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考叔不负庄公之望,进攻许国都城,手举大旗先从云梯冲上许都城头。颖考叔马上可以大功告成,公孙子都嫉妒得心里发疼,竟然抽出箭来,搭弓瞄准城头上的颖考叔射去,一下子把颖考叔射了个“透心凉”,从城头栽下来。另一位大将瑕叔盈认为颖考叔被许兵射中牺牲了,连忙拿起战旗,又指挥士卒冲城,结果拿下了许都。
在这个故事中,悲剧的发生或许应归罪于公孙子都有太强嫉妒之心。但是颖考叔的锋芒太盛、傲气争功也是一方面。作为一个已经有功在身的老臣,他其实没有必要再去同年轻的将领争功了,但是他总想立功求赏,结果被一记暗箭伤了性命,可悲可叹。
作为一个人,特别是一个自认为有才华有前程的人,应该做到心高气不傲,不仅要有效地保护自己,而且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战胜盲目自大、盛气凌人的心理和作风,任何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并且应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这是有修养的表现,也是生存发展的策略。
巧妙的掩饰是赢得赞扬的最佳途径,这是因为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有好奇心,不要一下子展现你所有的本事,一步一步来,才能获得扎实的成功。如果你处处表现卖弄,志得意满时趾高气昂,目空一切,不可一世,这样当别人靶子!
因此无论你有如何出众的才智或高远的志向,都要时刻谨记:心高不可气傲,不要把自己看得太大了。弘昌、弘普分别被革去贝勒、贝子封号。保留亲王封号;这几个人的罪状均笼统含糊,没有指明实事。只有弘皙问题较大,竟然在王府内仿照国制,设置会计、掌仪等司,并且曾经多次请巫师降神,问不该问之事,如“准噶尔能否到京,天下太平与否,皇上寿算怎样,将来我还升腾与否?”这表明,弘皙还有企图复辟的大逆之罪。弘皙结果被乾隆永远圈禁在景山东果园,和他一块圈禁的还有弘升。
仔细探究允禄、弘皙案,不难发现,乾隆特别对弘皙不能容忍,因为他和乾隆一样,从小都聪慧过人,得到过康熙的宠爱,当时就有人猜测康熙因弘皙的原因,可能恢复允礽为太子。弘皙和乾隆一样由皇祖抚于宫中,而且时间比乾隆长,自然就是乾隆的竞争者,所以乾隆对他尤其不满了。并且弘皙府中的体制和服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雍正特许,也就是说可以超过一般王公的,可是这也成了他获罪的一条原因。可见乾隆这样做是一定要除掉这支渐成气候的政治势力,而挖空心思制造罪名,以儆效尤。
在宗亲的问题上,乾隆很会玩弄权术,不仅惩戒了亲贵,而且维护了自己的好名声。一次,和亲王弘昼与裕亲王允禄、慎郡王允禧、顺承郡王斐英阿等奉命盘查仓库,本来是例行公事,这些王爷们敷衍了事,不料皇帝却借此做文章,责他们“没有尽心”,要议他们的罪。宗人府哪敢得罪这些凤子龙孙,只建议革除他们兼任的都统或者罚除都统俸饷,请皇帝在两种处分中任择其一。
乾隆非常生气,指责宗人府“两议请旨,故意尝试,甚属取巧,这样瞻徇,岂受其请托耶?抑借以倾陷耶?”将宗人府王公严加议处。之后又命都察院严查议处。
都察院的官吏们接到这一棘手的案件,也是战战兢兢,不知道皇帝的葫芦里卖的何药,只有从严议处,革去上述宗室的王爵。然而乾隆又大发脾气,说:“王公等没有犯大故,从无革去王爵、降为庶人之理,都察院果以此议当乎?否乎?明知朕必不革去两亲王两郡王,如此立义,以为可以立身无过,而于朝廷之体制、事理对不对先不说,是岂大臣实心敬事之道……乃诸臣议事,一不衷之于理,非以尝试取巧,则以从重而恩,出自上为自全之术,无以实心为国家任事者,朕将奚望,亦甚自惭。”
