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运动与体育(竞技)运动、娱乐活动、生活和工作劳动既有关系,又有区别。适当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娱乐活动、生活和工作劳动都有健身作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作为和谐运动的形式,但它们都不能代替和谐运动。它们没有保健的理论基础和针对性,不能起到全面的科学保健、促进健康长寿的作用。
如果要给和谐运动下一定义的话,暂且可定义为:是以促进健康长寿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形式和科学操作。
(2)和谐运动给肌体注入活力
和谐运动对肌体的影响是整体性的,对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组织均有良好作用。
①有助于改善心肺循环
经常进行和谐运动锻炼能加强膈肌上下活动的幅度,加大吸气状态下的胸膜腔负压,而有助于改善心肺循环,并可使肺泡有效通气量增加,气体交换良好,降低氧的消耗量,减少单位时间呼吸运动所消耗的能量,满足肌体对氧的需要。特别是和谐运动入静时,体内耗氧量普遍下降。入静越好,气体代谢降低越明显。
②避免心血管疾病发生
和谐运动对血压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能明显改善全身血浆的粘度,改变植物神经兴奋性,使血管通透性增大,起到疏通血脉的作用。同时,通过锻炼,心脏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强,而心脏交感神经紧张性相对减轻,心率明显减慢,从而使心脏负担减轻,心脏耗氧量大大减低,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③有利于防治消化道疾病
消化系统是在植物神经系统直接控制、调节下进行生理活动的。和谐运动使腹横肌活动幅度逐步增加,人为地改变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强度,从而调理消化系统的功能,同时能使唾液分泌量增加,食欲增进,大便通畅,有利于防治消化道疾病。
④延缓肌体生理老化
人体的血脂主要有胆固醇、甘油酯和磷脂等。血脂过高,容易使人体动脉硬化,通过和谐运动锻炼,可以改善物质代谢,使总胆固醇、血甘油三酯均有所降低,对防治动脉硬化有积极意义。同时,和谐运动特别是气功锻炼可改善体内激素的水平,起到延缓肌体生理老化,减轻病理变化的作用。
⑤提高免疫功能
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和谐运动能提高人体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和补体的生理效应,从而提高肌体免疫力,改善身体素质,延长寿命。通过气功锻炼,还可以促使肌体产生干扰素,、它是一种强有力的生理性抗病毒物质,具有抗肿瘤、控制感染和调节免疫的作用。
⑥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经常进行和谐运动的人,可产生一种良性循环,即越锻炼身体越好,身体越好越爱锻炼,于是情绪高涨,精神欢愉,从而对大脑皮质产生良性刺激和调节作用。经过多次实验表明,和谐运动特别是气功锻炼能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相对下降,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⑦有利于能量的平衡
人每天维持生命活动,需要不断从外界摄入能量物质。如果摄入大于释放,就会导致能量过剩,表现为体重过高、体肥,久而久之将形成心脑血管病等。很多人中年后开始发胖,与运动量的减少有很大关系。通过和谐运动调整释放能量是肌体维持能量平衡的重要方面。
⑧改善人的心理状态
和谐运动在大脑引起运动中枢的兴奋,有利于转移或消除烦恼、抑郁、焦虑、消沉、强迫症等消极心理的中枢兴奋灶。它是改善心理状态的好方法,也有利于培养人的信心、勇气和毅力。
(3)和谐运动能够促进心理健康
在经济、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各种社会机构飞速运转,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大大加快。在人们的观念里,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金钱,许多人在争分夺秒地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都市这种高度紧张的快节奏生活对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有资料表明,人体疾病有一半以上是由于紧张而引起的。和谐运动可以忘掉紧张的工作和竞争的压力,缓解疲惫,获得全身心的放松。锻炼还具有调节心态的作用。当你心情郁闷时,进行锻炼常能起到发泄不快、驱散乌云、改变心情的作用。
事实证明,和谐运动带给人们的好处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其实,它还能在心理上给人以丰厚的回报。
①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和谐运动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类需要不断进行挑战的冲动,所以可以给人带来愉快。人们发现,从事和谐运动是一种改善不良情绪的“灵丹妙药”。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因为工作、生活中的烦心事而郁闷、苦恼之时,如果能到外边散散步,去泳池戏水,去绿草如茵的足球场上踢一会儿足球,就会使闷气飞到九霄云外。
