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病房里的谢铭得知此事,不禁潸然泪下。正在此时,忽然传来好消息,谢铭的骨髓配型成功。这本来是治疗白血病最难的一关,谢铭无疑是幸运的。然而,面对巨额的移植手术费用,全家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绝望的谢铭决定放弃治疗,并开始拒绝打针吃药。眼前的希望,反而变成了沉重的压力。
当地媒体报道了谢铭的遭遇后,许多好心人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虽然只是杯水车薪,但仍让他深深感动。他开始静下来思考,如果把这些钱花在自己身上,继续做无谓的化疗,已经没有实际意义,还不如拿去做点儿有意义的事。他决定先拿出500元钱,去资助一个失学儿童。他的想法很朴实,500元对自己而言,还不够一天的医疗费,但对于一个失学的孩子,也许就能改变一生的命运。
几天后,在朋友的帮助下,他瞒着父母,来到几十公里外的一个小山村。当他见到陈梅时,不由得震撼了。陈梅是个14岁的女孩,父亲双眼几乎失明,患有严重的类风湿病,早已丧失劳动能力;母亲几年前改嫁,全家的生活重担都压在这个小女孩稚嫩的肩膀上。可她从未对生活丧失信心,总是想尽办法克服困难。陈梅即将小学毕业,正面临辍学,谢铭送来的500元钱帮她解了燃眉之急。
从陈梅家回来之后,谢铭像换了一个人,一扫往日的消沉,变得乐观开朗起来。他告诉母亲:“陈梅才14岁,就要扛起一个家,原来我们不是最苦的,今后我一定要坚强起来,好好治病。”这让父母觉得非常意外,又大感欣慰。
陈梅深深地感激这位好心的大哥,但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位陌生人竟会用救命钱来帮助自己。直到有一天,她在报上看到了谢铭的消息,他才明白了一切。于是她决定把钱还给谢铭,按照报纸上的地址,她找到了谢铭住的医院。再次见面,谢铭说什么也不肯收回那500元钱。陈梅终于答应收下钱:“我一定努力读书考大学,但你必须答应我好好治病,我要想办法帮你筹钱。”
出人意料的是,陈梅回去之后,就给报社写了封信:“要是哪家银行或者哪个好心人愿意贷款给我30万,我大学毕业后,一定会用一辈子的努力工作,去挣钱偿还……”公开信在报纸上发表后,虽然让无数人为之感动,但都认为这不过是孩子的天真想法,除非奇迹出现,有哪个人愿意借30万巨款给一个贫困的农村女孩?而且还款还遥遥无期。
功夫不负有心人,奇迹真的出现了。一位来自纽约的华人答应帮助陈梅,她叫赵月娥,从小在中国农村长大,也是从小就吃尽了苦头。陈梅从山上往家里运花生的经历,让她深有感触。一袋花生足足有一百多斤重,陈梅根本扛不动,她就想办法,折下一根粗树枝,然后把袋子放在树枝上,拖着下山。虽历尽艰辛,却从不抱怨命运的不公,遇到困难总是积极找办法去解决,正是陈梅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打动了赵月娥。她借给了陈梅三万美元,并且不计利息,不设偿还期限。因为她觉得,借钱比捐款更有意义。
如今,谢铭已成功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陈梅也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升入当地一家重点中学。两人在病房里拉钩,彼此约定,要好好活着!
幸福感悟:
谢铭原本是想帮助陈梅改变命运,却未想到,自己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谢铭先前关于人生的种种看法,在看到陈梅后,完全被颠覆了,在绝望的时候,如果能够坚持下去奇迹就会发生,也许,被这个改变的,不止是谢铭一人。
为了一个凄美的约定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一对年少的男女在医院的走廊上相遇了,在四目相结的那一刹那,两颗年轻的心灵都被深深地震撼了,他们都从彼此的眼睛中读出了那份悲凉。也许是出于同病相怜的原因吧,到了傍晚,他俩已成了似乎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从此以后,男孩和女孩相伴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日出日落,昼夜晨昏,两人都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了。
终于有一天,男孩和女孩被告知他们的病情已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于是他们被接回了各自的家,病情自然一天比一天严重起来,但男孩和女孩谁也没有忘记他们之间曾有过一个约定,他们唯有祝福。彼此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就这样,日子飞快而过。转眼三个月过去了,在三个月后的一个下午,女孩手中握着男孩的来信,安详地合上了眼,嘴角边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她的母亲在她的身边悲切地哭了,她默默地拿过男孩的信,一行行有力的字跃入了眼帘:“……当命运捉弄你的时候,不要害怕,不要彷徨,因为还有我,还有很多关心你,爱你的人在你身边,我们都会帮助你。保护你,你绝不是孤单一人……”女孩的母亲拿信的手颤抖了,眼泪把手中的信纸一点点润湿了。
