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有心眼,做事有手腕
22230400000017

第17章 做人要有心眼(17)

东坡说,我很喜欢这里淳厚的风俗,而这里的官员百姓也都乐于接受我的管理。于是我有闲情自己清扫庭院,整理花园,修整破漏的房屋。有一个旧亭台,在我家园子的北面,稍加修补后,我时常登高望远,放任自己的思绪,作遐想无穷。往南面眺望,是马耳山和常山,若隐若现忽近忽远,大概是有隐君子吧!向东看是卢山,这里是秦时的隐士卢敖得道成仙的地方;往西望是穆陵关,隐隐约约像城郭一样,师尚父、齐桓公这些古人似乎依然存活于世;向北可俯瞰潍水河,回想淮阴侯韩信过去在这里的辉煌业绩,又想到他的悲惨命运,不免慨然叹息。这个亭台高而幽静,冬暖夏凉,一年四季,早早晚晚,我常临此亭。自己摘园子里的蔬菜瓜果,捕池塘里的鱼儿,酿高粱酒,煮糙米饭吃,乐得逍遥自在。

睡粗布被窝中,得天地冲和之气;昧足藜羹饭后,识人生淡泊之真。安然舒畅地睡在粗布棉被中的人,可以呼吸天地间气之精华,满足粗茶淡饭的人,才能体会淡泊人生的真正趣味。

朱德深知过俭朴生活和参加劳动的重要价值。他自己俭仆一生,劳作不息,他也是以此来要求和教育家人的,特别是对待孩子。

为了教育他们勤俭朴素,学会吃苦耐劳,不搞特殊,他经常向孩子们讲自己小时候的苦难历程和战争年代的艰苦生活。

1953年,女儿朱敏刚参加教育工作,父亲立即让女儿搬到学校去住。朱敏告诉父亲,学校正在兴建,家属宿舍还未盖好,父亲对女儿说:“那就住集体宿舍,这样更接近群众。住在我这里毫无益处,只会使你脱离群众,滋长优越感。你们不能靠父母过日子,要独立自主,要吃苦耐劳。”直至分到家属宿舍,结果朱敏在集体宿舍一住就是4年。

朱德对子女向来严格要求,女儿生孩子产假刚满,他就催促她立即上班,他来照顾孩子。儿子从部队转业,他支持和鼓励他到生产劳动第一线当了一名火车司机。他还热情鼓励儿女到农村过艰苦生活,接受锻炼,告诫他们向农民学习,了解农村。他从不把自己的儿女留在身边,有时儿女们去看望他,他总是要刨根问底,弄清楚他们是否请了假,是否占用了工作时间。有时他甚至很不高兴地说:“我的生活有组织照顾,你们不要老回来看我了。”直到晚年一如既住。在他最后一次住进医院后,还再三劝说儿女们:“我很好,你们可以回去了。不要请假来看我,影响了工作。”

为了不让孩子们滋生特殊化思想,朱德在吃饭、衣着方面对他们严格约束。他要求孩子们住校,他说:“要和同学们吃一样的东西,不要特殊化。星期天回家来就到机关大食堂吃饭,”学校伙食比较差,孩子们好容易盼到星期天,想到机关大食堂买点好的吃。然而朱德一再嘱咐他们:不准买好的,不准超过自己的定量,不准超过别人的伙食标准,不准这个,不准那个。孩子们私下埋怨,朱德知道后对他们说:

“你们在家吃饭,对你们的思想毫无益处。和大家一起排队买饭,才可以。”后来孩子们看到许多同学从家带饭到学校吃,也要求这样。朱德还是不答应,要他们与工农子弟同吃同住,打成一片。就这样孩子们坚持住校直到小学毕业。

在孩子们的衣着方面,朱德的约束也是十分严格的。几个较大一点孩子穿的鞋,大多是从后勤部门买来的战士们上缴的旧鞋,衣服总是大的穿了小的穿,破了补好之后继续穿。他常说:“衣服主要是用来御寒,人要穿上暖和、干净,就是好衣服。”

朱德在孩子们的衣、食、住、行方面的要求,约束是如此严格,他决不允许他的孩子们有丝毫的特殊,决不允许他的孩子们的生活水平比一般职工的子弟的好,而事实上,他的孩子们的衣、食、住、行比一般职工子弟还要俭朴。

朱德对他的孩子们的培养、教育不是单一的,不过培养他们学会过俭朴的生活、热爱劳动是一个主要的方面。在他的培养和教育下,他的孩子们都养成了朴素的美德,具有质朴的劳动人民的情感和吃苦耐劳的生活能力,在祖国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辛勤地劳动,默默地奉献,正像朱德期望于他们的那样。“得常咬菜根,即做百事成。”俭朴的生活能磨砺人的意志,养成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精神,使人们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奋勇向前。如果把时间和精力迷恋于吃喝玩乐,花在个人生活上,不但消磨人的意志,还会分散人的精力。这样的人注定一事无成,碌碌无为。

明山川之真趣,弃名利于身外

弃权利如弃敝屣,真廉无廉名,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在历史上寥若晨星。相反,比比皆是的倒是争权夺位,为天下大权而争城掠地,杀人纵火,骨肉相残,钩心斗角。至当代,莫说让出整个天下,就是让出一个单位的领导权来,就会让多少人不情不愿呢?

