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十年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行得非常广泛。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汇总的研究结果多达几十个方面。其中,证据确凿、被广泛接受的是经常吃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降低血压、软化血管以及减轻心脏病人各种症状突发的风险。它也能够提高“好胆固醇”的浓度——不过,同时也会提高“坏胆固醇”的浓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实验结果显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胎儿生长,以及幼儿视力和大脑的发育等。至于其他的“保健作用”,被认为实验结果还不足以支持结论。
总的来说,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于健康的好处是明显的。FDA也给予了鱼油GRAS的分类,即没有安全性问题。不过,如果服用量过大,也可能导致出血症状,比如流鼻血、血尿,甚至出现血性中风。因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保健作用”是跟剂量相关的,而大剂量又有健康风险,所以合理服用就成了一个问题。至于多大量算是“大剂量”,NIH的网站以前提供了一个“每天3克鱼油可能导致出血症状”的参考标准,但是在最近的更新中把这句话删除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总共0.3~0.5克的EPA和DHA。
通常的一颗鱼油大致接近这个量。
鱼油虽然是来自于鱼这样的“天然产物”,但是也并不能保证它一定就是安全的。比如,NIH认为鱼油可能存在着重金属等污染,如果没有自己医生的建议,不推荐给小孩儿服用。
虽然有研究显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婴幼儿发育,但是应该用多大的量也还是没有明确的数据支持。目前的许多婴儿奶粉炒作“几倍EPA和DHA”,也是一种推销噱头。另外,由于它能升高“坏胆固醇”的浓度,对于“坏胆固醇”浓度高的人也就相当危险。由于可能影响血液凝固,所以对于临产孕妇和将要做手术的病人,服用鱼油也有着潜在的风险。
鱼油本身只是一种渔业加工的产物,并不比鱼中的鱼油优越。美国心脏协会推荐吃鱼来摄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那些含脂肪多的鱼类,比如鲤鱼、鲶鱼、三文鱼、金枪鱼等,也都含有丰富的鱼油。胶囊中的鱼油只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方便,不需要去买鱼、做鱼来吃,而且很容易获得想要的剂量;二是鱼(尤其是野生的鱼)容易受到污染,而污染物通常在鱼肉中积累。国内对于鱼油“保健功能”的炒作有点超过了它本来的面目,从而使得其价格不合理地高涨。服用鱼油的方便和对鱼污染的担心,是否值得付出鱼油的高价?所购买的鱼油,是否真的像推销宣称的那样经过了污染物的检测?里面是否真的含有所说含量的EPA和DHA?这些问题不是科学所能回答的,只能取决于主管部门的监测和个人的判断了。
大蒜精
大蒜是人类食谱中历史最悠久的食物之一,传统医学认为它对于各种各样的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现代工业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可以把大蒜进行各种各样的深加工,提取出“大蒜油”,分离出“大蒜精”,做成“大蒜粉”等。人们希望或者说相信这些“浓缩的精华”可以无毒无害地实现各种“保健”作用。
实际上,现代科学对于大蒜以及各种大蒜成分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进行了很多研究。
到目前为止,至少有二十几个方面的作用有实验结果发表。这其中只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有比较好的数据支持。不过,这些实验持续的时间都比较短,一般只进行了几个星期。
至于更长时间是否依然有效,还有待于更多的实验去检验。而传统上认为的其他作用,都没有太像样儿的数据支持。
在一般正常的食用量下,没有发现大蒜有明显的副作用。但是,有一些实验结果显示大蒜可能有减轻血液黏稠度的作用。这对于血液过黏的人当然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临产孕妇或者即将做手术的病人,却会增加止血难度。所以,NIH建议这些人群应该避免食用大蒜以及大蒜加工产品。