女孩就这么走了……几天后,母亲在女孩的抽屉中发现了一叠写好但尚未寄出的信,最上面一封写的是“妈妈收”。女孩的母亲疑惑地拆开了信,是熟悉的女儿的字迹,信里写道:“妈妈,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也许我已经离开了您,但我还有一个心愿未了。我和一个男孩有一个约定,我答应要与他一起度过人生那最后一段旅程,可我知道也许我无法履行我的诺言了。所以,在我走后,请您替我将这些信陆续寄给他,让他以为我还坚强地活着,期望这些信能多给他一些活下去的信心……女儿”。望着女儿在生命最后时刻写的遗言,母亲的眼眶再一次湿润了,她觉得有一种力量在催促她要去见一见这个男孩,是的,她要去见他。她要告诉他,有这么一个女孩要他好好活下去。
女孩的母亲拿着女儿的信,按信封上的地址找到了男孩的家。她看到了桌子正中镶嵌着黑色镜框中的照片里是一个生气勃勃的男孩。女孩的母亲怔住了,当她转身把信交给那位开门的妇女时,那位妇女早已泪流满面。她缓缓地拿出桌子里的一叠信,哽咽地说:“这是我儿子留下的,他一个月前就已经走了,但他说,还有一个与他相同命运的女孩在等着他的信,等着他的鼓舞,所以,这一个月来,是我代他发出了那些信……”说到这儿,男孩的母亲已泣不成声。
幸福感悟:
命运有时是很残酷的,它让两朵原本朝气蓬勃的花蕾,还未来得及绽放就过早地凋谢了;但命运又有仁慈的一面,它让两颗已经濒临绝望的心,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让他们在人生的最后一秒保持了微笑。
生命尽头的那一首歌
清晨,在一个幽静的公园里,一位患有绝症的男孩在轻声歌唱,他在歌唱生命。尽管他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但他并不悲伤,因为他不相信世上存在着永恒。他认为没有一样东西是永恒的,生命,也是一样的。“人总是要死的!”他常常自我安慰着。
这天,男孩无聊地在公园漫步着。忽然他闻到一阵喷鼻的花香,这花香吸引着他来到了一棵桃花树下。她看到了一位女孩——她正在跳舞。男孩没有打断她,一直在旁边静静的欣赏着。“你跳得真好,如你身后的桃花。”“谢谢!”女孩羞答答的抬起头说道。这时,男孩看清了她的脸:一张美丽的面孔,却镶着两颗无神的眼珠。男孩大吃一惊:“你是盲女?”这句话一出口,男孩就后悔了,他知道他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赶紧道歉着,“哦……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没事。”女孩似乎很轻松……就这样,他们认识了。
此后,他们相约每天清晨都来到这儿,男孩歌唱,女孩伴舞。
……
就这样过了一段美丽的时光,直到那一天。“桃花真美,像你一样。”男孩无意中说道。“可惜我看不到。”女孩说着低下了头。“对不起。”男孩的心又一阵刀绞的痛,他知道自己又一次刺痛了女孩的心,尽管她不在意。一种强烈的欲望从男孩心中升起……
几天后,女孩兴奋的告诉男孩,有人愿意献出眼珠了,她将可以看见光明,看见这美丽的花花世界了。男孩由衷的笑了。女孩哪里知道,那一对眼珠将是那男孩献出来的。
……
又是一个幽静的清晨,男孩对女孩说了很多:“曾经我不相信永恒,但我现在明白世上存在永恒,那便是友情。我要走了,永远都不回来了,我将永远地珍藏我们的友情谊。”女孩哭了。说完男孩唱起了生命里的最后一支歌,女孩依旧为他伴舞,但是带着一串泪珠……
他终于走了,走得那么轻松,没有遗憾,他把他生命里的最后一支歌献给了她,不再有任何的牵挂。
女孩的手术很成功,她终于看见了阳光,看见了世界,也知道了真相。此后,她多次来到了公园,在那个熟悉的地方,却一直遇不到那位男孩的身影。女孩的眼眶模糊了,一滴泪从她的脸颊落下,朝阳中,她似乎听见了男孩唱起的那一支歌……
幸福感悟:
任何一个人都不会相信世上存在着永恒的东西。生命,也是一样的。无论是多么健康的人,总有一天是要死的!”面对生命怀有一颗坦然的心,是最好的。如果我们能够像故事中的那个小男孩那样,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把生命里的最后一支歌献给别人,就不会留下一点遗憾。
生命,不要轻言放弃
那年,是我们家命运的转折年。年轻的父亲去世,我和姐姐同时被一家大医院诊为“婴儿型进行性脊髓肌萎缩”。得了这种病,生活不能自理,穿衣、洗漱、大小便都需要人伺候。医生说这种病目前还没有药物能够治愈。那一年,姐姐5岁,她3岁,弟弟2岁。
从此,母亲便成了我们三姐弟的擎天支柱。她常常对我们说:你们的爸爸不在了,我们必须学会坚持,自己战胜困难。
我和姐姐经常发病,母亲每个月微薄的工资在给我们交了住院费、给弟弟交了学费后,就所剩无几,我们的日子捉襟见肘。
一个寒冬之夜,姐姐突发高烧,昏迷不醒,医生检查后,说不行了,回去准备后事。平日里一向坚强、从不肯低头的母亲像疯了一样对医生们哭喊:“求你们救救我女儿呀!”医生们被声嘶力竭的母亲震撼了,他们迅速地给姐姐打氧气、输液,尽力抢救。
