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22062500000015

第15章 诸子百家(2)

荀子早年在齐国游学,因学问博大,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来,他应秦昭王聘请前往秦国,称秦国“百姓朴”“百吏肃然”而近“治之至也”。再后来,他返回赵国,为楚春申君所用,出任兰陵县令。晚年,荀子专心从事着述和教学。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都是他自己的着作,内容涉及哲学、逻辑、政治、道德等诸多方面。

荀子的弟子很多,其中以韩非和李斯最为知名,这两人后来发展成为法家的代表人物。就因为如此,历代学者都怀疑荀子是否为儒家学者,荀子因此受到许多学者的猛烈抨击,以至于为其着作《荀子》注者不多。清代以来,学术界对《荀子》的考据开始兴盛,注释校订者才有所增加。现代研究荀子的学者较古代多,比较知名的有清代王先谦、民国时代的梁启雄等。

为什么说《荀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在诸子百家中只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孔子的“仁政”思想是最好的治国理念,常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不过,荀子并不局限于孔子的儒学思想,他还能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地总结和吸收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进而形成自己的新主张。在自然观方面,荀子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认为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人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繁荣发展。荀子还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有“性”和“伪”两部分,“性”即本性,是恶的动物本能,而“伪”则是人为的,是善的礼乐教化,强调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治国纲领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但也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

荀子的思想可谓兼容并包,他批判式地吸收和融合百家思想,最终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这一体系,可谓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对后世影响深远。

荀子有哪些文学成就?

荀子不仅是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在语言风格上,他善用比喻、排比和偶句,雅俗兼具,可谓丰富多彩,有“诸子大成”的美称。他的名篇《劝学篇》就集中体现了这种语言风格,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前半篇几乎全用譬喻重叠构成,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对后世影响深远。

荀子还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被收录在《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的文章已由语录体发展成为标题论文,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趋于成熟。他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荀子还采用当时的民歌形式写作《成相篇》,该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墨子到底姓什么?

墨子,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人。他生于公元前468年,卒于公元前376年,是战国时期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关于墨子的姓名,历来存在争议。一说墨子姓墨名翟,《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等都采用了这一说法。后来的《元和姓纂》《新唐书·艺文志》也沿用这种说法。

不过,也有人认为墨子姓翟名乌。南齐孔稚圭所着的《北山移文》就称墨翟为“翟子”,元朝伊世珍所着的《琅环记》也采用该说法,并认为墨子姓翟名乌。清朝周亮工所着的《固树屋书影》更具体地提出:“以墨为道,今以姓为名。”周亮工认为墨子姓翟,而“墨”只是一种学派。晚清学者江琼所着的《读子卮言》承袭周亮工的说法,并进一步说明,认为古代确实有“翟”这姓氏,但没有“墨”姓,而且战国诸子中儒、道、名、法、阴阳、纵横、杂、农、小说等,都没以姓作为学派名,因此墨应该是学派的名称。

目前在这两种说法中,最为大众所接受的是前者,即墨子姓墨名翟。

墨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墨子出身低贱,是历史上唯一农民出身的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墨子曾经师从于儒家学者,学习孔子的思想,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他逐渐对儒家繁琐的礼乐要求感到厌烦,最终独树一帜,开创了自己的墨家学派。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他认为战争对于败者而言,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而对于胜方而言,仅仅是获得了数座城池与税收。这样的战争损失巨大,是没有意义的行为,所以他一生都在不遗余力地反对兼并战争。

为了宣传自己的学说,墨子广收弟子,亲信弟子达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家是有着严密的组织和严密的纪律的团体,最高领袖被称为“巨子”,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指导,甚至要做到“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有着极高的影响力。

墨子还是一个科学家,墨家也是一个科学家集团,他们在数学、物理学、医学、逻辑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在中国古代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墨子》一书写了什么?

