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穿越三国当马超
2277300000298

第298章 诸葛亮的事先准备

刘表这厮喜欢搞形式主义,整天搞一些座谈交流会啥的,但不会用人。文人嘛,就喜欢风花雪月啥的。

荆州这个地方是很有些人才的,别的不说,就说刘备、诸葛亮这两人,刘备是天下枭雄,诸葛亮是人中之龙,都在刘表身边,刘表都不能用,都视而不见。还有以前北方逃难来的那些士人,只见刘表安顿,不见刘表重用,尤其是对于刘备这个人,刘表是表面上客客气气的,暗中时刻提防,《三国志》的说法是“疑其心,阴御之”,是提防着刘备的。

自从刘备喝酒说出心里话之后,刘表越想越觉得不得劲儿,就摆了一个鸿门宴,刘表的手下蔡瑁这些人时刻准备着,刘备要是有个不轨的举动,就在席间对刘备下手,刘备这次学精了,战战兢兢、客客气气,在席上把一群人哄得眉开眼笑,看着火候差不多了,又假装上厕所,逃了出去。

逃了出去以后,刘备骑了一匹马叫“的卢”,一路跑,跑到檀溪,马掉到水里面不能动,刘备急了说,的卢啊,的卢啊,今天你要努力一下啦!然后的卢马一跃三丈,跃过檀溪,逃得性命。

当然,这件事的真相已经被历史给掩盖了,不知是真是假。若是真的,刘备不可能安安稳稳在荆州呆了六年,若是假的,刘表也不会在那次会议之后就打发刘备去守新野。

反正不管怎么说,歪打正着,人家刘备在新野找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人物。

这接下来的重头戏当然是世人熟知的“三顾茅庐”,不过,这三顾之前,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刘备听说了有诸葛亮这个人。

那么,刘备是怎么知道卧龙岗有条大龙在那里蹲着的呢?

这就要从诸葛亮的身世经历说起。

诸葛亮有一个好背景,他祖上是做官的,他的祖父官还做得很大,他的父亲和叔叔也都担任过地方官,所以他是官宦人家,官宦子弟,按咱现在流行的说法,诸葛亮就是官二代啊,绝不是什么贫下中农。

他对于官场上的事情他是知道一些的,官场里的关系他也是有一些的。这一点很重要,为他后来的名声显赫奠定了硬件基础。

家道中落后,诸葛亮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凭借自己才才华,慢慢形成了一个关系网。诸葛亮的岳母是襄阳地区最大的豪族蔡讽的女儿,蔡讽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这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诸葛亮的岳父,一个嫁给了荆州牧刘表,他这个儿子叫蔡瑁,是个权重一时的人。也就是说荆州地区最高行政长官是诸葛亮妻子的姨父,荆州地区重要的官员是诸葛亮妻子的舅舅,所以这个关系网是很了不得的。而这件事情又有一段佳话,诸葛亮的岳父叫黄承彦,这个人非常欣赏诸葛亮,有一天他就去找诸葛亮跟他说,孩子啊,我有一个女儿长得很丑,但是非常有才华,你愿意娶她吗?诸葛亮说愿意啊,黄承彦马上回家就把他女儿装到车上送诸葛亮家里去了。这个事情它也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说黄承彦的女儿不丑,黄承彦说家有丑女是谦词,中国人嘛,比方说儿子叫犬子,女儿就叫丑女,你不能当真啊,我家有犬子,说你儿子狗儿子啊,不能当这个真;另一种说法就说是考验一下诸葛亮,看你是重才重德还是重色,诸葛亮经受了考验,重德重才,还是娶了一个漂亮女孩回去了。但是事实上呢,黄承彦的女儿恐怕是不漂亮的,为什么呢?黄承彦是这样说的,他说:“身有丑女,黄头黑色,才堪匹配”,十二个字个字,如果是谦词的话他不会说得这么具体,黄毛丫头,脸皮黑黑的,他不会说这么具体,这是一个证据;第二个证据就是当时这个事情在荆州地区、襄阳地区传为笑谈,最后老百姓还编了两句民谚,叫做“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就说挑老婆可别学诸葛亮,黄阿承他家那个嫁不出去的丑丫头被他娶回去了,所以看来是个丑丫头。

