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公务员职业道德学习读本
22100400000011

第11章 中国古代的“官德”修养及其借鉴(2)

若论官德“修养功夫”,清朝另一位著名清官孙嘉淦的‘‘居官八约’’很有代表性。孙嘉淦当官四十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担任过学政、直隶总督、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要职,敢于只谏,在打击豪强、兴修水和J、发展经济等方面贡献卓著。他为自己立下了《居宫八约》,大意是对目君忠诚而不自我炫耀,对同僚尊重而不自高自大,不争权夺势,不追@功名,办事务求兴利除弊,说话务求简明扼要,不结党营私,勤俭节约、xa苦奋斗以保持清正廉明。孙嘉淦始终恪守八约,赢得皇帝的尊敬和百姓的爱戴。乾隆刚继位时,他就上了一篇《三习一弊疏》,指出:“目习于所见,则喜柔而恶(厌恶)刚”;“耳习’’于山呼海颂,则“喜谀而恶直”;“心习”于唯唯诺诺,则“雄才而易事”,自以为雄才大略而恣意妄为。‘‘三习’’既成,必生“喜小人而厌君子”一弊。国君被小人包围,则过必乱,君必危。

孙嘉淦剖析“三习”的成因在于自以为是,自以为圣明,一贯正确。所以要根除“三习”,必须经常清醒地客观地反视自己,能够“自以为非”而“从人之是”。晚清曾国藩对此疏非常推崇,认为不仅“君德”修养需要破除自以为是和“三习”,他要求子弟录写《三习一弊疏》,作为做官的座右铭,经常对照个人、反躬自省,以提高宫德水平。

对这些清官廉吏来说,做官不是他们的人生目的,不是他们的生活目标。他们的目的是通过居官从政这一途径济世益民,他们的目标是在居宫从政实践中为圣为贤。中国古代的官德对唤醒官吏的政治良知、反对官场的腐化堕落起到了一定作用,其中一些思想和做法在今天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三、中国古代“官德”修养的启示与借鉴

毛泽东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前面我们论述了中国古代把为宫者的道德素质放在重要位置,特别强调宫德在治国理政中的主导作用,这些为官箴言是古代贤哲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各级公务员廉洁从政,严守“宫德”底线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公务员应该做到立德修身

重视道德修养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资源之一,中国共产党人对道德问题的重视,正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党性修养的基础是德性修养没有德行修养,党性修养就是一句空话。从根本上讲,公务员的道德强调的是内在的自律。这种自律表现为通过不断地强化自身内在的道德良知,逐步养成道德责任感和道德批判力。这方面大体可概括为“五自”,需要公务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自觉实践。

自修——提升“官德”修养的第一课。公务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自我修炼。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成熟的基本保证,而政治上的成熟是道德高尚的重要前提。公务员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处理问题。要做到勤修德,必须做到善学习,而只有精于实践,注重行动,才能提高学习修德的实际效果。公务员的道德修养关键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实际中,把为人民服务化为具体的自觉的行为。因此,公务员要在社会实践中磨练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不搞脱离实际的闭门思过。只有把从政道德修养与实践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用权讲“官德”。

自重——人生的重要准则。对公务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来说,自重不仅仅是指道德上的品质和表现,更多的是一种政治上的要求。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而不能用来牟取私利。所以,公务员都要将“把握住自己”牢记在心,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上的清醒;始终干干净净干事,堂堂正正做人。作为一个公务员,就要有一个公务员的境界,就要有公务员的风范。特别是公务员既是各项事务的领导者,又是人民的公仆。所做的一切,都要与这个身份相符合,要作广大人民群众的表率。道德修养不到家,思想道德防线一旦崩溃,难免逾矩,陷入腐败泥潭。因此,公务员应该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做到慎独、慎欲、慎权、慎微,拒腐防变。

自省——保持头脑清醒的一剂“良药”。公务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时时处处注意,严格要求自己,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检点自己的作风,及时主动地反省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做到防患于未然。自省可以明是非、知得失,可以扬长避短,完善自我。要时常反躬自省,要在政治上把握自己,绝不能有半点含糊;在思想上把握自己,始终保持高风亮节;在生活小节上把握自己,绝不因善小而不为,亦不因恶小而为之;在工作上把握自己,摆正位置,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

