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为企业文化建设正本
22103400000006

第6章 企业文化的内在构成关系(6)

有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一同应聘的几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前面几个人面试被否决之后,他觉得自己更没有什么希望。但他转念一想,既然来了,也就去试试吧。他带着这样的心思走进了董事长的办公室。一进办公室,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他没作思考就弯腰捡了起来。他一看是一张沾有污渍的纸,没作思考便顺手扔进了废纸篓子。这一切董事长都看在眼里,他一走向董事长,董事长就很爽朗地说:“很好,很好!年轻人,你已被录用了。”他很惊讶,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比我好,没有录用,您怎么可能录用我呢?”董事长说:“前面三位的确学历比你高,而且都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的眼睛只能看见大事,看不见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见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自然也能看到大事。一个只能看见大事的人,往往会忽略很多小事。所以,我才录用你。”他就这样进入了这家公司。这个年轻人就是名扬天下,并让公司为整个美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曾数年在汽车行业独占鳌头的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成功何尚不是。福特的成功就是一种习惯。现实中一贯成功的人,仅限于一贯成功的人,他做任何事都会尽其所能,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把自己的潜能挖掘到极致,充分体现他在做这事上的最大能力。相反,现实中一贯失败的人,也仅限于一贯失败的人,他做任何事都只求过得去,得过且过,无所用心,他的潜能永远以潜能的形式存在,并最后一事无成地带着他的潜能埋进坟墓。偶尔的成败,可能有机会作用的因素,一贯的成功或失败,则是他的这种习惯所致。心理学大师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其道理也就在此。

②复制因子进入行事习惯集合的条件

这也就是探索回答作为行事习惯的复制因子,要满足什么条件的问题。

行事习惯是单个复制因子所承载信息指令逐渐固化所至,它的形成也就是一个复制因子所承载的信息指令,反复不断地作用于行为主体,让他直接把这种信息指令固化为一种模式化行为反应方式。这种模式化行为反应方式复制因子也就是行事习惯。

复制因子要进入行事习惯集合,成为其构成元素,其条件有三:

一是体现为模式化行为的特定行为活动反复发生。心理学研究表明,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二是激发模式化行为的外部世界发展变化的情境辩识极为简单,不需要通过复杂的思考判断,就像福特看到地上的纸一样,一眼就会发现。

三是这种模式化行为的复制因子内涵不能太多,就像福特一发现纸张丢在地就捡起来的模式化行为复制因子,仅仅包含纸——废纸——垃圾篓子三个概念。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有一个叫阿基勃特的小职员,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他的敬业精神特别强,处处注意维护和宣传企业的形象。在远行住旅馆时也总不忘记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给亲友写信时,甚至在打收条时也不例外,签名后总不忘记写这几个字。为此,同事们都叫他“每桶四美元”。这事被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了,他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并号召公司全体员工向他学习。后来,阿基勃特成了标准石油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开始他也仅仅是为了销售的目的而自我设计的一个信息束,以创造超越于他人的销售业绩,但反复地重复,久而久之,这个信息束也就转化为一个带有一提笔就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这样的行为指令的复制因子,让他一提笔就不自主地落下这几个字。

③行事习惯并非只有行为重复才能形成

复制因子所承载信息指令固化形成行事习惯,而承载有指令信息的复制因子被反复激活,则体现为习惯行为,使之一遇到与这个复制因子所承载信息包含的相同或相似情境时,就会重复这种习惯行为。并且习惯还不一定非得靠现实的行为重复来形成,仅仅在人的大脑中不断重复也可形成,也就是说仅仅通过读书在大脑里重复中也可形成某些习惯,尽管这种习惯并没有用自己的身体践行过。

哈利·杜鲁门是美国历史上着名的总统。他有一个很好的爱好,就是读书。他一卷一卷地通读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狄更斯和雨果的所有小说,还有过莎士比亚的所有戏剧和十四行诗等。杜鲁门的读书使他在面对各种有争议的棘手问题时,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决定。在20世纪50年初代他顶住压力解除了人们尊敬的二战时期的英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职务,就是一例。

