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分为九个时期
人的一生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9个多月。
新生儿期:从出生到1个月。是小儿从胎内环境转移到外界环境的适应时期。对新生儿应注意护理、喂养、保暖、防止疾病感染。
婴儿期:从满月到1岁,又叫乳儿期。一般以母乳为主要食物,生长发育特别快。周岁时的体重较出生时增加2倍,身高增加一半。婴儿期应注意喂养,从4个月起可增加辅助食品,同时注意预防传染病,培养卫生习惯。
幼儿期:从1足岁到6、7岁。1~3岁为幼儿前期,也叫托儿所期。从4岁到6、7岁为幼儿后期,也叫幼儿园期或学龄前期。对幼儿前期小儿应注意营养,多参加户外活动,预防传染病,防止意外伤害,培养卫生习惯等.对学龄前期儿童应针对其活泼好动、求知欲和摹仿性强的特点,积极正面启发诱导,多做集体游戏和户外活动,鼓励参加体育锻炼,为上学做准备。
小学儿童期:从6、7岁到12、13岁。对此期儿童应合理安排学习、劳动、文体活动等,使其逐步适应紧张而有节奏的校内外生活。
少年期:从12、13岁到15、16岁,亦称青春发育期。生长发育加速,应注意加强健康教育。
青年期:从15、16岁到23、24岁。是由青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各种生理功能逐渐成熟。
中壮年期:从25岁到60岁。
老年期:60岁以上。
人体由25种元素构成
人体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呢?从根本上来说,人体是由元素构成的。在自然界已经发现的107种元素中,构成人体的大约有25种左右,其中氢、氧、碳、氮四种元素就占了人体元素总数的99.4%。这些元素的原子以特定的排列方式构成分子,分子又结合成细胞,细胞又结合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组成系统,从而构成了高度复杂的人体。
构成人体的各种元素在体内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这些化合物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类。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物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核酸和维生素等等。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单位。如精细胞、卵细胞、肌肉细胞等等,构成人体的细胞总数在百万亿以上。
无数个细胞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人体上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四种基本组织的不同配合。构成了人体内的种种器官,如心脏、肝脏等等。每种器官都有自己的特定形状和功能。
一个器官只能完成一定的功能,许多器官结合起来完成某一方面的全套功能。就构成了器官系统,简称系统。如口腔、食道、胃、肠、肝、胰等结合起来就构成了消化系统。来完成食物消化、吸收的工作。人体共有8个系统,即: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全身所有组织器官在神经系统指挥下,分工协作,形成一个整体与外界环境协调的平衡,进行正常的生活。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
从身体条件来看,人类是很平淡的。力气不如牛,跑不过鹿,灵敏不及猫,嗅觉不如狗,游泳不如鱼,飞翔不如鸟,繁殖力不如昆虫……总之一句话,人体似乎是很笨拙的。然而,人类却成了地球上的统治者,这是因为他拥有重要的特化器官——大脑。
