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探索未知-认识中医针炙的奥妙
22536500000005

第5章 针灸的方法运用(2)

在基本手法和补泻手法实施过程中,为了获得、保持与加强针感,对针柄、针体和腧穴所在经脉进行的辅助动作。可分为以下三类:①对腧穴所在经脉施行的辅助手法:主要有循法和摄法。循法,进针后用手指沿经脉路线上下轻轻推按。摄法,进针后用手指沿经脉路线分段按压。其目的在于促使和加强针刺感应。习惯上,将进针前用左手按压腧穴以助右手进针的指切法,以及出针后按压腧穴以防出血的扪法,也归属于此。②对毫针施行的辅助手法:主要有弹法、刮法、摇法、搓法、飞法和捣法等。弹法,用手指轻轻弹动针柄及其末端(针尾),使其微微震颤。刮法,用拇指抵住针尾,食指或中指抵住针柄,然后以拇指指甲由上而下轻刮针柄。其目的在于促使和加强针感循经感传。摇法,直立或卧倒针体后,轻轻摇动针体的动作 。搓法,将针体向一个方向捻转,似搓线状。飞法,将针先作较大幅度的捻转,然后松手,拇、食指张开,一捻一放,反复多次,似飞鸟展翅状。捣法,又称雀啄法,针刺到一定深度得气后,在针尖原位上下作很小幅度的快速提插,如鸟啄食状。其目的也在于维持和加强针感,使针感循经传导。搓法还可配合烧山火手法,诱导温热针感,飞法则又为赤凤迎源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针刺补泻

在针刺得气后,根据患者病症虚实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针刺操作,从而达到补虚、泻实目的的针刺手法。一般用于毫针针刺过程中,临床上,可分为单式补泻手法和复式补泻手法两类。

1.操作原理

主要根据经脉循行走向与气血流注的不同情况,以及腧穴深浅分层与营卫阴阳相关的理论,来进行各种补泻手法的操作:①经脉循行。十二经脉的循行各有其不同的路线,一般可分为四种规律,即手三阴经由胸走手,手三阳经由手走头,足三阳经由头走足,足三阴经由足走腹(胸)。根据以上规律,针刺得气以后,调整针尖方向,顺经而刺的手法为补法,逆经而刺的手法为泻法。补法可促进经脉气血运行,泻法可抑制经脉气血运行。这是迎随补泻的操作原理。同样,捻转补泻手法操作与经脉循行走向的规律和气血运行的状态有关。针刺得气后,应用不同的捻转方向来进行补泻手法,可调整经脉气血虚实的病变状态,达到扶正祛邪、疏经通络的目的。②腧穴深浅分层。腧穴皮下的浅层、深层(有的还可分为浅、中、深三层),可根据营卫阴阳的理论来说明。卫气行于浅层,属阳;营气行于深层,属阴。针刺得气后,针体由深层重提或慢提至浅层,从阴引阳,从深层引持亢盛的阳气(阳邪)外泄,为泻法;针体由浅层重插或慢插至深层,从阳引阴,从浅层推纳不足的阳气内入,是补法。这是提插补泻和徐疾补泻的操作原理。③气血流注时刻。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由于一天中时间的不同,在某时某刻也有相应的盛衰变化。根据这一变化规律,采取不同的补泻手法,也属于迎随补泻手法的范畴。近现代有人根据神经反射原理,来阐明针刺补泻手法的操作步骤。认为轻刺激可兴奋神经系统功能,为补法;重刺激可抑制神经系统功能,为泻法。与传统针刺补泻手法有所不同。

