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原来在王府井工艺美术服务部工作。下岗那年我45岁,在单位下岗人员中,李东差不多是岁数最大的了。单位和我们这些老职工签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和劳务输出协议,社会保险该上的还给上,为的是让我们安心到社会上去闯练。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真的,当时我真不愿意走,干了快30年了,半辈子的心血都流在这儿了。可又一想,我们“老三届”这一代人,什么风风雨雨都闯过来了,现在企业有困难,就再为国家分一次忧吧!
年龄大,又没专长,李东的个人条件要再就业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我抱定一个信念,只要能找到个工作就去干。苦、累李东不怕,文革时那么困难的时期都过来了,现在这点累怕什么。
正巧厦门东风制药厂北京联络处,招“酸痛灵”药的咨询员,单位介绍李东去,同时对李东说:“用人单位得挑人、面试,你这么大岁数,用不用可没准”。来招人的是北京联络处的经理,他问李东为什么愿意当“酸痛灵”咨询员?李东说:“医和药连着,从小李东就想当大夫,现在没戏了,以前我还学过手诊,能简单看点病,只要要我,这个工作我就能做好”。
对方还真要了李东。就这么着,我下了岗又马上上班了。
经过短期培训后,李东在东四宏仁堂药店当了一名咨询员。
谁知,上街发传单,招呼人免费治疗这一关,就有人没过去。王府井工艺美术服务部,凭这单位,就说售货员也是国家级的,上大街干这个,好多人觉着面子上不好看。况且嚷嚷一天不算,还得给人做治疗。什么人都有,哪儿痛都得给治。这份累,“国家级”售货员过去也很少受过,有些人不干了,重新拿200元生活费回家呆着去了。
“为人不自在啊”,我也尝到了给人打工的滋味。像李东这样干了几十年的老职工,在原单位就是和领导戗戗两句,怎么说人家也得给点面子吧!新单位可没这么一说,纪律还很严,上班不许坐着,不许聊天,要不停地介绍药的性能,给顾客做治疗。没过多少日子,我嘴里就长了泡。
但是李东没走回头路,不要说家得养,就是自己也得有个生存空间。回家呆着,人还不呆“朽”了!既然是再就业,就扎扎实实从零做起,打工也要打出“样”来,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
当时李东五节腰椎和左、右脚后跟都骨质增生,一天八小时可钉可铆站下来,回到家全身就跟瘫了似的。丈夫体谅我,洗衣、做饭、买菜,差不多把家务事都包了。患者腰痛、腿疼还好说,遇上脚痛的患者,有的一脱鞋,那味熏得人直想吐,治完了连饭都吃不下去。快50岁的人了,还抱着人家的臭脚丫子伺候人,背地里我也没少掉眼泪。不过,委屈归委屈,干归干。要想把一件事情办成个样子,就必须会吃苦。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所谓久闻不知其臭,就是这个理。
年龄大的人再就业,在许多方面是不如年轻人,可也不是没有优势。特别是干服务业,长相清纯亮丽当然赏心悦目,可更多的顾客看重的是和蔼可亲、体贴周到的服务。为人妻、为人母的中年妇女,前一条没有,后一条却不难做到。正所谓各有各的优势。
