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复旦成功学习法
22626000000019

第19章 复旦学子成功秘笈(19)

所谓“竞技状态”,它原来是一个运动术语,指的是运动员参赛之前在身体、技术、战术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能获得优异成绩的最适宜状态。这里我们把它引申到考试上来,是因为考试同比赛一样,都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将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展示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考试也是一种比赛,而且不光是人与人之间的比试,还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较量。较量的中心除了知识能力外,心理素质其实也是一个“考点”,因此我们要注意调整好竞技状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走进考场。

1.不要临时抱佛脚

“临时抱佛脚”并不可能使你成为考试的幸运儿。拼命地临阵磨枪会使你在考试的前两天达到最佳状态。但过了这个临界点,到真正考试时你却可能已经身心俱疲了。因此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其实,“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这句看似调侃的“考试理论”也有它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玩”既表现了应试者内心的自信,又避免了竞技状态的缺乏。当然,“玩”也要有个限度,适当地进行活动和锻炼,保持充沛的体力和开朗的心情才是惟一的目的,而临时抱佛脚则表现了一种消极的态度,一种无奈的心理,它只能说明一点,那就考试临头了自己却还没有准备好。避免“临时抱佛脚”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平时多烧香”,即学习要从日常抓起,大家都知道有个“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道理,说的就是基础打好了,大楼才盖得起来。

2.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有句流行语叫做:“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试,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都是紧张的事情。家长可能会一股脑儿买回大本小本的课外辅导书,以及补脑的营养品。

其实,家长最重要的事情是让孩子心理放松,能够坦然、从容地去看待考试。有些家长从孩子一上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只重视孩子的分数,这样,会使孩子把考试看得过于严重,难免会产生紧张、恐惧、担忧的情绪。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厌烦、抵触的心理,大脑皮层会出现保护性抑制,从而妨碍正常的认知活动。因此,家长要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反复强调父母对孩子是充满信心的,并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同时做父母的还要告诉孩子,不管考试成绩是好是坏,父母都爱他、信任他。由于父母亲的信任,孩子就能增强应试的自信心,他就能够以一种很好的情绪和精神面貌去进行紧张的战前准备。

家长可以同孩子一起“临阵磨枪”,相互讨论学习中的难点、重点和疑点。父母也可以为孩子梳理整个思路,让孩子有条理、有系统、有逻辑地强化以往的学习。父母参与学习,会让孩子学得更有兴趣,同时,也学得更有效率。

有这样一位家长,他在女儿考试前,总让女儿先模拟出一份试卷,由他来考试,再让女儿改试卷。同时,他也为女儿出试题,让女儿答卷。因此他的女儿面对考试时就不再紧张,反而觉得挺有趣的。

这位家长从未为女儿买过保健品、营养品之类的,而是仅仅通过简单的食物、水果补充孩子的营养,注意饮食荤素的搭配,从营养到味道去全面考虑。他认为考前有了好心情,吃饭就会香,营养自然也就充分了。这位父亲为了让女儿心情轻松,他会放些音乐,讲些笑话,让女儿减少压力,愉快而自信地迎战。

有一次,女儿问他为什么不像别的家长那样“制造”考前的紧张空气?他告诉女儿,他也曾经考过试,他知道考试仅仅是一种检验学习的方式。他说他以前有个很优秀的同学因为考前焦虑、考试紧张,每次总是一上考场就病倒,或者败下阵来;而他自己由于心理上很放松,总是有三分的水平能考出七分的成绩来。他告诉女儿,考试也好,做事也好,它都不是很单一地表现能力,人的性格、心理都会有一定的作用的。

3.学会自我调节

大考前的半个月是积攒力量的关键时刻。须知,这里的“力量”不是惟恐漏掉了哪一个字的死记硬背的功夫,而是形成最佳竞技状态的“力量”。素质教育一改以往将应试者变成考试的崇拜者的做法,转而提倡考试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大小是和考试竞技状态的好坏密切相关的。如果一场考试需要自己两三年的扎扎实实的学习才有可能取得优异成绩的话,那么很显然的是,最后的15天已经在知识学习上发挥不出什么作用。与其以丧失状态为代价而寸土必争地寻求完美,还不如使自己放松下来,修养15天,以导引最佳竞技状态的爆发。

不过,考试者切不要走另一个极端,将放松自我变成放纵自己。譬如,整日从事体育活动,或整日游戏玩乐。放松仅仅是相对于平时紧张的准备而言。这15天里要在保持良好的作息的前提下完成最后一次独立的大略的系统复习,这样做为的是能够逐渐提升竞技状态。

同时,因为多日的放松有可能会使你产生麻痹的思想,所以在考前放松中,你需要以一定的学习刺激来逐渐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前15天到前10天中,做一些自己最喜欢的难题;前10天到前5天,做一套完整的模拟考试题;前5天到前1天,抓紧时间复习一下自己所认为的知识重点。

人体的生命活动有其固定的规律,只要你运用适当的方法,你就能够对自己的生命规律有一定的把握。

二、身体是考试的本钱

人的身体与其心理活动之间是紧密关联的,心理活动往往伴随着身体的变化,而肌体的变化也会引起心理上的问题。众所周知,考试是一种高负荷、超强度的脑力劳动,它要求身体各方面要协调一致,统一作战,如果身体的哪一个“零件”出了毛病,大脑还能集中精力进行答题吗?应试者还能取得好成绩吗?所以保持身体健康对考试是极为重要的。而在考试之前,保持身体健康的要素是“三好”:睡好、吃好、身体好。

1.睡好

睡眠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它是大脑交替休息的一种表现方式,对于临考的学生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比让高速运转了一天的大脑养精蓄锐更重要的了。可是往往就有好多同学,越是快到考试了就越是睡不着。按道理,大脑已经劳累了一整天了,应该是很容易就入睡才对的呀。那么究竟是为什么睡不着呢?