《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记录,西汉时刘向整理成七十一篇,但六朝以后逐渐流失,现在所传版本共五十三篇。

《墨子》内容广博,涉及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诸多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如今,我们一般将《墨子》的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从《亲士》到《三辩》七篇为墨子早期着作,其中前三篇掺杂有儒家的理论,后四篇则主要讲尚贤、尚同、天志、节用、非乐等理论;从《尚贤上》到《非儒下》二十四篇,这部分内容系统地反映出墨子“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十大主张,是《墨子》一书的主体部分;《经》上、下,《经说》上、下及《大取》、《小取》六篇,则专门写物理、光学等内容,为后期墨家作品,是研究墨家逻辑思想和科学技术成就的珍贵资料;《耕柱》至《公输》五篇则是墨子言行记录,体例与《论语》相近,是墨子弟子们辑录的,也是研究墨子事迹的第一手资料;《备城门》以下到末二十篇,则专门写守城技巧与城防制度,是研究墨家军事学术的重要资料。

墨家的十大主张是什么意思?

在《墨子·鲁问》中,墨子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

“兼爱”,墨家的核心思想之一,与儒家的仁爱大不相同。儒家的仁爱是由此及彼,由厚而疏;而墨家的兼爱是无条件的爱,所谓“兼相爱,交相利”,就是说兼爱可以给所有人带来巨大的“利”。

“非攻”,即为反战,以免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破坏生产,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尚贤”“尚同”,即推崇贤能人士统治国家。百姓中贤明者可以做官,官员中贤明者可以当诸侯,诸侯中最贤明的当天子。

“天志”“明鬼”,是墨子倡导的宗教规范。他认为鬼神不仅存在,而且能对人间的善恶予以赏罚。

“非命”,墨子反对儒家所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认为这种思想会对人的创造力产生消磨与损伤,所以提出非命。

“非乐”,是墨子反对音乐。他认为音乐虽然动听,但是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纺织、大臣处理政务,上不合圣王行事的原则,下不合人民的利益。

“节用”“节葬”,核心就在一个“节”字。节用,即要勤俭节约;节葬,就是要简单下葬,这与儒家的厚葬形成鲜明对比。

对于以上这十种主张,墨子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例如“国家昏乱”,就选用“尚贤”“尚同”,如“国家贫弱”,就选用“节用”“节葬”等。

“墨子救宋”的故事是怎样的?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连年征战,为称霸天下厮杀不已。

楚惠王为恢复楚国霸主地位,扩军备战,他重用着名工匠鲁班为大夫,设计制造了一种攻城的工具“云梯”,引起各诸侯国的恐慌。云梯建好后,楚惠王打算先攻打宋国。墨子得知消息后,只身一人来到楚国,他对鲁班说,北方有一人欺负我,想借你的力量杀死他。鲁班听了不悦,说他不想杀任何人。墨子立即行礼说,楚国造云梯想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楚国土地有余而人口不足,为什么还要耗费人力去掠夺土地?宁可牺牲自己国家百姓的生命去夺别国土地,仁义何在?

鲁班被墨子所动,便将墨子引荐给楚惠王。不过,楚惠王见云梯已经建好,且自认有取胜把握,不肯轻易放弃。墨子见状,便取下皮带围成一圈当作城墙,又请人找来几块木板用做守城工具,请鲁班尝试用云梯来攻城。结果,鲁班用了九套攻城方法,墨子都有办法应对、一一破解。攻城方法用完了,墨子还有许多防守高招未用。楚惠王为墨子的大智大勇所折服,最终决定放弃攻打宋国。就这样,墨子兵不血刃,用他的智慧和胆略就制止了一场战争。

墨子有哪些军事成就?

在墨家的思想体系中,军事思想占有重要位置。由于墨子主张非攻,所以他的军事思想是处于弱者地位的自卫学说,其军事成就也突出表现在守城战术上。《墨子》一书中介绍了大量守城的装备、战术、要点,形成了一个以城池防守为核心的防御理论体系。他要求防守者首先要积极准备,力争做到有备无患,这样才能造成守城防御战斗中的有利条件和处于主动地位,赢得防御作战的胜利。接下来,要以“守城者以亟伤敌为上”作为指导思想,要充分利用地形、依托城池,正确布置兵力,形成边城、县邑、国都的多层次纵深防御,层层阻击,消耗敌人。在具体作战方法上,墨子提出了一整套防御作战战术原则,如高临法、水攻法、穴攻法等,这在当时是颇为先进的守城及攻城术。

