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有心眼,做事有手腕
22230400000009

第9章 做人要有心眼(9)

与正常人相比,生理上有缺陷的人会碰到更多、更大的困难,例如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的困难等等。生理上的缺陷,限制了他们活动的天地、职业的选择、工作的开展和学习的进行。因此,他们比正常人更需要别人关心、帮助、支持和鼓励,这样,才能使他们看到生命的价值和感到社会的温暖。

真心付出,不求回报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开车来到墓地,看她死去的儿子哈姆,为他献花。

医院已经证实,她患了绝症,她想在临死之前亲自来看看儿子。

守墓的人对老太太说:“您一连几年寄钱托我给您的儿子献花,我总觉得太可惜。”于是,老太太困惑地看着守墓人。

守墓人继续说:“鲜花放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而孤儿院里的那些人,他们很爱看花,爱闻花,那都是活着的人。”

老太太没有做声。几个月以后,老太太又来到墓地,焕发着光彩,她对守墓人说:“我把花都给那儿的人了,你说得对,他们非常高兴,我的病也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

活着要对他人有些用处才能够快活,鲜花摆于合适的位置,才能发出最吸引人的芳香,任何事物都应当出现在它应该出现的地方,才能最大地发挥它的作用。

很多人在为他人做好事、行方便的时候,总会顺便告诉对方自己对别人也很好,心里悄悄地盼望着对方对自己有所肯定。

我们要求自己健全人格,希望自己成为某种有思想的人,因此我们加强自身修养,经常做些好事,对别人施以仁爱。这样做能够提高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善良的品质,并肯定自我的价值。

我们为他人做好事的行为本质上是非常好的,但要记住:我们只是为了通过自己善良的行动为他人创造美好生活,而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我有恩于你”。事实上,你做好事的同时,你善良的本性已使你感觉愉快——你仁爱的意义即在于此,因此千万不要图回报。

既然是付出,就单纯地付出,不要图回报,这就是为什么要提倡“悄悄地为他人做点好事”。别人的感激和表扬并非你最需要的,你真正得到的有意义的回报是你无私奉献的热情——只要你有了这种热情,你的生活就更加美好、更加惬意起来。

因此,下次你为别人做好事的时候,不要声张——你的心情坦然了,你就能够体会到奉献的乐趣。这是一种跟你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处事方式,它不但会带给你快乐,而且做起来也是轻而易举的。

然而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论我们是有意或是无意的,我们总是想从别人那里得到点什么,特别是当我们为别人做了点什么的时候。比方说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

住在同一间寝室的人常说“既然我打扫了洗手间,那么她就应该把厨房清理一下”;或是邻居之间“我上周帮他们家照顾了一上午孩子,这次总该他们帮我了吧”。而每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通常认为我们所付出的已经远远超过所得到的回报。

事实上,一个真正有智慧、内心充满平和与宁静的人,每当他为别人制造方便的时候,他通常只想到要去做,而做了之后他就更会感到灵魂中的快乐。正如同适当地作一些运动可以使人身心都得到放松一样,你所作的这些爱心行动也能够使你在情感上得到同等程度的愉悦,你感觉上的回报就是你意识到你做了这些“不足道的”好事。

若你感到替别人做了什么而得不到任何回报,那么导致你心理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隐藏在你内心的互惠主义,它干扰你内心的平静,它使你总是在想:我想要什么,我需要什么,我应当去索取什么。若行善事而有所图,也许好事会变成坏事。

有一位美国青年,曾从深井中救出一个小女孩,得到女孩父母的深深感激与众人的钦佩。不幸的是,从此以后,他不论走到哪里都希望人们知道他的这一善行。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渐渐淡忘了,而他却念念不忘,越来越难以忍受人们如此对待他这样一个救人英雄,最后不得不选择了自杀。维吾尔族传说中最聪明的人阿凡提曾经说过:人家对你做的好事,你要永远记住;你对人家做的好事,你要立即忘记。这位德国青年如果能领会到阿凡提的名言,这个悲剧或许就能避免。

多在你的生活中试着真心真意地去帮助他人,不要让自己有意无意就想着“我将得到什么样的回报”,最好是慢慢地摒弃这种想法。当这一切完全发自你的意愿时,你一定能够体会到帮助他人而不在乎你所帮的人会给你什么样的报答、仅仅是真心实意地去做你所能做到的,将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若你真的这么做了,你就会感到这一切对于你心灵的回报——一种和平、宁静、温暖的感觉。

与人为善,广泛结好

卓茂是西汉时宛县人,生于书香门第,其祖父与父亲皆为郡级官宦。汉元帝时,卓茂来到首都长安求学,拜博士江生为师。在老师指点下,他熟读《诗经》、《礼记》以及各种历法、数学著作,故精通地理、天文、历算等多方面知识。后成为一位儒雅的学者。在其师友学弟中,他的性情仁厚是出了名的。对师长,他礼让恭谦;对同乡同窗好友,不论其品行能力如何,都能和睦相处,敬待如宾。