结果,都察院官员们都被革职留任。这些王爷们被罚俸一年,乾隆大帝的心机高深莫测,这就是要让王爷们知道:自己是绝对的权威,对任何人可以生杀予夺。
同时告诫百官们:尽管是皇亲国戚,也要依法处理,不许徇情包庇,不许故意重处,把罪过以及处理的责任都推到皇帝的身上。
乾隆御弟弘瞻遭到惩戒后,“闭门谢客,抑郁生疾”,因此,乾隆亲赴探视。弘瞻在被衾中叩首谢罪,竟然殷手足之情,乾隆大帝感动得呜咽失声,拉着弘瞻的手说:
“只因你年少而稍加斥责,不料却使你得这样重的病。”并马上恢复了弘瞻的爵位。
可是已经晚了,不久弘瞻便一命归天了。由此来看,此中乾隆虽有后悔之意,但是也不能说当初没有一点小权术掺杂于亲情之中。
在弘瞻死后,乾隆又亲临其殡所赐奠,可谓弄权有术,所有臣子亲族不过是其手中的卒子罢了。
乾隆时期,清朝专制统治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乾隆皇帝曾经说“我朝纲纪肃清,皇祖皇考至朕躬百余年来,都亲揽庶务,大权在握,威福之柄,都不让臣下,实无大臣敢于操窃。”他的话确是事实。他将皇权把握得密不透风,都容不得一点异端,当然可以乾纲独断了。在清朝历史上,自从乾隆大帝把亲贵宗室斥于权外之后,一百多年之内,没有再发生过皇族内部的重大冲突和矛盾,这也算是成效。一个自恃才能过人的人,就会经常错过机会。因为这样的人表现太多,锋芒太露,往往给对手带来压力和不快,让人感觉到气势太盛,不可一世,压得喘不过气来,因此被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尤其是当你的傲然之气表现出来的时候,会令人怒火中烧,不择手段地对你施以明枪暗箭。
毁或无妨,誉则可怕
在对待名利上,曾国藩就是一面很好的镜子。他可以识人、识事,特别可以恰到好处地修行自己,坦然应对不利的局面,并化不利为有利。
曾国藩是于他的母亲病逝,居家守丧期间响应咸丰帝的号召,组建湘军的。未能为母亲守三年之丧,这在儒家看来是非常不孝的。但由于时势紧迫,他听从了好友的劝说,“移孝作忠”,出山效力于清王朝。
然而,由于他的锋芒太露,处处遭人忌妒、遭人暗算,连咸丰皇帝也不信任他。
1857年2月,他的父亲曾麟书病逝,清朝给了他三个月的假,让他假满后回江西带兵作战。曾国藩伸手要权被拒绝后,于是上疏试探咸丰帝,借自己回到家乡后日夜惶恐不安,说道:自问本非有为之才,所处又非得为之地。欲守制,则无以报九重之鸿恩;欲夺情,则无以谢万节之清议。咸丰皇帝非常明了曾国藩的目的,他见江西军务有了好转,而曾国藩这时仅仅是一只乞狗,效命可以,授予实权则万万不能。
于是,咸丰皇帝朱批道:江西军务渐有起色,即楚南亦就肃清,汝可暂守礼庐,仍应候旨。假戏真做,曾国藩真是哭笑不得。此时,曾国藩又要承受各个方面的舆论压力。此次曾国藩离军奔丧,已属不忠,此后又以复出作为要求实权的砝码,这和他平日所标榜的理学家面孔大相径庭。所以,招来了种种指责与非议,再次成为舆论的中心。
朋友的规劝、指责,曾国藩还能够接受,如吴敏树曾致书曾国藩,说道:曾公本以母丧于籍,被朝命与办湖南防堵,遂与募勇起事。曾公之事,暴于天下,人皆知其有为而为,非从其利者。今贼未平,军不少息,而迭遭家故,犹望终制,盖其心诚有不能安者。曾公诚不可无是心,其有是心而非讹言之者,人又知之。奏折中常以不填官衔致被旨责,其心事明白,实非寻常所见。
吴敏树敢将一层窗纸戳破,说曾国藩本该在家守孝,却出山,是“有为而为”。
上给朝廷的奏折时常不注自己的官衔,这是存心“要权”。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曾国藩顾虑重重,遂导致失眠。朋友欧阳兆熊深知其病根所在,一方面为他荐医生诊治失眠,另一方面给他开了一个治心病的药方:歧、黄河医身病,黄、老可医心病。
朋友的规劝,不得不使其陷入深深的反思。
