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开采的岩石快与岩床剥离时,埃及人会在岩石的边上挖一条格子状的窄沟。挖好的沟的深度比被采岩石的高度更大一点。然后,在岩床下挖掉一点,再用木杠杆把岩石从岩床上分离。最后,从前面把它拖出沟外。在挖凿狮身人面像边上的窄沟的过程中,许多巨石石块被挖出来并被用作建筑神庙的核心石块。因为这些石块的岩层,与沟边上的岩层和狮身人面像上的岩石十分相符。
由整块巨石雕成的狮身人面像,脸宽4.1米,鼻长1.75米,嘴大2.3米,耳长1.9米。下颌挂着标志国王威仪的长须,脖子围着项圈,狮身装扮着鹰的羽毛。石像面貌慈祥,微露—丝神秘的笑容。在两腿之间,有一块大理石碑,叫“纪梦碑”。相传,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图坦蒙斯尚未当政的时候,一天在狮身人面像前睡了一觉,狮身人面像托梦对他说,你将来会当国王,在你登基以后,请你解救我,我虽人头在外,狮身却埋在沙子里,呼吸困难,十分痛苦。后来,图坦蒙斯果然当上了国王,他即动用大量人力,把埋在狮身上的沙子清走,并建了围墙,防止风沙覆盖。碑记便记载了一传说。
实际上狮身人面像并不是十分符合比例的:身体太长而头部太小。古代雕刻家可能受制于它们的材料:头部的大小受制于它的母石,即受制于那块天然岩球的大小;而身体的加长,可能是因为在准备雕后腿的地方发现了断层,所以只好往后拉长。虽然如此,这个奇特的比例还是证明了雕刻家缺乏经验。古代艺术家可能不太适应在这样一个庞然的大物体上工作。同一时期,一些实物大小的雕像也不成比例。这表明,埃及人还没有发明一种在后来的雕像中成功运用的格子方法,即比例系统。而且,雕像者在这样一块不平的石头上工作,碰到了很多困难。埃及雕刻家更喜欢在一块方形的岩石上工作,这样他们就可以在上面画像并从长宽方面决定各部分的位置。
石像密室说
狮身人面像底下有密室的传说,至少从中世纪就开始流传着。两位阿拉伯人马奎兹和柯代描述狮身人面像底下有个密室,有三条通道可通到外面,每一条通道都可连到三座金字塔之一。早期欧洲的旅行家对这类传说坚信不移,如1579年海尔菲利希曾描述一个通到狮身人面像头部的隧道,古代的祭师据说就以此取信信徒,声称狮身人面像会发出神谕。虽然考古研究并未显示在狮身人面像或其神庙底下有密室,但此雕像和埋藏的秘密知识宝库等相关话题仍在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人凯西再度引爆。凯西声称,亚特兰提斯的“智慧典籍”就存放于和狮身人面像相连的一个地下资料厅,在20世纪出土将会引发某个大灾难。虽然科学家在1977~1978年、1992~1993年进行的电阻系数勘测显示,狮身人面像的周遭的确有一些反常现象,但之后的多次勘测,包括使用电磁勘测等手段,显示这些反常现象是自然的缝隙和坑洞。
斯芬克斯文化
从金字塔到狮身人面像,从法老的墓地到雅典娜神殿……人们发现,在古埃及遗址的每一个角落:墓地、石碑、雕塑、器皿、装饰、绘画……几乎都可以找到一类被称之为“斯芬克斯”的古怪图案,它们无一例外地均为人兽合体。尽管在表达方式上不尽相同,但是它们都是由人、狮、牛、鹰共同组成的。人们将其称为“斯芬克斯现象”或“斯芬克斯文化”。这种现象或文化似乎带着一种蔓延的趋势,从古到今,从内向外。在南美洛基山,在大和民族繁衍生息的日本岛,在世界屋脊藏传佛教的那些寺庙里,以及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人们都能找到这种类似于人兽合体的东西。这些东西往往作为一种带有某种神力象征的圣兽出现,它们能够拯救人类于水火之中,能够医治或者复活人类中的英雄,甚至可以直接降临人间,以拯救正一步步走向衰败的人类社会……也许,人们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这种“斯芬克斯文化”正是人类共有的记忆,也即是说,万物同源。人类也曾经拥有过对另一种精神的共同追求。这种追求存在于人类记忆的深处,从远古走来,在某一个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获得足够的能量之后,它将再一次以生命的形象突然呈现于人类的眼前。也许,人类不应该再在历史的旅途中踟蹰不前了,而应该迈开大步,大胆地去探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真实。
卢克索
卢克索史话
“没有去过卢克索就等于没有到过埃及。”这是埃及人经常讲的一句话。卢克索位于埃及首都开罗以南670千米处,有“上古埃及的珍珠”之称,是最能代表古埃及文明的文物古迹荟萃之地。