有一次,我们店里来了一位穿着破旧的的老人,他家在河北衡水,来北京当临时工。老人腰疼腿疼,连着20多天天天来做免费治疗,就是不买药。我们觉着老人这么大年纪,也挣不了几个钱,挺不容易的,他随时来,我们随时治,每次给他用药,按摩都格外仔细耐心。最后,老人万分感激地说:“这么多日子我光看病不花钱,你们不嫌我烦,也不嫌我脏,现在我腰腿疼好多了,你们的药好,服务好,人更好”。他不光自己买了药,还到农村用这药给乡亲们治病。如今,老人已经回河北了,仍常来北京买药,衡水的老白干酒、小米、红豆等特产,他都给我们带,就跟走亲戚一个样。
事情就是这么回事,肯付出,就会有回报。以前,宏仁堂一天也就卖一、两瓶“酸痛灵”,自打我去了,每天增加到七、八瓶。
领导觉得李东挺有成绩,就让我组织一个“酸痛灵”义诊队,在北京和全国各地做促销。这期间我认识了哈尔滨“酸痛灵”联络处的经理。她鼓励李东说:“全国那么多大城市‘酸痛灵’市场还没开拓,你挺能干,又干了一段时间有了经验,还不如干脆自己挑摊干去”。这话让李东动了心。人一辈子遇到的机遇并不多,到了这个岁数更得抓住身边的每一个机遇,去尝试尝试。
回家一商量,爱人说:“岁数那么大了,身体也不好,孩子又上中学,你折腾什么呀,就在这儿凑合干吧”!熟人、朋友也都是这态度。
李东都认为,干事业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有那股劲,很多事情是可以成功的。
女儿特别支持李东说:“这么好的机会还不试一把,我都这么大了,能自己管自己了”。
西安是李东到外地建点的第一站。刚去的时候人生地不熟,药店里同类药特多,一般也不轻易进药。我知道北方人豪爽仗义,就选择了一家有影响的药店,开始了“软、磨、泡”。药店经理上班,李东上班,他下班,李东下班,就在接待室等他。中午他出来吃饭,李东就向他介绍“酸痛灵”药的特点说,我已经观察好几天了,在你们这准能卖好,你就试试我的药吧!我这么大岁数,连着几天对方也不忍心了,说:“你这个大姐真不容易,左一趟、右一趟在这儿等着,我就试试你的药,要是药效不好,可绝不进”。一试,效果不错,就这么着,李东先后打进西安六家药店,建立了“酸痛灵”咨询点。
西安市场基本稳定,李东决定再到成都去闯,到了成都没地方住,先是住朋友家,人家10多口人,李东就睡在地板上。后来租了一间房子,和药睡一块,药味重,熏得李东天天头疼。我知道,和不同地方的人打交道得用不同的方法。南方人做买卖特精明,不见真佛不烧香。李东对药店经理说:“咱们先试试,头一个月我们免费做治疗,你们卖药,赚钱归你们。如果卖得好,你们就答应我们建点进药。”人家在药店紧靠门口的地方放了两张凳子,下雨全潲进来,等于淋着,太阳一出就晒着,但对这一席之地我们格外珍惜。当时就李东和一个成都小姐,每天早上药店还没开门,他们就到门口等着去;晚上人家关了门,他们还舍不得走。治疗免费,服务耐心,很快他们就远近闻名了。有位舞蹈演员不小心崴了脚,刚巧两天后又有演出任务,她让人搀着来到咨询点。他们想方设法给她治疗,结果还真没误了她演出。经过这件事,连药店经理都对他们另眼相看了。一个月试下来,“酸痛灵”的销售额超过了同类药品。
前后不过两个月功夫,20多人“酸痛灵”咨询点相继出现在各药店,成都联络处建起来了,我当上了经理。
记得头一次上外地搞促销时,李东连火车票都不敢自己买。假如当时没勇气迈出第一步,自然不会有今天了。路,就是要靠自己去闯、去走,否则不会有现成的事业等着你!
