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素质教育——感悟篇
22648000000017

第17章 我们在成长(3)

有位小伙子要到王家庄,但不知还要走多远。他见路旁有个老农在锄地,便直着脖子朝他喊:"喂!老头,到王家庄还有多远?"

老农抬起头,回答他说:"走大路一万丈,走小路七八千。"

小伙子一听,奇怪地问:"怎么在你这儿论文不论里?"

老农笑着说:"要论里(礼),你该叫我什么?"

小伙子恍然大悟,连忙道歉。

礼貌,不仅体现在待人处世彬彬有礼,也体现在尊重他人的不同选择中。今天,我们的国家正向世界大怀抱迈进,我们的生活空间不断向外延伸,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不再局限于同民族同文化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风俗习惯,让我们拥有了不同的"秘密"。在超越国度的交往中,我们更加应该学会以"礼"相待。

小知识:对外交往7不问

与西方人打交道,至少有以下七方面不可以随便问:

(1)年龄不能问:西方人希望自己永远年轻,对实际年龄讳莫如深,妇女更是此。

(2)婚否不能问:西方人认为婚否是个人隐私,若向异性打听婚否,则有"过分关"之嫌。

(3)收入不能问:不仅收入不宜谈论,诸如住宅档次、服饰的品牌之类能体现出个人收入状况的问题,也应回避。

(4)住址不能问:西方人认为,留给他人自己的地址,就该邀请其上门作客,他们通常不喜欢随便有人上门打扰。

(5)经历不能问:西方人视个人经历为自己的底牌,是不会轻易让别人"摸"去的。

(6)工作不能问:询问工作被认为是窥探他人隐私。

(7)信仰不能问:宗教信仰和政治见解,在西方人看来非常严肃,不能随便问。

对着镜子笑,镜子就会回赠你微笑;对着镜子愁眉苦脸,镜子亦会把同样的忧容愁面原本原样地反馈给你。世间万物,皆是有此才有彼。人需要尊重,尊重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没有尊重,社会将由于漠视与敌对而陷人"他者即地狱"的冰冷深渊。人与人的尊重,不仅存在亲戚朋友之中,也应该在陌生人构成的社会中得到体现和彰显——这既源于我们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源于它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种权利约定。这种约定,历经多少代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以一种革命的突变,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协商共处,彼此约束,共同进步。

现代社会中,公共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大,这丰富了我们闲暇时间的活动场所,也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在与众多人的交往过程中,由于年龄、性别、民族、信仰、种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不经意间,我们很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很多情况下,许多冲突并非源于我们的故意或他人的敌对。在冲突发生时,只要我们能心平气和地听听他人的意见,通过真诚的沟通,许多问题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曾国藩在京城做官时,有一天,湖南老家来信,称府上为盖新宅,与邻居为一墙之隔的地界发生争执,几乎闹到要打官司的地步,甚是不快,欲求助曾国藩的权势。曾国藩收到此信后,联想起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写的一首诗。于是便写了一封长信给弟弟曾国潢,并将这首诗附上:"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曾家父子兄弟读了曾国藩的信和此诗后,爱心油然而生,胸襟豁然开朗。"让他三尺有何妨"!毅然将地退缩了三尺。曾家的这一举动,深深地感动了邻居,其邻居不仅不再与曾家争执,见自家的地对于曾家来说更重要,也秉着"让他三尺有何妨"的爱心与宽忍,转让给了曾家扩建新宅。

从呱呱坠地降生到这个世界开始,我们就是社会之人,就生活在社会这个公共的大空间中。学会与人相处,就要在社会中锤炼自己。每个人的爱心不能只圈定在与自己有直接利益的人与事上,每个人的道德意识不能只局限于自家人的小圈子里。否则,如同现在人人都能感受到的"出门见丑,离家受困"的窘况,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有个男孩与同伴在玩耍中发生了矛盾,双方均有点伤痕。这个男孩家长知道此事后,不问青红皂白,当众动手打对方一记耳光,并骂自己的孩子无用。

有时候,出于对我们的"爱",父母亲人在我们与他人发生矛盾时,总是一味替我们辩解,甚至不惜动用武力解决问题,哪怕自己是矛盾的制造者。当我们处于这样一种场景时,我们应该真诚的向对方道歉,并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改变父母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我想,我们的真诚最终是一定能打动父母的。即使我们一时改变不了父母,也不能仗着父母撑腰而对任何事情都有恃无恐。

七、规则与自由

世上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有着自己的秩序。日月星辰遵循着各自的轨道运行,花草树木依照各自的规律生长。现代社会,是一个规则有序的社会。生活的空间越大,我们需要的规则越多。在学校,我们有《学生守则》;在社区或乡村,我们有《市民公约》或《村规民约》;在更为广阔的国际社会,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国际公约》等等。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规则约束的现代社会可以高效、有序地正常运转。没有规则,或是人们对规则无动于衷,不去遵守,我们的社会将会发生混乱,任何对规则对秩序的破坏,都将成为对历史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反叛。