人类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大部分。脑干中细分又包括丘脑、中脑、桥脑和延髓。大脑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也是人类超出其他动物最发达的一个部位。
大脑平均重量约为1374克,表面有很多皱折,形成很多沟(陷入部分)和回(突起部分),使表面积增大。大脑表面2~5毫米厚的一层呈灰色,主要是由约140亿个神经细胞的胞体构成的,这就是大脑皮层,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这些数量众多的神经细胞之间又有无数神经纤维进行错综复杂的联络。有人打过一个比方说:即使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装上一部私人电话,这一世界总机的线路也不如人脑的线路繁多。人的思维、意识、情感、行为等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就是在这深不到半厘米,广不及1/4平方米的神经元网络中进行着。
每侧人脑半球分为五叶:最大的是前边的额叶,主管思维、判断、记忆、性格等功能;两侧下边是颞叶,颞叶是人类记忆之库,听觉的高级中枢也在颞叶;顶部的部分叫顶叶,与躯体感觉有关;位于后部的叫枕叶,主管视觉;位于深部的一叶叫岛叶,岛叶较小,主管着味觉、胃蠕动、内脏感觉和运动等功能。
神经中枢的概念
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是分工合作的。主管某一方面功能的神经细胞分布在一个相对集中的部位,这就是神经中枢。例如位于额叶的中央前回,主要管躯体的运动,是运动中枢所在地。位于顶叶的中央后回,主要管躯体的感觉,叫做感觉中枢。
大脑两半球都各有一个运动中枢和感觉中枢,但值得注意的是:左侧大脑的运动和感觉中枢主管右侧躯体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同样,右侧大脑主管左侧躯体。
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的颞叶。在颞叶还有嗅觉中枢和味觉中枢。
眼睛接收的刺激会被传送到大脑枕叶的视觉中枢。
呼吸和循环中枢位于延脑,这两个中枢被称之为生命中枢。
语言中枢是涉及大脑广泛区域的中枢。人类是万物中唯一能够以语言沟通的。语言是一种复杂的机能。损伤额叶的“运动语言区”,人能看懂文字,听懂说话,但不会写字和说话;损伤颞叶的“听语言区”,人能讲话、能写字,也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的谈话;损伤顶叶的“视语言区”,人能听,能说,虽然视力是良好的,却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可见,听、说、读、写一整套言语功能是大脑皮层各个神经中枢协同作用完成的。
脑神经的分布
从人大脑脑干直接分出部分神经纤维,分布到头、颈及胸部内脏器官,这些神经称为脑神经,共有12对:①嗅神经;②视神经;③动眼神经;④滑车神经;⑤三叉神经;⑥外展神经;⑦面神经;⑧位听神经;⑨舌咽神经;⑩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下面介绍12对脑神经的分布及功能:
(1)嗅神经:嗅神经分布于鼻粘膜的感觉细胞,当人患感冒时,嗅觉失灵,是因为鼻粘膜细胞肿胀所致。
(2)视神经:神经纤维分布于眼球的视网膜,视神经经蝶骨开口进颅腔,将视觉传达到大脑视觉中枢。
(3)动眼神经:与第4和第6对脑神经一起支配眼球活动,它支配动眼小肌、眼睑皮肌和瞳孔收缩肌。
(4)滑车神经;支配眼睛的上斜肌。
(5)三叉神经:是脑神经中最粗大的一对,分为三大支: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管理头面部感觉和咀嚼肌。三叉神经损伤会引起剧烈的三叉神经痛。
(6)外展神经:支配眼外直肌。
(7)面神经。管理颜面肌、味觉和唾液分泌,面神经受损会发生面瘫,脸部出现不对称扭曲。
(8)听神经。负责听觉和身体平衡功能。
(9)舌咽神经;分管吞咽和味觉,还与其他神经一起调节血压和心率。
