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有心眼,做事有手腕
22230400000024

第24章 做事要有手腕(6)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命运就在这里转机了,就在他办完这块墓地产权手续的第十五天,这座城市公布出台了一项建设环城高速路的规划,他的墓地恰恰地处在环城路内侧,紧靠一个十字路口。这条道路两旁的土地一夜之间身价倍增,他的这块墓地更是涨了好多倍。他做梦也没想到,他竟然靠这块墓地发财了!

要知道,这是他“经商”20多年来不断失败之后,第一次“狠”赚了一笔钱。

他突然茅塞顿开,为何不做房地产生意呢?说做就做。他很快将这块墓地以相当高的价格出售,又购买了一些他认为有升值潜力的土地。仅仅过了5年,他已经一跃成了全城最大的房地产业主。

这位商人给我们的启示异常深刻!人生总是会遇到有戏剧性的那一幕的,一个小小的机遇,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前提是我们是否有那个头脑,那个思维看准它抓住它。

借树开花的“滑轮效应”

赚大钱的人都懂得财富的“滑轮原理”,即巧妙地利用借来的钱壮大自己的“势”,又用自己的“势”获得更多的钱。钱越多,其“势”壮大,如此反复,才会有源源不断的钱财滚进自己的口袋。

犹太人不论在商界、政界还是在科技界的成功者,都是很善于借别人之“势”、巧借别人智慧的高手。比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且不说其外交的政治手腕,仅仅说他处理白宫内的日常事务工作,就是一位非常典型的巧于借用别人力量和智慧的能手。

他有一个惯例,凡是下级呈报来的工作方案或议案,他先不看,压几天后,把提出方案或议案的人叫来,问他:“这是你最成熟的提案(议案)吗?”对方思考一下,一般都不敢肯定是最成熟的,只好答说:“也许还有不足之处。”基辛格即刻会叫他拿回去再重新思考,并修改得更完善些。

过一段时间,提案者再次送来修改过的方案(议案),此时基辛格把它看了,然后问对方:“这是你最好的提案吗?还有没有别的比这提案更好的办法?”这又使提案者再次陷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把提案拿回去再研究。基辛格就是这样反复让别人深入思考研究,用尽最佳的智慧,达到自己所需要的目的,这不愧为一手妙招,同时也反映出一种成功诀窍。

犹太人密歇尔·福里布尔经营的大陆谷物总公司,能够从一间小食品店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谷物交易跨国公司,主要因为善于借助先进的通信科技和大批懂技术、懂经营的高级人才。他不惜成本不断地采用世界最先进通信设备,宁肯付出极高的报酬去聘请那些有真才实学的经营管理人才到公司工作。这样,公司信息灵通,管理层操作技巧精通,竞争能力总是胜人一筹。福里布尔虽然付出了很大代价取得这些优势,但借助这些力量和智慧赚回的利润远比他的支出大得惊人,这才叫“吃小亏占大便宜”。

洛克菲勒的公司蒸蒸日上,但毕竟是白手起家,起初财力有限,在和一些对手竞争时处于劣势,这样他梦想垄断炼油和销售的计划只能暂时搁浅。

经过一番调查和慎重分析,洛克菲勒认为:“原料产地的石油公司在需要用铁路的时候就用,不需要的时候置之不理,使得铁路常无生意可做,铁路的运费收入也就非常不稳定。这样,一旦我们与铁路公司订下保证日运油量的合约,对铁路方面必是如荒漠遇甘泉般及时,那时铁路公司在给我们运输时必定会大打折扣。这打折扣的秘密只有我们和铁路公司知道。这样的话,别的公司在这场运价抗争中必败,那么垄断石油产业则指日可待。”

接着,洛克菲勒在两大铁路巨头古尔德和范德比尔特之间经过权衡,选择了贪得无厌的铁路霸主范德比尔特作为谈判对象,最后双方达成协议:洛克菲勒每天保证运输60车皮的石油,但铁路方面必须让利20%的折扣。

这样不仅挫败了铁路的垄断权,而且大大减少了石油的成本,低廉运输价格为洛克菲勒赢得了广阔市场,大大增加竞争实力,使洛克菲勒又向控制世界石油市场的宏伟目标迈进了一步。洛克菲勒在当时和同行业的竞争中处于弱势,他如果和对手面对面竞争,可能不一定取胜,但他巧妙地借助第三者铁路霸主的力量,最终以低廉的价格挤垮了同行,并实现了小鱼吃大鱼的愿望。

人类自从走上文明之路,便一直在寻求借势、借力的办法,杠杆原理便是人类“借”力的一种发明,其后人们又发现了滑轮的原理。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知道把大小不同的滑轮加以组合就可以用更小的力量举起更重的物体。今天,一个人只要坐在起重机的坐垫上,就可以操动几十万千克的钢架、货柜。可见,人类依靠头脑的作用,可以使人的力量发挥到最大的限度。