在遵守公共秩序方面,革命导师为我们树立了杰出榜样。十月革命后,当列宁到克里姆林宫理发时,很多人在排队等侯,列宁进去后,大家请列宁先理,列宁微笑地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不过这样做是要不得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先后秩序理发。"说完便坐在了最后一个位置上。

人与人相处,总要有一定的规矩来相互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诚信,正是与人交往的重要规矩之一。生活中,我们是否每次都能郑重兑现自己许下的诺言?是否曾因别人的失约而恼怒,而对自己的爽约却坦然处之,找千万个理由开脱?中华民族历来把诚实守信作为立身处世之本。孔子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没有诚信的约束,各种欺诈行为将会横行,人们就会失去在公共生活中应有的安全感。这不仅会导致社会的混乱无序,也会使个人难以在社会立足。

一个鬼魂被判要下地狱,他不服,他当然不服了:在阳世间,他活得多好,健康、美貌、机敏、才学、金钱、荣誉……哪一样他没有,为什么偏偏死去了,却要受折磨:地狱的阴暗、潮湿、饥饿……

这个鬼魂找到上帝,要求去天堂。

上帝笑一笑,问:"你有什么条件可以进入这极乐的天堂?"

鬼魂于是把阳世间他的所有统统抖出来,带着炫耀的口气,反问:"所有这些,难道不足以使我去天堂吗?"说完眯起眼睛,似乎他已经到了天堂,正受着天堂明亮的阳光的照耀,正受着上帝耶和华的抚摸,一副神气的表情。

"难道你不知道你没有"允许进入天堂"的最重要的一种东西?"上帝并不恼怒,他总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世间万事万物。

鬼魂嘿嘿地笑着:"你已经看到了,我什么都有,我完全应该进入天堂。"

"你忘记你曾经抛弃了一种最重要的东西?"上帝面对这恬不知耻的鬼,有了一点儿不耐烦,便直截了当地提醒他,"在人生渡口上,你抛弃了一个人生的背囊,是不是?"

鬼想起来了:年轻时,有一次乘船,不知过了多久,风起云涌。小船险象环生。老艄公让他抛弃一样东西。他左思右想,美貌、金钱、荣誉……他舍不得,最后,他抛弃了"诚信"。

鬼魂不服:"难道能够仅仅因为我抛弃了诚信,就被拒之光明的天堂而进入可怕的地狱吗?"

上帝变得严肃起来:"那么,那之后你做了些什么?"鬼回想着:那次他回家后,答应母亲要好好照顾她,答应妻子永远不背叛她,答应朋友要一起做一番事业。后来,后来……他回想着,自己在外有了情人;母亲劝告他,他对母亲再也不闻不问,他不允许母亲破坏他的"幸福";他和朋友做生意,最后却私吞了朋友那一份……

上帝打断他,说:"看到没有?没了诚信,你做了多少背信弃义的勾当。天堂是圣洁的,怎么能容你这卑污的鬼魂?!"

鬼沉默了,他不是无所不有,而是一无所有,亲情、友情、爱情……统统随诚信而去。他,一个卑污的鬼魂,只能下地狱!

"下地狱去吧!"上帝说完,飘然而去。

诚信,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积累,是郑重对待自己许下的每一句话。不轻诺,诺必行。请铭记:诚信,是一个人独善其身的美德,更是人们在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2001年暑假,小A随父母一块去欧洲旅行,参观法国一所大学时结识了一位在法国读书的德国学生,他叫迈克。迈克外表刻板、固执,但处事却非常诚实与守信。

在一次朋友聚会时,小A随口对迈克说,"我是一个足球爱好者,特别喜欢德国拜仁慕尼黑队。你的家乡不是慕尼黑吗?如果有机会的话给我弄一套有拜仁慕尼黑标志的球衣怎么样?"迈克当即表示一定尽力办到,十几天后,小A已忘记了这件事,到机场准备离开法国时,送行的人中却没有迈克。他想,迈克为什么没有来送行呢?是不是他不知道我今天要离开法国?当小A带着遗憾正准备登上飞机时,忽然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顺着声音看去,只见在机场入口处。迈克拿着一包东西在向他招手。他迅速跑过去。迈克气喘吁吁地说:"太好了,终于赶上了。"打开他手中的包,只见一件有拜仁队球员签名的球衣展现在面前。小A激动地抱住迈克,不停地说:"太谢谢你了!"后来在通信中才知道,迈克为了守信,那次聚会结束就托在国内的一位朋友为小A买这件球衣。为了搞到这件球衣,迈克的朋友费尽了心机,吃了不少苦头,最终不负所托。小A每讲到这件事就感动地说:迈克真是个守信的人!

