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万物由来有说法
22561700000044

第44章 眼镜的由来

13世纪末,第一个从欧洲来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经在1260年就记下了中国的一些老年人配戴眼镜阅读印刷品的事。可见那时眼镜在中国已较普遍了。多数专家认为,眼镜出现于南宋,发明者可能是宋朝狱官史沆。

古时候,中国的眼镜是一个椭圆形的透镜。透境是用岩石晶体、玫瑰色石英、黄色的玉石和紫晶等制成的。那时,人们把配戴眼镜看作是一种尊严的象征。因为制作镜框的玳瑁被认为是一种神圣和有代表性的动物,而透镜的材料又是选自各种名贵的宝石,所以,人们配戴眼镜,常常并不是为了增强视力,而图的是能走好运和显示尊贵。正因为人们很少注意眼镜的实用性,使眼镜在古代并不很流行。

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扬州地区邗江县甘泉山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刘荆之墓中清理出一批珍贵文物,其中有一只小巧的水晶放大镜。这只放大镜,是一片圆形水晶凸镜,镶嵌在一个指环形的金圈内,能将细小的东西放大四五倍。这种起放大作用的凸镜虽然不能说就等同于眼镜,但眼镜的光学原理与此是有相似之处的。或者可以说这已是眼镜的雏形了。

还有一种说法说眼镜自明代中叶传入我国,被视为珍物,然后才能自造,渐次流行。初名叆叇,后才称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