调查表明,之所以会出现“睡不着”这种情况,大部分是由于同学们把睡眠问题看得太重,以至于形成这么一个简单逻辑:睡得好就考得好,睡不好就考不好。

在这种压力下,你的睡眠一定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你需要的,只是个正常的睡眠状况就可以了,而不是绝对化地要求每一个晚上都必须睡得多么香,多么甜。当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不能实现时,有的人就会陷入惴惴不安的心态里。

其实你不妨顺其自然。一旦睡不着了,你可以先轻松地对当天的知识做个回忆或总结。就让你的回忆和“睡不着”成为并行的活动,你管意识活动,你的身体管你的睡眠。当你的身体感到疲倦,需要睡眠时,不需要你做任何的努力,自然会进入梦乡。

2.吃好

这里所说的“吃好”并不是指顿顿熊掌燕窝,餐餐山珍海味,而是指饮食营养搭配的均衡化、合理化。因为饮食为维持生命,也为学习、工作提供必需的能量。它能补充身体的损耗,为人体从事各种活动提供多样的元素,所以均衡营养才是最重要的。

专挑好的、贵的东西吃也并不见得对人体十分有利,因为那种吃法所摄取的营养可能不均衡,反而会导致思维能力发展的不平衡。比如长期不吃豆类食品,记忆力的顺利发展就得不到保证。因为通过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人类营养研究所前教授布赖恩·摩根博士的研究表明:绝大部分豆类中富含卵磷脂,而卵磷脂恰恰有助于增强记忆力。另外,维生素是健康所需的最基本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多吃青菜,因为这些绿色植物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很多同学挑食不爱吃青菜,这是不好的,应该慢慢把它纠正过来。我们要追求的,不是一时的饭菜合不合自己的爱好,而是长期的膳食平衡。

考试前的一段时间饮食尤为重要,因为考试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脑力和体力,营养若是跟不上,此前的一切工作也就白费力气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天的饮食应该是这样的:

两种以上的青菜,如南营、白菜等维生素含量高的蔬菜。

一个苹果或其他含水份较多的水果。

一定量的肉或鱼。

一个蛋是必不可少的。

半斤以上一斤以下的牛奶,配以面包,包括一定量的粗(全麦)面包。

足够的水。

3.身体好

脑力的投入是以身体的健康为前提的。体育锻炼是保证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体育锻炼时,人的呼吸与血液流动的速度会加快,大脑的供氧和供血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从而使大脑得到更充足的营养供应,思维就更加敏捷。

体育锻炼还起到心理调节作用,它是消除郁闷和忧虑的最好办法。户外散步能使你看到和碰到一些新颖的事物,能够刺激你的大脑,启发你的思路,并且肌肉活动的本身也常常能改善一个人的情绪。在很多体育游戏中,你不得不集中精力去应付一个接一个的刺激,从而使你暂时忘记所有的烦恼。

那么,怎样锻炼身体才不为过呢?

锻炼身体的一般准则是:以健身为目标,以轻微的调节性活动为主,避免完全不动。而从事剧烈运动时要谨慎,因为紧张剧烈的活动会使中枢神经系统疲劳,从而降低脑力劳动的能力;而较轻微的适度的锻炼则会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

在现实中,我们也可以发现,那些整日在操场上疯狂玩耍的学生往往很难成为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所以我们在锻炼身体的时候,也应该讲究适度。在方式的选择上,跑步、打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比较好;篮球、足球等集体项目也可以适当参加,但应以娱乐放松为目的,避免过于激烈的对抗。

三、准备好考试用品

不同的考试对于考试工具的要求也就不同。比如数学考试需要铅笔、尺子、橡皮,而语文考试就不需要这些东西。现在的考试一般都要求用蓝黑笔作答,所以笔的准备很重要。不但要看清楚颜色,还要查看一下墨水或笔芯够不够完成一场考试,最好的方法是准备两枝笔,万一一枝坏了,另一枝就可以马上“替补”。如果允许的话还可以戴手表进考场,以便随时把握进间进行作答。

另外,如果有准考证的考试,一定要准备好了,同时若还要需要其他证件,如身份证、座位号之类的,要和准考证一起放好,以免节外生枝。

■克服考前焦虑症

一、什么是考前焦虑症?

考前焦虑症也叫考前综合症。它是指学生在临考之时一味地紧张、担忧,乃至烦躁不安、心绪不宁。不但影响了正常的复习工作,甚至寝食难安,连日常的生活规律都被打乱了。考试前的紧张、担心是正常的,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考好,你身边的人也希望你能考好一点。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你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知不觉便愈来愈心事重重,害怕自己考得不好,可越是担心,学习的效果就越差。这就是“考前焦虑症”的表现及后果。

通常,产生考前焦虑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来自父母、老师的压力。

也许你每天都会听到父母或老师重复了不止一遍的“要考好”“别辜负了爸妈啊”之类的话。于是,你希望自己能考得让父母、老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