姐姐整整在医院里昏迷了五天,母亲就这样一直守候在病床前。看着昏迷的姐姐那张毫无血色的脸,母亲一直在不停地喊着姐姐的名字,生怕少喊一声,死神就会乘虚而入。终于,姐姐苏醒过来了;睁开眼睛,第一眼看到的是母亲哭得红肿的双眼和满嘴的火疱。她含着眼泪对母亲说:“妈,您辛苦了!”母亲喜极而泣。为了方便照顾我,母亲把我也接到医院“陪护”。一张小小的病床,一头睡着姐姐,一头躺着我。妈妈累得实在不行了,就斜靠着床沿边,闭上眼睛小眯一会儿。在我和姐姐一次次与病魔的搏斗中,母亲就是这样用无私的母爱顽强地为我们赢得了生命的明天。
到了上学的年龄,因为我的身体比姐姐好,母亲想让我去上学,可我看到姐姐眼睛里含着泪水,就咬住嘴唇拼命地摇头说:“我不上学,我不想上学!”我真实的想法是,留在家里陪伴姐姐。
母亲叹了一口气,便没再坚持说要我上学的话。第二年,身体健康的弟弟有幸成了一名小学生,那天,母亲给我和姐姐每人买了一支铅笔、一个田字格本、一块花手绢。晚上,母亲拿出弟弟新发的课本教我和姐姐识文断字。
虽然不能进学校,但母亲给我们制订了一份详细的学习时间表,让我和姐姐每天都能有规律地生活、学习,就像正常的孩子一样:早上6点起床,洗漱、梳妆,8点学生字,每天我们必须认识20个生字,并且学会用新学的生字组词和造句。10点半以后练钢笔字。午休一个小时,下午写一篇作文,晚饭后背诵两首唐诗。
一晃10年过去了,我在弟弟用过的一摞小学生资料纸背面,写出了一部4万字的中篇小说,并寄给了一家有名的杂志社,但遗憾没有被发表。
几天之后,便是我17岁的生日,我悄悄地写下一封遗书,因为我不想再成为母亲的累赘,于是就偷偷地准备好了安眠药。就在我徘徊在生命边缘的时候,又收到那家杂志社寄给我的一本诗集《我的生日没有烛光》,还有编辑的赠言:“请再试一试好吗?给自己一个爱的理由!”同时还在信中讲了那本诗集作者的故事,他与我患同一种病,没进过校门,但他勇敢地与病魔抗争,写出了很多美丽的诗句,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在赞美生活的美好……我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文学的热情又被深深地触动了。
后来,姐姐告诉我,我写的遗书其实母亲早就看过了,于是为了救我,她便让姐姐时刻盯着我的动静,又和那家杂志社的一位编辑通了电话,对那位编辑讲了我的情况,请她帮我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我听后累流满面,我明白她的用意,于是我又向生活发出了最后的呼唤——《假如生活肯再给我一次机会》。这篇2000字的自传体文章我整整写了三个昼夜,反复修改;由于时而昏睡,我不住地颤抖,字迹写得歪歪斜斜。母亲帮我填写了信封邮寄到了杂志社,我这篇对生命渴望的呼声的文章终于被发表了。看着变成铅字的文章,我似乎又看到了人生的希望。
此后,我和姐姐写的散文、小说、诗歌,陆续在几家报刊上发表;我和姐姐的文字也频频见诸报端,给我们的人生打开了另一扇生命之窗。
幸福感悟:
当我们总是抱怨生活亏欠了我们很多的时候,就想想这两个跌跌撞撞长大的孩子吧!一举手、一投足,这些看似平常而简单的事情,对她们来说,却要付出比常人更多更大的代价。但他们的举手投足间挥洒着的汗水,更洋溢着只有用灵魂才能倾听的幸福乐音!生活如此的美好,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理由?!
生命的养料源自亲情
有一位小男孩,他一直自认为他是整个世上最不幸的小孩,因为他天生就患有脊髓灰质炎,于是留下了一条瘸腿和一排参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内心的自卑使他很少与同学们做游戏或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一个寻常的春天,为了启发孩子,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要了一些小树苗,想把它们栽在屋前的空地上。他叫孩子们每人栽一棵,并对孩子们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最喜欢的礼物。小男孩也想得到一份礼物,于是也欣然向父亲要了一棵小树苗;但看到兄妹们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影,不知怎么地,他顿时萌生出一种阴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点死去;因此浇过一两次水后,就再也没去搭理它。
一个月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种的那棵小树,惊奇地发现它不但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枯萎,反而还长出了几片漂亮的新叶子,与兄妹们种的树相比,显得更嫩绿、更有生机。父亲兑现了他的承诺,给小男孩买了一件他最喜欢的礼物,并对他说:“从你栽的树来看,长大以后,你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从那以后,小男孩慢慢变得乐观向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