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这样创业最成功
22212900000018

第18章 善“变”的人最成功(4)

阿尔蒲莱纳战斗一举使阿尔巴尼亚的危境得到扭转,不仅使土耳人备受打击,也打击了那些动摇和背叛的封建主,驱散了对斯坎德培政权命运的任何怀疑和猜测,阿尔巴尼亚人和自己的领袖在国际上更受尊敬。

在自己的国家被敌军侵占,自己又是人质的情况下,为了光复祖国,斯坎德培决定采用韬光养晦的策略。一方面,他积极准备起义,另一方面,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因为他非常清楚,如果起义不能一举成功,那么,不仅自己多年的心血要白费,多年坚持的理想也不能实现,而且,也不能维护民族的尊严,光复伟大的祖国。因而,他必须进行突然性的攻击,一举成功。所以,他做到了屈辱自己,假装顺从,做到了隐忍。虽然他受到了国内人民的误解,可事实上,若他做不到深藏不露,那么后来的起义也就不会一举成功。

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家孙子认为,在作战中,获胜的法宝是对敌要做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即要在敌人无准备时乘势攻击,要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突然袭击。“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会让敌人在没有任何防备下手足无措,难以应付,丢盔弃甲,大败而归。突然对敌人发起进攻,即使不能彻底打败敌人,也会让其大伤元气。

明里一手,阴里一手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明里一手阴里一手,常被人讥为小人之术。但是,如果把它视做一种战术去对付对手,也不失为一种制胜之术。

隋朝杨坚登基后,他首先任命郑译为丞相府长史,刘昉为司马,李德林为府属,高颎为相府司录,保卫工作则由司武上士卢贲担任。

杨坚认为刘昉很有定策,拜上大将军,封黄国公;郑译兼领天宫都府司会,总六府事,封沛国公。杨坚对二人赏赐巨万,出入由甲士跟随。出入杨坚卧内,言无不从。朝中上下,称为黄、沛。时人语之曰:“刘防牵前,郑译推后。”

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北齐任城王高谐任定州刺史时,重其才而召入州馆,朝夕同游。之后便为官于北齐朝中。周武灭北齐,把李德林迎入长安,授内史上士,迁御正下大夫。杨坚辅政后,派族侄、邗国公杨惠入主丞相府,李德林非常高兴,表示“以死奉公(指杨坚)”,于是李德林被任命为丞相府属。

高颎,字昭玄,渤海(今河北景县)人。其父背齐归周,由杨坚岳父独孤信引为僚佐,赐姓独孤氏。17岁时被北周齐王宇文宪引为记室,入仕途。周武帝即位后,历任内史上士,下大夫,以平齐功拜开府。杨坚辅政后,组建丞相府,便引他入府,任司录。高颎诚恳表决:“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额亦不辞灭族。”高颎和李德林都成了杨坚的心腹。

杨坚结识范阳(今河北涞水)人卢贲是在平齐战争中,杨坚位至大司马,卢贲被任命为司武上士,掌禁卫军。

局势稍稳,杨坚便不容宇文赞。

虚妄无知,碌碌天为,贪财好色。在周宣帝死后虽被委以右丞相,也不过是一个“外示尊崇,实无综理”的虚职,仍在皇宫内居住,常和小娃娃宇文阐同坐御帐之中。杨坚先行一步,让宇文赞体面地搬出了皇宫。

同年七月,加授杨坚都督内外诸军事。九月底,取消了左、右丞相官职,大丞相遂由杨坚担任。右丞相宇文赞跌了一跤。

起初密谋夺权时,郑译、刘昉私下商讨,由杨坚任大冢宰,郑译任大司马,刘昉任小冢宰。杨坚与李德林商议,李德林说:“即宣作大丞相,假黄钺,都督内外诸军事。否则,难以服众。”于是杨坚另建丞相府,派郑译、刘昉来牵制李德林和高颎。刘、郑因此忌恨李德林,也不满杨坚,丞相府内部出现了裂痕。

刘昉自恃有功,颇有骄色。他性情粗俗,逸游纵酒,不以职司为意,丞相府事物,多所遗陋,杨坚颇为不满,于是以高颎代替他为丞相府司马。至此,日益疏远。郑译性轻险;不理政事,而赃货狼藉,也被杨坚疏忌。这时,李德林进授丞相府从事内郎。此后,由李德林、高颎来处理丞相府的政事。