卓茂的学识和人品备受称赞,丞相府得知后,特来征召,想让他侍奉身居高位的孔光,足见其影响之大。一次卓茂赶马出门,迎面走来一人,那人竟说卓茂的马是他丢失的那匹。卓茂问道:“你的马是什么时候丢失的?”那人道:“有一个多月了。”卓茂心想,这马跟着我已多年有余,那人一定是搞错了。尽管如此,卓茂还是笑着把马给了那人,自己只拉着车走了。走了几步,回头对那人说:“如果这不是你的马,希望你能到丞相府把马还给我。”

过了几天,那人果然找到了他丢失的马,便到丞相府,将原来那马还与了卓茂,并叩头道歉。

卓茂的儒者风范,令世人十分钦佩。

心胸狭窄之人,任何事情上都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也能在不当杀之时,放下弓箭,放人一马。

一天,成吉思汗率部外出打猎,正巧遇上与自己有仇的朱里耶人。部众说:“这些人与我们有不共戴天之仇,请您下令把他们杀个一干二净。”

成吉思汗望着那些惊慌失措的朱里耶人,说道:“他们既然现在不与我为敌了,为什么还要杀他们?”并喝令想动手的部下放下武器,不得动他们。

朱里耶人开始时十分恐惧,现在见成吉思汗无心杀他们,便上前搭话。言谈中,成吉思汗得知他们备受泰赤乌部的虐待,既无粮食,又无帐篷。于是,成吉思汗慷慨对他们说:“我想请你们与我们同住,每天行猎所获我们平分,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第二天,成吉思汗果然兑现了诺言。朱里耶人特别感动,都说泰赤乌无道,而成吉思汗大度,于是都去投靠了成吉思汗。此事传到泰赤乌部后,连大将赤佬温也来投靠,就连曾经射杀成吉思汗坐骑的勇士哲别也投靠了成吉思汗。

三国初期,汉宁太守张鲁想巧夺西川,欲争“汉宁上”之位。西川刘璋急忙遣张松去向曹操求援。刘璋给曹操的献礼是一批金银珠宝,张松却暗地藏了一幅西川的地形详图。当时川中的有识之士都感到在群雄竞争的形势下,糊涂而又懦弱的刘璋绝对不能保住西川,因此不少人都有另投靠山的打算。张松借出使的机会,带着这幅极有价值的军事地图,便有这种打算。

张松一行到了许都,等了两天才得以面见曹操,心中大为不快。而且丞相府的上下侍从都公开索贿,才肯引见,这使得张松更为不满。曹操傲慢地接见张松,见面即责问:“你的主人刘璋,为什么这几年来都不进贡?”张松巧妙地解释:“因为道路艰难,贼寇又多;常常拦路抢劫,不能通过。”曹操厉声呵道说:“我已扫清中原地区,哪里还有什么贼寇!分明是捏造借口。”

张松是西川有名的人物,生得头尖额翘,鼻低齿露,身高虽不长,但嗓音洪亮,说话有如铜钟之声。他博览群书,有超人的见解,以富有胆识闻名。从到许都,曹操的慢待已让他心中十分不快;今天又见曹操这般蛮横,便断了投奔他的念头,并决心教训他一番。曹操话刚落音,张松嘿嘿一笑说:“目前江南还有孙权,北方存在张鲁,西面站着刘备,他们中间拥有军队最少的也有十余万人,这能太平吗?”

这一段抢白顿时使曹操窘得哑口无言。曹操一开始见到张松就不喜欢,现在又发现他言语冲撞,更觉不快,于是一甩袖子,起身转进后堂去了。

曹操左右的人纷纷责怪张松不该如此无礼。张松冷笑一声道:“我们西川可惜没有会说奉承讨好言辞之人!”话音刚落,立即召来一声大喝:“你们西川人不会奉承讨好,难道我们就有这样的人吗?”张松转眼一看,原来是丞相门下的掌库主簿杨修。张松过去听说过他是朝廷大尉杨彪的儿子,博学善辩,心里便禁不住想难他一难。杨修也一向自命不凡,发现张松非一般之人,就邀请张松到旁边书院里会上一会。

两人坐定后,杨修略作寒暄说:“出川的道路崎岖,先生远道而来一定很辛苦。”

张松道:“奉主人的命令办事,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杨修存心考下张松的见识,问道:“川中的风土民情怎样?”张松觉察对方的用意,便故作卖弄地讲道:“川中原是西方的二郡,古时称益州。锦江的道路险峻,剑阁的地势雄壮。周围二百八十条道路,纵横三万多里。人烟稠密,处处可闻鸡鸣狗叫之声。市场繁荣,抬头可见四通八达之巷。土地肥沃,无任何水旱灾害。人民富裕,文化生活十分发达。加之物产堆积如山,乃无有可比之宝地!”

杨修接着又询问一句:“川中的人才怎么样?”

张松更为得意地说:“西川历来乃人杰地灵之宝地,出现过大辞赋家司马相如、名将马援、医圣张仲景和著名阴阳家严君平。其他出类拔萃的人才,更是数不胜数。”

杨修又问一句:“那么当今刘璋手下,像你这样的人还有几个?”