墨子的防御理论在中国兵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有关防御作战的战术记载,多追溯到《墨子》,以至于一切牢固的防御也被笼统地称为“墨守”。墨子的防御作战理论体系,与孙子以进攻为主的作战理论形成互补关系,对传统兵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墨家为何会迅速消亡?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影响力巨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在百家争鸣的历史环境中,有“非儒即墨”的说法。不过,墨家在墨子死后便迅速消亡,而儒家则一家独大,稳稳地成为中华文化第一家。

墨家的消亡,与其分裂直接相关。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为三派,分别为相里氏派、相夫氏派、邓陵氏派。他们都传习《墨子》,但研习内容有所不同,而且都自认为本宗,互相攻击对方是“别墨”。这种分裂局面,极大地消耗了墨家的团队能量。而且,墨家与别家不同,它是一个由墨者组成的带有宗教色彩的集团,有严格的纪律,要求参与者必须能够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这些严格的要求在战乱时期或许能够有所作为,但在和平时期是一般人无法做到的。正因为如此,墨家在春秋战国时期能够占有一席之地,但到了相对稳定的汉朝,便迅速消亡。

道家和道教是一回事吗?

许多人把道家与道教混为一谈,其实,道家和道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存在很大区别。

道家和道教的存在方式不同。道家是一种学术文化,它只存在于思想意识领域,以其智慧与美学的力量打动人心、影响社会。道家人物之间没有固定的组织,仅以思想观点投合为连接,互相交换看法。而道教是一种思想信仰,它拥有相应的宗教组织和活动,有教徒、科仪、制度,还有采药、炼丹、占卜、斋醮等活动。因此,道教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还是一种社会综合体系。而且,二者产生于不同的年代,道家创立完善于春秋战国时期,而道教则形成于东汉末年。

道家和道教虽有区别,但也存在深厚的渊源。道家是道教的重要思想来源,道教以老子为教主和尊神,道教又神化庄子,将《庄子》等道家着作诠解为道教经典,使道教具备了较系统的理论基石。而且,二者在若干根本理论上血脉相通,道家思想又借助于道教而延续而深化。魏晋玄学以后,道家作为独立的学派再无传承世系,唯一能够从理论上承接和发扬道家思想的,也只有道教中清修学渊的道士了。

老子身份争议几何?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卒于公元前471年,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关于老子的身份,历来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他是老莱子,曾着书十五篇宣传道家之用;还有人认为他是周太史儋,生活在孔子死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着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猜测,老子应该是老莱子。不过,就史书考证,老子和老莱子应该是两个人。老莱子为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他前往蒙山南麓耕田,还着书立说,传授门徒。在《二十四孝》中,有老莱娱亲的典故记载,说他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惹得两位老人哈哈大笑。可见,老子和老莱子并不能混淆。

至于周太史儋,其为战国初期人。据《史记》记载,他曾经西入秦国会见秦献公。但从时间上来看,他见秦献公的年份应该在公元前350年至公元前374年间,与老子根本不在同一个年代。

可见,老子就是老子,与老莱子、周太史儋不是同一个人。

《道德经》的思想精髓是什么?

老子的代表作为《道德经》,该书又名《老子》,分为上下两册,共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第三十八章以下属德经,全文约五千字。

《道德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着作,作者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哲学和政治问题。他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哲学概念,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道德经》中还包括大量朴素的辩证法观点,老子认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还认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的统一,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中还有大量的民本思想,认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等。

《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圣经”,对我国两千多年来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的生平是怎样的?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散文家、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庄子出生于公元前369年,祖上是楚国贵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他的祖先为避夷宗之罪迁往宋国蒙地。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与庄子同宗的楚威王曾聘请庄子出任公职,庄子婉言拒绝。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与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庄子卒于公元前286年,享年八十四岁。庄子死后,受到封建帝王的推崇。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因此称其为“南华真人”。后来,庄子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开宗祖师,该教成员把他看成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对后世道教的发展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