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22782800000016

第16章 文化艺术(2)

京剧源于徽班进京。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万寿”祝寿。继此,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习称“四大徽班”。他们在演出上各具特色,三庆擅演整本大戏,四喜长于昆腔剧目,春台多青少年为主的童伶和春武戏出众。

乾隆、嘉庆年间,北京文物荟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各剧种艺人云集。北京舞台昆腔、京腔、秦腔三足鼎立,相互对峙。徽班进京,致力于“合京秦二腔”。当时秦腔、京腔基本上同台演出,“京秦不分”(《扬州画舫录》),徽班发扬其博采众长的传统,广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同时继承了众多的昆腔剧目(还排演了昆腔大戏《桃花扇》)及其舞台艺术体制,因而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1828年以后,一批汉戏演员陆续进入北京。汉戏又名楚调,现名汉剧,以西皮、二黄两种声腔为主,尤侧重西皮,是流行于湖北的地方戏。由于徽、汉两个剧种在声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缘关系,所以汉戏演员在进京后,大都参加徽班合作演出。徽调多为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有西皮调、昆腔和弋腔;而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徽、汉两班合作,两调合流,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融会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不断汲取营养,于是,一种以徽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第一代京剧演员的成熟并得到认可,大约是在1840年左右。

小知识

《同光名伶十三绝》

《同光名伶十三绝》是京剧史上的一幅名伶彩色剧装写真画,由晚清民间画师沈蓉圃绘制。他参照了清代中叶画师贺世魁所绘《京腔十三绝》戏曲人物画的形式,挑选了清同治、光绪年间(l860-1890年)京剧舞台上享有盛名的十三位演员(程长庚、卢胜奎、张胜奎、杨月楼、谭鑫培、徐小香、梅巧玲、时小福、余紫云、朱莲芬、郝兰田、刘赶三、杨鸣玉),用工笔重彩的手法把他们扮演的剧中人物描绘出来,显示了作者的深厚功力。

此画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由进化社朱复昌在书肆收购,经缩小影印问世,并附编《同光名伶十三绝传》一册。

词牌的由来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它规定了词的韵律、曲调、长短句,任何人都可按照词的词牌去填词。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1000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很难将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关于词牌的来历,主要有下面六种情况:

来自乐曲名称:如《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这些有的来自民间,有的来自宫廷。词刚兴起时,曲调大多来自民间。到了唐、宋两代,民间谱制的相当多,有些曲调为文人所爱好,而据以填制新词,后来就得到了广泛流传。例如唐代的《竹枝》和《杨柳枝》,原来就是长江中上游一带的民间歌曲,后来白居易、刘禹锡等诗人从中汲取了营养,据以谱写了不少的新词。

摘取词中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早一首词的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因为白居易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又叫《忆江南》。《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由于苏轼的一首《念奴娇》的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的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取自乐府:汉武帝时,曾委派擅长音乐的李延年为“协律都尉”.把制作乐曲规定为乐府的任务之一。此后,唐、宋两代也都设有类似的音乐机构,专门整理古乐和创制新曲。这些新曲后来有不少都成了词牌,例如《并蒂芙蓉》、《黄河清》、《寿星明》、《舜韶新》等,都是由此而来。

来自外域或边地:汉唐两代,西域和边地的音乐不断传入内地,那些地方的某些曲调也随之到处流行,有的就被采用为词调。来自外域最著名的如《菩萨蛮》,据唐代以至明代一些文人的考证。尽管说法有所不同,但都肯定这个词牌来自西域。又如唐代最有名的《霓裳羽衣曲》,也是吸收了从西北传入的印度《婆罗门》并经过加工改制而成的。来自边地的曲调,如《凉州》、《六州歌头》、《八声甘州》等。凉州、甘州都是唐代边地的州名,这些地区的曲调传入内地,后来也被采为词牌的名称。

诗人自度或自制:唐宋两代,不少词人通晓音律乐理,能自己创制词调。例如宋代词人柳永、周邦彦、姜夔等人,既是词人,又是音乐家,他们的词中就有不少自制新调。词人自制的词调(词牌)叫做“自度曲”或“自制曲”,在这种情况下,词人往往在词牌下面加注“自度曲”字样,或加小序。如姜夔的词集《白石道人歌曲》卷四中的《扬州慢》、《长亭怨慢》、《淡黄柳》、《石湖仙》等十七调,都自注为“自制曲”,而且都分别注明宫调,旁边填有“工尺谱”--是唯一完整的宋代乐谱。

取自原词的题目:有些词牌本来就是词的题目,比如《浪淘沙》咏的是大浪淘沙、《更漏子》咏的是夜间景况、《抛球乐》咏的是抛球、《踏歌词》咏的是舞蹈,等等,这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在词牌下面或后面注明词题。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没有任何联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这里的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代号罢了。

华人姓氏的由来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5000年)就有了姓,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就是“女”和“生”组成的,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但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而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而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都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考其来历,华人姓氏的由来大致可分为12种类别:

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以国名为氏: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以邑名为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一些复姓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已不复存在。

以乡、亭之名为氏: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以居住地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姓传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