许多下岗待工人员都有以下特点,一是年龄大,二是技能单一。但是,只要实事求是的干,肯下功夫,就一定会有收获。
刚开始做咨询员时,李东就一点点把“酸痛灵”的用途、用法、用后的反应等都想方设法弄明白,同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知识,有关的医疗、医药书籍,养生健身之道都琢磨,时间一长,李东也快成半个大夫了。一次,一位戴金戴银的小姐来到我们店,开口就说:“我买你几瓶药不在乎,但治不好病我可不答应”。我利用掌握的知识为她测病、敷药、按摩,她还挺信服,买了两瓶药高高兴兴地走了。望着她高高兴兴远去的背影,李东笑了,认为她的努力没有白废。国内外的营销书我也看了一些。通过优质服务,让顾客自觉自愿接受你的产品,这一招就是从书上学来的。
人在社会上闯荡,像李东这么大岁数的人了,也难免不会牵挂家里。每当这时,她总是把痛深埋在心底。
几年来,李东走南闯北,增长了见识。南方人就业观念很新,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强。他们不怕丢人,不怕吃苦,什么都能干,大街上有很多缝纫机摊,他们在那缝缝补补,做一些床罩、窗帘,大街上擦皮鞋的也非常多。在成都买菜,土豆、莴笋都削了皮,栗子剥成肉,他们方便了群众,自己也有收益。现在我们一些北京的下岗职工的择业观念还没改变,挑挑拣拣,工资少不干,脏了、累了不干,有人说给三、五百元养不了家就不干。可下岗就想挣大钱是不可能的,天上不会掉陷饼,要从基本的干起。首先要给自己找一个生存的空间,就拿厦门东风制药厂北京联络处来说,在工艺美术服务部招了三十多人做咨询员,但干到最后就剩下四、五个了,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吃惯了大锅饭,受不了那份苦那份累,他们宁愿拿着生活费在家舒舒服服,天天打牌、逛市场,也不愿找份工作干,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财富点拔
年龄大、技能差,都不是再就业的主要障碍,关键是要走出自己心理上的误区。人这一辈子,撅着嘴是过,乐着也是过,干嘛不笑对人生呢!只要人老心不老,敢于面对现实,肯于付出,同样有希望在再就业的岗位上做出成绩,实现自身价值。我要说,是再就业给了我第二次青春。
巾帼何须让须眉
与张晓燕一样有下岗遭遇的李丽、杨丹、彭缓缓生活境况似乎比她好了一些。三姐妹原来都是一家毛纺厂的职工,李晓青和彭淑兰原来在厂中做检验员,杨艳丽在车间搞生产。三个人由于家住得较近,平时挺要好,她们是那种无忧无虑的女孩子,似乎从不觉得生活的深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1994年8月,她们所在的厂破产了,三姐妹成了待岗职工。从不知生活酸甜苦辣的三姐妹一下子懵了,心里顿时不是滋味,手也不知道搁哪儿好。平时从不把干活当回事儿,厂子效益尽管不好,但没为之付出过多少的她们根本不在乎,反正她们也没过高的生活要求,有点儿钱够化妆,日子就高高兴兴打发了。没想到现在没活干了,“养活自己”的微薄的工资也没了,回到家里吃闲饭,心里不怎么舒服,别人冲你笑笑,都觉得是在瞪你。
怎么办,三姐妹整天逛市场,想看看哪儿有发财之道。爱吃水果的她们发现别人卖水果能赚钱,而且成本不大,私下一合计,就开始卖水果了。三个人象模象样认真干了一星期,不知怎么搞的,一块钱进来的水果卖一块五六还赔了钱进去。可自己也没吃多少,大家嘻嘻哈哈说笑一阵,又转移了目标,觉得卖菜也许能赚钱。可卖菜比卖水果辛苦多了,凌晨四点多到菜市批发,六点上市。她们又太嫩,总遭别人算计,卖菜时别人一还价就不知所措,她们平时的潇洒劲儿一点儿也没了。这次坚持了两个星期,三个人一算帐,还算不错,净赚68元,一个人分20元还可剩8元买水果庆祝胜利。
虽然赚了钱,可三姐妹觉得她们有更广阔的天地去发展。于是决定开一个丝织厂。
