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圣贤经典——礼
22587100000016

第16章 孝,礼之始也:天下礼节,以孝亲先行(4)

包拯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历史上的包拯不像戏曲中所说的那样是由嫂子养大的,实际上他是由自己的父母养大的。包拯少年时便以孝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他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拯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交口称颂。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拯这才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重新踏入仕途。

当代镜鉴:不要让父母感到孤单

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应该时常陪伴左右,对其精心照顾。但是现在大多数老人,虽然儿孙满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但是子女大多离开家乡,在异地打拼事业,一年到头很难见上几面。所以,这些空巢老人最渴望的就是能与儿孙们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曾有一则公益广告将父母的这种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一位年迈的母亲在中秋佳节之时满心欢喜,精心准备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最终却只等来了儿女们不能回来的电话,顿时神情落寞。

充裕的物质生活不能让父母们感到内心的快乐,其实只要儿女能够常回家陪伴,父母甘愿每天粗茶淡饭。虽然时代发展了,通讯工具也迅速更新换代,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美好理想。但是无论科技多么发达,技术多么先进,声音和图像多么逼真,都不能替代承欢膝下的那种真实的感觉。

有一个小伙子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有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他常常给父母打电话,道声问候、聊聊自己的近况,以免父母担心。每个月他都给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寄去钱物。每逢放假,他都要赶回家看望父母。由于车票紧张,常常买不到坐票,他就在火车上站一天一夜。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旅游,因为回家,他错过了很多外出旅游的机会。但在他心目中,能够回家见见父母,同父母说上几句话,就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现代人为了生存,在外奔波忙碌情有可原,但是千万不能将家中的父母抛在脑后、置之不理,人虽然在外,但是对父母的孝心不能变。父母为了子女操劳了大半生,即使到了晚年他们还在为子女着想,为了不拖累子女,他们自愿去一些养老机构。父母最害怕的就是孤独,他们一天天老去,渴望子女的关怀,希望子女有空的时候多多陪陪他们。所以,请不要让我们的父母感到孤独,不管多忙,都应该常回家看看。

7.不让父母担忧是为大孝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做父母的只应为孩子的疾病发愁。”

国学链接:孟武伯其人

孟武伯是鲁国大夫孟懿子的儿子。“孟”是姓氏,“武”是谥号,“伯”则是指他的排行,按照“伯仲叔季”的顺序,他应该是孟懿子的嫡长子。他名字叫“彘”,所以我们也可以称他为“孟孙彘”或者“仲孙彘”。

诸子之言:

钱穆先生认为,孔子的这句话可谓是道出了天下父母之心。子女如果能常常以谨慎持身,使父母只忧虑子女的疾病(疾病是人自己所不能掌控的),而没有别的东西可忧虑,这才能算得上是大孝。

《孝经》对事亲者提出了“三戒”——不骄、不乱、不争。《孝经·纪孝行章》曰:“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这就是“三戒”,意思是:侍奉父母双亲,要身居高位而不骄傲蛮横,身居下层而不为非作乱,在民众中间和顺相处、不与人争斗。身居高位而骄傲自大者势必要遭致灭亡,在下层而为非作乱者免不了遭受刑法,在民众中争斗则会引起相互残杀。这骄、乱、争三项恶事不戒除,即便对父母天天用牛羊猪三牲的肉食尽心奉养,也还是不孝之人啊。也就是说,作为子女要做到孝,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守礼守法,不胡作非为,以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这比物质上的精心奉养要重要得多。

《弟子规》在这方面对子女的言行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意思是: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纵然是小事,也不要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让父母担心,这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延伸思辨:子女要学会向父母“索取”爱

年迈的父母身体渐渐衰弱,他们往往感到自己的能力正一点点丧失,觉得子女不像从前一样需要他们的爱了,于是内心会产生一种失落感,隐隐觉得自责和悲哀。

做子女的应该理解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怀着感恩的心回报父母的同时,还应该不忘“索取”一点什么。比如,一双鞋垫,一瓶豆腐乳,一罐辣椒油。物质富足的我们可能并不特别需要这些物质的本身,但是用这种方式可以告诉父母,自己虽然已经长大了,但仍离不开父母的爱。要知道,父母认为能够对子女付出爱是他们最值得骄傲的事,是他们一生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所以,学会向年老的父母“索取”吧,告诉父母:我们仍然需要您的爱。

精彩典故:

老莱娱亲

春秋时,楚国有位隐士,名叫老莱子。老莱子非常孝顺父母,对父母体贴入微,千方百计讨父母的欢心。

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子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动听的叫声。父亲听了很高兴,总是笑着说:“这鸟声真动听!”老莱子见父母脸上有笑容,心里非常高兴。

老莱子也已经年过七十了,一次,父母看着儿子的花白头发,叹气说:“连儿子都这么老了,我们在世的日子也不长了。”老莱子害怕父母担忧,想着法子让父母高兴。他专门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走路时也装着跳舞的样子,父母看了乐呵呵的。

一天,他为父母取浆上堂,不小心跌了一跤。他害怕父母担心,故意装出婴儿啼哭的声音,并在地上打滚。父母还真的以为老莱子是故意跌倒打滚的,见他老也爬不起来,笑着说:“莱子真好玩啊,快起来吧。”

