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事的智慧
22102600000006

第6章 做事要有计谋(2)

可叹一代勇将竟然葬身唇舌之间。这正是他不能冷静,中了别人的激将法。这里告诫大家,遇事要冷静思考,沉着稳健,才能成大事业。

学会隐藏和保护自己

树大招风,隐藏自己的目的一定程度上是保护自己,又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当对方不了解你的意图,因而心慌意乱或麻痹大意时,你可以轻而易举的控制对手,取得胜利。记住:凡是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而是衰败的开始。

唐高宗时,西突厥可汗阿史那都支和他的部下与吐蕃结盟,不断侵扰安西。高宗准备发兵征讨,吏部侍郎裴行俭主张,借护送波斯王子泥洹师回国的机会,经过西突厥时,借机将突厥可汗捉住。高宗同意了这一意见,便任命裴行俭为安抚大使,护送泥洹师回国。

裴行俭曾在西州当过都府长史。在任期间,和当地官民关系很好。这次经过西州,当地的官吏和百姓都到郊外来迎接他。裴行俭当即召集了1000多名愿意猎奇的豪杰子弟跟随他一起到波斯。但他又传出话说:“天气太热了,不能走远路,等天气凉了我们再动身。”早有人报告给阿史那都支,阿史那都支听了,觉得天凉还早着呢,就放松了戒备。几天后,裴行俭又召集安西四镇少数民族酋长到住所来,和酋长们喝酒宴乐,席间和酋长们谈起旧事说:“我当年在西州时,最高兴的事就是出去打猎,这次故地重游,我想重温一下旧日的快乐,谁跟我一起去打猎呢?”裴行俭的话传出之后,酋长们的孩子争先恐后地请求跟随打猎,一下子聚集了一万多人。裴行俭借口说既然是打猎,就要有所组织,因此对这些人进行了一番训练。这些人要么是英雄豪杰的子弟,要么是酋长的孩子,平时就爱使枪弄棒,根基很好,所以裴行俭没用多少时间就把队伍训练得像模像样了。然后,他悄悄率领队伍出发了。队伍一路上马不停蹄,兼程西进。当行进到距都支部落不远时,裴行俭又派同都支关系很好的酋长子弟,前去拜见都支,并向他问好。裴行俭表面上悠然自得,像是路过老朋友的家门,派使者约都支相见。

都支原以为裴行俭会在西州住一段时间,最早也得秋天才能动身。所以他和李遮普相约,等到了秋天再率兵阻拦汉使。没想到裴行俭这么快就进入了他的地区。战吧,来不及了,他只好硬着头皮去见裴行俭,马上被裴行俭捉住了。随后,裴行俭又命令都支用“契箭”召集手下的各部酋长。酋长接到命令赶来,被裴行俭全部抓获。

解决了阿史那都支以后,裴行俭挑选了一部分精兵强将,轻装前进,连夜进袭李遮普。在半路上,手下人捉到了都支和李遮普派往对方的使者,裴行俭命令释放李遮普的使者,让他回去告诉李遮普,都支已经被唐朝军队捉住。李遮普听到这个消息,知道已无法挽回败局,只好投降。

裴行俭以田猎为名,掩饰自己的目的,迷惑了敌人,趁敌不备,不费吹灰之力,平息了一场大叛乱。

假作真时真亦假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世界上的一切真真假假,有有无无被这十四个简单的字就说清楚了。我们都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办事,听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书上报纸上写的,也不一定是真的;甚至,自己亲眼看见的,也未必是真的。所以成功的人都在这虚实上做文章,令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公元184年,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将领管亥领兵围困了都昌城。时当深秋之夜,守军主帅孔融忧心忡忡。他站在城池上凝视着月明星稀的天空,又望着城池下已围困了近两个月管亥的营寨,苦苦地思索着破敌之策。作为一代名士又是守城主帅的孔融明白,再这样相峙孤守下去粮草已尽,而敌兵又数倍于我,强行突围也不是良策。唯一可行之办法就是派人突围,向素来交情甚厚的刘备求救。

这时军中守将太史慈求见。智勇双全的太史慈在危难之中慷慨请缨,他要拼死战突围求援,以报当年孔融之大恩。他把自己想好的计策低声说与孔融,孔融点头称是。

天刚放亮,被围困以来一直紧闭的城门大开,吊桥放了下来,随即从城内冲出三名骑射手,每个人都带着箭和箭靶,为首的就是太史慈。围城的黄巾军立即警惕起来,他们一面报告主帅管亥,一面做好战备。但三位骑射手出城跑不远就跳下坐骑,在城下一处堑壕里,各自插好箭靶,练起箭来。练完箭后,三人回城。