(10)迷走神经。是12对脑神经中最长和分布最广的神经,支配呼吸、消化两系统和心脏的感觉、运动及腺体分泌。
(11)副神经:支配颈部肌肉活动。
(12)舌下神经:支配舌头肌肉活动。
脊髓与脊神经
脊髓位于脊椎管之中,状如一条亮白的长带子,成年人的脊髓长度约有45厘米。
脊髓有两个迥然不同的部分:
白质:位于脊髓四周,主要由神经纤维来构成。
灰质:位于脊髓的核心,灰质包含着脊髓神经运动根及其细胞体,它们支配着身体的肌肉。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伤害脊髓灰质,使肌肉丧失运动功能,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
脊髓的两边伸出神经纤维,聚集成一条条脊神经,共31对:即8对颈神经、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和1对尾神经。
脊神经中的感觉纤维会将来自全身的感觉传送给中枢神经,运动纤维支配着腺体和肌肉的运动。
脊神经在颈部形成颈神经丛和臂神经丛,这两个神经丛的神经纤维主要支配肩胛部位和上肢的肌肉,由这两个神经丛发出的较大的神经有桡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等。
腰骶部脊神经形成了腰骶神经丛,由这个神经丛发出的主要神经有股神经和坐骨神经。如果股神经受损,膝关节无法伸直,大腿的弯曲度会减小,腿的前内侧会失去知觉。坐骨神经受损伤的话,脚部会下垂,行走时为了防止跌倒,会将腿抬得很高,宛如踏正步一样,而且腿后侧及脚部知觉丧失。
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脑和脊髓构成了人体中枢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和3对脊神经构成了人体周围神经系统。
在人的周围神经系统里有一大部分神经纤维是属于不随意神经系统,不随意神经系统即自主神经系统,也叫植物神经系统,这个神经系统调节人体中大部分器官的功能。
人体许多器官的功能都是自动完成的,这种功能被称之为植物性功能,如胃肠自动蠕动以让食糜向前推进,瞳孔在黑暗中会放大,遇到亮光会缩小,动脉压的调节,腺体分泌功能,以及生命主要机能的维持。如呼吸、血液循环、消化、新陈代谢等等。
有些疾病使人体丧失清醒意识和运动功能,只保留了植物性功能,生命得以延续,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植物人。
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这两种神经所释放的传递物质不同,所产生的结果正好相反,互相抵抗。
交感神经释放的主要化学介质是正肾上腺素;副交感神经释放的主要化学介质是乙酰胆碱。
人体在精神紧张和做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主要产生下列现象:动脉压增高,心跳呼吸加快,瞳孔放大,毛发竖起,出汗增多,同时胃肠消化功能受到抑制。人在精神紧张时不想吃饭就是这个道理。
人在没有事做,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副交感神经兴奋,主要表现与上述情况相反。
鼻子与嗅觉的适应性
鼻子分左右两个鼻腔,中间有鼻中隔分开,在两个鼻腔的外侧壁上分别有三块突起的部分,叫做上、中、下鼻甲,整个鼻腔被粘膜覆盖。
鼻子是我们的嗅觉器官,嗅觉是嗅觉细胞将感受到的气味经嗅神经传达到大脑的嗅觉中枢而产生的。
在鼻腔顶部大约5个平方厘米范围内的粘膜上,分布着大约500万个嗅细胞(休耳采氏细胞),这个区域叫做嗅感受区。
每个嗅细胞上都长着2~6根嗅纤毛,嗅纤毛伸到粘膜表面的粘液里,感受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分子的刺激,从而产生嗅觉。
由于嗅觉是靠空气中能够引起嗅觉的物质刺激嗅细胞而产生的。因此,能够引起嗅觉的物质须具备以下条件:容易挥发;能溶解于水中;能溶解于油脂中。
在人的一生中,嗅觉最灵敏的时期是10~50岁。10岁以前发觉细胞发育尚不完全。而50岁以后嗅粘膜又开始萎缩,嗅细胞数量也开始减少了。
