙”是靠定力“修”出来的,靠别人豢养出来的成不了“龙”。“修”出来的定力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使得双向人生龙腾虎跃,进入妙境。
9要说自我保护,象猛虎一样具有“高高山头立”的实力,加上象蛟龙一样具有“深深海底行”的定力,二者兼备,才是最可靠、最长久的自我保护。
10有些人不是这样看问题。他们或以为攀附一个位高权重的“后台”就可以安全无虞;或以为已经谋得了某种“身份”(名誉地位)就可高枕无忧;或以为自己具有贵族血统就理所当然会受到保护。这些幻觉是害死人的。自己是真虎真龙,全天下的人都会做你的后台,何须投靠其中一个?“身份”是过去已经取得的成就的社会承认形式,它不能代表你的今天和明天,更不能代替你的成熟指数。“血统”最多只能说明你的前辈是虎是龙,而与你自己是不是虎、是不是龙没有太大关系。
11一个人在上升时期,他的成熟之心主导着外部的进取行为,他处事谨慎冷静,待人宽和,谦虚礼遇,唯恐自己做得不够好,唯恐自己诚意表达不充分。这就是“小人好名,犹怀畏人之心”的精神状态,这个阶段的“小人”实际上不是“小人”,而是有实无名的君子。
12当外部世界的进取获得了成就,或者暂时得手之后,有一部分成熟心不牢固的便忘记了成功是如何来的,不懂得“功又主善”的良性循环,他开始自我膨胀,开始热衷于虚幻的名誉。当得到了一顶桂冠之后,他又进一步自我膨胀,进一步热衷于虚幻的名誉。一步一步,他离开了成熟,沉沦于虚荣,甚至把外部世界的浮华假象当真,以为自己正是别人称颂的天上的太阳、星星,大地钟毓的尤物,命里注定就是超人、伟人、巨人。于是一个刚刚冒出来的新提法都可以被他渲染为伟大的突破,接着这种突破就等于计划,就等于实现,就等于成功,就等于又一个里程碑。当成功者浮躁到把幻影当现实时,他就把自己看成了神,图虚荣的全过程必伴随着一系列的承诺,诺言和假仁假义。这样的“君子”无异于“小人”。但其危害却更甚于小人。因为他有影响,有人相信他,有人支持他。那么反过来,这些相信和支持他的人都是受骗上当者。误己者误人,知乎此当惶恐!
13自知便成佛,相知更美好。不要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正确地看待自己,正确地对待别人,存理遏欲以治己,温厚和平以待人。
14把天道、物理、人情世故识透,不偏信而为奸所欺,不自任而为气所使,不必于世事件件之皆能,唯求与古人心心相通。要洞悉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乱世、是兴世、是盛世、是衰世还是转世,把握时代之脉搏;洞悉自己应处之世事,登高临远,观察问题大而化之,将天地万物总揽一体;解决问题细而实之,使天下万物各得其所。而后可以不慌不忙平平实实地去做可成之事。
15什么叫“有血性”?保持了人类真善美的本性而决不丧失放弃,具有仁爱心、平等心、感恩心、廉耻心、愧疚心的人,就叫有血性。一个没有感动,也不能被感动的人,那就丧失血性了。内无血性的人,外必无忠义,内主外使然。
16一个内心平衡而不轻佻的人,可以在外部世界的进取中借外力以修内,借内力以善外。那就是立足于现有处境,从人所不屑的小事做起,在善人善己,做善事中育己,在度人中度己,在处外中修内。孔子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善小”便是一个修身要诀。
东汉时期的马援,是在处事和为人两方面均有建树的一代名将。他的两个侄儿马严、马敦当时跟一个叫杜季良的人关系很好,而且经常议论时政。马援奉令征战交趾(今越南北部地),深恐二侄致祸,临行前写下一封家信给他们。他在信中说:你们现在结交了两个朋友,一个龙伯高,一个杜季良。龙伯高敦实忠厚,做事耐心细致、谨慎周到,嘴里从不说败坏人的话,“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而杜季良豪侠仗义,好人坏人都有来往,他的父亲去世,好几郡的人都来吊丧,我也敬重他,但不愿你们效法。你们听到人家过失,就应像听到人们说自己父母一样,只听不传,更不可说长道短,随便批评时政。现在州郡的军官一到任就痛恨季良这个人。你们学龙伯高,谨言慎行,像雕刻天鹅,虽不像还可以像只鸭子,而杜季良如果学不像,便会陷于轻薄粗陋,画虎不成反类狗。现在我像要嫁女一样为孩子系紧佩带,扎好佩巾,千叮咛万嘱咐,提醒你们,是想让你们不要忘记这些话啊!马援的两个侄儿接此信后十分感动,从此恭恭谨谨地立身处事,成为名重一时的权贵。
马援提醒侄儿注重小事,马援自己临战修家书也做了一件小事。实则都不是小事。立身行事没有小事。
17不重视小事一心只想成就大事的人,往往是单向度的人。陆游诗句:“相从勉讲学,事业在积累。”大诗人还要“勉讲学”,说明他很注重“善小”。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寸土积成山,滴水汇成河,积小善而成圣德,积寸步而天地千里。千万不要忽略每一个小成功。一切大成功都是由小成功积累起来的。外部世界的小成功可以使内部世界领悟大道理,内部世界的小领悟可以使外部世界的进取获得大成功。双向人生,交相辉映,积小成为大成,积微小为高大,这不是内外双修的大学问吗?
