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历代圣贤家训
22681800000016

第16章 谦虚处世(4)

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不加礼敬;他乡异县,微藉风声,延颈企踵,甚于饥渴。校其长短,核其精粗,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鲁人谓孔子为东家丘,昔虞国宫之奇,少长于君,君狎之,不纳其谏,以至亡国,不可不留心也。

用其言,弃其身,古人所耻。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显称之,不可窃人之美,以为己力;虽轻号贱者,必归功焉。窃人之财,刑辟之所处;窃人之美,鬼神之所责。

——选自《颜氏家训·慕贤》

【译文】

我生在乱世,长在战争年代,流离颠沛,到处奔走,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很多;对于所遇到的名人贤人,都令我为之心醉,为之向往和敬慕。人在年轻的时候,性格和脾气都还没有定型,与自己十分要好的人经常在一起,由于相互间的熏炙、渐渍、陶冶、濡染,言谈笑貌,一举一动,虽然没有存心去学他,却由于潜移默化而自然而然地与他相像了。就是一个人的品行、才能,也看来是很容易学到的。可见与好人一起生活,正像进入放满芝草兰花的居室一样,时间长久了,自己也满身芳香了;与恶人生活在一起,正像进入鲍鱼商场一样,时间长久了,自己也满身臭味了。墨子认为“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话是有道理的。正派的人应当十分谨慎地对待结交朋友。孔子说过:“没有一个朋友是不如自己的。”像颜回、闵子骞这样的人,哪里是随便能够遇到的,只要别人有一个方面超过我,就是值得尊重的。

现在世上之人大多不够明智,重视听来的东西,而轻贱看到的东西;重视远方的人,而轻视自己近旁的人。在一起长大,经常接触的人当中,即使有品行才智超过常人的人,也不知加以敬重;可是,在他乡异县,只要听说某人有点名声,就伸长脖子,踮起脚尖,十分仰幕甚至比饥渴者盼望饮食还要迫切。又与贤人比较长短精粗,认为他也不过如此,所以,孔子是鲁国人,但鲁国之人却不熟悉和敬重他,称之为“东家丘”。虞国有个宫之奇的,比国君的才能还长,国君与他十分亲近却不加敬重,不听从他的谏言,以至于亡国,这些都是不可不注意的。

对别人的言论,运用了,却不标出原话出自何人,这是古人引以为耻的。凡是有一言一行,取之于别人的,都应明确讲出,不可以窃取别人的美好的东西,以为自己的东西。他的身份即使十分卑贱,也应归功于他。盗窃别人的财物,要受到刑罚的惩处;盗窃别人的美言美行,也要受到鬼神责备的呀!

范仲淹诫诸子弟侄不谋私利

【原文】

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爨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今得厚禄,欲以养亲,亲不在矣。汝母已早世,吾所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贵之乐也。

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琉,然以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苟祖宗之意无亲琉,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自祖宗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以入家庙乎?

京师交游,慎于高议,不同当言责之地。且温习文字,清心洁行,以自树立平生之称。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

京师少往还,凡见利处,便须思患。老夫屡经风波,惟能忍穷,故得免祸。

惟勤学奉公,勿忧前路。慎勿作书求人荐拔,但自充实为妙。

青春何苦多病,岂不以摄生为意耶?门才起立,宗族未受赐,有文学称,亦未为国家用,岂肯循常人之情,轻其身汩其志哉!