医学研究证明,运动除能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保持平衡外,还能使血液和大脑中的去钾肾上腺素增多。去钾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能增强大脑与身体各部位神经的联系,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当血液中去钾肾上腺素减少时,人们的情绪就低落。由此看来,和谐运动可使人精神愉快是有科学道理和物质基础的。
②能激发人的挑战精神
和谐运动向人类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它尽情发挥了人类征服与超越的潜能。在健身过程中,需要战胜疲劳、战胜退却、畏难心理,向自己的惰性、耐力发起挑战,激发自己奋斗的热情,追求一种无往而不胜的人生乐趣。
健身运动正是激发人的挑战精神的一种有益形式,它的这种对人体与精神的双重挑战,使人有勇气、有力量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一个人面对困境挑战的勇气越大,他就越不容易在逆境面前手足无措,反而敢于直面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使挫折和压力成为促其前进的力量源泉。
③可以增加自信
现代人普遍有这样一种看法:身体虚弱、身材肥胖松弛是懒惰、迟钝、不努力、对自己失去控制的表现。人们视身体虚弱、肥胖的人为“意志力不够坚强”的失败者。这就导致体弱的人、胖子或多或少会有心理压力,产生自卑感。而经常参加和谐运动的人,可以保持身体的健康,身材的健美,使人感到生活非常积极向上,非常具有活力和控制力,在人们赞赏、羡慕的目光中,就很容易激发出对自己的信心。
④促进智力发展
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家,很多都是爱好健身运动的。健身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健康的身体,还塑造了他们聪明的头脑。
为什么健身锻炼能使人聪明呢?生理学家指出,人在运动时,管理运动的脑细胞经常处于迅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经过千万次这样的锻炼,它的调节功能、反应速度、灵活性和准确性便得到提高。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詹森指出:测定一个人的脑细胞反应速度,就可以看出他思维的速度和智力的高低。实践证明,和谐运动是提高这种能力的重要措施。
另外,健身活动能使大脑里的化学物质脑啡呔和内啡呔释放出来,参加到代谢中去,起到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的作用,使人更聪明,学习和工作效率提高。
综上所述,和谐运动可以促进心智发展,使人获得聪明的头脑,平衡的心态。
运动遵循的法则
(1)和谐运动的原则
①因人因时、合理选择的原则
运动锻炼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选择一个适合于自己身体条件的运动项目。我们应根据以往的运动基础和爱好来选择项目。如你过去喜欢长跑,就可以选择长跑来锻炼身体;过去学过游泳,就可以选择游泳来锻炼身体等。同时,应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来选择运动项目。体质较好者,就选择运动量较大的项目;体质情况差的,可选择运动量较小的项目。以跑步为例,体质好的可选中、长距离;体质差的可走、跑交替进行;体质更差的,可由走路散步开始,逐渐过渡到慢跑。其次,我们应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恰当安排运动。有条件把运动场地选择到室外的,应尽量选择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无条件的就安排原地跑、徒手操、太极拳、太极剑等。同时,应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合理安排运动。如经常伏案工作的人,要常做伸腰、扩胸、抬头、摇颈等动作。最后,尚需根据季节气候选择运动项目。春季万物苏醒,阳光升发,一切都具有活泼的生机。此时应该早些起床,在庭院里散散步,多做户外活动;盛夏酷暑,气候炎热,可多从事室内活动;数九寒冬,可先跑跑跳跳再打太极拳,不然拳未打完,早已冻得手脚僵木了;雨天可选择室内锻炼项目,如乒乓球、康乐球等,不要因为下雨就停止锻炼。
②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运动只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锻炼,才能使体质逐渐增强。初次参加运动的人,开始时运动量不宜过大,且运动项目的选择应逐渐由易而难。同时,在时间上也应由短到长。至于具体运动次数和每次锻炼时间的长短,则应根据各人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进行和谐运动,每天可练1~3次,每次20~30分钟左右。对于病患者,每天也可练2~3次,每次时间可由十几分钟开始,逐渐延长,最后达到30~60分钟。保持经常不断、持之以恒,才能慢慢收到锻炼的效果,绝对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
③一般与专项的协调原则