家里人见三个青年折腾了一阵子没了动静,也忙着给她们找工作。谁知她们三人竟要办厂,就凭她们卖菜时所表现的那点本事,岂不是穷折腾。在她们软硬兼施、死缠硬磨之下,各自家里人答应给她们每个人一万元,以后是好是坏就不管了。有了三万元,加上三人平时的积蓄,也近4万元,足够她们折腾一阵子。
首先她们在原来破产的厂里申请到两间小房作厂房,花两万元买了两台机器,针织厂就办了起来,并命名为“三凤”针织厂。万事开头难,三姐妹实在是碰上了难题,但由于这次投入大,再说想到她们自己的计划都已经向家人和朋友说明了,不好撒手不干,只好咬着牙进行她们的事业。
这个小作坊式的厂,一次进二三百元的纱,自己织成布,拿到外面染好,然后自己裁剪自己缝纫。苍天不负有心人,当第一条裤子做出来时,三个人简直高兴疯了。第一次她们生产了600条线裤,找商家推销出去,净赚了800多块钱。800块钱,与她们工作时的艰辛,推销时所忍受的白眼及冷嘲热讽比起来,并不是一个大数字,但这意味着她们成功了。
活儿多的时候,她们三个人几天不回家,困了就轮流打个盹儿,机器是不能停的。在冬天没有暖气的时候,就搬回家干,从早上一直干到晚上十点,腿都发软了。但是三姐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就以苦为乐。
三姐妹之间也精诚合作,生怕别人累着,有活儿抢着干,到外地进货,也争着去。进货时,她们都坐硬座,住便宜的小店,带上一大包方便面,用热水一泡就是一顿饭。用她们的话说,就是她们在“榨钱的汁水儿,自己的辛苦钱,谁也舍不得多花。”三凤针织厂在三个能吃苦的姑娘的经营下发展了起来。她们还特留意流行趋势及各种节日,设计有图案的文化衫,情侣衫,结果销路挺好。在“三凤针织厂”发展风头正旺时,她们又拓展了厂地,多租了几间厂房,并招聘了五个姐妹,和她们一起撑起了这个由作坊发展而来的厂子。
三姐妹在谈起她们的成功之路时,总笑笑说:都是逼出来的。人就是有惰性,以前吃大锅饭时,谁都不做,现在为了生活,当然是越做越来劲,法子越多。
“谁说女子不如男”,三姐妹凭自己的努力开辟了一块天地。这对于每个下岗工人,每个关于下岗政策的制订者,都是一种激励。
我们应该感谢李丽、杨丹、彭缓缓这三个有志气的工人,她们为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做出了贡献,也为我们每个人下岗职工树立了榜样。“人人有本难想的经”,但这有时也决定于每个人的想法。三姐妹的奋斗历程,不正证明了“树挪死,人挪活”的正确性吗?我们期待着更多像李、彭、杨三姐妹一般的人物冒出来,也希望下岗工人尽快找出一条适合于自己的谋生之路。
财富点拔
我们每个人都有天限的潜能,只要尽力挖掘,就一定能在商业上有所成就。
爱拼才会赢
王文才,一个憨厚的东北汉子,光凭他朴质的外表,人们可能无法将他与精明的企业家联系起来。然而就是这个老大学生,从技术员、主任工程师、工程处主任、公司副经理,公司总经理一步步走过来,并以他那战略家思想和求实的工作,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这位建筑工程公司成功老总的经营理念,却可以用三个普通的比方表示出来。
羊肉串理论
“如果我手中只有100元钱,到商店去买东西,有电视机也有羊肉串机,而我选择了羊肉串机,也许有人认为我是个禁乐主义者,但他们错了,的确,电视可以让人享受,但羊肉串机才可以给我们赚到更多的电视机。”这就是王文才的羊肉串理论,就在公司资金极度短缺的情况下,他毅然拍板买回了各型号塔吊29台,这种大气魄的投入,在全国同行业中也是少有的,而结果也正如他所预料的,公司于1995年便焕然一新,这个仅有管理人员400名,职工2000人人的企业,年产值突破了1亿元,利润2832万元,让人惊叹不已。
拳头理论
“双手拼击一个东西当然比一只手打击一个东西晚有力,而如果能打出一组漂亮的组合拳,那威力必将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