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复旦成功学习法
22626000000002

第2章 复旦学子成功秘笈(2)

英国著名数学家麦克斯韦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画家,可是孩子却不喜欢美术,他把写生画中的菊花都画成了圆形、三角形或梯形的了。做父亲的明白了孩子的兴趣所在,就买了许多数学方面的书,麦克斯韦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后来终于在数学方面获得了杰出成就。这说明,让孩子学习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就能够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从而使学习兴趣得以提高和持久。

5.合作法。

在家庭生活中,遇到一些较轻体力的或者带有几个小困难的活儿时,你可以试着邀请你的孩子和你一起共同完成工作。比如在花盆里栽花、小修小补家用器具等。和孩子商量着干活,不但在品格上教育了孩子,如培养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思想,以及小主人翁意识等,而且能够以此为契机让孩子运用学过的知识做些小发明、小创造,或者开动脑筋克服一些困难并进行力所能及的操作,从而在劳动协作中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动手能力,检验并提高孩子运用知识的实际水平。

通过这样的重点培养,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将不再是令其厌倦的事了。他将对新知识的获取产生一种向往和夭然的敏感,学习从此将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善于发现自己的学习潜能

复旦学子通过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们普通人对自己潜在的能力往往认识不足,只有面临巨大压力的时候,才能将潜能召唤出来。

发现自己的潜能

美国一位颇具声望的教育委员会委员30岁之前一直过着平淡的生活,直到她去了一趟两个儿子上学的学校,她的一生出现了转折,校长的话让她的心都碎了。“你这两个儿子反应太迟钝了。” 校长对她说。

她自己从小智力就很差,以至于不得不退学。如今两个孩子又被列为低能者,她难以忍受。她决定自己先上学,再教孩子们。

就这样,她上学了,还要兼顾家务。到第一学年末,她惊奇地发现,自己的能力并不比别人差。于是,她更加努力地学习。

后来,她被授予文学硕士,再后来,她又取得了博士学位,并成为美国教育委员会委员。她的孩子们也在母亲的鼓励下,出色地完成了学业。

智慧和能力总是潜藏在我们的生命之中,一个人如果永远发现不了蕴藏在自己体内无穷无尽的财富,那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当你挖掘自我,利用自己巨大的潜能时,你的价值才能实现。

绝不放弃学习

英国小说家约翰·克里西年轻时被退过742次稿件,可他却坚持不懈地继续努力,终于成了大作家,一生共创作564本书,实现了理想。鲁迅、华君武等名家也都经历过退稿、失败,可他们都没有放弃梦想,一直努力直至成功。

一位高考状元曾经怀疑过自己是否算得上聪明。小时候一个长辈给他出智力测试题:树上有十只鸟,一枪打下一只来,树上还剩下几只?他回答是九只,而且一再坚持是九只,被长辈说成是“傻乎乎的孩子”。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他的成绩都是六七十分,在班级是后几名。他多次参加数学竞赛,都是银羽而归,无功而返。到了初中,学习成绩才开始赶上来,使老师们看到了他的潜力。

看到自己智慧的亮点,编织一个童话,然后一步一步地去实现它。

让我们记住这句话:没有努力地试过,怎么知道自己不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以兴趣的重要作用也有精辟论述。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或许,把激发学习兴趣作为学习方法来谈,有点儿不恰当,但是,若是离开了这一点,谈任何的学习方法,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复旦学子的成功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注意培养、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不同于那些缘于学习压力怀有逆反心理的同学。他们对学习的态度一向很端正,觉得学习并不是如某些人所说的是达到某种目的(比如说升学)的一种手段,甚至单纯说它是掌握知识的过程,都是不很恰当的,因为它肩负着帮助我们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了解世界的重任。同样,我们的课本也都是有经验的专家权威经过反复斟酌而精心编写而成的,里面的内容自是茫茫学海中我们首先应掌握的最基本的东西。它是比我们课外读物更有价值的东西。明确了学习是一件意义重大而乐趣无穷的事,课本是一些非常好看的书,他们便很自觉地投人到学习中去,积极主动地去背去做,而不是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去应付,并不停地抱怨它枯燥无味。由于有积极的态度,加之平时的刻苦努力,学习上也屡见成绩。这样就能不断地领略到学习上的愉快,有一种收获般的成就感,这就更促使我精神振奋,不知疲倦在去学习,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有信心,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日久天长,学习已是一种生活需要了。

既然学习兴趣这么重要,那么,很多同学的学习兴趣是怎样减弱的呢?