18当一个人独处时,神不知鬼不觉,做了什么,谁都不知道,这正是对人最大的考验。你是双向人生,你就不会失去良知,你会做善事,好事,惠人惠己惠家国。如果你是单向度的人,你可能会为功利所趋而做恶事、邪行。过后,你会受到良心责备,而度日如年,惶惶不可终日。这就是生命真性生来就根植于人心的道理。所以圣贤教人独处时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约束管理好自己,不要对不起天地良心。小时候常听老人告诫:“不要以为人家不知道就做违背良心的事,否则会遭雷打。”老人们用十分朴实的语言把震卦这一深刻的生命哲学道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19有恐惧才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静坐常思己过”、“深夜扪心”。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耻而后勇,接着才有知过而后贤,知丑而后美,知恶而后善,知假而后真。而“耻”的产生靠独处时反躬自省,悚然有所惧,怅然有所失,猛然有所察,幡然有所悟。这是内心的“静悟”。
20也可以“动悟”。儒家讲“格物致知”,见外界之变化、异动而省察自己,而后用心改过,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见天之怒,见地之异,见人之堕,无不可以联想自己。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所见所闻,无不可以触目惊心,闻风而动,给自己内在精神世界提供日新月异的能源。孔颖达《国易正义》云:“君子恒自战战兢兢,不敢懈惰,今见天之怒,畏雷之威,弥自修身,省察己过。”可作此类提示。
21两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见面了。一个经历坎坷、受尽苦难,谈起话来都是人生感受,爱恨情愁,还能呤出“苦海身随成乐源,穷途心健即福端”这样的自作诗句。另一个功成名就、生活安逸,竟觉得与业务无关的话题插不上话了,远了,长叹一口气说:“我一天除了出钱,就是进钱,简直成了一个保险柜!”
22后面这位朋友说的是一句大实话,代表了很多人的现状。活了几十年,感觉不出“人味”是什么,百无聊赖,不做业务时便心里空荡荡的。这便是古人所说的“缠”,为外物所缠,失落了自己。
23其实,由“缠”而“脱”,只在一念清净心。人是一种被造物主赋予了精神享受的高级动物,而且这种精神享受可以跨越时间、空间,升华为覆盖地球的共鸣共振,还可以变为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电视剧、曲艺、音响等丰富多彩的精神产品,流传千秋万代。世间万物,各有其需求,各有其功用,而人的本质需求乃是精神,是灵魂。人的本质功用是生产和享用精神产品。“脆弱的生命随时可以消失,一切都可能转瞬即空,归于寂灭,惟有死者的灵魂和生者的情感是永远的存在。”(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只须一念清净,想到“我是人,我有家”,那“为一朵花停留太久”的生命耽搁便可以中止,“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24有了清净心,你进入一个书画长廊,你会深深地为那些笔墨生动的山水花鸟画和书法作品所吸引,欣赏那最动人的“静美”,你的精神,你的人格中最善最美的东西,会被她从心灵深处一下子召唤回来,你的心灵之光,与之默然相对,相看两不厌,神会在此间。
25而没有这种清净心的人呢?纵然眼前有琴有鹤、有竹有花,十分清雅,可以焚香读画,煮茗敲诗,但他的心就是静不下来,他没有心思去享受生活,因为他“简直是个保险柜”啊!
26开拓功利事业的出发点、归宿点、平衡点都必须是“善”——即仁爱心、平等心。“立百福之基”是讲出发点。“开万善之门”是归宿点和开拓事业过程中的平衡点。这是“心主身,身主事,事主功”的根本宗旨。
27保持爱己、爱人、爱物的襟期(胸怀),是力担当、善摆脱的动力之源。力担当,善摆脱,是清净心的表现。而清净心又是寻找、护持和回归仁爱心、平等心的根本方法。
28双向人生可以运用清净心将入世、出世集于一身。“担当”,承担责任之谓也。“力担当”,积极地承担责任,以承担责任为荣,逃避责任为耻。“摆脱”,不以得失为计较之谓也,“善摆脱”,从投入“处事之事业”一开始便怀有摆脱名僵利索烦扰的动机,方可称“善”。
29担当是“入世”,摆脱是“出世”。以出世之觉悟入世,又以入世之历练出世,只有用清净心经营和管理自己内部世界的人才可能做到。正如《菜根谭》所云:“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苦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