许多大蒜产品宣称采用了“先进技术”,所以保留了“活性物质”。但是,现在的科学研究根本还没有弄清楚大蒜中对于健康有利的物质是什么,所谓的“生物活性”也没有明确的定义,“保留活性”也就只是一句空话。为了获得蒜的有益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天食用2~5克生蒜或者含有2~5毫克大蒜素的大蒜产品,比如0.4~1.2克的大蒜粉、2~5毫克的大蒜油、0.3~1克的大蒜提取物等。换句话说,一瓣大蒜在营养方面的价值,与其他的这些大蒜产品是一样的。
芦荟胶囊
人类使用芦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古埃及人把这种长在石头缝里的植物称为“不朽的植物”。传统上,它被用来通便、涂抹伤口以促进愈合、治疗一些皮肤症状。
芦荟胶囊是芦荟叶提取物的浓缩产物,被宣传成芦荟精华,号称有许多“奇效”。但是,不管是芦荟本身还是芦荟胶囊,都没有被证实有什么保健作用。有一些实验结果显示口服芦荟有通便作用,外用的时候对某些皮肤病有一定疗效。但是对于在什么剂量下有效,什么剂量下没有副作用,则还缺乏相关的数据。FDA曾经允许芦荟产品用做非处方通便剂出售,但是在2002年撤销了这一批准,要求所有产品重新开发并且提供安全性数据。芦荟其他的“保健”、“治疗”作用,也没有取得足够的实验证据。
结论
一个最广泛的错误认识是“天然产物就是无毒无害的”,认为只要是来自于动植物的东西纵然没有益处也不会有害——这差不多是“草本精华”的理论基础。动植物不是为人类而生的,传说中的神农氏也要通过“尝”来探索植物有没有毒——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古人的探索是相当靠不住的,许多慢性、轻微的毒性古人“尝试”几千年也还是发现不了。
另一个更广泛的错误认识是“如果一种东西对人体有好处,那么其浓缩的精华效果就会更好”。确实,多数东西对人体的作用是与剂量相关的,“浓缩的精华”也的确有利于人体很方便地摄取更多营养。但是,当剂量大了之后,好的作用加强了,坏的作用也加强了。比如,通常饮食中的鱼油和蒜是相当安全的,但是大剂量下它们都会增加流血风险;而芦荟可以通便,也同样可能导致拉稀。
许多保健品都宣称有这样那样的奇效,而许多效果纵然谈不上“奇”,也确实有一些科学实验数据的支持。但是,医药管理部门依然不认可它们,原因就在于:在用量小的时候副作用可以忽略,“保健作用”也很微弱;如果大量服用,“保健作用”可能加强,但是毒副作用也会加强。所以,在二者都得到充分认识之前,主管部门不推荐、不批准也不认可它们的“奇效”。人们对这些东西的追逐,除了被忽悠,更多的是出于一种“信念”,一种没有科学支持的“信则灵”的信念。
五行蔬菜忽悠汤
有一位姓马的网友给我发了一个介绍蔬菜汤的小册子,说是他父亲偶然获得了这个东西,便如获至宝,不仅自己喝,还介绍亲朋好友也喝。我想,就像许多民间偏方一样,蔬菜汤大概也不会有什么害处,喝就喝吧。我打开那个十五页的小册子,第一页的内容就令人叹为观止,于是有了探究一番的冲动。
除去开头一段极具诱惑力的引子之外,很快就进入正题:蔬菜汤乃是“日本预防医化研究所所长”立石和教授所发明,仅仅用很平常的五种蔬菜煮汤喝就可以治疗癌症。虽然我不研究癌症,也不研究蔬菜,不过这样重大的发明不应该没有听过。出于多年读书、工作形成的职业毛病,首先想到的是找来这位立石和教授的文献看看。可惜我不懂日文,也不知道这个名字的英文拼写,只好找人帮忙了。辗转找到了游历过日本的田不野,田兄一口答应帮忙,接着便到中文的网页上查询。
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五行蔬菜汤”有116000个相关网页,比林光常还要多一些。
而且,除了极少数对于疗效有一些质疑,绝大多数内容都跟那本小册子大同小异——若干个健康网站和电视台也对其赞誉有加,甚至百度百科也基本上引用了这个小册子的内容。
于是,回过头去继续看那个小册子,里面说立石和教授研究发现了一千五百多种防癌、抗癌药物,经过滤、筛选最后发明了这个“五行蔬菜汤”。他的实验是“把胡萝卜及牛蒡所熬出的汤注入含有癌细胞的培养液中,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本来非常活跃、坚硬的癌细胞几分钟内就死掉了。同时又用蔬菜汤喂食实验老鼠,老鼠活得更健康。经过数百次重复试验,其结果都是一样的。”感谢当年养过半年癌细胞的经验,我对于这个实验还算有发言权。虽然体内癌细胞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不死”能力——可以一直不停地分裂,但是在培养液里养活它们并不容易。换句话说,要弄死待在培养液里的癌细胞实在太容易了。酸碱度不对、盐浓度不对、温度不对、培养液成分不对?只要一种条件不对,癌细胞们就寻死觅活的。要是倒入一碗蔬菜汤它们还不死就太好了——细胞培养的成本会大大降低。如果这就可以找到治癌良方的话,每个人都可以发明一大堆——把果汁、可乐、白开水、盐水、醋、白酒等东西倒进细胞培养液中,癌细胞基本上也是扛不住的,“很快就死掉了”。同时再拿这些东西喂老鼠,“老鼠活得更健康”——也没说“更”是跟喂什么相比的。