2.应用原则

针刺补泻手法必须在辨症论治原则指导下应用。尤其是八纲辨症中的阴阳、虚实寒热辨症,对补泻手法有直接的指导意义。①阴阳辨症。是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总纲,是疾病过程中各种错综复杂变化的总体归纳结果。阴症,一般选用阴经腧穴为主,采用针刺补法;阳证,一般选用阳经腧穴为主,采用针刺泻法。②虚实辨症。虚症指正气不足,多见于慢性病;实证指邪气有余,多见于急性病。虚症用针刺补法,实证则用针刺泻法。对于虚实证不明显者,则用平针法或称平补平泻法(见针刺手法)。而病症虚实夹杂时,又当采用补泻兼施的针刺手法,如阳中隐阴法、阴中隐阳法等。③寒热辨症。寒症以阴盛或阳虚所致症状为主,热症以阳盛或阴虚所致症状为主。实际上,寒热辨症对针刺补泻手法的指导意义,与阴阳辨症相同。即寒症用针刺补法,热症用针刺泻法。

3.单式补泻手法

以捻转、提插、进针和退针、调整针尖方向为主,单一地进行不同的操作,以达到补泻目的的针刺手法。主要有:①捻转补泻。行针得气后,应用左转右转等捻转动作以行补泻的手法。捻转补法为左转,术者右手持针,拇指向前、食指后退,针体呈顺时针方向转动。捻转泻法为右转,术者右手持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针体呈逆时针方向转动。也有以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者为泻法。②提插补泻。针刺达一定深度得气后,应用上提针和下插针的动作以行补泻的手法。提插补法,将针由腧穴浅层下插至深层,用力重;由深层上提至浅层,用力轻。提插泻法,将针由腧穴深层上提至浅层,用力重;由浅层下插至深层,用力轻。也有以提插幅度小、频率慢为提插补法,提插幅度大、频率快为提插泻法的。③徐疾补泻。是掌握针刺进退快慢以行补泻的手法。徐疾补法,在腧穴浅层得气后,将针缓慢地向里推进(徐进针),然后迅速地向外退出(疾退针)。徐疾泻法,迅速进针直至腧穴深层(疾进针),得气后缓慢将针退出(徐退针)。另外,徐疾补法,先将针进至腧穴浅层得气后,再缓慢地下插至腧穴中层和深层,每层停留片刻,最后一次将针退至皮下,称为“三进一退”。徐疾泻法,先将针一次进到腧穴深层得气后,再缓慢地上提至腧穴中层和浅层,每层停留片刻,最后出针,称为“一进三退”。④迎随补泻。《内经》中泛指各种针刺补泻手法。后世的方法主要为三种:一是补母泻子法,即五输穴配五行,根据五行生克原理来选穴,并进行补泻的方法。二是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时刻迎随补泻法,迎随补法在经气已衰之时进行针刺,迎随泻法在经气方盛之时进行针刺。目前较少用。三是针向迎随补泻法,又称针向迎随。迎随补法,针尖顺经脉循行方向而刺;迎随泻法,针尖逆经脉循行方向而刺。如合谷穴,针尖向上(头)为顺经脉而刺,是补法;针尖向下(手)为逆经脉而刺,是泻法等。⑤呼吸补泻。施术时结合患者的呼吸动作以行补泻的手法,常配合其他方法进行,一般用于腹部腧穴。呼吸补法,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呼吸泻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⑥开阖补泻。出针时开大针孔或闭合针孔以行补泻的手法。开阖补法,出针后迅速按揉针孔,促其闭合。开阖泻法,出针时摇动针体,开大针孔,出针后不予按揉。

4.复式针刺补泻手法

将各种单式补泻手法加以组合(有时还须配合其他辅助动作),构成较为复杂的针刺操作步骤,以达到补泻目的的针刺手法。在进行时,有的复式补泻手法还须分层操作,以及配合九六补泻。分层操作是将腧穴皮下针刺所达的深度,分为三层,称为天部、人部、地部,每部之间的依次距离相等。如合谷穴针刺深度为1.5寸,皮下至天部、天部至人部,人部至地部的距离均为 0.5寸。根据天、人、地三部分层操作,便于控制操作的时间、用力的轻重和行针的幅度。九六补泻是根据《易经》理论,以奇数 1、3、5、7、9为阳,偶数2、4、6、8、10为阴,选9、6两数为代表,作为提插补泻或捻转补泻的动作次数,以行补泻的方法。如提插补法或捻转补法进行9次或9的倍数为九六补法,提插泻法或捻转泻法进行6次或6的倍数为九六泻法。