贤弟请宽心将息,虽清贫,但身安为重。家间苦淡,士之常也,省去冗口可矣。请多着工夫看道书,见寿而康者,问其所以,则有所得矣。

汝守官处小心不得欺事,与同官和睦多礼,有事只与同官议,莫与公人商量,莫纵乡亲来部下兴贩,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营私利。汝看老叔自来如何,还曾营私否?自家好,家门各为好事,以光祖宗。

——选自《戒子通录》

【译文】

我贫穷的时候,同你母亲一起侍奉双亲老人,你的母亲鞠躬殷勤,双亲老人也深感幸福。但谈不上享尽清福。如今得到优厚的奉禄,想用来好好赡养双亲,可双亲不在人世了。你的母亲已经早去世了,我所最为痛苦的就是不忍心让你们享受富贵之乐。

吴中有很多宗族,对我来说固然有亲有疏的,但是在祖宗看来,都是子孙后代,没什么亲疏之分了。假如祖宗的本意没有亲疏,那么对于挨饥受寒的人,又怎能不去抚恤呢?祖宗积德百余年,才刚刚从我起开始发家,使我做了大官,如果独享富贵而不抚恤宗族,以后有何面目见祖宗于九泉之下呢?现在又有何面目进入家庙呢?

京师交游,要谨慎于高议,京师不同于一般可以讲谴责话的地方。并望温习功课,清心洁行,树立起自己一向的形象。应当从大节处着眼,不必暗底里论曲直,不可因得小名而招来大的后悔啊!

在京师少与人往来,凡有利可图时,一定要想到后患。我屡经风波,因为能够忍住穷困,所以得免灾祸。

只要勤学奉公,不必担忧前程。千万不要随便写信求人荐拔,只有切实提高自己的才干才是好办法。

年纪轻轻为何多病?难道没有注意养生吗?刚刚立起门户来,宗族还未受赐,在文学方面有称誉,也没有对国家贡献出来,怎么能随常人之情,不注意身体而使自己的抱负未能实现!

贤弟请宽心静养,家里虽然清贫,但身体健康最要紧。家境清苦,是读书人常有的,减少多余的人员就可以了。请多抽些工夫看看书,遇到长寿健康的人,讨教一下,就会有收获了。

你为官要小心谨慎,不能玩忽职守,与同事和睦共处,注重礼节,有事只与同事商议,不要与公差商量,不要纵容乡亲到部下来兴贩取利,咱们家一向为官清廉,不要谋取私利。你看我的一贯表现,有没有为自己谋私利?自己做个好样,家里也都看样做好事,唯此才能光耀祖宗。

朱熹与长子谈交友之道

【原文】

交游之间,尤当审择。虽是同学,亦不可无亲疏之辨。此皆当请于先生,听其所教。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推此求之,亦自合见得五七分,更问以审之,百无所失矣。但恐志趋卑凡,不能克己从善,则益者不期疏而日远,损者不期近而日亲,此须痛加检点而矫革之。不可荏苒渐习,自趋小人之域,如此则虽有贤师长,亦无救拔自家处矣。

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纪录之。见人好文字胜己者,则偕来熟看,或传录之而咨问之,思与之齐而后已。不拘老少,惟善是取。

——选自《朱子文集》

【译文】

交结朋友,尤其应当注意慎重地选择。虽然是同学,也不能不分辨亲疏,这就要请教老师,虚心听取他的教诲。大凡诚朴宽厚、忠诚、讲信用,能够指出自己过错的人,就是有益的朋友;那些惯于逢迎巴结、轻佻浮薄、对人傲慢、行为放荡、教唆人干坏事的人,是对自己有害的朋友。用此标准去看待人,自己也可看清五、七分,再向老师请教,加以审查,那就百无一失了。只担心你志向情趣都卑下平庸,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这样,对益友虽然主观上不想疏远而客观上却自然而然地疏远了;对损友虽然主观上不想亲近而客观上却自然而然地亲近了。这就需要严加检查和约束,纠正革除自己的缺点,切不可让自己逐步染上这些坏习气,而使自己走进小人的圈子里。要不然,虽有贤良的师长,也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

