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的智慧
22103600000015

第15章 不呈匹夫之勇:做一个有智慧的人(3)

赵咨拜见魏王曹丕,曹丕便询问赵咨:“吴王是什么样的君主呢?”赵咨昂然回答:“我工吴王秉承父兄大业,从镇江东,是大智大勇仁义雄略之主。”曹丕一听,心中大为不快,但还装出一副感兴趣的样子问道:“有何为凭?”赵咨有礼有节地答道:“既然魏王不耻下问,在下就列举几件事。鲁肃本是江东商人,出身平民之家,而今吴王重其人品才智,让他掌军政大权,这不是知人善任吗?吕蒙出身于行伍,吴王拜他为上将军,这不是任人唯贤吗?俘虏了魏将于禁不杀他,这不是仁义吗?攻下了荆州却命令兵士不许伤害百姓,这不是明智吗?仅此几点,难道不是为王的雄才大略吗?”赵咨的话,不亢不卑,头头是道,柔中有刚。曹丕竟无话可答。过了一会曹丕又问:“吴王有学问吗?”赵咨说:“吴王选贤任能,胸有文采,广读书经,专心研究兴邦济国大汁,乃一代文韬武略君主,决非纸上谈兵之人。”曹丕又问:“吴王这么能起用贤人,想对外出战吗?”赵咨回答:“大国有征伐的雄兵,小国也有防御良策。”曹丕突然冷笑一声,问道:“赵先生,你说吴国怕不怕魏国?”赵咨答道:“东吴有雄兵百万,有长江天险,有丰足的粮米,怕谁呢?” 曹丕无话可再问,便又同赵咨套近乎:“赵先生真是有文采,像赵先生这样的人才,吴王府上有多少呢?”赵咨答道:“吴中人才济济,多名士,多才子,多将领。像我这样的人,只不过是很一般化的。”

曹丕点头不语,心中暗暗佩服吴王派了这么一位有胆有识的外交使者。

赵咨有胆有识,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不卑不亢,不辱使命,又机智施展自己善辩的才能,维护了吴国的尊严。

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不能牺牲自己的原则,要做到不卑不亢。如果畏惧权威,常常会自取其辱。所以,要有过人的智慧,随机巧对,施展自己的才华,抢先在道理上站住脚,这样才能巩固自己的阵营,维护自己的立场。

君子重义,小人重利

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国,尊称为“仲父”,在军国大计上对他无不言听计从。当他听说管仲年高患病,已经生命垂危时,急忙亲临看望,看到管仲气息奄奄的样子,齐桓公执其手垂泪问道:“仲父您病得这样重,若不幸辞世,寡人将把国政交给谁呢?”管仲叹了口气说:“可惜啊,宁戚德才兼备,不幸先我去世了。”齐桓公问:“宁戚之外,没有合适的吗?寡人任您的老友鲍叔牙为相,可以吗?”管仲回答说:“鲍叔牙,是一个真正的君子,但不可执掌国政。他为人过于善恶分明。好善固然可以,但恶恶太甚,一般人怎么能和睦相处?鲍叔牙见人一恶,终身不忘,这是他的短处啊。”“隰朋可以吗?”“他,也许差不多吧,隰朋不耻下问,居其家不忘国事,取益广而立心忠,所以可为相国。”管仲说到这里竟叹了口气,“隰朋就像我的口舌一般,我死了口舌还能单独存在吗?我担心国君您用隰朋不能专一长久啊。”

桓公又问:“用易牙为相国,您看行吗?”管仲马上回答说,“国君即使不问,我也要嘱咐您:易牙、竖刁、开方三人,千万不可亲近!”桓公听后很不理解道:“易牙把幼子蒸熟饱我口福,是爱寡人胜于爱子,还有什么可怀疑呢?”“人之常情没有不爱儿子的,易牙对亲生儿子尚且下得了毒手,对君主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呢?”桓公又问:“竖刁自我阉割进宫侍候寡人,爱寡人胜过爱自己的身体,也要怀疑吗?”“人之常情没有不爱自己身体的。对自己的身体能横下心来摧残,对君主还有什么不忍心呢?”

