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22782800000004

第4章 节日习俗(3)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当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还是处女地时,位于大西洋彼岸的英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此时的英王詹姆士一世独尊国教,大肆打压其他宗教。信奉加尔文教,不满国教的清教徒对英国教会的宗教改革不彻底感到不满,而英王及英国教会又对清教徒实行政治镇压和宗教迫害,所以这些清教徒选择了脱离英国教会,远走荷兰,后来决定迁居到大西洋彼岸那片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信教自由地生活。

1620年9月,清教徒的著名领袖布雷德福召集了102名同伴,登上了“五月花”号帆船,于12月26日到达了美国的普利茅斯港,准备开始新的生活。然而,这些移民根本不适应当地环境,第一年冬天过后就只剩50人幸存。第二年春天,当地印第安人送给他们很多必需品,并教会他们如何在这块土地上耕作。这年秋天,移民们获得了大丰收。11月底,移民们请来印第安人共享玉米、南瓜、火鸡等制作成的佳肴,感谢他们的帮助,感谢上帝赐予了一个大丰收。自此,感恩节变成了美国的固定节日。

情人节的由来

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节”。起源于古代罗马,于每年2月14日举行,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

关于“圣瓦伦丁节”名称的来源,说法不一。有的说情人节来源于古罗马的牧神节,据说鸟类在这一天开始交配。那时的风俗是:在牧神节期间,每个青年男子从一只盒子里抽签,盒子里放的是写有青年女子姓名的条子。抽到谁,谁就成为那个青年男子的心上人。后来,这个节日改为纪念一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圣徒。古罗马青年基督教传教士圣瓦伦丁冒险传播基督教义,被捕入狱,感动了老狱吏和他双目失明的女儿,得到了他们的悉心照料。临刑前,圣瓦伦丁给姑娘写了封信,表明了对姑娘的爱意。在他被处死的当天,盲女在他墓前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这一天就是2月14日。自此以后,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第二种说法是在古罗马时期,2月14日是为表示对约娜的尊敬而设的节日。约娜是罗马众神的皇后,罗马人同时将她尊奉为妇女和婚姻之神。接下来的2月15日则被称为“卢帕撒拉节”,是用来对约娜治下的其他众神表示尊敬的节日。

在古罗马,年轻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严格分开的。然而在卢帕撒拉节,小伙子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心爱的姑娘将其名字刻在花瓶上。这样在过节的时候,小伙子就可以与自己选择的姑娘一起跳舞,庆祝节日。如果被选中的姑娘也对小伙子有意的话,他们便可配对,最终坠入爱河并一起步入教堂结婚。后人为此而将每年的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第三种说法是,情人节是为了纪念修士瓦伦丁。大约在公元3世纪,罗马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斯。当时罗马内外战争频仍,民不聊生。为了补足兵员,将战争进行到底,克劳多斯下令,凡是一定年龄范围内的男子都必须进入罗马军队,以生命为国家效劳。自此,丈夫离开妻子,少年离开恋人,整个罗马都被笼罩在绵长的相思中。对此,暴君大为恼火。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下令禁止国人举行结婚典礼,甚至要求已经结婚的毁掉婚约。

在暴君的国都里,居住着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就是瓦伦丁。他不忍看到一对对伴侣就这样被拆散,于是为前来请求帮助的情侣秘密地主持上帝的结婚典礼。一时间,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在整个国度传开,更多的情侣秘密地赶来请求修士的帮助。

事情很快还是被暴君知晓了,他派士兵把瓦伦丁打进大牢,最终折磨致死。那一天正好是2月14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敢于与暴君斗争的人,将2月14日作为一个节日,也就是情人节。

小知识

中国的情人节

中国还有三个节日可以称为“情人节”,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庆祝这些节日。

第一个是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有些人把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或七夕称作“中国的情人节”。在汉代,庆祝七夕已经很普遍了,但传统上庆祝七夕的内容与情侣约会之类的活动无关,只是乞巧、许愿的节日。后来,牛郎织女在七夕鹊桥相会的传说赋予了七夕节以情人节的含义。

第二个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习俗上比较近似情人节。在唐代古诗中就有描写元宵节的诗句,宋代朱淑真(一说为欧阳修所作)的生查子写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也是印证其为情人节的说法。

第三个就是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现在在一些少数民族,依然流行的上巳节(又称三月三)更符合情人节的内容。上巳节本来是青年男女踏青、社交、结交异性的节日,汉之前更有野合的习俗,后来礼教兴起,野合的习俗消失,但当时男女交往还是比后世自由,年轻男女依然会在当天到郊外踏青游玩。到南宋时理学兴起,礼教变得森严,上巳节就在汉民族的文化中不那么重要了。