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就能跟着回答如何提高一个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假如某学生对数学很感兴趣,但教师每天都叫他做他根本不可能做得出的题目,天长日久,该学生还对数学感兴趣吗?再者,假如周围的人都能做老师布置的日常作业,惟独该学生一题都不会做,则此学生不感觉自己真是笨吗?再进一步,假如师生不仅不帮助他,还常常讽刺挖苦他,说他笨头笨脑,根本不是学数学的料,则该学生是否对数学已兴趣扫地了呢?

因此,要减弱某人对某事物的兴趣,无疑可用三个最基本的办法:

1.让他产生畏难情绪,让他觉得学习之难,难于上青天。

2.让他与周围的同龄人有个对比度,在对照比较中发觉自己简直是个活生生的笨蛋。

3.经常讽刺挖苦他,彻底摧毁他的自信心。

这三部曲一“唱”的话,任何学生的学习兴趣都会一落千丈。学习兴趣一落千丈,成绩还能上去吗?

既然上面问题回答了,则这个问题就不难回答,只要对上面的三部曲反其道而行之即可。

第一,要使学习的内容是能够接受、能够理解的,这必然要求:

1.教材不能过难,尤其是习题不能过难,要适应大多数学生的理解力。

2.学生要有相应的基础,如果基础很差,就得花时间补好基础,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3.教师要讲得透,假如教师自己只能照本宣科,或虽能讲定理做习题,但讲得不深刻,讲不出个所以然来,则学生也就理解不透,许多方面只能认识模糊了。

第二,尽量营造一个自我突出的环境。假如周围同学能做的我都能做,则我的自信心就能很好地保持下去;假如有的方面我能做,而其他同学不一定能做,则我的自信心就愈加强烈了。

第三,既要有明显的赞语,又要有暗示性的褒扬,这种赞语与褒扬是激励学生进步的催化剂。别人的赞扬是自己比别人更胜一筹的客观评价,是自我价值存在的社会性、外在性的表现。

学的东西能够理解,自己常常比别人显得优秀一些,别人也明白地承认这一点,赞赏这一点,还有比这些更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事吗?

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每天批调而行,长此以往,还怕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业吗?

中国许多学生学不好某门课程的原因主要是:①学的东西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能力范围;②由于内在与外在的种种因素,他们的基础打得不扎实,后来又没有花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好好补一下。这里的补不是容易的事,其实是相当费力的。

学生怎样努力,才能在学习上实现从无兴趣到兴趣浓厚的飞跃呢?

在教材内容适度的情况下,对学生自身来说,存在着兴趣学问的“三部曲”道理。

1.欲望兴趣:

这是学习之前的欲望兴趣。这个欲望兴趣实质就是人的欲望,人没有这个欲望是不会花任何精力去学的,而这个欲望又是与理想、志向、志愿相联系的,是与“志向学”这门从来没有开设的课相联系的。

2.强迫兴趣:

这是学习初期碰到的问题。要学习的东西(包括概念、基本定理、公式等)对我们头脑来说必然是从无到有的,而这些基本的东西只是构成以后再深入学习的兴趣单元。这些兴趣单元的本身是由对科学有着极强敏感性的科学家们提出的,一般的人是提不出来的,一般的人只是勉强去学习它,而一般人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在各种兴趣单元的联系中才能产生出来的。

譬如学围棋,围棋规则是兴趣单元,它本身并无多大兴趣可言,对围棋的真正兴趣是在以后的较量中产生的。几何学上的点、线、面、平角、直角、平行线等等是基本的兴趣单元,而只有熟悉了这种兴趣单元,才能对几何学产生真正的兴趣,当然这类兴趣并非一下就穷尽的,而是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获取的。由于兴趣单元对普通人来说常常不构成兴趣,因此学习者就非得有一段“强迫兴趣” 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较痛苦的、被动的,因为强迫的东西总是不“悦人”,因此,要获得强迫兴趣单元是要有一定毅力的。反过来,一点毅力没有的人也是根本不可能学好任何科目的。

3.惯性兴趣:

有了强迫兴趣后,学习中会自然产生出一种惯性兴趣来。任何学科如果不能自身产生出一种惯性兴趣,则这种学科就必然没有生命力,也就没有人去从事科学研究了,学科也就不能发展了。有人说,有的科学家像苦行僧一样生活,从来不知人间的乐趣,殊不知,科学家是自得其乐,乐在其中,这是不懂科学的人所不能理解的。既然学科本身有惯性兴趣,那么,学生的进步主要是取得了从强迫兴趣到惯性兴趣的飞跃。而学生如果实现了这个飞跃,则学生也就变“他觉” 为“自觉”了,所以,这个飞跃也是学生能学好某学科的最关键的阶段。

当然,如果没有阻力,依照惯性,此“学习运动” 的惯性兴趣会不断进行下去,但一般说来,学习中总有持续不断的阻力,而这种阻力会使惯性兴趣成为“减速运动”,因此教育的目的是要使“惯性运动” 成为“加速运动”,即要持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惯性兴趣。