以次第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比如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

以官职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仅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

以技艺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此外,还有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以谥号为氏;因赐姓、避讳而改姓等等。

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960年)时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6000个,但实际上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小知识

百家姓

“姓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明显的区别。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的人表示他们有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中国最早的姓,大都有“女”旁,如姜、姚、姒、妫、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这只在父权家长制确立时才有可能。

因此,当我们读到“黄帝轩辕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时,便知道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炎黄二帝原分属两个按母系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一姓姜,一姓姬,而他们又分别拥有表示自己父权家长制首领的氏称:列山、轩辕。姓和氏有严格区别又同时使用的的局面表明,母权制已让位于父权制,但母系社会的影响还存在,这种影响一直到春秋战国以后才逐渐消亡。

什么是俗文学

俗文学、民间文学、通俗文学都是英语“popularliterature”的译名。popular是个定语,它的意义是“人民的”、“民众的”,这是“民间文学”的取义。但是,这个字又引伸而有“为多数人喜爱的”、“普遍的”意义,这就是“通俗文学”的取义;而这个字还可以有“廉价的”、“低档的”、“大路货”的意义,这就是“俗文学”的取义。

在这三个译名中,“民间文学”意义最为明确,是从原词的本义译的。“俗文学”的“俗”字,就有疑义,一般人都以为是“雅俗”的“俗”。“俗文学”就意味着鄙俗、粗俗、庸俗的文学,含有知识分子瞧不起民间创作的意味。因此,不少人对这个译名有意见。俗文学会成立的时候,曾正式声明这个“俗”字是“民俗学”的“俗”。

尽管俗文学是“folkliterature的”译语,没有雅俗之分的偏见,但是它的内容和民间文学并无不同。研究对象大体包括歌、谣、曲子,以及讲史、话本等;还有宋元以来的南北戏曲及地方戏;变文、弹词、鼓词、宝卷等讲唱文学;民间传说、笑话、谜语等等杂体作品。

什么是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流行于宋元时期,又称宋元话本。当时,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人口的剧增,通俗的民间文学在宋代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话本小说是宋代民间文学的代表。

在宋代城市大众娱乐场所的“瓦肆”中,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说话”。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主要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宋代的讲史话本主要有《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全相平话五种》等。这些话本以正史为主要依据,但也采入一些传说、异闻等,同时也不免虚构,以增强吸引力。它们的情节往往较曲折,篇幅较长。而元明清的历史小说正是由此演变而成的。

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宋元话本的出现“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确实,宋代话本小说与长期以文言文为语言的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完全不同,它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将白话作为小说的语言进行创作,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人物塑造上,宋代话本小说以平凡人物为主,不再将非凡人物作为主要的塑造对象,这也是中国小说进一步走向平民化的标志。

另外,宋代话本小说采取的是通过“说话”的形式展开故事的叙述方式,这样的叙述模式后来成了白话小说的经典叙述方式。以上几个方面对于明清小说、白话小说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

何谓文曲星

文曲星,是星宿名之一。北斗七星从斗身上端开始到斗柄的末尾共有七颗星。我国古代把它们分别称作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和摇光。文曲星指的就是其中的天权。

文曲星属癸水,是北斗星,主科甲功名,因此文曲星代表有文艺方面的才能或者爱好文学及艺术。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就是文曲星下凡。一般民间认为民间出现过的文曲星包括国神比干、范仲淹、包拯、文天祥和许仙的儿子许仕林。

但是,真正的文曲星指的是文昌帝。文昌帝原是晋朝人,姓张名育字亚子,居于四川梓潼县七曲山。他生性孝顺,是位教书先生。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时战死。唐玄宗入蜀时,途经七曲山,有感于张亚子英烈,遂追封其为左丞相。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于是,梓潼神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

为什么从事写作叫“笔耕”

古代农夫以锄头耕种为生,牧民以养殖牛羊为生,读书人以用笔给人抄抄写写为生,叫“笔耕”,意思是抄写工作跟农夫种田一样的辛苦。

“笔耕”一词出自《后汉书·班超传》,说的是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班超年轻时,就有为国立功的抱负。但由于没有机会,所以未能施展其才华。有一年,哥哥班固被召到洛阳去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跟着去了。由于家庭经济不宽裕,班超常给官府抄抄写写,取得一点报酬,维持家庭生活。日子长了,班超对抄抄写写感到厌烦和苦闷。有一天,班超抄着抄着突然跃起,把笔摔到地上,大声疾呼:“大丈夫应当疆场为国立功,哪能志在笔耕呢!”于是投笔从戎,跟随大将窦固出征,大败匈奴,立下功劳。

“笔耕”原是班超的故事,而现在则把作家从事精神财富的创作称为“笔耕”。

什么是“口述作品”

口述作品即公众场合即兴演讲、法庭辩论等。口述作品应当是口述的方式来创作产生的,在预先已有的文字作品基础上加以口头表演的作品,如诗歌或散文的朗诵、播音员的播音、相声或小品演员的演出等,尽管有口述的过程,但其口述并非创作的过程,创作在口述之前都已经完成了,因而不属于口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