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永远是年轻的,语言永远是陈旧的。通过语言,你逃避存在,你逃避生命,因为语言是死的。你越是跟语言纠缠不清,你就越是被它弄得死气沉沉。学者完全是死的,因为他完全是语言、文字。
沙特把他的自传叫做“文字”。我们活在文字里。文字活着,我们没有活。到头来,除了一堆又一堆的文字以外,我们什么也没有。文字就像照片一样。你一看见活的东西,就把它拍下来。照片是死的。然后你再把死的照片汇合成一本影集。没有在静心中生活过的人就像一本死的影集。里面只有文字的照片,只有记忆。没有什么是被生活过的,每一样东西都只是被文字表达了。
静心意味着全然地生活,但是,只有当你安静下来的时候,你才能全然地生活。我所说的安静并不是无意识。你可以是安静的、无意识的,但它不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安静。你又错过了。
你可以通过咒语进行自我催眠。仅仅依靠重复一个单词,你就能够在头脑中激起深深的厌倦,于是头脑睡着了。你陷入梦乡、陷入无意识。如果你不停地唱“阿弥陀佛”,头脑就会睡着。然后语言的障碍没有了,但你却是无意识的。
静心意味着既不能有语言,又必须是清醒的。否则你就不会跟存在交融。没有什么咒语能够帮助你,没有什么念诵能够帮助你。自我催眠不是静心。相反,自我催眠的状态是一种堕落。它并没有超越语言,它堕落得比语言更低。
所以要放弃所有的咒语,放弃所有这些技术。让时光存在于没有文字的地方。你不能用咒语来排除文字,因为那个过程本身就是在使用文字。你不能用文字来消灭语言,那是不可能的。
清静有利健康长寿
每当翻阅古代养生学著作,我耳边似乎总响起古人亲切的叮咛:清静、清静、清静……
是的,古人养生学的许多著作告诉我,清静是养生的核心,长寿的根本。古代许多养生学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清静养生法。
战国时期哲学家,享年83岁的庄子,是清静养生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山“清静为天下正”,而后又在《庄子·刻意》中进一步阐明了这一观点,指出“清静”就是“平易恬淡”、“纯粹而不杂”。庄子把养生分为养形与养神两方面,而要做到“形神不亏”,关键就在于清静。
三国时文学家嵇康在《养生论》一书中也这样写道:“清虚静泰,少私寡欲。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他同样认为养生的根本就在于“清虚静泰”、“无忧患”、“无思虑”。
崇尚老子之学的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老子“虚静恬愉”的养生观。他认为只要能“使耳目玄达而无诱慕,意志虚静恬愉而省嗜欲”就必然赢得高寿。
总之,古代养生名家无不认为唯清静可以养生,唯清静可以延年益寿。
具体说来,古代人所说的清静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所处环境的幽僻雅静,二是指心理状态的宁静恬淡。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晋代涛人陶渊明对远离尘嚣、恬静安谥的生活环境和精神境界的描述。东晋时的女诗人谢道韫也认为只要能离开杂乱喧嚣的环境,生活在“秀极冲青天”、“寂寞幽以玄”的山水之间,就可以“尽天年”。
寻求宁静的环境,其实也就是为了避免心理遭受外界的种种刺激。今天,在工业发达国家,喧闹的汽车、嘈杂的人声、摩天大楼的阴影以及犹如潮涌似的信息,使人的心理终日处于紧张状态之中,失去了应有的宁静,致使身心疲劳成疾。由此也足以证明古人清静养生法是很有道理的。
然而古人清静养生法的核心不光是指外在环境,更重要的,是指内在的心理态势,即内心虚静恬淡,这才是真正的清静。
如何求得心理的泰然自若、虚静闲适呢?《淮南子·精神训》提出了三个字:省嗜欲。对此,刘安从医理上作了深入的阐发:他说:“气血者,人之华也,而五脏者,人之精也。夫血气能专于五脏而不外越,则胸腹充而嗜欲省矣。胸腹充而嗜欲省,则耳目清,听视达矣。”指出只有“省嗜欲”才能使气血专一灌注五脏,才能使人耳聪目明、健康无病。反之,“耳目淫于声色之乐,则五脏摇动不定矣;五脏摇动不定,则气血滔荡不休矣。”