自率湘军东征以来,曾国藩有胜有败,处处碰壁,寻其原因,固然是因为未能得到清政府的充分信任而未授予地方实权所造成的。同时,曾国藩也感到自己在修养方面有很多弱点,在为人处事方面固执己见,自命不凡,一味蛮干。
后来,他于写给弟弟的信中,谈到了由于改变了处世的方法而带来的收获:兄自问近年得力唯有一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遇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以前,曾国藩对官场的逢迎、谄媚与腐败极为厌恶,不愿为伍,为此所到之处,常同人发生矛盾,从而受到排挤,常常成为舆论讽喻的中心,但经过多年的实践,曾国藩深深地意识到,单凭他一人之力,是无法扭转官场这种状况的,如若继续为官,那么唯一的途径,就是去学习、想办法适应。“吾往年在官,与官场中落落不合,几至到处荆榛。此次改弦易辙,稍觉相安。”此一改变,反映了曾国藩于宦海沉浮中,日趋成熟和世故了。
然而,认识的转变过程,如同经历炼狱再生,需要经历痛苦的反省。每当曾国藩自悟昨日的是与非时,经常被追忆昔日“愧悔”的情绪氛围所笼罩。所以,在家守制的日子里,曾国藩脾气非常坏,经常因小事迁怒诸弟,一年之中和曾国荃、曾国华、曾国葆都有过口角。在三河镇战役中,曾国华屡遭不幸,这让曾国藩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
在日后的家信中,多次检讨自己在家期间的所作所为。他于1858年12月的家信中写到:去年在家,因小事而生嫌衅,实吾度量不宏,辞气不平,有以致之,实有愧于为长兄之道。千愧万悔,夫复何言……1859年1月,又提到:吾去年在家,以小事急竟,所言皆锱铢细故。洎今思之,不值一笑。负我温弟,既愧对我祖我父,悔恨何极!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自省自悟之后,曾国藩在自我修身方面有了极大的改变。及至复出,为人处事不再锋芒毕露,而是越来越圆融、通达。
所以,我们要视名利为烟云,当名利场中的过客,千万不可因名利而高人一等。
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对于不属于自己应得的名与利,绝不可要,不然,在生活中,做一个沽名钓誉者,即便可以暂时得到某些大红大紫的快意,日后真相大白时,也必有无穷无尽的烦恼接踵而来;2对于那些勉强能够得到的名与利,要有一种谦让的精神,将其推让给其他人,这既能增加同事间彼此的友好关系,又是自知之明的一种表现;3即使是自己应得的名与利,也要善于将其化为前进的动力,绝不可使之成为人生的负累、前进的阻力,也不可将名利作为炫耀的资本。众所周知,满桶水不响,半桶水晃荡,绝不可做“半桶之水”!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常言道:毁或无妨,誉则可怕。若不能正确对待名和利,则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对于那些人生观尚不太牢靠、在事业上浅尝辄止的人来说,很容易走入死角。对每个人来说,如果锋芒太露,就会处处遭人忌妒、遭人暗算。
不能乱开金口
在和人交往中,为避免恶语伤人,殃及无辜,要注意问话的技巧和分寸,从而达到顺利沟通的目的,让交谈的局势与结果对自己有利。就算初次见面的人也不例外。有的人问话一出,便立即打开了对方的话匣子,大家相见恨晚,成了很要好朋友;有的人话一出,让对方无言以对,让场面变得很尴尬,双方只得以说“再见”收场。
一些领导到某处开会,当地习惯早餐是稀饭、馒头、每人一个鸡蛋。这天清晨,一个领导剥开鸡蛋,是坏的,就和服务小姐说:“给我换一个,这个鸡蛋坏了。”一会儿,小姐就回来了,可是不记得想换鸡蛋的是哪个人了。就大声喊了起来:“谁的蛋坏了?”
