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舱点火之后,“阿波罗13号”开始奔向地球轨道。然而事情总是令人感到不那么顺利。根据地面雷达跟踪站发来的信息显示,“阿波罗13号”在飞向地球时,由于某种力量的作用使它越来越脱离点火后确定的航线,倘若这么继续下去,宇航员们将无法回到地球。这让指挥中心的人们猜测可能是飞船仍然在发生氧气泄露,因为在宇宙真空环境下这种力量足以使飞船发生偏航。为此地面工程师们开始计算航线偏离情况,准备在接下来的某个时刻实施航线修正。
与此同时,三位宇航员开始想办法降低登月舱的能量消耗,为后面的返航操作储备能源,但他们对泄漏问题却束手无策,甚至对座舱内二氧化碳密度增加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不过,后来,洛弗尔想到了指令舱的异味过滤器,没想到还挺管用,舱内的空气质量恢复了一些。
4月16日清晨,斯威格特开启登月舱电源,开始给指令舱重返大气层时用的蓄电池充电。充电时间持续了15小时。降低登月舱的能耗一直进行得相当成功,这为指令舱的足够蓄电提供了保障。
此时三位宇航员的唯一工作就是坚持到最后时刻。指令舱越来越冷,舷窗和仪表板上开始凝结水珠。由于一直控制饮用水,海斯患上了肾炎,身体直打哆嗦。他们三人在过去的两天里一直节约用水,节约到危险的程度。
温度降低还带来了另一个问题,舱内开始不断地凝集水珠,液态的水很可能造成仪器的电力系统短路,还有些仪器在低温环境下甚至有可能失灵。为了清除凝集的水珠,宇航员们需要不停地去擦拭。
虽然处于阳光照射之下,然而指令舱正背着太阳,无法得到太阳光的照射,温度自然也就没法改善,这种情况直到4月17日凌晨5点才得到改善。经过计算,“阿波罗13号”定于大约当日正午溅落。休斯敦判定剩余电能足以使登月舱加足功率,因此“宝瓶座”号开始升温驱逐寒气。
最后的关头终于来临了,当指令舱进入大气层的时候,剧烈的摩擦使他们与地面指挥中心的联系中断,这将持续大约三分钟。大家都在为三位宇航员和“阿波罗13号”的最终命运祈祷。
美国将阿波罗13号未能登月的消息,及时通报给了全世界各国家,并紧急请求有关国家给予救援。包括前苏联在内的13个国家提供了救援舰船和飞机,布在美国军舰未能顾及的海域内等候。
在进入大气层前,航天员启动4个姿态控制火箭,使登月舱推着服务舱向前加速飞行。随后,点燃分离爆炸螺栓,将服务舱分离。紧接着又启动反推火箭,使登月舱离开服务舱一段距离。然后,登月舱的两名航天员回到指令舱,关闭两舱通道,点燃分离爆炸螺栓,将登月舱抛掉。
3名航天员乘坐指令舱返回了地球,平安地降落到太平洋洋面上。美国总统随硫磺岛号军舰前去欢迎了3名航天员的归来。
阿波罗13号飞船登月虽然失败了,但依靠人类的智慧和毅力,却奇迹般地将航天员营救了回来。所以,航天界称这次飞行是“一次成功的失败”。
事后,美国政府成立了事故调查组,查明了事故原因。安在服务舱液氧贮箱中加热系统的两个恒温器开关,由于过载产生电弧放电作用,将其连成通路,使加热管路温度高达500度,烤焦了附近的导线,最后引起氧气爆炸。
阿波罗13号有惊无险地返回了地球,但很多宇航员没有这种幸运。从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搭乘“东方一号”进入太空,一直到我们的“玉兔号”落月,人类的航天事业一直在不断前行,但在这个过程中,却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无数的航天员为了人类的航天梦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下面将讲述的,是人类航天史上的5次重大灾难,跟阿波罗13号一样,这些事故都是由于一些很小的细节引起的我想,在我们为今天的成功欣喜时,千万不要忘记那些已经逝去的灵魂,他们永远值得全人类去尊敬!
