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财富隐私中国篇
22646700000028

第28章 信息灵通的财路广(1)

水污染的商机

L君从一个土里土气的山西山伢子变成名副其实北京城里的企业家,谁能想到,给这位山里人带来好运气的竟是一篇有关水的报告文学。

“水,生命之源,正在遭到人类的严重污染。”“水质下降问题在我国北京、天津、沈阳、广州……等许多城市都普遍存在,并呈逐年严重的趋势。”读过刘贵坚的报告文学《中国的水污染》中这些触目惊心的描述,不少人紧张了一阵子,但随即被哗哗的自来水逐渐冲淡了。而L君却辗转反侧,仔细读过几遍,他受到了震动和启发,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太重要了。后来他叩开了作家刘贵贤的房门,自我介绍后,直截了当地要了一本《中国的水污染》,并表示要研制一种壶,自来水往里一放,立即变成纯净水,具有净化、灭菌的功能。听起来像是神话,但只要敢想、敢闯,神话也会变成现实。从那以后仅二个月,这种壶问世了,并已形成批量投放市场。

财富点拔

水污染是一个老生常谈、妇孺皆知的问题,但是我们从污浊的河水中嗅到的只是不堪入鼻的臭味,而精明的商人不单嗅到了臭味,更多地嗅到的是商息。L君当初也同我们一样,对之熟视无睹,而一篇报告文学进一步刺激了他的嗅觉,促使了壶的问世,也创造了一个神话。

有心人利常来

1990年9月,河南舞阳市工艺美术公司经理宋先生在法国考察时,在一家公司看到一枝仿干花和涤纶花样品。他感到很奇怪,便向主人打听为什么摆干花。主人告诉他,仿真花尽管鲜艳夺目,但流行了十多年,人们已普遍感到厌腻。从产品销售来看,仿干花有在西方流行的趋势。主人一句无意的话,引起宋经理的思考。他联想起几年来工艺人造鲜花订货量每况愈下的情景,意识到了人造花市场正在发生着变化。这枝仿干花不正是一条产品更新的绝好信息吗?

回国后,他凭着记忆立即组织计人员进行研究。经过5个月的日夜苦战,设计出几十种仿干花涤纶花样品。结果,该产品一拿到1991年春季广交会,便格外引人注目。意大利、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外客商争相订货,订货额达250万元,占河南外贸口岸工艺人造花订货总量的5/6,成为全国同行业订货量最大的厂家。

财富点拔

这件事告诉我们,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信息就是效益,信息就是财富。谁掌握和占有了准确的信息,谁就有了主动权。否则就会被别人甩在后面。宋先生稍一留意,就捡到了一条市场信息,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也许某一天,宋成海的仿干花大规模占领法国市场时,该法国公司想破头皮也想不到这一大敌是由于自己无意中的一句话招致的。

“状元红”市场细分

河南省上蔡酒厂生产的“状元红”,是已有300年历史的名酒,古方酿造,省优产品,行销全国,远销国际市场。

1981年,“状元红”以古老名酒的资格,再度进入上海市场。然而“状元红”并没有旗开得胜,没有“红”起来,反而成了滞销货。

上蔡厂于是“状元红”在上海的特约经销单位——黄浦区烟酒公司一起,认真研究,走访调查了几家酒店,听酒店老板介绍,青年是上海瓶酒最大的消费者,他们购买瓶酒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送礼,初次到恋人家做客,总要带上几瓶好酒孝敬长辈。第二是装饰,布置新房时,在玻璃柜里放几瓶名酒,以显其风雅。中档酒最畅销。

根据调查,上蔡厂决定:以青年消费者为目标市场;以“礼品酒”、“装饰酒”为主要销售产品;以中档价格为定价策略。他们又在《解放日报》和《文汇报》上连续刊发文章,对“状元红”加以介绍。几天之后,人们争相购买,“状元红”终于在上海市场走俏。

财富点拔

此例说明,市场营销的前期调查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收集到公众的态度、反应,获取商品信息,以便有的放矢地制定营销策略。

另外,还必须研究市场细分战略。所谓市场细分,是以消费者需求为立足点,依据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差异性,划分出不同的消费者群体。

记者也可发大财

台湾某报记者受命采访大陆著名国画家李可染,当他兴冲冲地来到李寓时,方知李可染已乘鹤西去。因某种原因,李公辞世的消息尚不为人知。这位记者探得这一情况,心中怦然一动,马上赶往荣宝斋等寄售李可染书画之店堂。一见大喜,李公绝笔书画仍原价挂在那里。记者马上电告自己亲属,倾全家之力,把大笔款项电汇北京,将李可染生前寄售的书画尽数买下。时隔一月之久,港台以及海外士才知李公仙逝。待他们纷纷赶到北京,欲购李可染生前亲笔书画时,李公绝笔墨宝早已黄鹤杳杳了。而购得李可染公书画的这位台湾记者,一念之间就成了巨富之翁。

财富点拔

“处处留心皆学问”,信息的价值就在于人的运用。在商业活动中,一要能发现信息,二要会用信息。有了这两条,你便可以走入财富的大门了。

嗅觉灵敏的陈嘉庚

本世纪初,30岁的陈嘉庚在新加坡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最早经营的是罐头厂。

有一天,他从一个英国职员那里听到英国一家股份公司在新加坡高价收买橡胶园的消息,便以企业家的敏锐眼光,看到这项事业的广阔前景,立刻转而投资经营橡胶园。到20年代初,他已有橡胶园5000英亩。这时,一个巨大的逆浪向他冲击而来。由于种植橡胶本轻利重,英商、日商纷纷拥来。一时间,胶园遍布南洋,产量大幅度增加,市场供过于求,价格开始下跌。陈嘉庚的胶厂也因亏损而部分停产。