众领导都不说话。小姐又喊了一句:“谁的蛋坏了?”还是无人答应。
此时,餐厅主任过来对服务员说:“你这小姑娘真没礼貌,应该这样问:‘哪位领导的蛋坏了?,”忽然,餐厅主任回过神来也觉得不对劲,赶紧又高声喊了一句:“哪位领导是坏蛋?”这个故事中的服务小姐与餐厅主任都没有注意问话的分寸,闹了一个笑话。
可见,发问也是说话艺术,对“拉近”双方的距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家饭店招聘服务员,有两位年轻人来应征。
第一位应征者如此招呼光临的顾客:“您好,您吃鸡蛋吗?”
顾客摆了摆手,对话就此结束了。
第二位应征者如此招呼光临的顾客:“您好,请问您要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
顾客笑着回答:“一个鸡蛋。”
可见,第二位应征者的说话方式相当成功。他在这里采用的是限制性提问。
此类提问有两个特点:
首先在提问中便限制了对方可能做出的回答,刻意地把对方的思路引向提问者所希望的答案上。其次,这类发问使对方从中感受到提问者的诚意,有亲切之感,心里有融洽,觉得盛情难却,不好意思拒绝,就算原来想拒绝,有时也会顺着问话人的意思做出答复。
这类提问一般只适用于预期目的非常明确的前提下,在情况不是很了解又无明确目的的时候,提问的范围宜大、宜活,必须给对方的回答留有自由选择的余地。
例如:倘若你在办公室上班,别人用完了扫描仪忘记了关掉,你可以很随意地问一句:
“请问您现在还用扫描仪吗?”
这样就比直接说“扫描仪用完之后怎么不及时关掉”来得委婉。
无论如何,问话一定要掌握分寸,在某些情况下要有问话的技巧,不能乱开金口,否则会伤人无数。
三分痴呆,难得糊涂
世事诡谲,风波变幻,并不是人的力量可以把握控制;而且差不多的事物,都存在人所看不透彻、无从预料的一面。所以,只有让自己心如明镜,顺应事物变化的规律,才会赢得自己做人的主动,不被无常的大势裹挟。
今天的苏杭一带,在公元前5世纪,有吴、越两国。两国尽管相邻,但为了争夺霸业,互不相让,相互对抗。后来,越王勾践败于吴王夫差之手,只有逃亡会稽山,忍辱负重与吴国谈和,在几经交涉后,吴国才同意让勾践回国。勾践回国后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所受的耻辱,卧薪尝胆,立誓雪耻。二十年后,灭掉吴国。帮助越王成功的却是范蠡。范蠡不仅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而且是一个理智的智者。
范蠡做了大将军后,自忖:长久在得意之至的君主手下工作是危机的根源。勾践这个人虽然臣下可以与他分担劳苦,但不能同他共享成果。因此他便向勾践表明自己的辞意。但是勾践并不知道范蠡的真实意图,因此拼命挽留他。但范蠡去意已定,搬到齐国居住,从此与勾践一刀两断,不再往来。
移居齐国后,范蠡政事不问,与儿子共同经商,很快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翁。
齐王也看中他的能力,想请他当宰相。但是他婉言谢绝。他知道“在野拥有千万财富,在朝荣任一国宰相,这确实是莫大的荣耀。可是,长久荣耀反而会成为祸害的根源。”因此,他将财产分给众人,又悄悄离开了齐国到了陶地。没过多久他又在陶地经营商业成功,积存了百万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