我想,虽然这些实验靠不住,万一这位“教授”人品大爆发,误打误撞真找到了解决癌症这一世界难题的捷径呢?我还是应该以最大的善意来揣测这些有“重大发现”的人——不然很容易成为制造“伪科学冤案”的帮凶。于是,我耐着性子往下看。后面是解释为什么这几种蔬菜煮出来的汤有如此神效——先是这些蔬菜的化学组成,几十种化学名称加上含量往那里一摆,确实是很吓唬人。好在我看这些数字多了,也就习惯了——任何一种蔬菜,甚至野草,拿去一分析都可以列出这样的一堆数字。而那些成分,也几乎没有一种能够“防癌、致癌”的。不过,下面还有一堆来自“古代典籍”的作用,我却没法说它不对——我知道列出的这些成分都没有防癌作用,但是从“哲学”角度说,无法“证明”这么一大堆东西混在一起就一定不能产生一种“神奇”的汤——“五行”的神奇,或许就在于此。
后面的疗效更是让人热血沸腾——三天癌细胞的活动停止,一个月机能恢复。不仅是癌症,它能治的病差不多比我听说过的还多。这种“神汤”的发明,会让全世界研究癌症的大部分人失业,让无数的药厂关门,诺贝尔奖不发给他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嫉妒。一个东西太好了,就会令人难以相信——我也就等着看远在日本的松鼠会成员田不野找来的资料,来弄明白为什么这么伟大的发明却如此默默无闻了。
大概这位“立石和教授”在日本也是声名显赫,在我看完那个十五页的小册子之前,田兄的资料就发过来了。知道我看不懂日文,田兄还大致翻译了一下日文维基的词条:“大概意思是,1993年到1994年,蔬菜汤健康法兴起,当时身体不太好的渡边尝试了一下,然后与立石和一起写了《蔬菜汤防癌》一书。不久,立石和因为没有医生执照而行医、卖没有药品许可的药而被捕,渡边也因此受牵连。这本书在日本卖了185000册,许多人受骗。后来的考察证明这种疗法根本没有效果。没过多久,渡边逝世。另外,评论家草柳大藏、漫画家赤塚不二夫、职业棒球监督星野仙一夫人星野扶沙子也曾为其打广告。”
也就是说,这位立石和教授的“五行蔬菜汤”,在日本忽悠的年代比林光常走红两岸更早,吃上官司的年头也更早。立石和比林光常更牛的地方在于,找到了渡边美智雄来给他做“轿夫”。这位渡边先生,曾经两度竞选日本首相,虽然失败了,但也当了多年的内阁大臣和副首相。不过,科学问题毕竟不是政治权威能够解决的,骗局被揭穿,也几乎成了渡边副首相的政治污点。奇怪的是,“五行蔬菜汤”在发源地被揭穿十几年之后,却经由台湾走红了两岸。看看那十几万个中文网页中大量推销“五行蔬菜汤”的公司,大致可以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遗余力地推广忽悠了。
聚议厅
Marvin:
这汤要是打着减肥的招牌卖可能还合适些?我最不爱看那些“把汤冲到癌细胞里,癌细胞就死了”的所谓实验证据,你把癌细胞的培养液吸干搁空气里晾晾,它们也会前仆后继地死去,能说空气抗癌吗?
味精、鸡精与鸡粉
人体能够体验到的基本味道之中,有一种叫做“鲜”。亚洲人很早就用各种浓汤作为调味品来增加食物的“鲜味”,比如鸡汤、骨头汤、海带汤等。1866年,一位德国化学家发现了汤中的谷氨酸盐。到了1907年,有个日本人蒸发大量海带汤之后得到了谷氨酸钠,发现这个东西尝起来像许多食物中的鲜味,这个东西就是我们说的味精。
最初的味精是通过水解蛋白质然后纯化得到的。现代工业生产通过某种擅长分泌谷氨酸的细菌发酵得到。发酵的原料可以是淀粉、甜菜、甘蔗乃至于废糖蜜,使得生产成本大为降低。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原料,所以也可以说味精是天然产物,类似于用粮食酿的酒。另一方面,发酵与纯化毕竟是工业过程,许多人还是会把它当成“合成”产品。
谷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二十种氨基酸之一,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但是,被束缚在蛋白质中的谷氨酸不会对味道产生影响,只有游离的谷氨酸才会与别的离子结合成为谷氨酸盐,从而产生“鲜”味。在含有水解蛋白的食物中天然存在谷氨酸钠,比如酱油是通过水解蛋白质得到的,其中的谷氨酸钠含量在1%左右,而奶酪中的含量还要更高一些。有些水解的蛋白质,比如水解蛋白粉或者酵母提取物,其中的谷氨酸钠含量甚至高达5%以上。还有一些蔬菜水果,也天然含有谷氨酸钠,比如葡萄、番茄、豌豆,都有百分之零点几的谷氨酸钠。
这样的浓度,比起产生“鲜味”所需的最低浓度要高多了。
总的来说,味精是一种氨基酸的钠盐,本质上是一种提供“鲜味”的天然产物。当今市场上的味精是高度纯化的发酵产物,我国国家标准要求谷氨酸钠含量至少在80%以上,而高纯度味精则要求99%以上。
对于味精是否安全的问题,经历了漫长的争论。
1959年FDA基于味精已经长期被人类使用而给予了“GRAS”的分类。GRAS是“generallyrecognizedassafe”的缩写,是FDA分类中最安全的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