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定边地处黄土高原,海拔较高,常年雨水稀少,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致使地表植物生长周期长,耐寒抗旱,适应性强。而生在高原沟壑的山羊生性好动,活动量大,所食杂草均为无污染、无公害的天然饲草,他们尤其喜食一种俗称“地椒椒”的百里香草,这种草随处可见,营养特别丰富,因此,这里的羊肉肉质鲜美、脂肪含量少,是其他地域和种类的羊肉无法比拟的。食用时香儿不膻、肥而不腻,属于纯正的天然绿色食品。
定边大块羊肉是选用本地优质山羊羯子肉制作而成。“羯(jié)”字,单指“被阉割的公羊”。这种羊,一般是出生一两个月后即阉割,目的就是让它集中力量生长肉。养到八九个月,就可以宰杀了。这种羊肉不仅质嫩、肉细、味纯,而且营养最为丰富。在所有羊肉中,母羊肉不如公羊肉(指阉割后的,种羊除外),绵羊肉不如山羊肉,而山羊羯子肉为所有羊肉中肉质最好的。不管是炒着吃、炖着吃、做馅(饺子或包子),还是涮着吃,都把山羊羯子肉列为首选。
定边大块羊肉是把整羊分成较大的“块”,经过独特的烹制工艺加工而成。
定边大块羊肉的制作工艺复杂而精细,大块羊肉的分割有章可循,将整只羊严格按照羊的部位连骨分割开来,极为讲究。按部位可分羊头、羊脖子(一分二)、脊梁骨、前板肉、腿子肉、肋巴肉、软肋、眼子骨、腿转子(一分二)、小腿巴,一般将羊分为26块(为双数),寓意着成双成对、吉祥美满之意。之所以按部位分割,是因为每个部位的肉质不同,食用时食客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食用。制作大块羊肉的调料也很特别,除了一般的生姜、花椒、辣椒以外,最主要用的是当地盐湖里的大颗粒盐、山里生长的地椒椒(百里香,有特殊的香味)。同时下料比例也有严格的要求。制作大块羊肉的工序一般需三至四小时。独到的烹制工艺,使做出来的大块肉清香四溢,闻之令人口舌生津,垂涎三尺。
近年来,定边大块羊肉已形成当地一种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被称为“硬早点”,深受当地和外界客人的赞誉。
分布区域
定边大块羊肉只分布在县城内。
历史渊源
早在夏、商、西周时期,定边境内就有原始部落的游牧活动。《史记》有:“轩辕黄帝,北逐荤粥。①”《易·既济》九三载:“高宗伐鬼方②,三年克之。”《左传·僖公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是说在早先时期人类先后驯化狗、猪、鸡、牛、马、羊称为六畜的过程。先人们过着随畜而徙、随畜而居的游牧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文化遗址的发掘中就出土了大量的家羊骨骼。由此人类与羊和其他动物共同生存在一个环境里,相互依赖,息息相关,羊成为人类畜牧业的主体。人们用草饲养着羊,为羊提供足够的食物,羊又为人类提供肉食和乳品,形成互为依托的食物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提高,人们逐渐结束了朝不保夕的生活,使食物的来源不仅仅靠狩猎采集为主,种植业和养殖业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定边是古代边疆重地,古时战事频繁,长城以北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游牧民族部落为了达到逐鹿中原的目的,经常铁骑成群,跨越“三边”。由于战事紧迫,随意将当地的羊只宰杀,用战刀剁成大块,放入锅里,用山沟里的山泉和自带的花马池大颗粒湖盐进行仓促蒸制,做好开锅后的大块羊肉散发出诱人的异香,就连经常以牛羊为日常主要食物的蒙古士兵们吃了都赞不绝口,称其为天下第一美食。从此定边的大块羊肉的吃法(做法)逐渐流传于民间,成为定边逢年过节、宴请贵客的地方名肴。农村现在还延续着这种“打平火”的习俗。后经有心人的不断研发、总结,给这道独具的地方名肴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并产生了一批又一批制作定边大块羊肉的地方名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凡是到定边来的文人墨客、商人、学者,首选要品尝定边大块羊肉,这些人回家后时常回味大块羊肉的美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定边大块羊肉正逐渐成为当地人宴请四海宾朋的品牌佳肴、饮食文化的使者。
注:①②指定边境内。
基本内容(制作流程)
精选上等山羊羯子一只,剥皮、去除内脏待用。
备花椒、干辣椒、大颗粒盐、地椒椒、生姜、小茴香。
先将整羊按部位剁成块,用凉水漂洗干净,下入盛有冷水的锅内(水和肉的比例一般为肉高出水面5厘米),后旺火加热,待烧开后撇去表面浮沫,同时下入备好的调料,再用中火炖,当羊肉炖至五成熟时放入食盐,随后旺火急炖,直至肉烂即可。
相关器具及制品
1.生加工器具:剁肉墩、砍肉刀等。
2.操作器具:铁锅、铁勺、碗。
3.小料:葱花、蒜、蒜泥、食醋、香菜、酸菜(食用时用)。
代表性传承人
贺振平,男,1961年出生,定边县定边镇人。师从父亲贺荣华,从事大块羊肉制作二十多年。在传统制作工艺做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改进,总结出了自己一整套独特的烹制工艺。经他手烹制的大块羊肉,肉鲜汤纯,有一种透骨的清香,大凡吃过他做的大块羊肉都交口称颂,在当地饮食界颇有影响。
李占强,男,1949年生,定边县白泥井人。从事大块羊肉制作技艺四十余年。
主要特征
体现了汉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饮食习惯融汇形成的食用与烹调方式。
定边作为边塞地域饮食比较杂,相比陕北其他地域,定边人属于食肉比较多的人群。
通过饮食习惯可以折射出定边人作为边塞人群豪爽、热情待客的一种习性。
重要价值
大量的历史资料证实,人的膳食影响到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并最终影响到文化的基本形态。饮食方式决定了人的体格和性格:以动物性食物为主要生存方式的人群,形成的是豪放、粗犷的性格;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要生存方式的人群形成的主要是细腻、温和的性格。定边很多人喜欢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习俗,确立了定边的边塞游牧文化的本质特征。通过对定边大块羊肉饮食习惯的研究,可以了解汉族和草原多民族聚居地,特别是边塞地域人们生存、生活发展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