自警——增强“免疫力”的最好办法。人的伟大就在于能够战胜弱点。中国人讲究慎独功夫,正所谓“君子慎其独也”,为官尤其如此。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是常敲警钟,应该经常告诫自己,慎重地运用手中的权力。平常重点加强廉政纪律学习,对各项规定做到了然于胸,时刻用纪律和规定约束自己的思想,时刻警醒,确保警而有醒,醒而改之。要从那些违法犯罪、腐化堕落的案例中吸取教训,不断增强对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侵蚀的免疫力。同时,主动把自己放置于党和人民监督之中,自觉接受监督。

自励——积极的自我暗示。不仅工作需要自我激励,人的道德修养也需要自我激励。善于自我激励的领导者,往往能够获取更多的前进动力。公务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要有事业心、责任感,在其位谋其政,为党和人民勤干事,干好事。自励的过程是吃苦、磨炼、奋斗的过程。这就要求自励者必须有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追求,不断克服惰性,消除贪图安逸、随波逐流、自满自大等思想和行为。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勉励自己孜孜追求,努力奋斗。

(二)公务员应该做到以德服众

法家主张靠武力、靠权势让人民服从,儒家则持相反意见。孟子说,凭着强力让人屈服,并非内心真的佩服;靠着道德让人信服,是内心愿意并实实在在地佩服。公务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只有做到了以德修身,才能做到以德服众。注重非权力的作用,用“道德力量”驾驭权力这把“双刃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道德感召力,真正让权力为社会服务。一般说来,≤阱又力影响比权力影响更为持久。

做到以德服众,关键是处理好做官与做人的关系,即做官先做人。

公务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的“德”,包含丰富的内容。首先,是做人的道德。好人未必能做好官,但做好宫必须先做好人。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说:“道德常常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这应成为为政者的明鉴。做人难,难在每次“道路”选择上的自我斗争,难在面对繁杂琐事无所适从,难在面对亲情、友情难以割舍,难在有时在复杂的环境之中不能自我。做官更难,特别是做一个好官难上加难,首先面对各种腐朽的东西,你得始终保持洁白如水的思想品性,不被‘‘污染’’和“同化”。其次,必须要有好的政绩,在群众中树立一个好的口碑,免遭世人唾骂。再次,必须帮别人做人和教别人怎样做人,否则为官不教官之过。

做人不一定就当官,但是当官必须要学会做人。当官的过程也就是做人的过程,怎样当官体现了怎样做人,有什么样的“人德”,就有什么样的‘‘官德”。当官与做人从来就是联系在一起的,为人不正,为官必邪。所以,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为官者必须常自清、自查的行为准则。做人左右逢源、圆滑世故,为官必定是欺上瞒下、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做人孤芳自傲、夜郎自大,为官一定脱离群众,官本位主义严重。

因此,做官必先做人。

做人不能失去做人的真。“真”是判断事物正确与否的评判标准。常言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做人也一样,一个真正的人必定以爱为本、以善为本,具有爱国爱民爱事业的拼搏进取精神,具有帮人之所难、解人之所急的恻隐之心、善良之心;否则就是人的“半成品”,如违法之流,贪官之伍,打着“真、善、美”的幌子,扛着为民爱民之旗,干一些违法乱纪、伤天害理之事。做人不能失去做人的真。人类是万物之精灵,与动物的区别不仅是能够创造和改造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爱心和诚实、本分、正直的天性,否则就脱离了“人道”。

做官不能失去为官的正。“正”是为官之根本,是衡量做官是否称职的杠杆,也是“官德”的具体体现。为官不正民必愤之,民心不可违,失去民心头上的“乌纱”也就难保。胡长清、陈克杰等就是一个很好的警示,他们贪污受贿,私欲膨胀,失去了为官的正,最终也就沦为人民的罪人。所以为官一定要正,在处理公私利益方面做到大公无私;在工作上要正人正己、严于律己,敢于同不良风气作斗争;面对酒绿灯红的花花世界要经受得住诱惑,思想要正,立场要稳,不为各种腐朽思想所左右。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好人,当一个好官。