卢克索建于古城底比斯的遗址上。在第十七王朝时期,埃及因位置处于卢克索斯人统治的中心而逐渐闻名于世。当卢克索斯人被驱出埃及后,底比斯城就成为新王朝的都城,开始了埃及最强盛的时期,即新王国时代。当时的底比斯十分繁荣,人口达10万。城市规划得很好,光城门就有100多个。希腊大诗人荷马曾在诗中赞叹它是“一百扇城门的底比斯”。第十八王朝的统治者雅赫摩斯开始扩建这座城市,并陆续修建了大批庙宇、雕像和墓地。古埃及人崇信太阳神,按照太阳东升西没规律在尼罗河边兴建这座城池,东岸是活人的城,宫殿如云,庙宇森列;西岸是死人的城,陵寝深深,珍宝深积。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卢克索屡易其名。据说,古代埃及人把它称为“瓦赛特”,因为它象征着王位和权力,被释为“王笏之地”。希腊人来到这里后,把它称为“塔依贝城”,意为“美好的城市”。后人还把它称为“大神城”等等。一直到阿拉伯帝国统治时期,才出现“卢克索”的称呼,也有人称它为“卢克索尔”。“卢克索”一名是阿拉伯文的音译,它与阿拉伯文中“宫殿”一词的音译非常接近。据传当阿拉伯人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时,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但他们看到许多气势雄伟的宫殿,便把这里称为“宫殿之城”即“卢克索”。
公元前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后,卢充索日趋衰落。经过两千多年的天灾战火,大多数宏伟的宫殿和神庙都湮没了,但那些至今尚存的古迹仍可反映出当年的无限繁华。
卢克索神庙
卢克索神庙位于卢克索市中心的河岸上,建于公元前14世纪,是献给太阳神的。神庙原长190多米,宽约50米,里面包括庭院、大柱厅和诸神殿等部分,神庙最南端是一座圣殿,残存的遗迹中有一幅浮雕,描绘了法老由神引导步入圣殿的情景。
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曾大力整修神庙。他是埃及历史上颇有名望的一位国王,他具有雄才大略,喜欢南征北战,也喜欢大兴土木,一生建树颇多。在正史和野史上,有许多关于他的记载。据载,他在世时征集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卢克索神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今天,参观者一来到这里,立刻就会感到他的存在。在神庙塔门两旁,耸立着两尊高14米的坐像,都是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神庙墙上的浮雕生动地描述了他执政初期与赫梯人作战的情景。左右两边的浮雕构成一幅完整的组画。左边的画面描绘了当时的军营生活、战前召开军事会议及法老御驾亲征、在战车上指挥战斗的情况。右边的画面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这位法老如何弯弓射箭向敌人发动进攻及赫梯人溃逃的情景。在神庙的拉美西斯庭院北部入口处,是造型独特的柱廊,柱子共14根,每根约16米高。似埃及纸莎草捆扎状的雅致石柱的柱顶呈伞形花序状,十分优美。石柱中间也立有拉美西斯二世法老石雕像,旁边的石壁上镌刻着一些浮雕和文字,描绘了举行庆典仪式的情形。中央大厅东面的降生室,实际上是一个小型礼拜堂,四周石壁上的浮雕表现的是古埃及穆特穆伊亚女王和太阳神的象征性结婚,以及他们在女神帮助下,降生王子时的情景。
卡纳克神殿
卡纳克神殿是卢克索古迹的精华部分,因为它既是埃及最大的庙宇遗址,也是卢克索古迹中规模最大、保存得最完整的建筑群,其建筑之宏伟、工艺之精细、构思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这座神庙位于卢克索北城侧,始建于公元前19世纪的古埃及第十二王朝。这项宏伟的工程前后持续了数个朝代,主要工程完成于拉美西斯二世和三世时期。后来又几经修茸和扩建,使神庙的面积达到了现在的31万平方米。它有两个塔门,大塔门在外,建于两个多年前希腊人统治时期的托勒密王朝,塔墙厚约15米,高约46米,宽113米。另一塔门的历史更悠久,约建于3000年前,塔门的石头上刻有艾米诺菲斯三世法老和图坦卡蒙国王的名字。塔门两旁各耸立着一尊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卡纳克神殿的大柱厅素有“艺术世界奇观”之称。大厅建于两代国王统治时期,即公元前1302年~公元前1290年,第十九王朝西提国王时期和公元前1290~前1224年,拉美西斯二世执政时期。大柱厅的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厅顶距地面约25米,由直径为4米、高约21米的154根圆形石柱支撑,中间12根最大,每根高达20多米,柱冠直径为3.6米,顶端可站立数十人。这些石柱由一米多高的鼓形石块垒成,边廊石柱高达15米。厅壁上刻有许多奇妙的浮雕和铭文,记载了国王与诸神之间的关系。走进神庙的小厅,可看到两块方尖碑,这是为纪念哈特谢普苏特女王而建的。哈特谢普苏特是埃及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女王,是图坦蒙斯二世国王的王后。国王驾崩后,她于公元前1486年~公元前1468年执政。双碑中有一块粉红色的花岗碑石,高30.5米,是从阿斯旺通过水路运来的。