没办法,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权力就是有这么大的吸引力。“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很多人眼里,有了权就有了一切,失去了权就没有了一切。所以才会有“权、权、权,命相连”的说法。

这些看法,应该在孔子的时代就已经不新鲜了,否则,他怎么会把三让天下作为至高无上的品德来歌颂呢?

谁都知道,王位至高无上。古代帝王自命“天子”,天下独尊。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黎民百姓山呼“万岁!”身居华屋瓯宇,后宫佳丽如云;食有珍馐美味,人间富贵享之不尽。且玉玺在握,生杀予夺,令行禁止,全凭“王者”旨意。

如今的人说:“有权就有一切。”有的人更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有权的人便可“五子登科”。一旦你有印把子在手,什么妻子、儿子、房子、车子、票子等等问题,统统解决。谁不有求于你。即便是盖个印章,也可“堂而皇之”地索取“手续费”。时下有“权钱交易”之说,其内涵颇深。其核心就是个“权”字!

一旦让位于人,不就等于将银子拱手相送,那就意味着放弃个人的一切权利。

没有权,就管不了人;没有物,就吸引不了人;没有钱,就无法说动人!对于这一再简单不过的“真理”,难道说三千多年前的泰伯竟不懂得,他却硬要将一个众人千方百计想求得的王位让给三弟季历。他甚至宁肯牺牲个人利益,三番两次地让位,足见其心之诚。其德之高,确与骨肉相残、争利、争权于朝市之辈大相径庭!

对于泰伯的德行,古代的“民无得而称焉”且不说,就是今天我们也很难找到恰当的言词来予以评价。

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山川大地与广袤的宇宙空间相比,只是一粒微尘,更况乎人类不过是微尘中的微尘;我们的身体相对于无限的时间来说,只是犹如一个泡影一般短暂,何况外在的功名富贵不过是泡影外的泡影。所以说,没有过人之聪慧,就没有洞察真理的心。

对现实人生来讲,有形的东西可以感知,如功名利禄,人们逐之如蝇。然而宇宙广裹,从人一生的生死上来看,人何其渺小,功名利禄转瞬成伫。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博大气派而发人生宇宙之兴叹,胸怀宽广气度宏大,可称得上豁达之人,对人生大彻大悟。也正因他有远大的抱负、绝顶的智慧、崇高的修养,才使他能明山川之真趣,弃名利于身外。

不必贪求,够用就好

在一个村庄中,有一个很穷的人,他甚至连购买一张床的钱都没有。他时常向上帝祷告:“上帝啊!我真的好想成为一个有钱人啊,如果您能够让我发财致富,我一定不会成为一个吝啬的人!”

有一天,正当他又要开始祷告的时候,在他的身边突然出现了一个老人。老人对他说过:“我看你天天跟上帝祷告说要成为一个有钱人,那么不如就让我来帮助你吧!”

就这样,老人拿给穷人一个黑色的袋子,并且说道:“我在这个袋子中放了一个金币,只要你每次伸手进去拿一次,袋子里便会再多一个金币。可是,你千万要记住一件事情,当你觉得自己已经拥有足够多的金币时,就要把袋子放到大火中烧毁,之后才可以开始使用你已经获得的金币。”

穷人起初还半信半疑,没想到,当他将手伸进袋子的时候,他真的摸到了两个金币,然后他再试了一次,金币又多了一个,穷人不敢置信,他开心地向老人道谢,但是老人却一再重复先前的话,叫他一定要先烧毁袋子才能用金币,之后便径直转身离去。

那天晚上,穷人兴奋地一直将手伸进袋子里。他心想,自己一定要让金币从袋子中溢出来。不过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就算金币已经有一大堆了,袋子却始终把它们都装得好好的,竟然连一个金币也没有掉出来。

第二天早上,穷人想起自己有一段时间没有吃东西了,所以便想上街去买一点东西吃。然而,他一想到老人告诉他在使用金币之前,必须先烧毁袋子时,他又觉得十分舍不得,因此最后他还是打消了出门买食物吃的念头。随着时间的流逝,穷人已经令袋子内充满了无数金币。但是每当他想使用金币时,他就会因为舍不得烧毁能够生出金币的袋子而作罢。一步步地,穷人由于多日不吃不喝,最终竟然虚弱得抱着一袋满满的金币死去了。