所以,“嗜欲省,使人之气越;而好憎者,使人之心劳。”一个人若嗜欲无穷,其心理就会始终处于焦灼不安之中,于是“志气日耗”,气血耗竭,寿命必然夭折。要求得心理的清静,就必须清心寡欲。
苏东坡任胶西地方官时,说治病和治国一样,也要“贵清静”,否则乱投医、用药,小病也会酿成大病。
苏东坡有一首诗对此也作了专门的陈述:“出舆人辇,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寒热之媒;皓齿娥眉,伐性之斧;甘脆肥浓,腐肠之药。”他认为出入依靠车舆,久居清官深室,贪恋女色美食,对健康的危害极大,简直如是“腐肠之药”、“伐性之斧”一样可怕。
求得心理清静至关重要的一条则是对功名利禄、荣誉地位之类淡然处之,不孜孜以求、不为之奔波劳碌,这样就可以摆脱使人心神不宁的种种人间纠纷。
古人养生,重在清静,这对渴望长寿的当代人,依然是最最重要的。虽然我们今天不可能都象陶渊明那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找到一处幽僻雅静的生活环境,但是省嗜欲、淡功名、薄利禄,从而求得心理上的宁静闲适,则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力求做到的。
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大都有一种“活着太累”的感觉,不少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
于是,现代养生学也主张清静养神是对人体的一种“健康充电”,它可以促使能耗减少、血压下降、心动趋缓、肌肉放松,甚至能够达到“忘我入化、天人合一”的超凡境界。
这也成了许多老年人追求的一种养生模式,好像只有“静”才适合于晚年生活,才能延缓衰老的进程。
不少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朋友,也坚信“静”养是恢复健康的主要手段。于是,他们日以继夜地卧床休息,尽管躺得周身麻木、四肢酸痛,也不愿下床活动,或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上了年纪的人大多喜好清静,不是坐在家里读书看报,便是悄悄地和宠物逗趣,清清静静度时光似乎是晚年生活的一种福分。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斯德哥尔摩巴士司机的交通事故率已经减少了一半。”斯德哥尔摩一家主要巴士公司的主任执行经理汉斯·施奈德,在最近接受国家报刊与电视台有关巴士司机训练“空达里尼静心”的数次采访中如此宣布道。
在发现80%的员工患有诸如颈痛、背痛、心脏病等身心失调症状并且病假比例很高的情况下,汉斯·施奈德决定引入静心课程来训练人的觉知能力和解决员工的内心冲突。
汉斯·施奈德评论道:“巴士司机的工作环境,如果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很可能没有人会受得了。”正如他的一个雇员海伦娜·桑德斯特露姆所说:“干这一行很紧张,我们必须同时刻表拼搏……末班车的乘客……还有……小汽车……都很紧张。”
这一课程之后,对罗尔夫·达尔来说,一切都不同了。“工作结束的时候,我现在不再停下来抽支烟,或出去伸伸腿脚。我只是闭目静坐,平静地将气吸入腹中。”罗尔夫如今在教他的同事如何静心,他说:“在开始静心以前,我同乘客争吵是家常便饭的事。但现在我能更好地管好我自己和我的思想。现在摆脱烦恼变得很容易了。”
“这个项目,一半由政府支付,一年40,000美元,但同涉及的巨大财政存款相比,对一个有500名雇员的公司来说是一笔微不足道的投资。”汉斯·施奈德说:“好几个组织已经同我们接触,不久,这种情况会在多数公司开始出现。”他总结道。
瑞典人这种对改善工作的强调现在已经传到了挪威,正如挪威一家最大的银行—— Kreditkasson银行——付总裁在昨晚电视主要晚间新闻上所说的:“对我而言,静心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有的人早上一定要吃鱼肝油,我觉得我只需要一点静心就可以了。”在评论“动态静心”和“空达里尼静心”如何帮助他同别人更好地交流相处时,他说:“我觉得在我干活时,效率提高了。”他总结道:“太好了,我太幸福了!”
当然,静也要有度!