航天灾难排行榜NO.5:“联盟1号”坠地事故
前苏联“联盟1号”宇宙飞船由宇航员弗拉基米尔·科马洛夫驾驶,于莫斯科时间1967年4月23日凌晨3:35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按计划,他在飞行一天之后将在轨道上与随后发射的“联盟2号”会合并实行对接。但是在成功进入轨道后,“联盟1号”接连发生故障,先是左太阳能电池板无法打开,使得飞船只能用一半电力来操作仪表,而通讯系统只有备用的可以使用。进入轨道第5圈时,飞船失控,科马洛夫改用手动控制也无效。
随后,地面指令他在第17圈时启动返回推进器。几经努力,飞船终于即将着陆,但是在降落到距地面10公里处,由于飞船失控造成的旋转,使得减速伞绳被缠在一起无法打开。4月24日6时24分,“联盟1号”返回舱以每小时500公里的速度撞向地面,推进器燃料燃起大火,科马洛夫成为第一个在飞行中的宇宙飞船中丧生的宇航员。
航天灾难排行榜NO.4:“阿波罗4A”地面试验起火1967年1月27日,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34号发射阵地上,乘坐有3名航天员的“阿波罗4A”飞船正在进行载人飞船地面联合模拟飞行试验。如果这次地面模拟试验成功,这3名航天员就会乘此飞船进入环地轨道飞行。试验按照程序进行,当进行到最后倒计时时,程序突然中断,飞船指令舱起火,还未来得及打开舱门,弗吉尔·格里索姆、爱德华·怀特和罗杰·查非3名航天员就在短短的几十秒内被烧死。
后来查明,这次起火原因是飞船导线短路,电火花引燃了舱内塑料制品。阿波罗飞船采用的是1/3大气压力的纯氧方案,一些在正常空气中本来是耐火的塑料制品,在纯氧中却成了易燃物品。此外,舱门打开时间设计为90秒,着火时船内形成负压,无论在外面还是在里面,舱门在极短的时间内都无法打开。
航天灾难排行榜NO.3:“挑战者号”升空爆炸
1986年1月27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蓄势待发,第二天早上它即将执行第25次发射任务。2896公里外的犹他州,固体燃料助推器的锡欧寇公司的工程师们忧心忡忡,他们担心寒冷的天气将导致O型密封圈失灵。早在1981年,航天飞机的飞行表明,寒冷天气将严重影响O型密封圈及固体火箭助推器的运作,而造成安全问题。
“挑战者号”发射前一夜,天气问题摆在了眼前,锡欧寇公司要求通过电话与美国航天局交谈。固体助推器的负责人告诉航天局,他无法同意在发射文件上签字,因为他认为O型密封圈将在温度接近0.9摄氏度时,会变得异常脆弱。工程师们极力劝说航天飞机不能发射,但是航天局的管理层急于将航天飞机发射出去,工程师们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1986年1月28日上午11时38分,挑战者号将如期发射。发射后58秒,美国航天局在这场赌博中输了,本该由O型密封圈保护的右边固体火箭助推器的截面冒出一小束火花——火花点燃了主燃料箱。几秒后,挑战者号灰飞烟灭,航天飞机上的7位航天员全部化为了烟花,其中包括两名女性。
航天灾难排行榜NO.2:“联盟11号”空气泄漏
1971年6月6日,“联盟11号”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载着肩负首批进入“礼炮1号空间”站重任的3名航天员,朝空间站飞去。飞船经变轨飞行后,在距空间站100米的地方开始交会对接,并获得成功,3名航天员打开舱门进入了空间站。
6月29日下午9时,3名航天员离开“礼炮1号”返回,但3人都未穿航天服。6月30日1时35分,飞船按程序启动制动火箭。在进入大气层前,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但返回舱的压力阀门被震开,密封性能被破坏,返回舱内的空气从该处泄漏,舱内迅速减压,致使航天员因急性缺氧、体液沸腾而死亡。
尽管返回程序都是正常的,返回舱也在降落伞减速下,安然着陆,但当人们打开舱门时,看到的却是3名航天员的尸体。这次灾难的原因是飞船设计不合理,座舱非常拥挤,这使得返回程序明确规定,宇航员在返回前必须脱掉航天服。
航天灾难排行榜NO.1:“哥伦比亚号”空中解体2003年1月16号的清晨,美国航天局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成功,机组人员开始投入到日常工作中。此时,航天局的工程师们从视频回放中看到,一块手提箱大小的泡沫绝缘材料撞向航天飞机的左翼。从发射视频来看,损坏可能出现在机翼下方,工程师们迫切要求卫星对机翼进行拍照,来确定损坏程度,然而任务管理团队的领导却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当2月1日清晨,“哥伦比亚号”重返地球时,航天飞机出现了异常,左翼液压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失灵。几分钟后,航天局与“哥伦比亚号”失去联系……德克萨斯州的目击者看着晴朗的天空,本该为单股的飞行轨迹变成了多股,他们知道哥伦比亚号将永远无法做出回应了。
经过数月调查,独立调查小组公布了哥伦比亚号失事原因的最终报告。报告说,导致“哥伦比亚”号事故的技术原因,是航天飞机发射升空81.7秒后,外部燃料箱表面脱落的一块泡沫材料,撞击到航天飞机左翼前缘的热保护系统,形成了裂孔。航天飞机重返大气层时,超高温气体从裂孔处进入“哥伦比亚”号机体,造成航天飞机解体。当时,该航天飞机正飞行于得克萨斯州中北部六万多米的高空,时速达到音速的约十八倍。航天飞机上的七名宇航员无一幸存,甚至连具完整的尸体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