复式补泻手法主要包括:①烧山火手法。由徐疾、提插、九六、开阖四种针刺补法组合,可引起针下温热感的复式补法。进针至天部(浅层),重插轻提9次;再进针至人部(中层),重插轻提 9次;然后,将针由地部一次退至天部。如此反复数次,待针下温热感后出针,出针时迅速按揉针孔。本法还可配合捻转补法和呼吸补法进行。多用于寒症、虚症。②透天凉手法。由徐疾、提插、九六、开阖四种行刺泻法组合,可引起针下寒凉感的复式针刺泻法。一次进针至地部,重提轻插6次;将针退至人部,重提轻插 6次;再将针退至天部,重提轻插6次。如此反复数次,待针下有寒凉感后出针,出针时不按针孔。本法还可配合捻转泻法、呼吸泻法进行。用于实证、热症。③阳中隐阴法。由徐疾补法、提插补法和提插泻法组合而成,补泻兼施,先补后泻的复式补泻手法。将针进至天部,得气后,将针插至人部;在人部重插轻提9次或9的倍数,针下有热感;待热感消失后,将针插至地部,在地部重提轻插6次或6的倍数,待针下有凉感;然后,将针一次退至天部,并出针。本法以补阳散寒为主,兼以清热。用于寒多热少,虚多实少之证。④阴中隐阳法。由徐疾泻法、提插泻法、提插补法组合而成,补泻兼施,先泻后补的复式补泻手法。先将针插至地部,重提轻插6次或6的倍数,针下有寒凉感:待寒凉感消失后再将针退至人部,重插轻提9次或9的倍数,待热感产生后,出针。本法以清热为主,兼能补阳。用于热多寒少、实多虚少之证。

除此之外,还有针刺补泻法与行气手法的组合,可以补虚泻实,并促使针感传导。其中以飞经走气四法为代表,分别为青龙摆尾法、白虎摇头法、苍龟探穴法和赤凤迎源法。

五、针刺意外

针刺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常情况,包括晕针、滞针、弯针、折针、血肿针刺后遗感等。主要由于医者技术不够熟练,针刺深度和方向不当,没有掌握好针刺注意事项,病人体位不适、精神紧张,或针具质量不好等原因引起。一般可预防针刺意外的发生。一旦发生也可及时妥善处理。

1.晕针

针刺过程中,病人出现头晕、目眩、恶心等,甚而晕厥的现象。①表现: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胸闷恶心,神疲肢软,意识恍惚;甚者意识丧失,跌仆倒地,四肢厥冷,二便失禁,四肢抽搐。恢复后,仍有疲乏,嗜睡,面色苍白,头部不适等。②原因:病人体虚,精神紧张,或劳累、饥饿、大出血、大泻后针刺,或体位不适(坐位、直立位),医生手法过重等。③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已刺入的针全部取出,使患者平卧,松开衣带,安静休息片刻,给饮温开水后,轻者即可恢复。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针刺人中、内关、涌泉,温灸百会、气海、关元,一般即可苏醒。必要时,也可配合其他急救措施。④预防:初次接受针刺治疗和精神紧张者,应事先做好解释工作;尽量采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如卧位进行针刺;取穴不宜过多,手法不宜过重;饥饿、劳累者宜先进食、休息后,再行针刺。一旦出现面色苍白、神疲、胸闷、恶心等晕针先兆时,应及早采取以上处理措施。

2.滞针

在行针、出针时,感到针体涩滞的现象。①表现: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困难,无以进一步操作和出针。②原因:行针时用力过猛或不匀,患者精神紧张或因疼痛而致局部肌肉痉挛,以及体位移动,针体刺入肌腱,捻转时幅度过大或呈单向性。③处理:可根据具体情况、及时纠正体位,延长留针时间,在局部轻轻按揉或邻近处加刺一针。如因单向捻转使肌纤维缠绕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捻转,并左右轻轻捻转,使之松解。④预防:初诊及精神紧张者,应事先做好解释工作。进针时避开肌腱。行针时捻转幅度不宜过大,避免单向捻转;各种手法不宜用力过猛。