因此,阅历丰富也就构成了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他的广泛阅读不仅会丰富他的知识,而且会让他形成没有经历的习惯。当他所阅读的书中某些复制因子烂熟于心时,这些复制因子就会像他自己经历过的事件一样,向他暗示行为的方式方法。只要这些复制因子所承载的信息对应相同相似情境在现实中发生时,烂熟于心的复制因子就会被激活,并依照复制因子所承载的信息指令行事。任何人在进行行为选择时都多少带有原有行为模式的特性,每每都通过深思熟虑后行动,往往行动的最佳时机就已经错过。这就是阅历丰富,读过万卷书,走过万里路,阅人也无数的人比一般人成功的机率高得多的原因之所在。

④负相关联复制因子的汇集改变行事习惯

虽然单个复制因子反复激活可表现一种习惯行为,而且习惯行为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但是,在多个负相关联的复制因子汇集的时候,也就会打破以往的行事习惯,改变习惯行为,从而形成新的行事习惯。所谓负相关联的复制因子就是其所承载的信息指令与原有复制因子所承载的信息指令相冲突,甚至对立。这种负相关联的复制因子汇集多了也就会打破已有的行事习惯。

美国科学家、物理学家、发明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富兰克林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都要把当天一天的事情回顾一遍。他发现自己有13个很严重的毛病。这些毛病也就是一些坏习惯。其中三项最严重,包括浪费时间,为小事烦恼,爱和人争论。聪明的富兰克林意识到除非能改掉这些坏习惯,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成就。他一周选出一个坏习惯来搏斗,然后把每一天的输赢做成记录。在下周,他再挑出一个坏习惯,接着做另一场搏斗。富兰克林每周改掉一个坏习惯的搏斗持续了两年多,他最后终于使自己具备了伟人的素质修养,并最终经过他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人尊敬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伟人之一。

把与由行事习惯所体现的复制因子相反的事实——复制因子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整理,予以强化,这就是负相关联的复制因子汇集的过程,因而就使原有习惯所体现的复制因子的信息指令作用慢慢消减,这样他也就改变了一个不好的行事习惯。

有人作过统计研究,在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的行为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但这些习惯并不是不可改变的。有个动物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10只跳蚤放入实验用的大量杯里,上面盖上透明的玻璃片。跳蚤习惯性地上跳,跳蚤上跳撞着玻璃片,不断发出叮叮的响声。过了一会,没有响声了,他把玻璃片拿开,发现所有的跳蚤尽管仍然在跳,可都只上跳到与原来所盖玻璃片相近的高度,竟然没有一只跳蚤能跳出来。它们不愿上跳太高撞到自己的头,可依它们的上跳能力,跳出来却是轻而易举的事。原来是它们已经适应了盖有玻璃片的环境了。接着他又在大量杯下放了一个酒精灯,并且点火加温。不到五分钟,量杯烧热了,所有跳蚤都全部都跳出了量杯。因为求生的本能,跳蚤不再顾及可能因为撞击玻璃带来的疼痛了。尽管它们还以为玻璃片仍盖在上面。这个试验证明,跳蚤不会改变自己的习性,但会调整自己习性表现力度以适应环境。人类也是如此,在适应外界大环境的过程中,又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小环境,然后用习惯把自己约束在自己所创造的环境中。

6、文化发展演变的过程

文化发展演变过程可概括为消亡、发展和变革三种。但都与复制因子的汇集相关。文化集合构成元素——复制因子复制能力的消失,就导致文化的消亡;文化集合构成元素——复制因子因为特定历史的作用,提升了其复制能力,也就是其文化的发展壮大;文化集合构成元素——复制因子吐故纳新,也就是其文化的变革,演化为新文化。

(1)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

相对企业而言,文化作为和权力、组织并列的三大管理工具之一,有着不同于权力、组织这两个管理工具的作用,它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构筑长青基业的一个保障条件。没有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业,不免挣扎在起伏不定的波动之中,往往一个大的波动就把它推向死亡,送进坟墓。而企业文化建设,也就是构建这样一个有效的管理工具,规范员工行为,提升管理水平,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避免企业发展波动,保证其持续稳定发展。如果说权力和组织这两个管理工具的作用仅仅是保证企业组织的存在和延续,那么要实现企业发展的基业长青,也就必须有强势企业文化作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