■绝不放弃学习

高考考查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包括其心理能力。心理素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考生的水平发挥。我感觉对于高考考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信心和毅力。

有人比喻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面对高考,首先要面对自己。自信心是学习的动力和拼搏的勇气。有一个复旦才子这样述说了自己的高考经历:记得,我曾经连续两次模考都考得很不理想,老师把我叫去,问我这样下去你能考上大学吗?我只说了个字:“能。”于是第三次模考我就考了全班第一。高考前,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为了什么?为的就是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我付出了的努力,就一定会收到回报。我现在正在为我的成功作最后的努力,我是不会让成功功亏一篑的,坚定的信念,会让你以加倍的努力去面对挫折和喜悦。

一个人只要选定了参加高考,就注定要放弃很多东西。我记得我高三那年,没有看过一次电影,没有在电脑上打过一次游戏,没有读过一本小说。学习累了便带上书去散散步。有位著名的学者曾说过,“作学问就一定要能耐得住寂寞”。不要总是想给自己找个借口休息一下,娱乐一会,这样只能是自欺欺人。只有比别人付出的更多,你成功的机会才会比别人的更大。对于高考生来说,能抵抗得住外来的各种诱惑与压力,专心致志地去学习,这就是你的毅力。有了这种毅力,成功也就不远了。

高考不仅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磨练,只有经得起磨练与考验的人才会成功。“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但愿你的汗水能换来一个火红的七月。

一、提高你的自信心

从复旦才子的成功经验来看,自信心对学习有着极大的作用。如何提高你的自信心呢,下面介绍几位复旦才子提高自信心方法。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下述的一种或几种坚持试用,必有成效。

1.在心底对自己说“我行”、“我能行”

有自卑感的同学评价自己,总认为自己不行。我语文不行、我数学不行、我英语不行、我这不行那也不行。越认为自己不行就越没信心,越没信心就感觉越没劲,甚至破罐破摔。

有些同学,自己学习基础较差,快到期末考试时心里总想我期中考试就没考好,我不行,这次还是考不好。反正是考不好,反正又得受我爸爸妈妈的斥骂,就不想复习了。那自然还是考不好。

为了克服自卑心理,为了树立自信心要心中默念“我行,我能行。”默念时要果断,要反复念,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时更要默念。只要你坚持默念特别是在早晨起床后反复默念九次,在晚上临睡前默念九次,就会通过自我的积极暗示的心理,使你逐渐树立了信心,逐渐有了心理力量。

“天生我才必有用”,别的同学行我也行。大家都是人,都是一个脑袋,两只手,智力都差不多。只要努力,方法得当,自己成绩也能提高。其实即使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他一放松努力,他的学习成绩也会下降。我要努力,学习成绩就会提高。

2.开心事是信心的产物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开心的事,开心的事就是你做得成功的事,那是你信心的产物,力量的产物。每个同学都有很多开心的事,你多想你最得意,最成功的事。例如你百米比赛获得优异成绩的情景,回想那时你心理的感受。

某初中一年级学生焦某某,进入初中一年级后,认为可以松一口气了,觉得小学六年级紧张了一年,该放松放松了。结果学习成绩逐渐下降,期中考试数学竟不及格。这对她刺激很大,心灰意懒。

她的妈妈看到这种情况后,就对她说,只要你振奋起精神,拿出你小学六年级时的学习劲头你就行。在与她妈妈的交谈中,她回想起小学六年级奋斗的成绩,在小学六年级期中考试总分全班第三名受到老师表扬时的情景。于是对她妈妈讲,我好象心里踏实些了,有了点儿力量了,我相信我经过努力,我还是能行的。

3.常常微笑

没有信心的人,经常是愁眉苦脸,无精打采,眼神呆板。雄心勃勃的人,眼睛闪闪发亮,满面春风。人的面部表情与人的内心体验是一致的。笑是快乐的表现。笑能使人产生信心和力量;笑能使人心情舒畅,振奋精神;笑能使人忘记忧愁,摆脱烦恼。

学会笑,学会微笑,学会在受挫折时笑得出来,就会增强信心。请同学们仔细地体验一下微笑的心理感受,请你对着镜子自然的微笑,体验一下你内心的感受。看起来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做起来确实有效果。当你逐渐养成了经常微笑的习惯,你就会觉得内心充满了力量,充满了信心。

4.不要垂头丧气

人在遭到挫折、气馁的时候,常常垂头丧气。垂头是没有力量的表现,是失败的表现,是丧失信心的表现。成功的人,得意的人,获得胜利的人则昂首挺胸,意气风发。昂首挺胸是富有力量的表现,是自信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