见到人家有良言美行,则要以敬慕的心情把它记录下来,看到胜过自己的好文章,就借来熟读,或者抄录下来进行探讨,一直到向他看齐为止。不管是老是少,有优点就学。

叶梦得诫子慎言

【原文】

《易》日:“乱之所由生也,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庄子日:“两喜多溢美之言,两怒多溢恶之言。”大抵人言多不能尽实,非喜即怒。喜而溢美,有失近厚;怒而溢恶,则为人之害多矣,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夫己轻以恶加人,则人亦必轻以恶加我,以是自相加也。吾见人言,类不过有四:习于诞妄者,每信口纵谈,不问其人之利害,于意所欲言。乐于多知者,并缘形似,因以增饰,虽过其实,自不能觉。溺于爱恶者,所爱虽恶,强为之掩覆。所恶虽善,巧为之破毁。轧于利害者,造端设谋,倾之惟恐不力;中之惟恐不深。而人之听言,其类不过二途:纯质者不辨是非,一皆信之;疏快者不计利害,一皆传之。此言所以不可不慎也。今汝曹前四弊,吾知其或可免,若后二失,吾不能无忧。盖汝曹涉世未深,未尝经患难,于人情变诈,非能尽察,则安知不有因循陷溺者乎!故将欲慎言,必须省事,择交每务简静,无求于事,令则自然不入是非毁誉之境,所以游者,皆善人端士,彼亦自爱己防患,则是非毁誉之言亦不到汝耳。汝不得已而友纯质者,每致其思则而无轻信友疏快者,每谨其戒而无轻薄,则庶乎其免矣。

——选自《石林家》

【译文】

《易经》上说;“乱子之所以会产生,语言是它的阶梯。国君不慎密就会失掉臣子,臣子不慎密就会丧身。”庄周说: “二人相友好,就彼此过誉地夸奖;二人相怨恨,就互相严厉地谴责。”大致人的话多数都不完全真实,不是喜就是怒。喜的时候往往会过分夸讲,有失亲近宽厚;怒的时候往往会过分指责,为害很大;孟子说:“说人不好的人,他自己也应该想想后来的祸患怎么样呢?”轻易地把恶语加于人,那么他也必然轻易地把恶言加于自己,这等于自己加害于自己。我见人说话,不过有四类:一是惯于说些虚妄的话,每每信口开河,不问利害,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二是好表现知道得多的人,听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话,就不惜添枝加叶,虽然言过其实,自己还不能察觉。三是沉溺于个人所爱所恶的人,所爱的人尽管很恶,也硬要为他作掩饰,自己所恨的人尽管很善,也想方设法去诋毁他。四是为利害而互相倾轧的人,制造事端,设置阴谋,唯恐倾轧不力,唯恐中伤不深。而人听话,也只有两类:纯朴的人不辨是非怎样,一切话都相信。嘴快的人不管后果如何,一切话都加以传播。所以不可不谨慎啊!如今对你们来说,前面所说的四种弊病我知道也许可以避免,而如后二类,就不能不引起我的担心。由于你们阅历不深,没有经过患难和挫折,对于人情世故,突然事件,不能尽察,因此可能不知变通而执迷不悟。所以,如果说话要谨慎,必须省事,交朋友一定要少,不要什么都求别人办事,这样自然就不会进入是非之地。所以来往的人,都是善良正直的人,他们也很自爱,防患于末然,那些是非、毁人誉人的话也不会传到你的耳朵里。你不得已才与纯朴的人为友,不要轻信别人的话,不要与嘴快的人交友,凡事要谨慎,不能轻浮,能够这样,就可以基本上免除祸患了。

《名贤集》作者诫子弟不要诋毁于人

【原文】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谏之双美,毁之两伤,赞叹福生,作念祸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休争闲气,日有平西。来之不善,去之亦易。

——选自《名贤集》

【译文】

只要多做好事就行了,个人的前途、穷富、生死就没有必要过问了。给人方便,自己也一定会得到方便的。善于和别人交朋友,而且相交得越久,就能受到别人尊敬。当面以直率语言指出对方的缺点,则双方都好,如背后说人家的坏话则伤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多对人讲称赞的话、颂扬的话,就会得到好处,如果对人有坏的念头,就会产生祸殃。积善之家一定有很多喜庆的事,而积恶之家一定会遭到大祸。无谓的是非不必去争论,太阳还有落山的时候。来得不正,就很容易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