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通史(第三卷)
22173100000043

第43章 胡斯战争

伟大的爱国者胡斯为正义殉道之后,捷克人民对天主教会的愤怒日益加剧,全捷克掀起了反天主教会的热潮,最终形成了大规模的民族解放战争。起义者以胡斯宗教改革思想为旗帜,以胡斯党人扬·哲理夫、约翰·杰式卡为领袖,所以称为“胡斯战争”。

这场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宗教战争,是以“掷出窗外事件”为开端的。在教士扬·哲理夫的领导下,愤怒的布拉格市民冲进布拉格市政厅,把8名市议员从窗口掷出去。掷出窗外事件成了起义的信号,全城顿时敲响警钟,起义者手执武器闯入天主教堂,撕碎圣像,捣毁陈设,鞭打神甫。

布拉格起义的消息传遍全国,人们心中压抑很久的怒火顿时像火山爆发般喷射出来。武装起义的烈火迅速燃遍了整个捷克。起义发生后,人们异口同声地推选穷教士扬·哲理夫为首领。他不但继承,而且发展了胡斯的宗教改革思想。他以宗教为外衣,宣传武力反抗封建剥削的思想。

起义军形成了两大派别:一个是塔波尔派,起义军的左翼。因为起义根据地在塔波尔山,所以名为塔波尔派。参加者主要为农民、手工业者、矿工和城市平民。这派要求取消教会的种种封建特权,废除农民的封建义务,没收教会地产,分给农民,建立农民自己的国家。从此分化出来的毕卡特派更为激进,要求完全废除私有制,取消国家,建立没有任何等级的自由的教会公社。另一个是圣杯派,起义军的右翼。因主张俗人也有和教士同样用圣杯领取圣餐的权力而得名。参加者主要是城市中产阶级和中小地主。这派的根据地在首都布拉格。他们主张没收德国人的教会教产,建立捷克教会,用以取代天主教正统教会,并用本民族语言作礼拜。

共同的民族利益把这两派团结在胡斯思想的旗帜之下,形成了暂时的联合。他们共同的敌人是以德国人为首的天主教会的高级僧侣和城市贵族。

随着斗争斗争的深入,约翰·杰式卡成为人们公认的杰出军事统帅。他领导了声势浩大的起义,把封建统治者吓坏了,捷克国王瓦茨劳被吓得一病不起,一命呜呼了。王后索菲亚继承王位,和支持她的贵族招兵买马,集结大批军队,准备镇压布拉格的“叛乱”。

这时,由布拉格中产阶级组成的圣杯派被下层群众的起义壮举吓倒了。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他们决定和国王军妥协,拱手将起义军占领的城堡让给国王军队。杰式卡领导的布拉格起义军左派力量在王军和右派的围攻下,被迫放弃了首都。

杰式卡率领起义军撤出首都后,转战南北,于1420年3月在塔波尔城与一支农民起义军会师,势力空前壮大起来。这支队伍不但震撼了捷克,而且还震撼了神圣罗马帝国,震动了帝国皇帝西吉斯孟。

德国封建贵族和捷克的教、俗大贵族勾结起来,组成十字军,要歼灭起义军。

十字军急速向布拉格扑来,沿途烧杀抢劫,无恶不作。捷克面临灭顶之灾。大敌当前,布拉格的中产阶级见势不妙,马上又想起能征善战的杰式卡。他们派人到处寻找杰式卡。对他说:“我们想请您率军保卫首都,这也是全城民众的愿望。”

杰式卡面对严峻的形势,知道眼下唯一的出路只有团结起来共同对敌。他动员全城百姓行动起来,打退十字军。

5月20日,杰式卡率塔波尔军开进了布拉格。7月14日,十字军对布拉格发起了总攻。起义军在布拉格城郊的维持科夫山顽强抵抗,杰式卡亲临阵地指挥作战。在他的杰出指挥下,十字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不得不撤兵。第一次十字军讨伐以失败告终了。