第二天一早,又同昨天一样,城门大开,三人出来练箭。黄巾军官兵见了,立在远处指点评说,不再有什么战备动态。

第三天清晨,三人又出来练箭,黄巾军见他们又带着弓箭,就懒得理会。这时太史慈跃马扬鞭,直冲黄巾军营寨而来。

黄巾军官兵大呼上当,慌忙上马追赶,但为时已晚,太史慈突围而去,并搬来刘备的3000救兵,解了城下之危。

另一则故事则是孙坚谈笑退强敌。

公元190年,东汉献帝初平元年。此年冬天,孙坚准备攻打残暴专权的董卓,替天行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孙坚让担任长史的公仇称运送粮草。

时当严冬酷寒,押送粮草是极为辛苦的事。为了给这一行粮草先行官兵壮行,孙坚特意在鲁阳(今河南鲁山)城东门外拉起帐幕,摆下酒席。箫管齐奏,斗酒不停,众官员欢聚大帐纵情饮酒,众兵士守在帐外。

突然,董卓骑兵数万人飞也似地开到鲁阳城前,摆出攻城的阵势,当时敌对双方军力悬殊,孙坚这方万分危急。众官员们惊惶失色,士兵们也不知如何是好。

孙坚却谈笑自若,依旧劝酒,与大家推杯换盏。并说:“大家尽管喝酒,不要轻举妄动。”还特意举杯向公孙称敬酒,祝他一路平安。待到董卓队伍逼近眼前,孙坚才命停止饮酒,慢慢地站起身子,吩咐部下们进城。

董卓的官兵看到这一切,不知该冲杀还是对峙。他们商量一番,认为孙坚一定是诱敌之计,埋伏好了大军,将领们出来饮酒,好让我们上当。我们偏不上当,从原路撤退。

事后孙坚的将士们问孙坚为什么面对董卓大军还饮酒谈笑。孙坚告诉大家,在这关键时刻,大家心里没底,都盯着将帅。如果我先跑了,大家就乱了阵,只有从容镇静,才使敌方疑心不敢攻城。

大家佩服得不得了。孙坚下命继续摆酒庆贺,大家又喝起了庆功酒。

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主角却是红头巾。

公元191年,在梁县境内(今河南临汝)孙坚率领一支百十人的骑兵同董卓部将徐荣对阵。双方交战。孙坚寡不敌众,落荒而逃,徐荣率军乘胜追击。孙坚情况很不妙,他拼命逃,徐荣邀功却请赏心切,带人拼命追。

孙坚平时头上包着红色头巾,今天也如此。醒目的红头巾此时反而成了标记,使敌兵紧追不舍。孙坚也意识到这点,他在乘马飞奔中解下了红头巾,扔给了并肩驰骋的部将祖茂,并告诉他,引开追兵后,想办法脱身。

祖茂系好红头巾,董卓的大队人马追来。孙坚从小路逃走,祖茂策马扬鞭奔大路而逃。董卓追兵认得戴红头巾的人是孙坚,便追着,喊着,形成包围圈,要活捉孙坚。

祖茂边跑边察看地形,当路边一片树林坟地,忙下马解下红头巾,把红头巾包在坟地里半截树桩上,自己策马远去隐藏在一片茂密的树林中。

追兵们远远盯着红头巾,把树桩里三层外三层包围了个水泄不通,然后对准红头巾放箭。等他们认为孙坚已死,便上前一看,只见红头巾包着的树桩上插满了箭。董卓官兵气坏了连呼上当。他们把红头巾剁烂,以泄心头之恨,然后不得不转身离开。

在树林中的祖茂见敌军中计,便悄悄地飞身上马,追赶孙坚去了。

不管是练剑,还是饮酒,抑或是红头巾,其实都是虚的,以虚为实,真真假假,令敌人也分不清了,当然可以游刃有余了,不过这还是要求很强的心理素质的。

抓住问题的关键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并不说明不能断,就看断者的智谋是否高强了。宋真宗时,宰相张贤齐巧断皇亲国戚之间的财产纠纷,留下了一段佳话。

当年,在皇亲国戚中间有两家由于分财不均,发生了争执,皇帝断不了,就叫宰相张贤齐来断案。既然断案,就难免会得罪某一方,然而哪一方都得罪不起。因为说不定理亏的那一家正是皇帝的宠臣呢!得罪了他还不等于得罪了皇帝。怎么办呢,张贤齐经过一番思索后,决定亲自调查一下两家的财物。经查实:两家财产、实力相当,高楼华宅,亭台楼榭,描龙绘凤,两家都是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张贤齐心想:欲望真是无底洞啊!如此豪富,仍然还因财动怒!他心生一计,便决定稳坐钓鱼台,引诱鱼儿上钩。

这两家皇亲得知张宰相要来断家务事,都想胜诉以便多捞份财产,就各自暗地给张贤齐送礼,对那些古玩玉器,他一概拒收。无奈,两家人又改变策略,到张贤齐面前大诉不满:“这事您可得秉公办事,你看他家的财产就知道,那光沾大啦!”“张宰相啊,您得一碗水端平,可不能让我家太吃亏了!”