那么如果黄承彦的女儿真的是比较丑的,那么就有问题了,什么问题呢,诸葛亮为什么愿意呢?诸葛亮可是身高一米八、容貌甚伟,有才有貌的一个大帅哥,他为什么要娶一个丑姑娘呢?也有各种解释,第一种解释就是诸葛亮高风亮节,重德重才不重貌,不以貌取人,这是一种解释;第二种解释,相反,说诸葛亮看重的是黄承彦的这个关系网,因为黄承彦和荆州地区最高行政长官刘表用咱们北方话说叫担儿挑,是连襟,你要从政,你有这么一个关系是极为有利的。那么到底是哪一种原因呢?我们现在也不能把诸葛先生请来问问,而且历史上也没有明确的记载。

不过,据隐秋这个小人的个人观点来看,还是比较支持第二种解释的,这个咱待会儿再说论点和论据。

最后,就是诸葛亮还有自己的一个小圈子,荆州襄阳地区当时聚集了很多的名士,老一辈的有司马徽、庞德公,年轻的有诸葛亮、石韬、徐庶、孟建,都是一时之选,都是人才。当然,徐庶这个喜欢舞刀弄枪的伪文人耐不住寂寞,先下山被马超给拐骗走了,这个咱先略过去。

这些人经常在一起交流切磋,他们都很看好诸葛亮,甚至送了他一个雅号,就叫做卧龙先生,而且当他们觉得时机成熟的时候,他们会隆重地推出诸葛亮。我们知道刘备认识诸葛亮,就是荆襄士人集团介绍给刘备的,徐庶、司马徽、庞德公等等这些人都做了宣传推介工作,诸葛亮才走到了刘备的眼前。

隐秋说这些,并不是要贬低古人,也不是想把高风亮节的诸葛军师给搞臭,好让主角显得正义一些。事实上,历史往往都是胜利者编写的,这个咱说过多次,就跟那句经典的话一样:历史就是一个娇嫩的小姑娘,谁当权了,谁都可以搂在怀里肆意一把。

古人跟咱们现在人没什么两样,都是一个鼻子一张嘴。都是人,都要吃喝拉撒的。诸葛亮是一个伟人,但他首先是个人,他的千古留名,不是因为他的高风亮节,而是因为他经天纬地的才能。

可世间有才能的人多了去了,不见得每个人都能成功的。以前也说过,成功是偶然的必然,就跟曹操一样,你要出名有成绩,最起码有个前提,那就是你有能力,但你别死在东征西讨之中。你要是死了,啥就都没了。

而诸葛亮呢,他不同。他是一个有见识、有雄心、有抱负的知识分子,纯知识分子,跟吕布那个扛枪的伪分子有着本质区别。

他有着很好的底子,自己又上进,那么,除此之外,他还需要什么?

没错,是机遇。

可机遇都是跟没一个有准备的人,诸葛亮的准备,就是提前打好自己的关系网,组建自己的小团体,把自己的才能才华展现出来,好让世人知道。

所以呢,他会娶黄承彦那个丑闺女,不为别的,就为人家背后的关系网。虽然这样说,显得隐秋有点小人之心,但没办法,隐秋这个人也就这水平,如果换成是隐秋自己,也会这样做。

古代社会,跟不兴自由恋爱啥的,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人没见过面都敲定终生了,根本谈不上什么共同语言,患难与共之类的。爱情那个东西离古人实在太遥远了,要不咱泱泱中华,怎么就传下几部爱情戏,弄得潘金莲姐姐那么出名?

这样说来,娶谁都是娶,想找个漂亮的,还得碰运气,那还不如找个实在点的,至少人家这个岳父挺实诚,是不?何况,娶了丑丫头,那背后的好处显而易见,别说诸葛亮没有考虑过这些,人家的智商一个顶隐秋俩,隐秋能想到,诸葛亮早就琢磨透了。

关系网建立了,可诸葛亮人轻言微,混不到实在的好处。而且刘表也不是一个合适的主子,不值得诸葛亮这样的人卖命。诸葛亮就在家待业,跟朋友们聊天打屁,打出自己的名气,以求有好的猎头公司相中自己。

再一次重申,隐秋说这些,不是贬低古人。事实上,更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谋定后动,稳操大局的沉稳,这对一个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实在太不容易了。

果然,经过诸葛亮事先的准备,命运的转轮开始转动,一个皮包私营公司的总经理刘备,从别人那里听到了诸葛亮的大名,心里有点蠢蠢欲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