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北大教授谈人生
22215200000008

第8章 人生最大的金矿是苦难(2)

人类的罪性就象铁内部含有的碳等杂质。佛家说,要修炼,要空,好象生铁顽强地说:我要忍,忍,我要克制,克制一切的欲望。其实都是自欺欺人。这些都是暂时的,根本不是根除的办法。唯一彻底根除的办法就是通过火烧去其中的杂质,除去一切的渣滓,才能将一块廉价的生铁炼成为一块可以大用的宝贵的钢!

话又说回来,当火车走在黑暗的隧道中时,你的挣扎,你的彷徨,你的怨恨,你的一切无知的非理性的行为,能对你走出黑暗的隧道有丝毫的帮助吗?

想想你的行为,是多么的幼稚可笑,你不过是火车上的一名乘客,你能阻止火车进入隧道吗?当你无法忍受隧道的黑暗,跳下了火车,你将面临更大的危险,你可能被下一辆到来的火车撞死;你可能永远停留在黑暗里,艰难地前行。

你既然自知无法控制你命运的火车,为什么不老老实实做一个乖顺的乘客,将你的未来交给你的火车司机,顺服他的驾驶和带领,安静等候他带着你出隧道呢?

很多时候,我们生命的黑色隧道似乎很长很长,长得让我们失去了希望,失去了应有的理智。当你身在这样的黑色光景中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这黑暗再长总有终点。黑暗必将成为过去,因为它无法阻挡光明的到来。

当你走出这段长长的黑色隧道,你会何等感谢这些隧道的创造者,没有这个隧道,你的旅程将大大的增加,你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路上。你怎能快速到达目的地呢?

隧道是你尽快到达终点的捷径,是你人生旅程上必经的风景线。隧道的经历虽痛苦,但它是你尽快走向成功的必然!我们人生黑暗的隧道跟永恒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苦难的目的是要人得智慧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邦,逸豫足以亡身”。纵观古今中外,多少名人志士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凡是少年时期勤勉立志者,总会孕育出不畏艰难的拼搏精神;又有多少平庸之辈,终因少年时期受宠安逸,而成为软弱怠惰者,归结到一句:“勤勉出人才,侍宠出俗子。”

所以说,对于人生而言,为人所不齿的苦难,其实是一种智慧,这种苦难是一种智慧的苦难,为的是要人从苦难中得到智慧。

智慧与知识是相辅相成的,但聪明和智慧是有区别的。人类企图用聪明取代智慧是人类的误区,也是人类狂妄、骄傲和愚昧的表现。人类的自以为是常让人类蒙蔽了自己的眼睛,他们无法看到那些让他们骄傲和自大的学问本来就不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从来就没有人能发明真理,人所能做的不过是发现真理。

智慧却不是这样,智慧的花常在苦难的山顶开放。人生的智慧都是从苦难之中获得的,智慧是苦难的结晶,苦难是人生最大的智慧。上天用苦难考验人,为的是训练人,让人从苦难中理解万事之理,天下之道,让人拥有真智慧。

有这么个有趣的故事,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并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读了不知道多少遍,但还是记不住,只好继续朗读。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他读完书入睡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很显然这贼人要比曾国藩聪明,但是他并没有多少智慧,所以最终只能“落草为贼”,尽干些鸡鸣狗盗之事,历史上名不经传,没有留下一点痕迹。而曾国藩由于苦苦读书,却在历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的思想和智慧为蒋介石、毛泽东所推崇和钦佩。

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被当时“改革派”中的有些人指控“讥刺朝政”、“包藏祸心”,遭到逮捕和审讯,几乎送了性命,史称“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1085年宋神宗病逝,哲宗继位,高太后摄政。高太后不满新法,立即起用旧党召。司马光等回亦执政,苏轼被调回京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同旧党发生分歧。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1089年,苏东坡再次被贬出京,出任杭州知府。1093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又把变法派召回朝内主政,但政局说变就变,第二年6月,苏东坡又被贬得更远,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定居在惠州(今广东惠阳)。公元1101年7月26日,这位66岁的老人,终于满含悲愤离开人世,结束他命运多舛的一生。

但苏轼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就是在被贬时写出的。如:词作《奴娇·赤壁怀石》,散文《篑谷偃记》,《方山子传》、《记承天寺夜游》、前后《赤壁赋》等。如果没有被贬和流放的苦难经历,或许就没有这许多流芳百世的佳作。

明哲人嘴里有智慧;无知人背上受刑杖。历史给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人类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苦难的历史。当人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时,就注定要重蹈覆辙,重复历史上的苦难。历史告诉我们,经历苦难的民族,有更深的智慧;经历苦难洗礼的人,有更健壮的灵性根基,更能从苦难中体会、学习苦难的智慧。

如以色列民族是一个饱经沧桑的民族,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历经亡国苦难,两千多年却依然不屈的民族。苦难铸就了他们坚实的智慧。传统的犹太家庭,常把他们先辈的教训作为他们对子女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犹太家庭一直传承着上天赋予他们的智慧。从而使他们的子孙在商业、科学、文化等各行各业的领域里有杰出的表现。

影响世界的几位最著名的人,大多数是犹太人,科学上如爱因斯坦,哲学上的马克思,心理学上的弗洛伊德,都是犹太裔,足见他们的智慧。

人也许有生理性的遗传,但那只能遗传聪明,无法遗传智慧。智慧的遗传是一种经历的遗传,准确来说应该是苦难的遗传。苦难是智慧的催生剂,只有对生活有深刻体会的人才会有深刻的智慧。