张松一耸肩说:“文武全才、有智有勇、为人忠义慷慨的,有几百人之多。如我这般无能之辈,更是车载斗量,难以计算了。”

杨修再问:“先生现在担任什么职务?”

张松谦虚地答道;“滥充一名别驾,很不称职。”并立即反问:“敢问杨先生在朝廷里担任什么职务?”

杨修答道:“丞相府内担任一名主簿。”

张松趁势反扑向杨修:“杨先生的父亲担任国家高级官员,为什么不到朝廷里任职,直接协助皇帝工作,竟屈居丞相府任此等小职!”

杨修听了这话,满脸惭愧,勉强解释说:“我虽然职位不高,但蒙丞相厚爱,将处理军政钱粮的重任交付与我,而且早晚还可以得到丞相的教诲”。

张松闻言,冷笑一声:“我听说曹丞相文的方面不明白孔孟之道,武的方面不了解孙武、吴起的兵法,仅仅依靠强横霸道取得宰相的高位,他用什么来启发阁下呢?”

杨修一本正经地说:“先生居住在边地,应该不知道丞相的杰出才干吧?我不妨让你开开眼界。”说着,叫手下人从书箱里拿出几卷书给张松看。张松一看书名题作《孟德新书》,于是从头翻到了尾,其中共有13篇,都是谈论战争中的重要策略的。张松看完,竟颇有些不以为然,问道:“杨先生怎样看待这部书呢?”

杨修不无炫耀地回答:“这是曹丞相模仿13篇《孙子兵法》博古通今而成,你看这部书可以传之不朽吗?”

张松竟扬声大笑:“我们西川三尺高的孩子都能把这部书背下来,如何称‘新’!这原是战国时代一位无名氏的作品,曹丞相把它盗窃来表现自己而已!”

杨修嗔怪地说:“这完全是丞相一手写成,先生竟说川中孩子都能背诵,欺人太甚了吧!”

张松当即讲:“先生若不相信,我马上背给你听。”接着,便合起书来,从头到尾将书一字不差地背了一遍。杨修大吃一惊:“张先生过目不忘,真是天下的奇才啊!”

后来,杨修在曹操面前夸赞张松,请曹操考虑重新接见张松。终因双方的观点差距太大,张松又讽刺曹操一番,然后离开许都,把那张十分有价值的地图献给了刘备。

可惜曹操一辈子都在招揽人才,却因自己一时的骄矜之态而助了他人一臂之力。

富而有德是非常难得的。人富了,说话口气就容易强硬;国家强大了,做事就容易霸道。这样,便特别容易遭到人们的反对。因此,应乐善好施,与人为善,广泛结好。

打造坚不可摧的人际网

为了成功,你也需要有这样一群良师益友,需要有这样一张良好的人缘网络。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际关系网对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及工作的好坏具有极大的影响,所以说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拥有多大的权力和影响力,与合适的人建立稳固关系对此至关重要。

前几年,组织都是由独立的单元构成的。在这些单元中每个人都权责分明,分工程度、次序及内部程序都是统一规定的。如今的组织将这种规定彻底改写了,那些等级森严、分工明确、井然有序的组织结构已经被可变的、有机的和充满活力的架构所取代。

人们不再把各层面的工作定义为一些毫无人情味、机械性的操作了。企业也是根据员工对变革的适应能力、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对他们的业绩做出评估的。

他们的成功取决于如何编织他们的关系网络。

在编织关系网的过程中,已经认识的人很重要,你目前的人际关系网络是打造你未来关系网的原料。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熟人,而他们所熟识的人又有自己的关系网。

成功建立关系网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人建立稳固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开拓你的视野,有助你随时了解周围所发生的事情,并提高你倾听和交流的能力。

当你对职业关系有所意识,并开始选择你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人时,你必须放下那些关系网中的额外包袱,其中或许包括那些认识已久却对你的职业生涯毫无益处的人。当然,你们仍然是朋友,只是你不必浪费宝贵的时间去维系这种老关系。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的核心必须由10个左右你所信赖的人组成。这首选的10人可以是你的朋友、家庭成员以及那些在事业上与你联系紧密的人。这些人构成你的影响力内圈,因为他们能为你创造一个发挥特长的空间,而且彼此都是朝一个方向努力。这里不存在勾心斗角,他们不会在背后说东道西,并且会从心底希望对方成功,你与他们的合作会很愉快。

当双方建立了稳固关系后,彼此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他们会激发对方的创造力,并不断从对方身上得到灵感。为什么要将影响力内圈人数限定为10人呢?

因为这种牢不可破的关系需要你一个月至少维护一次,所以10人就足以用尽你所有的时间。

另外,你必须与至少15个人左右组成的后备力量保持一定的联系,以作为你10人内圈的补充。假如内圈中有一位退休或移民国外,那15人组成的后备军就派上用场了。其实,只要你每月定期和他们取得联系,可以通过电话、传真、聚会、电子邮件或信件,这个团体的人数都会超过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