当人患感冒时,嗅感受区粘膜肿胀,气味难于刺激到嗅细胞,所以感冒患者难免香臭不辨。
嗅觉有一个特性,就是适应性特别强。我们可能有这样的体验,刚到一个芳香馥郁的地方,开始感到香气扑鼻,可是过了一会儿,就觉不出什么香味来了,这在生理学上叫做嗅觉的适应性。我国有句谚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是对嗅觉适应特性的生动描写。
耳朵的组成
耳朵从外往里共分三个部分:即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就是从外边看得到的耳廓和外耳道,是专门收拢外界声音的器官。外耳道深2.5~3厘米,直径0.6厘米,外耳道皮肤上长着许多小汗毛,还有许多皮脂腺和耵聍腺,分泌皮脂和耵聍(耳屎)。耵聍能杀死细菌和抑制霉菌的生长,也有粘住闯进外耳道里的小虫子的作用。外耳道的底部是面积约90平方毫米,厚仅1/10毫米的薄膜,这就是鼓膜。
从鼓膜往里就是中耳,中耳位于颞骨锥部,包括一个鼓室和由三块听小骨组成的听骨链,由耳咽管与外界相通。中耳是把外耳收拢来的声音传送到内耳去的中转站,由三块人体上最小的骨头:锤骨、砧骨和蹬骨组成的。听骨链外端连着鼓膜,里端接着内耳。当鼓膜受外界声音振动时,听骨链随之发生振动,再把振动传导到内耳的听觉细胞,再经听神经传达到大脑听觉中枢。人的听觉就是这样产生的。
中耳有耳咽管通到鼻咽部,因此中耳里充满着空气。耳咽管平时是关闭着的,当说话、张嘴和吞咽时,耳咽管张开,内外空气相通,使中耳内外压力达到平衡。
内耳里听觉器官的主要部分,包括耳蜗、前庭和三个半规管。耳蜗是耳神经细胞所在地,是管听觉的。前庭和半规管是负责平衡功能的,叫平衡器官。平衡器官可以感知头部和身体其他部位的相关位置动作,以及这些动作在速度上的转变。如果平衡器官功能失调,人就会眩晕,听力也会受一定影响。
舌头的组成及功能
舌头具有说话、搅拌食物和感知味道的功能。
味觉感受器是味蕾。在我们的舌头上有大约5000个味蕾。有意思的是:不同部位的味蕾有一定的分工,感受甜味的味蕾主要分布在舌尖;感受酸味的味蕾主要分布在舌头两侧;感受苦味的味蕾主要分布在舌根部;舌中央带及两侧靠前边的味蕾对咸味特别敏感。
儿童时期味觉特别灵敏,这是因为在儿童时期不但味蕾数量多,而且味蕾在口腔里分布范围也广,在口腔粘膜和咽后壁上也有少量味蕾。随着年龄增长,味蕾数量逐渐减少,到了老年,味觉不免会有些迟钝。
味蕾是位于舌粘膜下的一个特殊细胞集团。在粘膜上有小孔与外界相通,叫味孔。味觉细胞的顶部长着纤毛,叫味毛。味毛通过味孔伸到舌面,味觉就是靠味毛感受食物中化学成分的刺激而产生的。有的人刷完牙后用舌刮子刮舌面,这样容易损伤味蕾。
味蕾能够感受数百种不同的味道。这些味道是由四种不同的原味组合而成的,这四种原味是:甜、酸、咸和苦。
舌头前面2/3的味觉由第7对脑神经——面神经向脑部传递,后面1/3由第9对脑神经——舌咽神经向脑部传递。
皮肤的结构
皮肤是人体上最大最重的组织。成年人皮肤的总面积约有1.5~2平方米,重量约占人体体重的15%。
皮肤的构造极为复杂,由外往里依次是表皮、真皮和包含着汗腺、皮脂腺及神经末梢的皮下结缔组织。
皮肤除具有多种感觉功能之外,对于保护身体免受外界损伤、新陈代谢、调节体温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皮肤的感觉功能主要有触觉、痛觉、冷觉和热觉等。细分起来,皮肤的各种感觉又是比较复杂的,例如触觉中又有触觉和压觉之分。当外界物体接触我们的皮肤时,如果接触很轻微,不引起皮肤变形,所产生的感觉是触觉。如果接触较重,引起皮肤变形,所产生的感觉是压觉。有毛的皮肤触觉比较敏感,这是因为在毛囊周围感觉神经末梢较丰富的缘故。在没有毛的皮肤上触觉是由皮肤里的触觉感受器——触觉小体来感受的。人体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指尖和舌尖,最迟钝的部位是背部和小腿。
痛觉也比较复杂。如果外界刺激比较轻微,往往会引起痒的感觉,刺激继续加重就会产生痛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