张贤齐佯装认真地听,并答应一定让两家人都满意他的公断。看看两家人的不满都说得差不多了,张贤齐不置可否地笑笑说:“大家请回去吧,改天再听公断。”

过了几天,张贤齐命人将这两家人叫到公堂,他并不急于问什么,而是让他们再细想—下所分财产。这两家并不真的知道对方到底分了多少,只是都觉得自己分得少。过了一会儿,张贤齐问:“你们是否都认为自己分得少,对方分得多呢?”双方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的。”

这时张贤齐脸上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他拿出笔纸,用很“公办”的口气说:“请你们再说一遍。”两家人又语气坚定地说:“是的。”张贤齐说:“那好,请你们在供词笔录上签字画押吧!”两家的主事人不知张贤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很痛快地照办了。这时,张贤齐站起来,郑重地说:“既然你们都承认对方的财产比自己分得多,那么,你们就互相调换一下好了。不过,财产物器不能带走,财产文契则相互交换。”

到这会儿,两家人才明白了张贤齐的用意,他们财迷心窍,不知不觉地就中了宰相的计!他们想反悔也晚了,因为供词已经画押,想抵赖也没有办法。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张贤齐巧妙的把这件令他左右为难的事情给化解了,那么聪明的头南是否也感染了聪明的你呢。那么面对那些尴尬的事情,你只要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就一定会迎刃而解的。

我们经常会遇到左右为难的事,为此抓耳挠腮却不知从何入手,那么这个时候最明智的做法是去把为难的事详细的考察一下,凡事从主要矛盾入手,好刚要用在刀刃上,那么面对那些尴尬的事情,你就能轻易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擒贼先贼王

“擒贼先贼王”作为一种战略战术,今天仍有重大的借鉴作用。群龙无首的局面是最没有威胁力的。所以应该建立建全全面而灵活的防备机构,哪怕失去了最高统帅,也无损于组织的战斗力,不会瞬间陷入混乱失去反抗力。这才是上上策。

张巡英勇善战,在与安禄山大军周璇作战时屡建奇功。张巡继雍丘之战取胜后,又奉命带军进驻睢阳城,援助危在旦夕的睢阳。睢阳城已被安禄山的大将尹子奇率10万大军围困。睢阳城内粮草不多,兵士只有万余人,情况万分危急。

睢阳太守许远和张巡召集众将研究对策,他们分析了情况,认为必须用智谋,才能取胜。张巡说:“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我们必须想办法杀死主将尹子奇,使叛军群龙无首,不战自乱。”

神箭手南齐云说:‘凭着我百发百中的神箭,只要认准尹子奇,准让他当活靶子。”可是谁又能在阵前千军万马中认出尹子奇呢?张巡考虑了一会儿说:“我有一计,这么办……”

这天夜里,睢阳城突然战鼓咚咚,城外叛军以为张巡要出城战斗,急忙集合军队,出阵迎敌。但出营一看,没有了动静,于是又回营地睡觉。

这时张巡指挥军队偷袭进尹子奇军营内,他们个个英勇无比,杀死了许多叛军。这时尹子奇急忙亲自带领军士出来迎敌。天已大亮,张巡指挥兵士退到营外,见尹子奇等人出营后,张巡指挥弓箭手放箭。刹时间,箭如飞蝗般射来,落到尹子奇等人的身上,又掉了下来。军士们拾起箭来一看,原来是些青蒿杆削尖制成的“箭”。军士们立即拿着这些“箭”向尹子奇禀报,尹子奇接过“箭”来哈哈大笑说:“看来睢阳城里已经无粮无箭了。”话音未落,一支利箭飞来,正中尹子奇眼睛,他顿时血流满面,摔下马来。

原来南齐云早已搭弓备箭,见军士拿着青蒿箭向一将军禀报,他判断此人就是尹子奇。一箭射去,正中他的左眼。尹子奇昏死过去,军心大乱,张巡指挥大军一齐追杀,直杀得尹子奇的军队落花流水,惨败而逃。

张巡通过设计辨认对方的首领,再将其射杀,就是要让对方短时间内陷入慌乱,趁机全面还击,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