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在美国糖尿病联合会年会上发表的一份报告却让人大跌眼镜。这项研究收集了七八年针对1550人的数据。结果表明,大量饮用含糖饮料的人体重超标乃至肥胖风险增加,每天饮用一到两罐含糖软饮料的人肥胖概率是32.8%。这并不让人意外,意外的是每天饮用一到两罐无糖饮料的人肥胖概率是54.5%,即使每天只喝一罐的人,肥胖概率也高达41%!不过,这项研究结果只是很有娱乐功能,却不能作为一个科学结论。正如这项研究的组织者所指出的那样,这项研究结果并不能说明无糖饮料更容易导致肥胖。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当一个人的体重开始增加的时候,他更倾向于喝无糖饮料,但是即使喝无糖饮料,他还是会因为别的原因继续变胖。在统计数据的时候,他就会被记入喝无糖饮料而肥胖的数据中。换句话说,喝无糖饮料是变胖的一种伴随现象而不是原因。
不过,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无糖饮料是否还会带来别的结果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普度大学心理系最近发表了一项研究,分别用糖精和葡萄糖喂老鼠。在相同的甜度下,糖精不含有能量,而葡萄糖含有的能量比蔗糖的还高。结果发现,喂糖精的那组老鼠食量大增,导致体重增加。葡萄糖虽然本身含有较高能量,但老鼠的食欲不高,体重反倒比喂糖精的那组要低。心理学家解释说,动物可能把食物甜度作为能量需求的预测指标。当我们食用糖替代品的时候,身体会认为能得到大量能量,但是没有得到,于是就会从别的食物中寻求。换句话说,糖替代品虽然不含能量,却刺激了食欲,导致了人们吃更多的东西。不过,有别的研究者不同意这种解释,说我们是人,知道自己在吃什么。
看起来,软饮料本身并没有罪,有罪的是不合理的饮用。对于不担心肥胖的人来说,软饮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对于要控制体重的人,软饮料,尤其是含糖软饮料,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蔬菜PK水果
Amelie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蔬菜水果对于健康的重要性,许多人甚至只吃蔬菜水果来减肥,那么蔬菜和水果有什么区别?吃哪个更有效果呢?我说:那你先告诉我,蔬菜和水果如何区分?Amelie于是给了我一个“最准确”的答案:水果摊上卖的是水果,蔬菜摊上卖的是蔬菜。可是我到美国的超市里一看,就又糊涂了:蔬菜和水果是放在一起卖的!
什么是蔬菜,什么是水果
蔬菜和水果都是取自植物的可以吃的部分。虽然我们一般可以很容易地把一个东西归到“蔬菜”或者“水果”中去,但是蔬菜和水果本身不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更多的是一种习惯,所以Amelie那个根据摊位的分法倒是最准确的。
一般而言,水果是指这样一类食物:含有植物的种子,通常甜而且多汁。而蔬菜,中文维基和百度的定义是可以烹调做菜的非粮食植物部分。这样的总结大致也算合理,不过还是有许多例外。比如说,西红柿、黄瓜都含有种子而且多汁,如果因为不够“甜”而被从水果大家庭中开除的话,柠檬、葡萄柚、猕猴桃等等没有人怀疑成分问题的水果更加“不甜”。
樱桃西红柿和小胡萝卜,经常被当做水果来吃。而蘑菇,根本不是植物,但是从来都被当做蔬菜。再比如,甘蔗,算蔬菜还是算水果呢?
所以,蔬菜和水果的划分更多的是一种传统主观的认定。在“蔬菜”和“水果”之中,都有大量的组成特点完全不同的成员。我们可以比较精确地谈论某一种蔬菜或者水果的“营养成分”,但是笼统地比较“蔬菜”和“水果”,就像比较北京人和上海人谁更“好”一样难下结论。
“蔬菜”和“水果”的“大特征”
Amelie说,蔬菜和水果,在总体上总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吧。所以,这里所说的“大特征”,就是说大体上有这样的一种趋势,但是不管是蔬菜里还是水果里,都有许多违反这些“大特征”的例外。
一般而言,水果含有的糖要比蔬菜的多,所以会更甜。如果担心糖的摄入量,有些水果确实在这方面不如蔬菜。而在蔬菜含有的碳水化合物里,纤维素的比例比较高。在产生相同热量的前提下,许多蔬菜会含有更多的纤维。这对于减肥来说,可能会有利一些。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阳光、吸烟、空气污染等都会让身体产生一些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容易让人体敏感脆弱的部分,比如眼睛,受到损伤。深绿色的蔬菜,如菠菜、甘蓝等,含有丰富的叶黄素、玉米黄素等具有抗氧化功能的色素,对于清除这些自由基有一定作用。那些颜色鲜艳的水果,比如猕猴桃、葡萄等等,同样也富含这样的色素。
吃蔬菜还是吃水果
现在的研究结果表明,经常食用蔬菜水果有助于降低人体衰老导致的慢性病的发生风险。比如,有一项大规模的实验,跟踪了11万人14年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证实每天吃四杯以上蔬菜水果的人,心脏病的发生率会比每天只吃不到一杯蔬菜水果的人要低。在这项实验中,对于蔬菜和水果是不做区分的。