3.弯针

针体在穴内弯曲变形的现象。①表现:针体弯曲,针柄改变了原来的刺入方向和角度,行针困难,病人感到疼痛。②原因:医者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或针下触及坚硬组织;留针时病人体位移动,或针柄受外力碰撞和压迫;也可因滞针未及时处理所致。③处理:针体轻度弯曲时,应立即将针缓慢退出,甚至分段退出,切忌急拔猛抽。④预防:患者体位舒适,留针时不要移动,并注意避免外力碰撞压迫针柄。医者手法要熟练,用力轻巧,如有滞针现象发生,要及时处理。

4.折针

针体在体内折断的现象。①表现:部分针体尚露于皮肤之外,或针体全没于皮下,针柄与针体脱离。②原因:针具质量差,针根松动,针体锈蚀;行针时用力过猛,肌肉痉挛剧烈;留针时外力碰撞;滞针,弯针未及时妥善处理;电针时,电流强度突然加大。③处理:保持原有体位,镇定处理折针,以免针体向深处陷入。部分针体露于体外者,可用镊子夹住断端取出。若全部没入皮下者,当手术取出。④预防:认真检查医针,针刺时,不要将针体全部刺入,应保留一部分在体外。弯针时应立即退针。电针时不宜突然加大电流强度。

5.血肿

针刺后局部青紫肿痛的现象。①原因:损伤小血管,尤其针尖弯曲带钩时。②处理:一般可自行消退,不必处理。甚者可予热敷或理疗。③预防:手法不宜过重,留针不宜过长,出针后可轻轻上下按揉。

此外,针刺也可引起脏器、神经损伤,如气胸、脊髓和神经干损伤等,但只要掌握腧穴的局部解剖结构,注意掌握针刺方向和深度,一般可以避免。

六、毫针疗法

用毫针(包括芒针)刺入体表的经络腧穴或病变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常用的一种针刺疗法。一般以针体长度在4寸以下(含4寸)者称为毫针。针体长度在5寸以上(含5寸)者,称为芒针。实际上,芒针只是在长度上比毫针延长,其操作方法与毫针相类,故归并于此。

1.治疗原理

毫针刺入体表相应部位,可促进和调整经络气血运行,协调和恢复机体阴阳平衡状态,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2.治疗手法

临床上具体应用的技术方法有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等。

(1)进针。将毫针刺入皮肤的方法。进针时,一般用左右双手配合。右手持针,靠拇、食、中指夹持针柄,掌握进针时的力量和针刺角度、深度,称为刺手;左手按压针刺部位或扶定针体,以固定腧穴皮肤,防止针体弯曲,并可避免疼痛,促使针刺感应的获得,称为押手。①进针的具体方法:包括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等。指切法适于短针,夹持法适于长针,舒张法适于皮肤松弛处(如腹部),提捏法适于皮肤浅薄处(如头面部)。②进针角度:指针体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临床上,针体与腧穴皮肤呈直角(90°),垂直进针,称为直刺,适于肌肉丰厚处,如四肢、腹、腰部。针体与腧穴皮肤呈45°角左右,倾斜进针,称为斜刺,适于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及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针体与腧穴皮肤呈15°~25°角,沿皮刺入,适于肌肉浅薄处(如头面部),一针透二穴也可用此,称为横刺或沿皮刺、平刺。③针刺深度:针体进入皮下的深度。一般以取得针感而又不损伤重要脏器为准。除根据腧穴部位特点来决定之外,临床上还需灵活掌握。如形体瘦弱者宜浅刺,形体肥胖者宜深刺;年老、体弱、小儿宜浅刺、青壮年、体强壮者宜深刺;阳证、表证、初病宜浅刺、阴症、里证、久病宜深刺;头面、胸背及肌肉薄处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厚处宜深刺;手足指趾、掌部宜浅刺,肘臂、腿膝处宜深刺等。针刺的角度和深度有关,一般来说,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和横刺。对项后正中、大动脉附近、眼区、胸背部的腧穴,尤其要掌握斜刺深度、方向和角度,以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