在人类一切活动中,任何一项成功的事业,都是运用了滑轮的原理,借助别的力量使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效果的。大家都知道,所有大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长,就是有一种识人的眼光,能够抓住别人的优点,把每一个员工的位置都分配得十分恰当,使每一个员工的力量和智慧都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曾预先为自己写下这样的墓志铭:“睡在这里的是善于访求比他更聪明者的人。”

的确,卡内基能够从一个铁道工人变成钢铁大王,是他能够发掘许多优秀人才为他忠实工作,才使工作效率增值了成千上万倍的结果。

犹太人懂得,任何事业都不能一步登天,但“登天”的办法却是多种多样的,办法得当,则可快捷省劲。巧于“借力”,精于“借势”,这就是他们成功生财的一大秘诀。

犹太人身处异地他乡,遭人歧视,受人排挤,因为他们无地无权无势,想出人头地在常人看来简直是妄想。然而事实上,许多犹太人凭借不凡的智慧,加上其勤奋、忍耐的性格,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并且最终成了富翁。犹太大亨洛维格就是利用这种超乎寻常的方式巧妙地利用别人的钱发家致富而最终成就伟大事业。洛维格不但拥有当时世界上吨位最大最多的油轮,他还兼营旅游、房地产和自然资源开发等行业。

洛维格第一次做的生意只是一艘船的生意。

他把一艘别人搁置很久沉入海底的长约8米的柴油机动船很费劲地让人打捞出来后,用了4个月的时间维修好,并将船承包给别人,自己从中获利50美元。这小小成功让他非常高兴。他也很高兴父亲能借钱给他,他明白了借贷对于一贫如洗的人创业是多么重要。

可是,刚开始创业时期的他总是债务缠身,屡屡有破产的危机。他始终也没有跳出平常的思维,达到一种有希望的新境界。

然而就在洛维格行将进入而立之年时,灵感爆发了。他找了几家纽约银行,希望他们能贷款给他买条一般规格水准的旧货轮,正当他准备动手把它改造成赚钱较多的油轮,但是却遭到了拒绝,理由是他没有可资担保的东西。

面对一次次的拒绝,挫折面前洛维格并不气馁,而是有了一个不合常规的想法。洛维格有一艘仅仅能航行的老油轮,他将这艘油轮以低廉的价格包租给了一家石油公司。然后他去找银行经理,告诉他们自己有一条被石油公司包租的油轮,租金每月由石油公司直接拨入银行来抵付贷款的本息。经过几番周折,纽约大通银行终于很痛快地答应借贷给他。

尽管洛维格并没有担保物,但是石油公司却一直有着很好的效益,其潜力很大,除非天灾人祸,否则石油公司的租金一定会按时到账。

此外,洛维格的计算也非常周密,石油公司的租金刚好可以抵偿他银行贷款的本息。这种奇异而超常的思维尽管看起来有些荒唐,但却使洛维格敲开了财富的大门。

洛维格拿到了贷款就去买下他想买的货轮,然后动手将货轮加以改装,使之成为一艘航运能力较强的油轮。他采取同样的方法,再把油轮包租出去,然后以包租金抵押,再贷到一笔款,然后又去买船。周而复始,像神话一样,他的船越来越多,而他每还清一笔贷款,一艘油轮便归入他的名下。随着贷款的还清,那些包租船全部归他所有了。

洛维格的成功,最关键在于找到了一种巧借别人的“势”来壮大自己的妙策。

一方面,他将船租给石油公司,这样他就有了与这家石油公司开展业务往来的背景。有这样一家石油公司来衬托他,况且每日租金可直接抵付利息,银行当然乐意将钱贷给他了。

另一方面,他用从银行借来的钱再去买更好的货轮,然后再租给石油公司,然后又贷款。从这一点上讲,他又巧妙地利用借来的钱壮大了自己的“势”,这样反复叠加,于是借的钱越多,租出去的船也就越多,而租出去的船越多,其“势”就越壮大,而“势”越壮大,就可以获得更多的钱。

简而言之,借势操作是经商的一大诀窍。借助别人的力量使自己的能力发挥最大效果是成功的捷径,而正因为善于拜访和利用比自己有思想、有智慧的人可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两个网络中,那就是知识网络和社交网络。只不过网络的大小不同,构造的合理度不同,两个网结合的巧妙不同罢了。知识网络结构是既无形又有无限开拓价值的智力源泉;社交网络结构是在个体的行动中,是既有形又有广阔前景的联系方式。知识网络结构的搭配是由个体自己进行调整的,且是相对稳定的,呈静态状。社交网络结构的罗织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具有可以选择性和易变性,呈动态状。

其实,这两者也是互相渗透、互相辉映、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一个人的间接知识总是占绝大部分,他掌握得越好,直接知识创造得就越多。要促进这两张网的结合,个体势必为增加间接知识以学会友,自然而然地形成纵向知识性结群或横向知识性结群。

此外,借名也很重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都是其生命力的象征。一个企业或产品若不被顾客了解,且又不注重知名度宣传,势必坐以待毙。一个精明的企业家,不仅以产品的质量赢得市场,而且特别重视企业和产品知名度的宣传。