德皇哪肯认输,次年又组织了第二批十字军。这时,杰式卡已双目失明,他仍然亲临前线,镇定自若地指挥战斗。他巧妙地运用迂回包抄战术,两进古登堡城。

杰式卡还发明了大车战术,命令数百辆战车围成一个圈,形同车城。当敌人攻来时,就把敌人围在圈内。圈外的敌人想援助圈内的敌人也很难接近车城。待将圈内的敌人消灭完,再放进一些敌人来。就这样将敌人各个击破,终于在1422年初击败了十字军。

从1424~1433年夏的9年间,德皇又接连发动三次十字军入侵,但都被胡斯党人的军队打败。

在这以后,德皇改变策略,与胡斯党人内部的动摇派结成联盟。原来,当时胡斯党人内部分为两大派:一是代表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下层人民的塔波尔派(因为他们的活动中心在塔波尔地区,所以称为塔波尔派),属于急进派,主张废除封建制度,建立没有特权等级的自由教会公社和共和国。杰式卡便是这一派的杰出领袖。一是代表中小封建主和城市中等阶层的圣杯派。开始他们与塔波尔派结成同盟,一致对抗德皇;但当杰式卡军击退了德皇第三次进攻后,他们的利益只得到部分满足,便同塔波尔派闹分裂。1433年冬,在德国召开的一次宗教会议决定,同意圣杯派在战争中夺得的教会财产不必退还,一般教徒也可以用“圣杯”领受“圣餐”,于是他们就公开投向德皇一边。不久,在德皇的资助下,圣杯派的军队竟同塔波尔派的军队发动了进攻。

战斗发生于1434年5月下旬,地点在布拉格以东不远的里旁。这时杰式卡已经病逝,接替他指挥塔波尔军的是大普罗可普。他也是一位英勇善战的统帅,曾经击败过德皇组织的第四、五两次征伐军。

大普罗可普将自己的军队驻扎在一在高地上。他的阵地选择得很适当,大车防御工事布置在高岗上,而圣杯派的军队则在洼地上,这样他的炮兵就掌握了优势。然而,他的兵力却大大少于对方。圣杯派军拥有25000名步兵、几千名骑兵和660辆大车,而他只有1万名步兵、800名骑兵和36辆大车。

双方对峙了三天,都没有采取军事行动。5月30日凌晨3点钟,圣杯派终于开始了进攻。

圣杯派非常熟悉大车防御战术的威力。他们的计划,是把对方野营的守卫者从大车防栅后面引诱出来,以数量来压倒对方。他们编了11个大车纵队,佯装向塔博尔军野营发动冲锋;接近射程后,就用大炮轰击对方的大车防御工事。

塔波尔军遭到一些损失后,用大炮进行还击。在弥漫的硝烟消散以后,发现圣杯派军已经逃奔。

大普罗可普没有判断出,这是敌军的一种战术。他把敌军伪装的撤退看作是失败后的溃逃,就下令追击。

“前进吧,敌人逃跑了!”一时间,这种胜利的呼喊声震四野。部队向前猛冲,却削弱和破坏了大车防御工事的防守。

在这紧要关头,圣杯派的大批骑兵突然出现在追击者的侧翼,同时向几乎毫无防御力量的大车工事进行袭击。

这时,如果大普罗可普能够组织力量抵住敌人的骑兵,采取各种措施保住大车工事,还可能挽回败局。可是他却没有这样做。

继圣杯派的骑兵之后,又是大批步兵冲进了大军工事。于是在大车防线内部进行了激烈的战斗。这时大普罗可普已经牺牲,塔波尔军失去了统一的指挥,抵挡不住敌军优势兵力的冲杀,防守越来越弱。到晚上,阵地终于被圣杯派军占领。18000名的塔波尔军,战死的达13000名,被俘的也全部被屠杀。

里旁战斗的结束,标志着捷克农民战争的失败。但是,塔波尔城还一直坚持到1452年。因为这次战争是以胡斯党人为领导的,所以历史上称为“胡斯战争”。

胡斯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大规模的民族大起义,它沉重地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德国侵略势力,为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和德国农民战争播下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