高柴泣亲

孔子有一位弟子名叫高柴,孔子说他比较愚昧,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父母过世时,他过于悲痛,哭干了眼泪,甚至哭出血来。孔子对他说:“你怀念父母是对的,但是不知保重身体就是不明智了。因为你自己还有家庭子女要照顾,有社会责任要承担,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了问题,父母就算地下有知,也不会心安啊。”

高柴虽然孝顺,但是在孔子看来,高柴伤心到对自己的身体产生损害,让父母为之担忧是不对的。正所谓“十指连心”,如果子女生活得不好,第一个担心的就是父母。所以,作为子女,爱惜自己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当代镜鉴:不让父母担心才是大孝

有许多人对孝的理解存在着这样的误区:认为给父母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就是孝了。其实,这只是孝的一方面,让父母无忧无虑、轻松愉快地度过每一天,才是真正的大孝。

作为子女要时刻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知道,子女的身体状况、生活起居、事业成败无不令父母牵肠挂肚。所以,要让父母放心地安度晚年,子女首先应该做的就是珍惜父母所给予的来之不易的生命,认真生活,爱惜身体,在人生之路上不要走错方向,成为父母最大的骄傲。让父母想起我们的时候,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而非深深的担忧。

有一天,在一个关着死刑犯的牢房里,犯人们翻着杂志在那里闲聊。

一名犯人指着杂志中的珠宝说:“我母亲没有一样像样的首饰,如果戴上这些首饰一定会很高兴。”

另一名犯人指着杂志上的别墅说:“家里的房子已经很旧了,我的母亲如果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该有多好。”

第三个犯人指着杂志上豪华的汽车说:“要是我的母亲有这么一辆车子,就可以开车来看我了,不用每天辛苦地走着来了。”

杂志传到第四名犯人的手中,他看着上面的珠宝、房子、汽车……沉思许久。最后他流着泪说:“要是我的母亲能有一个好儿子就好了,这样她就不用每天担惊受怕了!”

这时,所有的犯人都低下了头。

珠宝、别墅、汽车的确能给母亲带来快乐,但是,在母亲的心底,终极的幸福永远是子女的平安健康。“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千万不要让父母到了耄耋之年还在为我们操心、忧虑。

8.孝顺父母的人可委以重任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译文:

有子说:“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的,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产生了。因此,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可以作为‘仁’的根本吧。”

国学链接:《三字经》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三字经》依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在过去,包括章太炎在内的有识见的学者,多有致力于《三字经》的注释和续补者。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诸子之言:

有人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敬爱兄长,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悌为前提,孝悌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悌,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悌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孔子说:“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意是说,孝,在小处体现在同亲人的关系上,其次体现在同君主的关系上,在大处体现在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和道德修养上。儒家认为,“孝”是伦理道德的起点。一个重孝道的人,必然是一个有道德修养、可以担当重任的人。

在春秋时期,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所以历代统治者都主张“以孝治天下”,选拔重用孝悌之人为官。

延伸思辨:治国必先齐家

在儒家看来,“齐家”和“治国”是一回事。有人曾问孔子:“你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孔子回答:“尚书上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就是参与政治。为什么定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因此,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人的要求十分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只有个人的品德修养好了,管好了家,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顺,家庭和睦,才能担当“治国平天下”的社会重任。

无论世界怎样变化,家始终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国家的细胞。而孝文化也永远是维系家庭正常运转、化解压力的重要精神元素。孝可以使家亲密和谐,孝可以使家温馨幸福。亿万个家亲密和谐、温馨幸福了,整个社会也就变得温馨、和谐,宇宙清宁,邦国平康。因此,光大孝德,弘扬孝文化,也是社会安定、社会和谐的一个基础。

精彩典故:

孝感动天

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与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娥皇为长,女英为次。她们嫁给舜的时候,舜还只是一介平民,但他在躬耕历山、雷泽捕鱼、黄河岸边制陶时都能教化一方百姓,已经初步显示出了他过人的才华和德性。尧帝看到舜孝敬父母、品德高尚,就筹划着让舜做自己的继承人。为了试探舜是否真的有过人的才能和品德,他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验舜是否真的具备齐家治国的能力。

尧用嫁两个女儿来考验舜还是深有用意的,因为舜的家庭情况有点特殊。舜的生母不幸早逝,父亲是个瞎子,历史上便称他为“瞽叟”。这瞽叟是个非常糊涂的人,他娶了后妻之后,便对后妻言听计从,对舜百般刁难。瞽叟的后妻是个非常嚣张且蛮不讲理的家伙,生了个儿子叫象,更是顽劣异常。他们三人经常合谋害舜,特别是在舜的婚姻问题上,瞽叟更是听从后妻的怂恿,不准邻人给舜说媒,希图让舜孤独一生。但舜是个孝子,面对“顽父嚣母”,他从无怨言,而是试图通过自己的孝行感化他们。

尧帝的赐婚本应当是天大的喜事,可舜却不敢将婚姻之事禀报给他们,这是因为如果禀报给他们,他们肯定不允许舜顺顺当当地娶上妻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思前想后,舜只好舍小而取大,没有禀报父母就与尧的两个女儿举办了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