桓公再问:“卫公子开方放着千乘太子不做,而臣于寡人,他的父母死了也不去奔丧,爱寡人胜于父母,总是无可怀疑了吧?” “人情莫亲于父母,父母之丧可以不顾,还会顾君王吗?况且千乘之封,许多人想得到的富贵他都舍弃来齐国,一定是期望得到比千乘更高的富贵。要亲近,亲近这种人国家必乱!”桓公听后感到管仲分析得在理,就答应着照办了。管仲死后,桓公任公孙隰朋为相。不久,君臣之间有些小矛盾,隰朋居然生病暴卒。又过了一段时间,桓公逐去竖刁、易牙、开方后,食不甘味,夜不安寝,口无谑语,面无笑容,便把管仲的遗言抛在脑后,又把三人召回宫来。

三人皆复旧职,益加肆无忌惮,他们欺桓公年老糊涂,遂专权用事。齐国由此大乱,顺三人者,不贵亦富;逆三人者,不死亦逐。而当齐桓公病倒时,竖刁与易牙假传圣旨,说桓公恶闻人声,阻止任何人晋见。并在寝宫外筑起三丈高墙,内外隔绝,风缝不通。止留下狗洞般大小的一穴,每天让小内侍钻入打探他的生死消息。

有个叫晏蛾的宫女冒着风险前来探视。桓公要食粥疗饥,饮水解渴,又问太子为何不来问安?晏蛾说:“易牙与竖刁做乱,守禁宫门,隔绝内外,饮食无处去讨。太子也被阻挡在外,不得入宫。而卫公子开方,如今盗去无数齐国财宝,已经回卫国去了。”齐桓公这时又想起管仲的遗言来,不由得愧泪长流道:“仲父知人,真是有先见之明啊!我有何面目见仲父于地下?”说完,他用衣袖遮着面孔,连叹数声死在了寝宫里。桓公死后三月还没落葬,弄得尸身腐烂,蛆虫乱爬。

一代呼风唤雨,号令四方的春秋霸主,因亲近奸佞,落得如此下场,实在值得后人深思。

近君子,远小人,君子重义,小人重利,近君子可以陶冶情操,近小人会导致身败名裂。小人总是做出种种假象讨好你,君子总是直言不讳,衷心耿耿。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别。管仲有知人之明,然而齐桓公就不能做到了,最后听信小人谗言,弄得尸首都不能入土为安。

不要抢着出风头

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曾对他的儿子作过这样的教导。“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更聪明。”

苏格拉底在雅典一再告诫他的门徒:“你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你一无所知。”

孔夫子也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这些话,有一个共同的意思,就是你即使真有两下子,也不要太出风头,要藏而不露,大智若愚,

《庄子?杂篇》中有一则寓言:吴王乘船渡过长江,登上一座猴山。猴子们看见国王率领大队人马上山来了,都惊叫着逃进丛林,躲藏在树丛茂密的地方。有一只猴子却从容自得,抓耳摸脑,在吴王面前窜上跳下,故意卖弄技巧。

吴王很讨厌这只猴子的轻浮,就张弓搭箭,向它射去。这只猴子存心要显露本事,因此,当吴王的箭射来时,它就敏捷地跃起身,一把抓住飞箭。吴王转过身去,示意随从们一齐放箭,箭如雨下,不可躲闪,那猴子终于中箭而死。

世上有一种人,他们掌握一点本事,就怕别人不知道,无论在什么人面前都想“露两手”。这种人爱出风头,总想表现自己,对一切都满不在乎,头脑膨胀,忘乎所以。这种人十个有十个要失败。寓言里的猴子因为自己有两下予,就故意在吴王面前卖弄,引起了吴王的反感,最终被乱箭射死,这对于那种性格轻浮,喜欢浮夸、卖弄的人,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当富兰克林还是个毛躁的年轻人时,有二天,一位老朋友把他叫到一边,尖刻地训斥他说:“富兰克林,你简直不可救药!你到处指出别人的错误,自以为比所有人都高明,谁受得了你?!你的朋友已经讨厌你了。他们对我说,如果你不在场,他们就会自在得多。你知道得太多了,已经没有人打算再告诉你些什么事情,因为你不可能再吸收新的知识。其实,你的旧知识又有多少呢?十分有限!”