还有许多研究是针对具体某种蔬菜水果对于健康的影响的。一般而言,这些研究找出蔬菜水果的某些特定成分,然后研究该成分对健康的有利或者不利影响。比如菠菜,它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同时也含有无益甚至有害的草酸。这样的研究比较确定,也可重复,经常被大众媒体或者商家引用。
不过,应该注意到,蔬菜水果的这些影响,程度都是比较微弱的。比如说,上面所说的蔬菜水果降低心脏病发生率的影响,其实差别只有30%。如果认为天天吃蔬菜水果就不会得心脏病,显然是江湖游医的说法。另外,过多地关注某种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也没有太大的意义。饮食对于健康的影响,都是慢性和微弱的。无论是有益还是有害的影响,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发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不可能通过长期大量地吃某种“营养价值高”
的蔬菜或者水果来治疗或者预防某种疾病,倒是可能导致某些问题出现。
人体是一个很复杂的整体,蔬菜水果也各自都是很复杂的整体。它们不为人类而生,所以不会“完美”地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我们只是利用复杂的它们来满足我们复杂的需要。我们甚至不完全清楚我们到底需要什么,也不完全清楚它们到底都含有什么。所以,多样化地食用这些复杂的食物就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报告指出:没有一种蔬菜或者水果能够提供健康所需要的所有成分,蔬菜水果的多样化和食用量同样重要。
所以,探讨蔬菜好还是水果好没有太大的意义。对于现代人来说,在蛋白质、脂肪、糖类摄取过多的现状下,尽可能多地食用蔬菜水果会有益健康。不过,“全面均衡”才是营养的根本。如果长期只吃蔬菜水果,以此来“减肥”就过犹不及,同样不健康了。
其实,“吃蔬菜还是吃水果”本身不是问题。不同的蔬菜之间,不同的水果之间的差异,可能远远大于通常认为的“蔬菜”和“水果”之间的差异。对于多数人来说,水果毕竟还是要方便好吃得多。比如,我们可以带着一袋子香蕉、苹果或者梨去郊游,谁愿意带棵大白菜或者一捆芹菜去呢?
聚议厅
崔略商:
“上面所说的蔬菜水果降低心脏病发生率的影响,其实差别只有30%。”这句话我有疑问。我觉得30%不是“只有”,而是非常高了。我想问的是,有这么高吗?
云无心:
许多食品对健康影响的差别大概就是这种数值。在统计学上说有显着性差异,就普通公众的期望来说不算高。
稻草人:
如果患病率高30%你觉得高了,那么说患病率高0.3你觉得高吗?其实是一回事呀。相比之下,一些因素可以把生病危险提高几倍,那0.3岂不是很低了?还有,疾病本身就是很少见的,人群中患病率在5%以下,所以5%乘以0.3,低30%也就是4.5%。你觉得A长期吃水果患病率为5%,B不吃水果患病率为6.5%,你觉得高很多吗?那么再换一个,如果这个病很罕见,发病率只有0.1%(千分之一),那吃水果患病率为0.1%,不吃水果患病率为(0.1+0.1×0.3)%=0.13%,你还觉得高很多吗?数字游戏,呵呵。还有绝对危险和相对危险的意义。
崔略商:
我为什么觉得30%太高呢?因为对于这种慢性疾病,一般的干预预防手段能将发生率降低几个百分点就算很不错了,30%是好得不得了的成绩。比如,UKPDS(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中强化降糖对心血管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的降低效果,好一点儿的结果也不过32%,综合一系列研究的结果只有19%。甚至有的研究发现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不能预防冠心病,所以我觉得30%高得有点儿难以置信。
云无心:
关于我文章中所用的数据可见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网站上的一篇文章《蔬菜和水果:每天都要多多吃》(VegetablesandFruits:GetPlentyEveryDay)。
稻草人:
我觉得这种研究的数字只是参考作用,因为在数据分析上很tricky(微妙),有意无意加个变量少个变量,或者把变量重新分组,对于50%以下的风险都可能产生很大影响,而像你说的只有百分之几的风险,除非有很大的样本量,否则,统计学上很难有意义。云无心给出的链接中的研究说的是心血管疾病的总风险,不知道单算冠心病会怎样。并且,这个30%比较的是吃得最多的和最少的两个组,不知道中间组的数据怎样。还有,那个研究显示水果和癌症也没什么关联。营养学的流行病研究中很容易有混杂因子,不知道这个研究怎么处理潜在的混杂因子的,比如说喜欢吃蔬菜水果的人也许本身就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慢性病很无奈,危险因素多,预防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可能就像你说的,30%也算是很高了。
云无心:
稻草人说得很对。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在作为“科学证据”上的可靠性是比较低的。我正在写一篇FDA对于各种“抗癌食品”的态度,他们就经常对申请者提交的学术论文(权威的刊物)说“不足以做出结论”。所以,许多媒体在报道这类研究的时候,经常加入自己的过度解读。
所谓“竹盐减肥”
有朋友说现在“竹盐减肥”炒得很热,问我这个东西有多靠谱儿。其实,竹盐进入中国至少有十几年了,最初是在“高档牙膏”中出现的。大概是牙膏再高档也还是不如减肥产品有号召力,所以“排毒减肥”的竹盐产品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不过,竹盐其实不是新东西。在韩国,它大概可以算得上是“民族瑰宝”了。古时的僧侣把盐装在精心选择的竹筒中,用天然的黄土封上,再用特定的松枝烘烤,最后得到的固体粉末就是竹盐。这个过程往往要反复进行,“好”的竹盐会进行九次。古代韩国人用这样的竹盐来治疗多种疾病,据说有“奇效”。这样的炼制过程颇有中国道家炼丹的意味——精选的材料、长时间的炼制,所以在对竹盐的宣传中,经常宣称集中了“大自然的精华”和“几十种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消炎”、“杀菌”、“排毒”和“减肥”等功效。
对于这样的“民族瑰宝”,韩国人自然很骄傲。他们也希望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去证明祖先的神奇。在权威的生物医学论文数据库中,能找到零星的几篇对竹盐进行现代科学研究的论文。这些论文基本上是用竹盐去处理体外培养的细胞或者人为致病的老鼠,观察到了竹盐的一些效果。不过,这样的研究结果实在是太过初步,只能提供一些猜想,还远远没有进入针对人类的实验,也就完全不可能被任何一个国家的主管机构认可。而且,在这些不会被认可的“竹盐功效”中,也没有一项跟排毒、减肥能扯上关系。另一方面,韩国科学家们也老老实实地承认,还不清楚为什么竹盐与普通食盐有这些不同的功效。
至于有关竹盐的广告中宣称竹盐中的有机物进入人体后如何如何,则完全是臆想。竹盐的烘烤温度高达1000℃~1300℃,在此温度下有机物会被烧掉而只剩下无机物。也有广告宣称在此高温下,盐的分子结构发生了转化,生成了“高能量”的食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如果是真的,这大概是对于经典化学理论的改写。韩国科学家的研究则比较“传统”,指出经过炼制的竹盐可能含有了一些其他的矿物质,而这些矿物质可能会导致一些特别的功效。他们测量了纯食盐、粗盐和竹盐的成分,发现竹盐中锰、钙、锌、铁、硫等成分的含量比纯食盐或者粗盐中的要高。这也很符合化学中的物质平衡——竹子和黄土中含有比较多的这些成分,经过烘烤最后进入了食盐中。换句话说,竹盐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粗盐”。如果这些成分的差别是竹盐的所谓“神效”(如果它存在的话)的原因,那么完全用不着那么费劲地去用竹子、黄土和松枝反复烘烤,人们可以很轻易地混合出任何需要的组成来。
宣传竹盐神效的广告喜欢说在高温下这些物质相互反应,生成了新的“神奇”的物质。
按照化学理论,在烘烤这样的反应条件下,矿物质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即使重新固化以后以不同的形式结合,在人体内也会重新离解成单个离子,跟未经高温烘烤的混合物没有差别。
所以,竹盐广告中所宣称的那些“竹盐减肥”的理论依据,既不符合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也没有经过任何现代科学方法的验证。它的神奇,只能依靠对于“传统”和“经验”的信念来支持——也就是说,如果相信现代科学,那么它是靠不住的;如果相信存在着与现在科学不同的“科学体系”,那么它的任何结论我们都无法评价。
如果只是把竹盐外用的话,还不至于有什么危害——最多也就是花一些冤枉钱而已。但是,在许多“竹盐减肥”的“秘诀”里,是每天早上喝一杯“竹盐水”。而韩国科学家的论文告诉我们,竹盐的主要成分还是盐——现代科学公认摄入过多的盐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一般认为,人体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应该超过6克——在大多数人的正常饮食中,往往已经超过了这个量。而一杯“竹盐水”,又额外地增加了几克食盐?
争论不休的糖替代品。
甜味是人体能够感知而且喜爱的味道之一,为人类带来甜味的最经典、最常用的物质是蔗糖。但是,蔗糖或者其他的天然糖类,比如葡萄糖、果糖等等,同时也是一种高能食品。
现代人为了健康,极力减少糖的摄入量。对于糖尿病或者低血糖症患者来说,糖无异于毒药。
为了避免这些弊端又能享用美味,人类的目光瞄向了糖替代品。
所谓糖替代品,是指蔗糖或者糖浆之外能够产生甜味的物质。自然界有很多物质能够产生甜味,但是一方面这些物质的获取并不容易,另一方面它们自身也可能是高能食品,所以,天然的糖替代品的应用并不广泛。而一些人工合成的化学产品,甜度是蔗糖的几百倍,只要很少的用量就能提供人们所需要的甜度。这些物质也经常被叫做“甜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