神庙中的圣殿用花岗岩建成,分里外两间。里面一间专为存放圣船之用,墙壁上的浮雕描绘了当年圣船出发的盛况。神庙中的节日厅建于第十八王朝法老执政期间,距今已有近3390年的历史。厅顶由52根石柱支撑,厅内墙壁上也有不少引人入胜的浮雕。神庙的大庭院建于公元前945年,是埃及最大的神庙院,占地面积达7989.7平方米。院内浮雕和彩绘的题材很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埃及古代社会的生活。其中有国王、贵族祭祀活动的盛大场面,也有农夫、船匠生产劳动的情景。有些彩绘和浮雕逼真地刻画出顽皮的儿童和爬功的虫兽的形象,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方尖碑
古埃及文明最明显的图像之一就是方尖碑。卢克索神庙和卡纳克神殿都竖有方尖碑。它是一种针状、碑身由下而上逐渐变细的石造纪念碑,碑尖雕成小型金字塔的形状,又称为小金字塔或奔奔圣石。首批方尖碑似乎是古王国时期在赫利奥波利斯的太阳神庙所竖立的,到了新王国时期,大型的拔地独立巨石方尖碑就在神庙和神殿前,成双成对地竖立起来。
考古学家曾经发现了一个未完成的花岗岩方尖碑,它横倒在亚斯文的北方采石场中,雕凿的年代约在新王国时期,长度为41.75米,预估的重量约为1150吨。如果它不是在采石后期时出现了严重的石块缺陷而遭到遗弃,可能会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拔地独立巨石方尖碑。英国最早研究亚斯文方尖碑的埃及学家恩格巴哈的实验显示,在雕凿方尖碑周边直径0.5米宽的窄沟时,一个人用玄武岩石杵敲,一个小时只能敲掉5毫米的石材。
埃及人喜欢在竖好纪念碑之后,再对它进行最后的加工,但有时会有例个。如卡纳克的图坦蒙斯三世方尖碑,在立碑之前就已经被加工完毕。加工过程是这样的,先由工人用石研磨机和上等的石英粉把磨得发亮,然后由工匠在表面上描画,由熟练的雕刻工用石制工具进行雕刻,最后再在碑顶尖端盖上金属薄片,薄片被锤入浮雕的凹槽中固定。当碑被竖起后,这块金银镶的尖顶反射阳光,使方尖碑闪闪发光,以至人们从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得到。
虽然后来古埃及文明结束了,但是如何运送和竖立方尖碑的问题仍然存在。这是因为,它们奇特的外形与它们的象征意义得到了罗马统治者的青睐。奥古斯都在约公元前10世纪时,把第一批方尖碑运入罗马。后来的皇帝也不断地收集方尖碑,这样使罗马的方尖碑越来越多。其中几个方尖碑在16~18世纪被从古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罗马教皇将其作为重建市区计划的一部分,把它们重新竖好。在19世纪,又有三座方尖碑从埃及运入巴黎,并先后在伦敦和纽约竖立起来。今天,在罗马竖有13座埃及方尖碑,而埃及却只剩下了四座。
每一座方尖碑从埃及被运走时,都采用了许多办法,包括使用脚手架、滑轮和枢轴。然而,这些复杂的工程方案没有哪个能与古埃及人在建造、树立这些方尖碑所取得的成就相匹故。他们在制造这些异常精美的纪念碑的过程中,只使用了石制工具,而且在运碑和竖碑的过程中,没有借助于任何现代机械工具。
方尖碑的体积与重量多数庞大无比,这意味着最终将它们竖立到稳定垂直的位置,是古埃及人最有雄心也最惊险的工艺成就之一。由于目前并没有任何关于树立方尖碑的明确考古记录,所以埃及考古学家与工程师们对竖立方尖碑的方式意见仍非常分歧。有人推测古埃及人是利用杠杆原理,并在底座下填满石块,再逐渐移走石块,以绳索将方尖碑的最后几个角度调整成垂直的位置,但此法只在少数的例子中才真正可行。就较大的方尖碑而言,有一说法认为,碑体是逐渐滑进一个很深的人造斜坡的,而方尖碑底座有一个旋转沟槽,碑在竖立起来前可以调整、对齐。不过此说的不足在于,当方尖碑的底座下降时,用这种方式几乎很难控制这块巨石的平衡。1999年,有一组考古学家和工程师使用一个重25吨,新采来的方尖碑,尝试用两种不同的方式立碑,可惜都未获成功。
最新说法认为,方尖碑可能是滑入一个填满沙子的漏斗型坑洞,然后被竖起的。具体做法是,当碑体滑入坑洞后,小心地让沙子流掉,使方尖碑逐渐被调整到正确的垂直位置。该理论的灵感来自于第十九王朝阿纳斯塔西一世的纸莎草文献,内容是以一位书记官学徒问答的形式出现的,其中有以下的命令:“你的群主由红山运来纪念碑……由河岸运来的沙填满了100个房间,沙子堆积在碑下。把填满沙子的沙坑清光。”有一位工程师遵照此法将一新碑成功地树起,或许当年的古埃及人正是采用此法立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