(三)公务员应该做到以德为先

在德才关系问题上,德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这一思想完全被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公务员录用的标准是“德、能、勤、绩、廉。”可见,无论是对党员干部还是一般群众,共产党人都非常强调道德修养、道德自律的作用,在德才关系上要始终把德性修养放在第一位。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自身修养的高低与其本人的家庭成长环境、所受教育等多方面有关。普通人的品质好坏对社会的影响不大,对公务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来说却不是小事,他的道德品质左右其做事的目的和方法,决定着他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从而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是绝不能马虎对待的。那么如何保证我们的公务员既有过人的能力,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成了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保证公务员队伍清正廉洁、坚强有力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要弄明白公务员的“德”从何而来。

一是从选人用人中来。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氛围。只要不违反法律,我们对道德品质败坏的人只能是进行舆论的谴责,而无权对其惩处。但作为组织人事部门却有权把品质和修养不高的人挡在公务员队伍之外,严格坚持党的选人用人标准,对拟提拔的公务员除进行能力的考核外,对其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也要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评价,真正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真正使心中装着百姓的人走上领导岗位。

二是从教育和学习中来。人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作为公务员也不例外。当今社会声色犬马的诱惑太多,一不留神就有可能陷入泥潭而无法自拔,因此对公务员的教育尤为重要。充实的党性教育,良好的文化与道德修养的学习,是避免公务员道德滑坡的有力保障,建设学习型的政府,对公务员进行“终身教育”已成为共识。

三是从监督和监察中来。从反腐败斗争中我们不难发现,本来一些公务员也为党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但随着职位的升迁,监督的缺位,逐渐蜕变成贪污、受贿、包二奶、养情人的贪宫,从道德情操的堕落到锒铛入狱,一步步走向渊。也就是说,道德情操再高的人一旦没有了监督也会变质的,因此对公务员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公务员的监督绝不能放松。

为官先有“德”,而“德”不是凭空而来,它需要为官者自身的努力。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只有制度、法律的约束才能使为政者不敢也不能失“德”,只有多方形成合力才能保证我们的公务员队伍德才兼备、风清气正。

借鉴古代“官德”,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

国家公务员局近日发布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十二五”期间,我国全体公务员将进行职业道德轮训,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职业道德培训包括基础知识、四大专题以及典型案例三大部分。基础知识中除了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律,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等,还包括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的内容。

在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中加入古代“官德”修养内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公务员是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官德”的好坏直接关乎社会民风。反观近年来被媒体曝光的官员违法案件,如“西安宝马彩票案”、云南“躲猫猫”案、洛阳地窖囚禁6女案等,这些违法行径背后透露出的“官德”缺失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重视礼仪道德的民族,很早就确立了修身、正己、立德为人之大本的思想,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就一直流淌着道德与良知的血液,修身正己立德正是中国人为人处事为官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治国先治吏,治世先治官。历朝历代,最高统治者治理国家都要靠官来实现,因此古代社会把官员修身立德至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代官德修养包含很多内容,其中有四个特别重要:一是孝,这是人所有道德内容的起点;二是慎,这是一种很高的道德修养,包括慎欲(克制贪婪)、慎微(微处自律,保持纯洁)、慎权(权力不得滥用)、慎嗜好(注意个人情趣爱好对社会的影响力)、慎言行(谨言慎行,言必信,行必果)、慎始终(处理好为官之始和为官之终);三是廉,做官应清廉自律,洁身自好;四是学,即要当个好官,就应不断学习。可见,古代官德修养有许多在今天看来值得称道的地方,对党员干部加强自身修养仍值得借鉴。

汲取中国古代“官德”修养中的精华,用以加强公务员的党性修养,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对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新的思考,做了新的尝试,目的在于切实提高党员干部思想道德素质,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者和传播者,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发挥领军作用。

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以史为鉴,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德”的养分,注重强化人性修养与德行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念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努力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必须发挥对社会的垂范作用,要做好人民的公仆,就先要做好道德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