后来,刘昉和郑译的结局大不一样。

矫诏入主朝政的杨坚,急需巩固政权,所以采取了许多除旧布新的应急措施。

杨坚在正式发布周宣帝死讯的当日,便下令停止洛阳的土木工程。几天后,删整旧规,施行《刑书要制》。又罢人市之征。“躬履节俭,中外悦之”。

六月初六,即杨坚发布周宣帝死讯半个月后,下令撤销对佛、道二教的禁令。对在周武帝禁断佛、道二教期间,仍信佛信道者,分别送入寺院、道观,妥善安置。杨坚很有政治野心,他的复佛道之举,除了个人感情外,更重要的是他利用这件事来达到其政治目的,即安抚那些因遭周武帝粗暴打击的僧道势力,拉拢民心。

隋王朝建立后,杨坚也自鸣得意地讲述这样一段话:“朕于佛教,敬信情重。往者周武之时,毁坏佛法,发言立愿,必许旷持。乃受命于天,仍即兴复,仰凭神力,法轮常转。十方众生,俱获利益。”

年底下令,凡是改鲜卑姓的,一概改回原姓。

为了避免边患,杨坚派司卫上士长孙晟等护送千金公主宇文氏前往突厥汗国联姻。再派建威侯贺若谊,前去突厥,贿赂阿史那佗钵可汗,让他交出北齐流亡皇帝高绍义。

贺若谊,字道机,父亲是东魏降将,因此,全家迁移河南洛阳。兄贺若敦,与杨坚的父亲杨忠参加过平齐战争。后触怒宇文护,逼令自杀,其子后来成为杨坚的重臣。贺若谊打舌如簧善辩,口齿伶俐。早在宇文泰初据关中时,派他通使柔然,第一次就诱降万余人;第二次又带厚礼贿赂柔然酋长,柔然便弃齐连周,还将派到柔然的齐使交给贺若谊发落。

此次游说突厥,贺若谊的口才得以发挥。在贺若谊授意之下,阿史那佗钵可汗陪同高绍义到汗国南境狞猎,贺若谊突然杀出,劫走高绍义,押抵长安,之后被逐出巴蜀,不久死去。至此,北齐高氏皇族便断了根。

另一方面,杨坚加紧结识联络朝中和地方百官,进一步壮大自己的政治势力。如大将军元谐、上柱国郭衍、少内史崔仲方、少司宪裴政、少师右上士李安、益州总管梁睿、代理陵州刺史薛道衡等。郭衍密劝杨坚“杀周室渚王,早行禅代”。崔仲方与杨坚相见后,“握手极欢”,当夜崔仲方上奏18事,杨坚并嘉赏,崔仲方力劝杨坚早日代周自立,梁睿也上奏劝谏,皆使杨坚喜形于色。在这一系列过程中,都可见杨坚明暗两手的做人方式。

在古代,精明的人都善于做人,善于明暗两手。这一点有许多人都想搞明白,但都不得要领,杨坚极为擅长这一点,常有出人意料之举。周宜帝宇文簧死后,宇文阐正式登基,入居天台。正阳宫遂更名为丞相府,成了杨坚的办公地方,大政皆由此出。丞相府一时成为满朝文武议论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杨坚拿出了明暗两手做人的手段,收效奇灵。

藏露结合,进退结合

与对手博弈,使出全部力量固然可以取胜,但是,在战略上并不能使出全部的招术,总要留一手,即让对手感觉到你的深不可测,你自己也有一个防身的最后办法。

刘墉在这方面似乎颇有心计。一天清晨,他对内厮说:“今天不用做饭了。今日是总督高大人的生日,咱们俩到那儿吃饭。不然,岂不白给他送礼了?”“是。”张禄答应一声。刘大人又吩咐:“总督今天生日,你快去备礼物八样,装于食盒,你知道我家苦,这份礼,里面装上两吊铜钱,牛肉三斤要硬肋,六斤白面两盘盛。干粉二斤红纸裹,伏地大米要三斤。小豆腐两碗新鲜物,木耳金针又两宗。另外买白面寿桃二十个。”