圣诞节的来历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圣诞节已成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广大非基督徒群众的一个重要节日。

在欧美许多国家里,人们非常重视这个节日,把它和新年连在一起,而其庆祝活动之热闹与隆重程度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

圣诞节的主要纪念活动都与那稣降生的传说有关。据说耶稣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稣是因圣灵成孕,由童女玛利亚所生的。神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玛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给那孩子起名为“耶稣”,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当玛利亚临盆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务必申报户籍。约瑟和玛利亚只好遵命。他们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昏,无奈两人未能找到旅馆渡宿,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暂住。就在这时,耶稣要出生了,于是玛利亚唯有在马槽上生下耶稣。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12月25为圣诞节,年年望弥撒,纪念耶稣的出世。

西方人以红、绿、白三色为圣诞色,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

红色与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诞老人,他是圣诞节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人物。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候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在西方,扮演圣诞老人也是一种习俗。

狂欢节的由来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狂欢节(亦称谢肉节)。它起源于古罗马的农神节,是古代罗马人和希腊人迎新春的典礼。在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为压制异教徒的思想,想取消狂欢节,却未能成功。于是就把它纳入自己的年历,成为为复活节做准备的忏悔季节。

据说carnival一词原文来自意大利文,字源来自拉丁文caro(肉)+levare(除去),原意就是:“肉呀!再见”,或是“减少肉量”。我们常说的嘉年华就是从carnival翻译过来的。有趣的是,本是为了怀念耶稣基督并为自己赎罪而设的节日,四旬节之前的祭典,却变成了天主教徒犒劳自己的盛大嘉年华会。他们要在四旬节前好好地吃喝玩乐一番,因为之后一直到复活节为止都要禁止甘味。因天主教规定,复活节前40天为大斋期。斋期里,人们禁止娱乐,禁食肉食,反省、忏悔以纪念复活节前三天遭难的耶稣,生活肃穆沉闷,于是在斋期开始的前三天里,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故有“狂欢节”之说。而复活节定为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故复活节无固定日子,一般在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间。确定了复活节再往前推41天,即为狂欢节。现代的狂欢节已成为许多国家民族送旧迎新、抒发对自由和幸福生活向往的重要节日。

最初,在圣灰(Senzas)星期三(相当于公历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之前三天里,人们戴着假面具涌上街头,相互扔臭鸡蛋、面粉和味道恶心的水。葡萄牙人本来就喜欢这种恶作剧,巴西当地的黑人奴隶也参加了进来,他们用面粉涂白了脸,从主人那里借来旧衣服、旧发套,疯疯狂狂地玩三天。许多奴隶主还给奴隶们三天自由。他们感谢主人的善举,一般不借此机会逃走。

现在欧洲和南美洲地区的人们都庆祝狂欢节。但各地庆祝节日的日期并不相同,一般来说大部分国家都在2月中下旬举行庆祝活动。各国的狂欢节都颇具特色,但总的来说,都是以毫无节制的纵酒饮乐著称。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巴西狂欢节。

最早的巴西狂欢节开始于1641年,当时的殖民统治者为了庆祝葡萄牙国王的寿辰,令民众游行、舞蹈、畅饮娱乐。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巴西狂欢节吸收了黑人的音乐和舞蹈等内容,逐步由闹剧、上层社会的豪华假面舞会,变成了全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生动、热闹的庆典活动,成了民间最重要的节日。灿烂的阳光、缤纷的华服、火辣的桑巴舞以及洋溢在男女老少脸上的笑容,构成了一幅浓郁的民俗风情画。它原有的宗教气氛反而被冲淡了。

狂欢节德四天,狂欢的热浪席卷整个巴西,男女老少披红挂绿,艳装浓抹,载歌载舞,春潮决堤般地涌向大街。市面上除了药店、医院和酒吧之外,工厂停工、商店关门、学校放假。有钱人金装玉饰自不待言,就是穷苦人家凑热闹也要稍整衣帽,敲着空罐头盒子,叮叮当当地投入狂欢的人流。人们忘掉了富裕和贫穷,忘掉了忧愁和烦恼,忘掉了紧张和疲劳,只剩下欢和乐。此时,全国上下不分高低贵贱,不分种族肤色,都似一朵朵欢乐的浪花汇入了欢乐的海洋。这种欢乐的气氛也感染着来自异乡的旅行者,不少外国人也情不自禁地溶入其中。