不让无穷的欲念攫取己心,“够用就好”也是不错的生活态度。

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钓了非常多的鱼,但每钓上一条鱼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鱼,他都丢回河里。

旁观人见了不解地问:“别人都希望钓到大鱼,你为什么将大鱼都丢回河里呢?”这人不慌不忙地说:“因为我家的锅只有尺这么宽,太大的鱼装不下。”

当人们在吃到饱的自助餐厅,毫无忌惮地吞食,那可真是一个可怕的景象。取自己够用的,不必贪求,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修炼。

尽管我们的生活必须依赖金钱的支持,然而金钱的不足有时候也是导致人犯罪的根源。但同样的,丰厚的财富有时也会使人内心烦恼。因此,不管大家拥有多少财富,只要能保持正确、健康的心态,就一定能够自在地过日子。

还有,足够的金钱虽然能够改善生活,不过如果将生活的注意力全部放在金钱上,它也会对我们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使我们成为金钱的奴隶,从而失去对人生的自主性。因此,当大家都在追求富裕的生活时,千万不要被金钱牵着鼻子走,相反应该理智地了解自己的需求,成为掌握金钱的主人。

另外,我们的需要其实并不多,有时太过充足的物质反而会成为我们的负累。

正所谓“量体裁衣”,合体就已足够,再要多的,不是浪费吗?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人当有高远的理想,壮志凌云、气冲霄汉,正如诸葛亮以“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为座右铭一样,人应有淡泊名利的心境。在人们看来,壮志凌云和淡泊名利似乎是矛盾的。著名的刘禹锡的《陋室铭》以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说的都是淡泊名利、归隐山林、淡化理想的名篇。但这两点并不矛盾,并且还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我是一名普通教师,教学平平,工作一般,不够推荐院士条件,我要求把申报材料退回来。”1996年,刘泊利得知学校将为自己申报院士的材料寄出之后,就十万火急地给中科院发出这样一封信。他的理由是还有很多比他优秀的学者还没有成为院士,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话发自内心。

2002年,新的院士评审规则要求申报材料必须由申请者本人签字,刘泊利却拒绝签字。申报期限的最后一天,原校党委书记只好以校党委名义到他家做工作。

“我年纪大了,评院士已没有什么意义了,应该让年轻的同志评。我一生只求无愧于党就行了。”刘泊利还是拒绝签字。

“你评院士并非你个人的事,这关系到学校,是校党委作出的决定。你是一名党员,应该服从校党委安排。”刘文接着他的话题聊起了学校的党建工作,这激起了刘泊利对入党以来的美好回忆:“我这一辈子都服从党组织的安排……”刘文赶紧接过话头,“那你就再听从这一次!”

“迂回战术”奏效了。刘泊利勉强签了字,半天不吭气。申报后,刘泊利当选为院士,他说:“第一是党的教育与培养,第二是依靠优秀的集体,第三是国内同行的厚爱。”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在审阅刘泊利的院士推荐材料时,产生了疑问:作为知名专家,刘泊利的贡献有目共睹,可很多论文中他的署名却在最后,为什么呢?

一博士生导师胡小勇说:他为别人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花了很大的心血。他依据每个人的特点,将争取来的许多课题分出去,让别人当课题组长。刘老师没有半点私心。

另一电子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说:刘老师从英国回来后,将自己在国外做的许多实验数据交给我测试。测试后完成的论文他改了四五遍,我就将他的名字署在前面,他一口回绝,最后他的名字还是排在最后。

几乎每一篇论文的署名都有这么一个过程:别人将刘泊利排在第一位,他马上将自己的名字勾到最后,改过来勾过去,总要反复多次。

2002年刘泊利评上院士后,学院给他配了一间办公室,并要装修。刘泊利急了:“如果装修,我就不进这个办公室。”最后不仅没进去,他还把办公室改成了实验室。刘泊利和七名同事们挤在一个办公室里,大家说太挤,他却说:“挤点好,热闹!”

克己奉公,淡泊名利。正如刘泊利所说:“事业重要,我的名不算什么!”

正确对待名利,一个人不论取得了怎样的成绩,都应清醒地认识到:个人的力量与作用是有限的。不计名利得失,不计荣辱进退,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将自己的一切献给国家和人们。

宋朝的杨家将是家喻户晓、众所周知的。杨业在面对外敌辽人入侵时,曾对杨四郎说:在民族大义面前,个人的荣辱得失是微不足道的。是啊,在执著的最高理想——保卫祖国面前,有什么比民族大义更珍贵的呢?杨业最终怀着一颗爱国之心死于李陵墓前,给后人留下了慷慨悲壮、充满民族气节的诗句:“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我们需要有更为宽阔的胸怀与更为高远的志向。个人的名利得失与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古代先贤尚且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我们现代人更应有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