内厮出衙来到大街上,要的东西,差不多是应有尽有,唯独没有小豆腐。张禄只好买了一升大黄豆,还有两把干萝卜缨。急忙回到书房内,费了好半天的时间,才做好小豆腐。刘大人派了衙役把寿礼先抬去。刘墉随即说:“咱们爷儿们也该走了。”刘大人不一会儿来至总督衙门堂口站住,早有家丁接过马去,内厮手持礼单,直入辕门内。到了官厅上,见了总督的巡捕官,说明来历后就递上礼单。巡捕官接过礼单向里面走去,并将刘大人来上寿之物说了一遍,然后把礼单递过去。高大人接过去仔细观看。

上面写着:“卑职刘墉江宁府,今日特与大人庆生辰。礼物不堪莫见怪,不过略表卑职这点心,牛肉三斤是硬肋,细条切面是六斤,三升大米二斤干粉,还有木耳与金针,小豆腐两碗新鲜物,二十个寿桃白似银。一共算来八样礼,卑职诚意孝敬大人。我刘墉,今日虽然做知府,算是皇家四品臣,不过是驴粪球儿外面好,无人知内里荒?今日与大人买寿礼,无奈何当了一件皮马墩。”

高大人越看越生气,一把将礼单摔在地上:“好一个可恶的刘知府,罗锅子行事气死人!什么庆生辰?分明是到我的衙门中闹气!知府送这样礼,高某倒贴盘费银。耳闻他难缠露着拐,果真名不虚传。我倒要与你斗一斗,叫你认识认识我姓高的人!”总督带怒吩咐巡捕官:“快去到辕门,告诉江宁刘知府,抬走他们的礼物。”

刘大人闻听巡捕官说:“高大人说了,礼物全都不要了,生日也不做了,叫府台费心,另日再道谢罢。”刘墉说:“罢了,既是大人不赏脸,也就罢了。禄儿,抬盒子,把礼物抬回去,分赏给门外的四个车夫吧。”内厮来至辕门外,眼望抬盒子的四个人,重复了一遍刘大人的话。这四个人闻听,抬起礼物欢天喜地而去。

刘大人不由心中好恼,内厮也抱怨:“这是怎么说!还苦算着吃盘饭,原本指就吃顿面。好,瞧这光景,还要吃面呢,连刷锅水也未必摸得着!”

刘大人知道高总督只收金银,怎能趁机让他如愿?恰逢这时,好几名官员也如约而至。刘大人一见迎上去,带笑说:“莫非都是来上寿?众位不知内里情:方才我刘某也来上寿,两架食盒不算轻。高大人里边传出话:一律不收让咱们请早回吧。”

众官员闻听刘大人的这一片言词,便一传十,十传百地说:“高大人传出话来了,今年不做生日,任何礼物都不要。”

江宁府的布按两司,还有外省的府道州县,还有都管的副将游守……这一省的文武官员,闻听江宁知府刘大人的话,一个个都打道回府了。江宁布按两司说:“既是高大人的吩咐,我等焉敢不从?”说罢,吩咐手下人:“拿回上寿的礼物吧。”“是。”手下人异口同声地答应,然后抬起而去,各归衙门。

刘墉见众官员都抬回了礼物,还恐怕传不到,吩咐内厮拿来一个马扎,刘墉坐在高大人的辕门口,将后来的人一一拦回。

高大人在书房等候收官员上寿来的礼物,却一直未见有人来,高大人心中纳闷,忽见家仆来福走进来说:“大人不用等着收礼了,今日有了挡横的人,把咱们爷儿们的辕门把住。他见众官员上寿来了,他就迎上去,硬派着说:‘大人吩咐,叫我转告诸位大人,说今年不做生日。’众位老爷们闻此,乐得叫手下人把礼物全抬回去了。他还不死心呢,拿了一个马扎,在辕门上坐着吸烟。”

高大人闻听来福这些话,说:“这是不是罗锅子干的?”来福说:“不是他还有谁呢!”高大人说:“很好,很好。你快去把他叫进来,叫他知道我是谁。”“是。”来福答应,返身向外走去。去不多时,把刘墉带至书房。刘墉见了高总督,难越大礼,自得行庭参见之礼,站立于东边,说:“大人传唤卑职前来,不知有何指教?”