愚人节的由来

愚人节也称万愚节,是西方也是美国的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4月1日。愚人节与古罗马的嬉乐节、印度的欢悦节有相似之处。在时间的选择上,与“春分”接近。在这个时间天气常常突然变化,仿佛大自然在愚弄人类。

对于愚人节的起源众说纷纭,比较普遍的说法是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是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聪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且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4月傻瓜”或者“上钩的鱼”。从此,人们在4月1日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愚人节起源于一个很有名的希腊神话传说。农业女神得墨忒尔具有无边的法力,可以使土地肥沃,五谷丰登;也可以令田园荒芜,万物凋零。万神之王宙斯是她的弟弟,也是她的丈夫。但宙斯凭借着神王的地位,到处拈花惹草,给得墨忒尔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烦恼。唯一能够让她享受生活乐趣的是她和宙斯生的女儿佩尔塞福涅。

一天,冥王哈得斯驾车巡视西西里岛,代表爱与美的女神阿芙罗狄忒一气之下让自己的儿子小爱神厄罗斯射中哈德斯,让他疯狂的爱上了佩尔塞福涅。

哈德斯找到自己的兄弟众神之王宙斯,请求他作主将女儿嫁到冥府,得到了神王的默许和暗示,哈得斯满心欢喜,他立刻返回冥土,做好抢亲的准备。

一天,佩尔塞福涅在田野里正欲弯腰采摘一朵野花时,大地突然裂开了一条宽宽的地缝。冥王驾着金车把佩尔塞福涅抢走了。得墨忒尔在很遥远的地方,听到了女儿的呼救声。但当她以最快的速度飞回来时,女儿已经不见了。她只知道女儿被“强盗”劫走了,但是,这个强盗是谁,却一点蛛丝马迹也寻不出来。那些知道佩尔塞福涅下落的神灵们,全都缄口不言。对女儿的爱促使得墨忒尔永无休止地找下去。无论哪个神说了什么,她都确信不疑。后来事实证明,那些都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她便把一肚子的怨气都撒到了西西里农人身上,她杀死了岛上所有的耕牛,命令土地坚如钢铁,封住地里的种子,让所有的植物都枯黄凋零。把这个地域辽阔的大岛弄得赤地千里、饿殍遍地。

当她知道自己女儿已然成了尊贵的冥后,无法再到地上和她团聚的时候,觉得自己受了众神的欺骗、愚弄,愤懑和气恼又加深了一层。她干脆下了一道命令,让全世界的植物一起凋零,所有的庄稼全部枯死,大地上不允许出现一丝绿色。自己则躲到一个偏僻的地方,不再露面。这一来,把哈得斯弄得心烦意乱,狼狈不堪。众神也因为得不到人间的祭祀和礼物,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宙斯没办法,只好让佩尔塞福涅每年有1/3时间住在冥府,2/3时间则返回人世,侍奉她的母亲。以后,每当佩尔塞福涅留居冥土时,得墨忒尔便愁眉不展,大地也是一片萧条;而女儿一旦和她团聚,女神便喜笑颜开,世界也重现草木复苏,群芳争艳的勃勃生机。

很明显,在这个故事里,得墨忒尔是一个十足的傻瓜。她不知道爱神的把戏,不知道丈夫和哈得斯的同谋,事件发生后,又被众神支得团团转,屡屡受骗上当,被人戏弄。此后,人们便设立了愚人节,用善意的谎言告诫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不要由于轻信,干出贻笑大方的蠢事。

起初,任何美国人都可以炮制骇人听闻的消息,而且不负丝毫的道德和法律责任,政府和司法部门也不会追究。相反,谁编造的谎言最离奇、最能骗取人们相信,谁还会荣膺桂冠。但是这种做法给社会带来不少混乱,引起了人们的不满。现在,今天,愚人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节日,差不多在整个欧洲和北美都流行。人们在节日期间的愚弄欺骗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离谱,而是以轻松欢乐为目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愚人节作弄人的手法也是花样翻新、新意百出。如:新婚的妻子可能会收到告发丈夫不忠的信件,碌碌无为的公务员会接到提升的调令,儿子会接到父亲去世的电报。凡此种种,如果你都信以为真,就上了大当。当然,如果你真受了愚弄,也不必像得墨忒尔女神那样大光其火,最好拿出点“绅士”风度,一笑置之,才符合愚人节与人为善的真谛。

母亲节的由来

母亲节起源于古希腊。在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希布莉致敬。到古罗马时,这些活动的规模就变得更大,庆祝盛况往往持续达三天之久。当然,古时人们对女神的崇拜只不过是一种迷信,它同今天人们对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