经常处于“静态”不利于养生健身。慢性病患者的绝对“静”养,反而减缓了新陈代谢的动势,削弱了内脏器官的运转功能,显然不利于康复。
真正的“清静”,首先应该是个人心态上的宁静。一位高寿老人对此曾有如下的自我感悟:人趋暮境之时,应该做到“想过去,不后悔;看现在,不攀比;望将来,不忧虑”,这样才能实现心态平静、快乐永驻。
此外,“清静”也并不是意味着终日生活在极度安静的环境里,失去了挚爱亲朋的交流、听不到富有生活气息的声音、没有了大自然特有的音响,时间一长就会让人变得情绪急躁、性格孤僻,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其结果只能是健康每况愈下,各类疾病缠身。
喧嚣聒噪固然不适于老人的生活和休息,但是,万籁俱寂也无益于晚年的养生和保健。只有动静结合,相得益彰,方是明智之举。
下面这篇道家的《清静经》,更是对清静二字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清静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清静经》仅四百零一字。篇幅虽短,内容却很丰富,是道教养生术中重要资料之一。 它首先阐释无形、无情、无名的大道,具有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的功能;而道有清、浊、动、静,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清、静是浊、动的根源。因此,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接着说明,人神要常清静,必须遣欲澄心,去掉一切贪求、妄想与烦恼,实现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 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的常寂真静境界。最后指出,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
所以《清静经》,是教人遣欲入静的修炼要领,是道门日常讽诵修持的重要功课之一。
道教徒认为:常清静设教,导俗辅正,扶宗务化,民以归根, 使含真而抱一,体洽玄元,炼神合道,羽化飞仙,不为乖谬……乃至千真万圣咸不出于此矣。
遁世者成就大为
《易》中遁卦第三十三。遁,退也。人们在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如何前进,也要研究如何后退,这不仅是攻防谋略,更主要的是成败存亡之道。知进不知退,有可能连生存都难以自保,继续发展当然更无从谈起。“谋事亦攻亦守,莫等开拓出危局才知道守;修身一张一驰,须知战胜了自己方可以驰。”遁,不是消极避世,也不是苟且偷生,逃之夭夭,而是有预见的主动隐退。《大过·象辞》云:“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遁”是挽危图存的大计,是一种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的大勇,故称为“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暂时脱离险境,把自己解脱、超越出来,故得“无闷”。无闷,没有烦恼。当纠缠于诸多烦恼中的人抽身隐退、远离喧嚣时,立即就有了大把时间来修养静气,在业己成胶着状态的主客观冲突中找到平衡点。找到了平衡点,当然也就“无闷”了。
易经中的“遁”有多种多样,现略举以下几种与同好者玩索。
嘉遁。“九五,嘉遁,贞吉。”值得褒奖,赞扬,堪称嘉言懿行的明遁,称为嘉遁。如尧、舜功成身退的公然禅让,诏告天下,便是千古美谈的“嘉遁”。
肥遁。“上九,肥遁,无不利。”肥,通飞。上九,高飞远遁,无所不利。肥遁,是无影无踪的遁法。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兴国灭吴后,急流勇退,远走高飞,不知踪迹。飞出政坛后,范氏又为其成为商贾之祖“陶朱公”创造了成功的机会。明遁于政而暗成于商,行的就是肥遁。恰如《淮南子·原道训》中所言:遁而能飞,吉孰大焉!
险遁。见《坎》卦第二十九。坎,险也。处坎陷之险,不妨以险化险。物极必反,在某些状态下,最危险的地方恰是最安全的地方。“险绝则不险,不险则险。”这就看当事者对自己及对方胆略的把握。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便是这种遁法。三门峡的黄河水道有个中流砥柱,邓伟志《站在中流砥柱上》一文中说:“我好不容易登上了中流砥柱……脚下,河水一泻千里;前后,惊涛骇浪;左右,骇浪惊涛;头上,一条长达数百米的水龙腾空而起。……我只觉得这是一种享受,享受这危中安、险中夷的壮丽,享受这动中静、流中止的和谐。”(人民日报1988.12.19)险遁中的“无闷”在这里便是危中安、险中夷、动中静、流中止的精神享受。
离遁。见《离》卦第三十。离通丽,附丽也。事物陷于坎陷之中,要力求脱难出险,就必须有所附丽,以待救援。投靠与寄栖,就是附丽。物必有附,太阳依附天体运行;月亮依附太阳发光。《彖传》曰:“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万物生长依附于大地母亲;人民依附于祖国;英雄依附于人民;精神依附于物质;游子依附于故乡……找到了附丽之所,哪怕是暂时寄栖,也就找到了重新开始的新起点或喘息休整之处。这就是离遁。
蹇遁。见《蹇》卦第三十九。蹇者,难也。前有险陷,后有峻阻,欲进必凶,欲退必溃,进退维谷,是以为蹇。“九三,往蹇,未反。”处蹇之中,不若退回原位以仔细观察,待时而动,伺机越险。“未反”,不进不退原地不动,这就是以停为计,以静制动的蹇遁。
困遁。见《困》卦第四十七。困,困于坎险也。“困而不失其所亨”,处在困穷之中,面对现实,不随时流而妄动,自认倒霉,安贫乐道,守困不出,这种困遁法或许正是通向成功之路。《周易折中》云:“盖困穷者,所以动人之心,忍人之性,因困以致申,有必通之理也。”《困》卦爻辞:“入于幽谷,三年不觌。”退入深山幽谷之中,三年不与世人见面。如颜渊居陋巷之中,恬淡处包而不改其乐,终于学问亨通,这不也是一种
“遁世无闷”吗?
读《遁》卦,联想中华古人隐遁山林而后东山再起的许多动人故事,颇多感慨,遂为拙诗一首:“天下有山山有洞,遁世无闷闷无由,困蹇原是磨心机,磨尽妄痴迎大有”。在当今的新经济年代,“知识、保守、规避”已成为企业生存要诀。而保守和规避,强调按游戏规则运作,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其实也包含着先求保存再求进取的“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