高大人闻听,冷笑道:“知府你做的好事,心里难道还不清楚?闻说你难缠真不错,从此以后,要你小心办事。但有一点不周,保管叫你马到临崖悔不能……”总督言犹未尽,刘大人说:“卑职不做亏心事,哪怕暴雨与狂风?食君俸禄当报效,我刘墉,断不肯江宁落骂名。大人想,一辈做官坑百姓,他的九辈儿孙现眼睛。我本是甘心情愿把民情理,望大人分清‘忠奸’二字。”高大人听罢,心里琢磨:“罗锅真可恶,话语如刀。有心要归罪又不合理,私事难以奏明圣上。要不拿错将他治住,还怎能统帅三江!”

总督的财路被刘墉断了,高宾总想找机会报复。没过多久,高宾报复的机会就来了。民人赵洪一天早晨打水时,从城隍庙井中捞出一女人头,便随同地保刘宾把情况报告了知县孙怀玉,孙怀玉又将此事报告了总督高宾。高宾指令刘墉五日破案,其实他是有意刁难刘墉,原因是前时的生日事件。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若要破案,无疑比登天还难。

刘墉接令,虽然也知道高宾是有意为难自己,但这事属于自己职责范围,所以只好认真处理此案了。在亲验女头及寻找女尸的过程中,正好又从同一井中打捞出一具年轻男子的尸体,人头已被砸去半个,但一直找不到女头的尸体。刘墉见状心中大为叫苦,一案未了,又有一案,且都无原告被告,让我如何在五日内破了此案?

叫苦之余,刘墉只好进行秘访,为此,他装扮成卖药的郎中。

在一家酒馆中,刘墉从两个喝酒人的谈话中了解到,城中有个叫莲花庵的尼姑庵,庵中住着主持妙修武姑娘及表妹净师父,均为年轻美貌女子。其中一人说,那井中捞出的女人头好像是净师父的头。半信半疑中,刘墉决定到莲花庵去探探情况。

在去莲花庵的途中,刘墉遇到一个要他为她男人驱邪的女人。在她家中,刘墉看到此家男人虽有病态,却是一副地痞无赖相,便有意恐吓试探,说确有冤鬼依附于他身上,需要画符驱鬼。在使用她家的刀裁纸时,刘墉又看到刀柄上刻有“长保记”三字,便联想到井中捞出的男尸臂上刺字:“一年长吉庆,四季保平安。”除去每句的前后两个字,岂不是“长保”二字么?难不成这个病态男人就是杀人凶手?便又诈称病人三日内必须到城隍庙中去上香,才能免去灾祸,并问得此家男人叫李四,妻子刁氏。

在探庵过程中,刘墉又在莲花庵东边荒路上意外拾到一个蓝布包裹,打开一看,却是个盐腌的男婴,通身如胭脂一般红。刘墉想,这准是私情所生,其中肯定另有隐情,否则,谁会把自己的亲骨肉腌成这般呢?回到衙门,刘墉一面派承差王明去查办男婴一事,一面派承差杜茂、贾瑞去城隍庙守候,捕捉叫李四的上香人。

捉回李四后,经刘墉诈审,果系杀害男尸的凶手,并因此受惊生病。据李四供称,死者为他的盟兄弟长保,在镇江做买卖生计,最近发财回来探亲遇到李四,于是两人聚在李四家喝酒。在李四家喝酒时,李四见财生歹念,杀害了长保,并将其衣服剥下后抛入官井中,刻有长保名字的刀子便留在了李四家,不料想成了破案的线索。

与此同时,奉派查办死婴一事的王明,在一家酒馆喝酒时,无意间听到二人谈话中提到被腌男婴一事。其中一人夜间到莲花庵后面解手时,看到皮匠王二楼在庵东边扔下一个包裹,他拾起看到包个死孩子,就又扔在了那里。

王明立即捉来皮匠王二楼进行审问。王二楼承认包裹是自己扔的,但说包裹不是自己的,而是北街鞋铺老板李三的。因为他向李三去借钱李三不给,所以他很生气,便顺手把李三柜台下面的一个包裹偷了出来,以为里面有值钱的东西。在莲花庵东边打开看时,见是个死孩子,就扔在了那里,至于其中的内情,一概不知。

通过审问,李三得知,李三住的是一年轻寡妇的房子,不想给他房钱,便以腌小孩子讹她,说是房东私养的,寡妇怕人耻笑,便只好隐忍过去。至于这个孩子是谁家的,李三说是他的朋友、三官庙纸马铺老板张立所送。其中的详情他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