智慧当然不是以色列民族的专利,如果我们仔细地去观察体验生活,也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智慧。所罗门提醒我们:“懒惰人哪!你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慧。”爱智慧的人,智慧就与他相近。孔子是一个智者,他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仰慕大道的人,他深知智慧的奥秘在于知“道”,而他爱智慧的道胜于自己的生命,所以他说,“朝闻道,夕可死也!”,可见智慧之道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

“得智慧,得聪明的,这人便为有福。因为得智慧胜过得银子,其利益强如精金。”虽然智慧的缺失导致了苦难的开始,但苦难的到来又导致了智慧的开始。苦难会让人体会何为真智慧,因为人从中看到了“前车之鉴”。

没有人喜欢苦难,更没有期望苦难,人也许无法控制或避免苦难,但可以减少苦难,其最佳良策是接受那真智慧。

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窃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有人说老子是上帝放在中国的先知,老子在迷迷糊糊的恍忽之中,亦能体会到“道”真实存在,所以他呼吁人们要“从道”和“信道”,因为这是智者之道,也是人安身立命之本!

另外,实践证明,苦难还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情商。

一个经历过苦难的人,不容易被困难吓倒;一个经历苦难的人,不容易随便失志;一个经历过大难的人,他有内在的勇敢和镇定,而不是外在的血气和鲁莽,他有智慧,有远见,因为苦难锻炼他的品格,铸就了他的人格,赋予了他的生命新的内涵。

◆人需要借助苦难才能发现自己

在顺境里,人们常得意忘形,自以为是万物之灵。当苦难出现,人们才惊觉自己的渺小,自己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宇宙间肯定还有许多比人类更伟大更万能的外来未知力量。人们必须承认自己卑下,祈求宽恕,惟有这样才有可能从苦难的捆缚中被拯救出来。

我们凡夫俗子常颠倒梦想,执恋世间的种种。结果,逐物迷己,失去了判断生活品性的能力。当我们所拥有的好处(如感官的享受、情侣、处境、财物、地位),随着变幻无穷的因缘而消失,若无法接受摆在眼前的实事,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受便会油然而生,那就是“苦”,也是苦的本质。

同样的道理,当不幸的事情发生时,若我们无法以坦荡荡的胸怀去接受,苦的感受便会反复地出现。由此可见,苦是来自人类的贪心与无明。

我们不难发觉,在同样的因缘与处境,有人认为是苦难与逆境,有人却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转机与顺境。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因为对他来说,每一个因缘都是成功的良机。不管是在任何处境,他们都会以积极、自信与乐观的态度去创造奇迹。相反的,那些持有消极与失败心理的人,注定一辈子要潦倒失败。

另外,同样的处境,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心情去看待,我们也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当然,所得到的果报也不一样。我们在昨天所认为的苦差事,今日以好的心情去看待,往往便能迎刃而解。所以,遇到任何挫折或打击时,千万不要立刻抢天呼地、断定那是造化的考验。

心,是一切的主导。有情的一切,由有情的思想行为而决定。世间诸行,无非情爱为中心的活动。若要强说痛苦与灾难,是外来神秘力量赋予个人发愤的机会,是考验自己对神秘力量的信仰程度,别人没有机会遭遇,这种想法未免要忽略了人类思想行为所带来的影响直接与间接的低估了人类的智慧与能力。

人类必须借着苦难的考验,才能发现自我,觉察自己的潜能。只有经过苦难的考验,我们才能发觉人生是可贵的。如果没有经历苦难,我们便无法感同身受,了解别人的苦楚,不能同情他人的遭遇。

人除了有惭愧心,人还有勇猛精进心。有人误以为,没有受过重大灾难吃尽苦头的人,很难激发自己勇猛精进去求真、求善、求美。无可否认,在人类历史的记载中,许多不可思议的壮举与创造,都是在苦难与逆境中,才从行动中展露出来。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只要有个清楚的目标,一切行动都会朝向目标而进行。

法兰西著名的科学家费尔曾经说过:“只要常常保持有益的想法、清醒的头脑,在任何时候都能有所创造有所发现。”

所谓有益的想法即是佛法中的“增上心”。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常勉励我们保持一颗醒觉之心,并常发增上心的缘故。

另外,人类的思考与分辨一切法之能力,若善加以发挥,经加行慧的熏习,便能引生清净智慧。

有了智慧心,一切苦难都能迎刃而解,逆境也可变成修行道业的逆增上缘。这样谈开去,我们不得不认同,苦难与快乐,顺境与逆境并没有任何终极的意义,除非我们能常常保持一颗智慧心。否则的话,苦难出现时,我们不但无法借此机会去发觉自己启发自己的潜能,反而要在痛苦与灾难中一蹶不振,迷失了自己。

痛苦与快乐,逆境与顺境,在本质上是一体两面。若能守护心念、保持一颗醒觉的心,外缘的迁变绝对不会引起苦痛的感受。

愚痴的人常执着于过去种种的不如意,结果生活越来越苦。平凡的人庸庸碌碌在苦难中挣扎祈求与盼望神秘力量的拯救。

有智慧的人深切地了解,世间的一切不过是因缘和合的假相。所以,他们能够顺来逆受,在顺境中不得意忘形,在逆境中反躬自省,不怨天尤人。

伟人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他们能发增上心,保持酲觉之心,并且善用智慧细察因缘,把逆境转化为顺境,把苦难所带来的悲愤化为积极的力量,向更有意义的目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