一般性的运动是对身体素质的全面锻炼,专项性的运动是在体育医学专家的指导训练下,针对身体的某个系统或器官功能的专门锻炼,如增加肺功能的训练、增加骨密度的负重运动、改善心脏功能的综合训练、防止腿部机能老化的攀登运动等。总之,自己身体哪方面特别欠缺,哪方面就应多练一些。由于人体是一个极为密切相关的整体,因此,只有将一般性的与专项性的锻炼结合起来,协调进行,才能真正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2)和谐运动注意事项
①注意体格检查和医务监督
运动锻炼不可盲目行事,应有运动医学的依据。在接受体格检查的基础上,争取得到医学和运动专业人员的综合体质评定和各单项素质分析以及据此开出的运动处方。运动处方作为对运动锻炼的建议,包括针对体质状况或病情应实施的运动种类、应达到的和不宜超过的强度、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每周运动次数及注意事项。
运动锻炼还要主动进行自我医务监督。这种自我监督依据两方面,一是自我主观感觉,如运动心情、食欲、睡眠、运动排汗状况等;二是客观检查记录,如(运动前后)脉搏、体重和运动能力等。一旦感赏不适或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运动的项目或运动量。对于身患各种疾病的人们,更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和实施锻炼计划。
②注意运动锻炼前的热身
运动锻炼前进行热身,目的是使人体能够有准备的从安静状态逐步过渡到紧张的肌肉活动状态。一般通过伸展四肢、转腰、压腿、下蹲等多种姿势拉长参加运动的各部位肌肉,重点在容易受伤的部位。如果时间允许,最好把全身肌肉做全面拉伸,以预防锻炼中出现肌肉、肌腱、韧带的损伤,发生滑倒、骨折等不良后果。还可做“慢走一快走一慢速短跑”的增量活动。这些事前练习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推动各器官系统加大活动。热身时间冬季可稍长些,夏季短些。
③注意饮食与补水
体育锻炼不要空腹进行,因为空腹会造成消化道补充血糖的能力有限,容易出现低血糖。
运动前后和运动中都需适量饮水。运动前1小时左右喝一杯白开水、牛奶或糖水,可提高血糖浓度,补充能量,增加耐力;运动中,可分次少量喝一点;运动后不要立即大量喝水,应根据运动量分多次。每次适量饮用白开水或淡盐水,以补充因出汗而消耗的水分和丢失的钠元素,但不宜喝冷饮。
由于运动锻炼消耗了很多能量,因而之后还应及时补充营养,包括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多摄入各种微量元素,有助于保护骨骼。在运动量和强度较大的运动锻炼后,肌肉中酸度增多,应注意吃些碱性食物,如水果、蔬菜、豆腐等,以增加血中碱储备,保持酸碱平衡,消除运动带来的疲劳。
④注意地理环境与气象
运动健身室内、室外均可,以室外为佳。锻炼地点尽量避免在繁华地段,如街道、交通干道旁。由于运动时呼吸量加大、精力相对集中,因此应选择空气清新度较好、相对安静和安全的地方,如公园、有日光照射的树荫、绿地及有流水的地方等。若在较偏僻处,应注意防止身体发生意外并备有方便的通讯呼救和报警工具。重要的是学会因地制宜。注意雾天、雷击时不宜,并避开酷热、极冷日。
有的运动方式适宜于各个季节,有的则有其气象的适应性,可根据天气、气候的不同,选择不同方式的运动。
⑤注意运动的时间
运动健身的时间选择:一是遵循人体的生物钟,二是避开污染时段。
人的生命活动始终受到生物钟的调控。人体的兴奋或压抑的生理、心理特征,都与生物钟有关。有研究证实,无论是身体的适应能力,还是体力均以下午或接近黄昏时分最适宜。如人的味觉、视觉、听觉等这时最敏感,全身协调能力强,尤其是心率与血压都较平稳,最适宜参加体育锻炼;而在早晨,运动时心率与血压的升幅较傍晚明显,对某些人的健康会构成威胁。
对于青少年,专家认为,上午9时和下午4时,是进行健身锻炼并促进学习效率的最佳运动时间。如果颠倒运动量次序,扰乱“生物钟”,就会使内分泌和生活节奏不协调,于健康发育不利,对学习无益。大气环境易污染的时间,因地区、地形和控制污染效果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城市的日出前及早晨上班和傍晚下班时是两个污染高峰时段。你可根据居住地的空气质量检测结果,选择空气清洁度较好的时间锻炼。雨后也是适宜运动的时间。
⑥注意运动的强度
锻炼的运动量和强度过小或过大都不宜。过小达不到强健身体的效果,因为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只有在适度的运动刺激下才能得到改善。专家认为,较适宜的运动量应为每天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能量消耗在209.3~1674.4千焦之间。因为运动开始阶段,能量主要来自血糖的分解,到运动的后期才开始动用体内脂肪的氧化。
但过长时间运动会造成筋骨和肌肉酸软,大运动量还会导致心率不齐,影响肝脏功能。如果运动完毕5分钟内呼吸还不能恢复正常,即说明锻炼过度。
运动量和强度的掌握,主要应看运动时的心跳是否能控制在极限心跳次数的60%~80%之内。无论什么年龄段的人,锻炼时的心率若能保持在“有效心率范围”,就能既保证安全,又可收到健身效果。
运动量和强度的掌握也可凭自我感觉来衡量。正常人在活动量合适时,对参加运动有欲望,不影响睡眠和食欲并且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肌肉轻度疼痛、四肢较沉重的现象经一两日即可消失。一般来说,每次锻炼后,因运动身体发热至出汗(即使出微汗也需要),健身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⑦注意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