这是富兰克林经受的一次惨痛的教训。他由此而发现了自己正面临着失败和社交悲剧的命运。他决心改掉傲慢,武断的习性。他在自传中说:“我立下一条规矩,决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思,也不让自己武断。我甚至不准自己用过分肯定的文字或语言表达意见。我决不用‘当然’、‘无疑’这类词,而是用‘我想’、‘我假设’或‘我想象’。当有人向我陈述一件我所不以为然的事情时,我决不立即驳斥他,或立即指出他的错误,我会在回答的时候,表示在某些条件和情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目前来看好象稍有不同。我很快就看见了收获,凡是我参与的谈活,气氛变得融洽多了。我以谦虚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但容易被人接受,冲突也减少了。我最初这么做时,确实感到困难,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也许,50年来,没有人再听到我讲过太武断的话,这种习惯,使我提交的新法案能够得到同胞的重视。尽管我不善于辞令,更谈不上雄辩,遣词用字也很迟钝,有时还会说错话,但一般来说,我的意见还是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其实,富兰克林在这里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观念——这只不过显示了他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大智若愚。

不要蛮勇

《吕氏春秋》上说,有这么两个人,为了表示自己的“勇敢”,居然约定互相从身上割肉,你剖我一刀,我割你一刀,一边削得鲜血淋漓,一边还强作谈笑大饮其酒。这样割来割去,一直割到二人一起完蛋。你看,这样的“勇士”算作“勇敢”吗?显然,这样的人是不能称作勇敢的,充其量只不过是盲目地拿生命作儿戏的亡命徒罢了!

那么,什么才算真正的勇敢呢?《论语?宪问》说:“勇者不惧”;《墨子?经上》说:“勇,志之所敢也”;《札记?聘义》称:“有义之谓勇敢”,“故勇敢,强有力者,天下无事则用之于礼仪,天下有事则用之于战胜”。就是说,勇敢虽然包括勇猛、果敢、不怕危险和困难这些基本因素,但首先还要“有义”,即出向正义的目的,为着正义的行动,有着崇高的目标和愿望,并且用之于“礼仪”和“战胜”。用今天的话说,要勇于维护社会公德和国家人民的利益,或叫做为公;没有这些正确的东西作前提,盲目的、无意义的,或者为着自私的目的铤而走险,那就不叫勇敢,只能称之为“亡命徒”了!

战国时的荆轲献图刺秦王的故事,说的是荆轲为了燕国存亡,表现了无畏的勇气。然而,在小事情上,他示弱退避,决不张牙舞爪。在榆次论剑,盖聂对他“怒而视之”,他见状立即退而避之;到邯郸下棋,鲁句践对他“怒而叱之”,他又来个“嘿而逃之”,不与争斗。然而,他的助手秦舞阳却与他正相反,平时对人很厉害,吓得“人不敢忤视”,可到了秦王宫,真个需要勇气时,他却“色变振恐”,成了胆小鬼。姑不论他们政治上的是非,单就勇敢而言,荆轲可算是真勇敢,而秦舞阳只是假勇敢。前者犹有可取处,后者实为可怜虫。至于那种盲目蛮干、没有思想的楞头青,拿着冒险当娱乐,用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每日价“蝇争血、燕争泥”地胡狠乱斗的“亡命徒”,他们和真正的勇敢压根儿不搭界,是为一切有眼光、有志向的人所鄙夷而不取的。

要勇敢,不要蛮干,这就是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