在不利的形势下,陈嘉庚并不退缩,而是通过仔细的分析,从满天阴霾中看到无限的光明。他认为,橡胶用途之广无与伦比,20世纪将是橡胶的时代,眼前的生产过剩和利润减少只是暂时的。而且,南洋一带的橡胶业是英国政府的重要税收来源,英国殖民者决不会坐忍胶价继续下跌。于是,陈嘉庚作出一个大胆的决策,就在人们纷纷出卖胶园、胶厂的时候,他决定把愿意出让的胶厂立即承接过来。他看到马来西亚等地,花了30多万元买下9所胶厂,又花了10多万元扩充这些胶厂的设备,自己原有的胶厂也都进行修整和扩充。同时,他到熟胶制造多为英商独占,而自己的胶园只能提供橡胶原料,便又投资10万元扩大橡胶熟品制造厂。

不出陈嘉庚所料,1922年11月,英国政府强令限制橡胶生产,胶价开始回升,橡胶业恢复了生机。

财富点拔

尽管商人都知道产品价格降后会升、升后会降的规律,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很好地运用这一规律,总是被供求波动所支配。陈嘉庚通过仔细分析,从黑暗中看到了橡胶市场的曙光,于是顶风行动,果断出击,一举买下了9所胶厂,并更新设备,最后终如所料,胶价回升,这时就可想象,陈嘉庚是否会发财。

“维他奶”的由来

1973年,罗桂祥因业务关系到上海办事。一天晚上,他在上海青年会举办的晚会上听了一个外国人的演讲,结果成为他一生事业的转折点。

演讲者是美国驻南京的商务专员失利安,讲题是:“大豆——中国的乳牛。”他说:“中国贫穷,牛奶属于珍品,多数人无缘饮用。但中国人口仍能维持增长,完全归功于大豆。蛋白质丰富的大豆取代了乳牛的地位……。”这次演讲深深印在罗桂祥的脑海里。他想,何不利用“中国的乳牛”来制“奶”呢?1939年,他和四个友人集资组成香港豆品公司,经过多次试验,“维他奶”终于研制成功。

第一批维他奶产品是在1940年3月9日问世的。但第一天只售出九瓶。虽然医药卫生署署长大力支持,并下令政府医院以维他奶代替牛奶供三等病房的病人饮用,然而并不为市民所欢迎。香港人认为,豆奶是寒冷食品,喝了会泻肚,也有人嫌它有腥味不易入口。加上包装又和牛奶一样,当作牛奶的代用品,有钱人宁肯喝牛奶而不喝维他奶,因此销路始终打不开,每天只能卖出三、四百瓶。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数不清的革新,维他奶终于变成一种奇妙饮品:它尝起来味道微甜,豆味极淡,但不能说它不是豆制品,它比汽水又多了营养成份。现在维他奶已成为香港最畅销的饮料,起过国际知名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同时还远销二十几个国家。

财富点拔

当今天的千千万万香港人饮用维他奶时,决不会想到这种饮料是因几十年前一个洋人的一席演讲而产生的。朱利安没有提到维他奶,但他向罗桂祥提供了一个信息——豆制品在中国像牛奶在西方一样重要。于是维他奶诞生了,虽然当初销路不佳,但经过努力,如今已起过了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国际知名饮料,可想其利润将是多么的丰厚。

“不耻下问”财路广

某分析仪器厂为了确定新产品发展方向,采用各种方法,广泛搜集市场商情。1980年,他们利用用户服务的机会,派出147人次,到19个省、市,87个单位,听取用户对产品使用的意见。他们的技术人员主动上门服务与搜集技术情报相结合,使市场情报与技术情报互相渗透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为了确定产品发展方向,增加新产品,该厂还有组织地派出150多人次进行新产品开发调研,掌握了解国民经济调整动态和新产品开发的动向,以及市场的容纳量、竞争对象、试制周期、经济收益等情况。该厂还成立由厂领导、技术部门、情报资料、销售服务等部门参加的市场分析小组。经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他们统一了认识,确定了要大力发展现有分析检测技术和综合应用技术,更好地为节约能源和为医疗卫生等部门服务。

近年来,为了适应国民经济调整经形势和市场需要的变化,他们在生产30多个品种、2500多套仪器的同时,每年都有6项左右新产品设计定型,并且都能较快地投入批量生产,增强了企业的经营活力和竞争能力。1990年新产品设计定型了5项,其中当年形成批量生产的有两个项目。63套仪器,产值25万元。而1991年新产品转入批量生产的产值可达200万元左右,占该厂总产值20%。

财富点拔

制造商如果不能紧跟市场脚步与市场同步发展,必将会被市场所淘汰。那么,怎样才能紧跟市场呢?某分析仪器厂的策略就是典范,他们广泛深入市场、深入客户,听取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广泛搜集商情、行情,进而引导自己的生产,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怎能不受消费者的欢迎呢?

小信息也能成就大事业

上海吴泾化工厂是一家年产34万吨合成氨的大型化肥厂。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处理废气的释放池中,还有相当数量的浓氢气,因缺乏有效回收手段,长期以来只能当作煤气烧掉。

如何在合成氨生产的释放池中回收氢气?这一直是厂领导的老大难问题。厂情报人员从1980年一本刚收到的美国《化学工程进展》期刊中,看到一家公司在70年代末期开发了一种氢气分离的最新装置的报道。科技情报人员如获至宝,立即将全文译出,送交厂领导参阅,并建议进行可行性研究。同时,他们又将译出的文章,在自己办的情报刊物《吴泾科技》上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