借名扬名不失为一种成功秘诀,即与名人建立联系,将企业的产品提供给他们使用,利用名人在社会各界的重大影响,为企业和产品做“活广告”。“派克”笔生产商,曾将一支镶有四颗用纯金制作的星的“派克”金笔赠送给盟军欧洲战区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在两年后,艾氏在用这支笔签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停战协定,从而使“派克”产品声名鹊起。

柏林奥运会时,德国阿迪达斯公司把刚发明的短跑运动鞋送给夺标最有望的美国运动员欧文斯使用。结果,欧文斯一连夺取了4块金牌。阿迪达斯公司的运动鞋也因此名声大振,畅销世界各地。

《波士顿》杂志原本是一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刊物,发行量很小,读者也不多。老板卡吉斯经过认真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在于该刊从未刊登过著名作家的作品。

于是,他邀请一些著名作家在《波士顿》杂志上发表文章,可是这些著名作家根本不把该杂志放在眼里,不予理睬。这些名作家中甚至包括当时很有名望的女作家奥可敦女士。卡吉斯不甘心就此失败,下决心要把奥可敦的稿件登在他的刊物上。

于是,卡吉斯下决心着手研究起奥可敦女士以往发表的小说和其他作品,从中分析出她对慈善事业有着特别的热心,她极力宣传慈善事业对于人类贡献的伟大意义及前景等。针对这一发现,卡吉斯有了主意,他马上着手对《波士顿》杂志的版面作了重大的调整,专门为慈善事业设立专栏,然后给奥可敦女士寄出样刊,请她提出宝贵意见。奥可敦见《波士顿》杂志的主办人这样重视慈善事业,深受感动,不仅提出了进一步调整的意见,还连同自己刚写的文章一起送到《波士顿》杂志社。

卡吉斯立即将奥可敦女士的文章和意见刊载在经过调整的杂志上,令人耳目一新。从这以后,奥可敦女士时常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并带动了一些有影响的作家为杂志供稿,这使得《波士顿》杂志的身价陡然上涨,销售量日益增加,最终成为当今人人皆知的、拥有300多万读者的权威性杂志。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不仅以产品的质优赢占市场,而且特别重视企业和产品知名度的宣传。既扬名又盈利就是一种最成功的借名“广告”攻势。

找一个有实力的利益追求者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那些成功的商人:“他们有完整的人格,愿帮助他人成功。

任何交易,他们都小心翼翼对待对方,崇尚公平原则,双方都感到快乐,这是成功的基本要素。”

的确,那些对人充满信任、严守信用的商人有着众多的竞争手段,他们注重商业的诚信,视信誉为经商的生命,这也正是成功的优秀商人走遍世界各地都受到欢迎、获得巨大财富的生活之源。

安德鲁·卡内基是控制美国经济命脉的十大财阀之一,也是闻名全球的“钢铁时代”的巨人。卡内基从一个周薪25美元的电报信差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大王”,他事业上的巨大成功是让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他被称为“钢铁大王”,但他自己对钢铁的制造懂得很少,他手下有几百个人,他们都比他了解钢铁。

那么他为什么能成功?在10岁的时候,细心的他就发现人们对自己的名字看得惊人的重要,如果能够巧用名字权,就能够赢得人们的合作。

孩提时代在苏格兰生活的时候,卡内基有一次抓到一只兔子,那是一只母兔。

他很快发现了一整窝小兔子,但没有东西喂它们。可是他有一个很妙的想法,他对附近的那些孩子们说,如果他们能找到足够的苜蓿和蒲公英喂饱那些兔子,他就以他们的名字来替那些兔子命名。

这个方法太灵验了,卡内基一直忘不了。

好多年后,他在商业界仍旧同样利用人性的弱点,赚取了无数财富。比如,他希望把钢铁轨道卖给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当时艾格·汤姆逊正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于是,卡内基便在匹兹堡建立了一座巨大的钢铁工厂,取名为“艾格·汤姆逊钢铁工厂”。

结果,当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需要铁轨的时候,艾格·汤姆逊首先就想到了卡内基。当卡内基和乔治·普尔曼为卧车生意而互相竞争的时候,这位钢铁大王便又想起了那个兔子的经验。

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准备在圣尼古拉斯大饭店召开董事会,会上将决定这条横贯大陆的铁路所订购的卧铺车车种。卡内基闻讯后,立即到这家饭店订了一个房间,但遗憾的是他迟了一步,得知订单已下给了普尔曼。

普尔曼乘过伍德拉夫的卧铺车,并对此产生了兴趣,不久便和地方上的小铁路公司洽谈,收取加工费,将普通客车改为卧铺车,结果很得芝加哥大铁路商人的赏识。后来普尔曼又去了金矿,既挖金块,又开工具店,存下了2万美元,这时他又回来向卧铺车挑战。他依照伍德拉夫的设计制造了新式的卧铺车。他所制成的普尔曼皇宫车是一种宽阔的卧铺车,这使他获得了很大成功。如今在美国各地奔驰的卧铺车就叫普尔曼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