和谐的公共生活不仅要求人们诚实守信,更要求每一个人对公共生活规范的认可、遵守和维护。缺少必要规范对言行举止的要求,人类内心潜藏的各种私欲便容易与外界的种种诱惑一拍即合,产生一种目空一切或心中只有自己的狭隘心态,进而践踏他人的合法权益。

例1某火车站售票厅:售票窗口前排队的人们秩序井然,正在静静的依次购票:突然,几个年轻人挤到前面加塞,整齐的队伍一下子被挤乱了。

例2某音乐厅:演出正在进行,序曲已经终了,高潮即将开始,演员的娴熟技艺,使观众如痴如醉。这时,一对迟到的青年男女大步流星步入演出大厅,没等坐稳便亲昵起来,一会儿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一会儿指手画脚,大声说话,全场原本高雅的气氛被这对年轻人给破坏了。

例3某汽车站台:一辆满载乘客的公共汽车缓缓驶入站台,没等汽车停稳,车下的几个年轻人已经用手挡住车门,等车门一开,他们一拥而上,挤住了下车的乘客,车上的乘客下不来,车下的乘客上不去。一时间,叫喊声、骂声,吵成一团,任凭售票员怎样疏导也无济于事。由于这几个年轻人"我自岿然不动",汽车只得就地"抛锚"等待。

我们的自由,只有在规则的保障之下,才是现实的。从来就没有什么自由是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课堂上,有人可以藐视课堂纪律,宣称自己有言论的自由,聒噪不止;在马路上,有人轻视交通规则,宣称自己有行走的自由,在红灯亮的时候依旧"勇往直前";……可是,我们是否想过,别人同样拥有相同的自由。没有纪律的课堂,无休止的喧嚣将代替睿智的讨论;没有秩序的交通,混乱与莽撞将降低效率,甚至扼杀鲜活的生命。

2004年4月22日下午,石景山水屯村东口一跨越河堤的铁路桥上,一名30岁左右的男子被急速驶来的列车轧死。事发铁路桥是一座跨越永定河堤坝的铁路桥,桥下堤坝其实是一条公路,有多路公交车经过。如果要横跨公路,行人完全可以从公路上穿行,而不必冒险从铁路桥上经过。目前事故还没有找到直接目击者,因此还不清楚惨剧是如何发生的。但负责处理事故的北京铁路局公安处的警官介绍,此类事故的发生,多是行人违章穿越铁路或铁路桥引发的。

"修己慎独"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至今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很多情况下,规则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除了法律的约束,更有赖于我们每个人的自觉遵守。法律所保证的只是人们最基本的行为要求。人类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我们征服了自然,创造了财富,更在于我们内心固有的良知对道德、信仰的追求与身体力行。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在张扬自己青春个性的同时,更应表现出对现代社会生活规则的尊重与执行。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本质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和社会是同时产生,不可分割的。没有抽象的人,只有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维持社会秩序,共同存在、共同发展的义务和责任!

八、爱护公共财物

公共生活的构成和正常进行,还需要一定的物质支撑。没有各种公共设施,我们的生活将会陷入巨大的不便与混乱:没有路灯,晚归的路人将不会有温暖的灯光照亮他前进的脚步;没有盲道,失明的残疾人将陷入无路可走的悲哀境地;没有公共电话,焦急的母亲将听不到远方子女的新年问候;没有整齐的桌椅、完整的图书、干净的教室、齐全的运动器械……我们的学习将难以进行。或许,我们对于课桌上的各种字画、墙壁上的各种脚印已经习以为常,但这不应成为我们破坏公物的借口。

一天,中学生小强闲得无聊,拿石子打碎了一个路灯灯泡,恰巧让巡逻的民警看到了。小强因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受到了民警的严厉批评并被罚了款。

打碎灯泡,毁坏公物,实际上已经属于侵权问题。首先,公共设施都是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毁坏了公共设施,也就侵犯了国家对公共设施的所有权。其次,毁坏公共设施,还侵犯了他人的权利:打碎了路灯,就侵犯了他人走夜路需要照明的权利;损毁了公共电话,就侵犯了他人打电话的权利;把公共厕所堵了,就侵犯了他人上厕所的权利;把公园的长椅弄坏了,就侵犯了他人在长椅上休息的权利……也许我们常用的公共设施并不值很多钱,但它们的价值却不是钱能体现的,公共设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关系到公众方方面面的权利。所以,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爱护公共财产的义务。

某年春节期间,有关部门布置在南昌市中心八一广场上的十万只塑料风车和500多只灯笼,在短短的半小时内被一些市民哄抢一空。祥和美满的节日气氛在人为的闹剧面前烟消云散。

由于误传当晚广场会有大型庆祝活动,数万市民元宵之夜成群结队涌向八一广场。晚8时许,场面开始发生混乱,一些市民跨越广场草坪的围栏,哄抢布置在草坪上的风车。尽管每只风车仅价值两元钱,但哄抢的人群乐此不疲,甚至在公安人员和保卫人员到达现场后,仍有许多人"奋不顾身",希望"最后捞上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