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的客观历史趋势。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并不是共产党人的空想和善良愿望,而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集中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它在经济上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以及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这些矛盾的解决,只能通过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才能完成,必然埋葬资本主义,建立更先进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列宁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结论,马克思是完全而且仅仅根据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而得出的。”(《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9页)虽然当代资本主义的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股权分散化、白领阶层扩大化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没有预想到的现象,但资本主义不管怎么发展,它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私有化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固有矛盾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依然还是历史发展的不可逆转的趋势。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主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如下一些基本观点中得到最为集中的体现:一是全面观点。对待客观事物,一定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全面观点,防止和反对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的片面性。二是系统观点。观察、认识客观事物时,要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把握其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三是过程观点。掌握事物的发展是过程的观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立足现实、预见未来,高瞻远瞩,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信心十足,不屈不挠地为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四是实事求是观点。实事求是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唯物辩证法、认识论与逻辑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实践唯物主义精神。用这个观点武装起来,有助于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和实用主义。五是知行统一的观点。知行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灵魂。六是实践观点。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特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掌握实践观点,不只是改造主观世界的需要,也是改造客观世界、解放全人类的需要。七是生产力观点。社会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根本观点,是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坚持生产力观点,对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顺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特殊意义。八是群众观点。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既是党的政治路线,又是党的组织路线、认识路线和根本的工作路线。
各级公务员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始终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才能在公务活动中正确观察事物、判断形势、分析问题,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在诸多矛盾中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把个人的追求融入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体现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之中,是各级公务员应该系统掌握的基础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首先体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中,同时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中。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以大无畏的革命批判精神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趋势和基本规律的一系列观点。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殖民地革命时代,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些新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对中国革命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出理论概括而形成的科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新回答。
各级公务员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认真学习经典著作,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功,同时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表率。通过学习,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公仆意识,为正确履行公务员的职责打下基础。
(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重在运用
马克思主义既是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批判世界的理论,也是改造世界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运用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当公务员能够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充分发挥变革现实生活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价值观,既是观察和研究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科学工具,也是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有力武器。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恩格斯也认为:“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曾经形象地把马克思主义比喻为“望远镜”和“显微镜”,他指出:“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邓小平多次提倡用辩证法办事,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江泽民同志曾经提出全党要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真正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本领,他指出:“有了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改革方案,就比较容易全面正确地把握,防止片面性、绝对化;在贯彻执行中就比较容易形成统一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争论;工作中就会发扬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的精神,避免主观主义和盲目性。”(《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胡锦涛同志多次要求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生命力,在于能够给实践提供科学指导,使人们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胡锦涛同志在{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8月16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以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明确各个历史时期的目标任务和战略策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开创了事业的新局面。在90年的艰辛探索中,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当我们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积极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时,就能很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变革实践的作用,突破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难;而如果因为种种因素,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不同程度地脱离了实际情况,受到一些以马克思主义为名的错误观点的影响时,就会在各种困难和风险面前一筹莫展,甚至遭受重大损失。比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由于党尚处于幼稚时期,受到一些教条主义者的严重影响,他们忽视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照抄照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共产国际的指示和苏联的经验,搞瞎指挥,导致来之不易的革命局面陷入困境。毛泽东后来回忆时说:“要反对教条主义。在政治上我们是吃过亏的。什么都学俄国,当成教条,结果是大失败,把白区几乎搞掉百分之百,根据地的红军搞掉百分之九十,使革命的胜利推迟了好些年。这就是因为不从实际出发,从教条出发的原故。教条主义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毛泽东著作选读》-F~I-,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48页)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公有制越大越公越纯越好等理论的支配下,把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论断极端化理想化,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甚至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失误,造成社会主义事业的严重挫折。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新科技革命、全球化深入发展带来强烈冲击和巨大机遇,党和国家抓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在拨乱反正基础上毅然实现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方向性抉择。30多年来,无论国际局势多么风云变幻,无论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多么艰巨繁重,我们都能从容应对。面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民经济濒临崩溃,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国内严重政治风波,面对西化、分化图谋和所谓的“制裁”,面对历史罕见的洪涝、雨雪冰冻、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非典”、甲型流感等重大疫病,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去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个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我们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始终排除各种干扰,坚定地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判断大势、解决问题,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航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都取得巨大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道路的认识越来越坚定、越来越深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立国富国强国之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全面把握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和中国人民的根本愿望,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和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潮头,才能顺利带领人民不断前进。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上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各级公务员要把理论学习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使得我们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政策思路、工作举措能够始终不脱离客观情况,能够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特别是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认真研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切实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推动实际工作的本领。
三、公务员要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权力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也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同资产阶级权力观的根本区别。公务员的权力观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要求,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和依归的。
(一)立足权为民所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不同,我们国家公务员的性质决定了他们的身份角色。从国家权力运作的角度看,他们处于管理、组织、领导的位置,有推行和实施国家方针政策的权力,好像是处于较高的地位。但从实质上看,公务员都应以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为人民办事为工作的基本原则。因此,公务员的正确定位应该是人民的“公仆”,应做到“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摆正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位置关系,永远不忘手中权力的来源。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区别于其他思想体系和政党的根本之点。马克思列宁主义以科学的态度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判断是在为绝大多数人谋自由求解放的立场上作出的,体现了共产党人“为什么人服务”的鲜明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