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誓要对自然神(如日月山川之类)或祖先神作出信守诺言的保证,并表示如果不遵守诺言,国家、氏族乃至后代都将降临各种灾难,无疑这些灾难都是最为严重和可怕的,因此也最有威慑力。盟誓对于盟誓者之所以有约束,首先是基于当时人们对神祗的普遍敬畏和极端迷信。
盟誓制度,是从原始的诅誓咒语分化出来而独立的,在我国源远流长,从萌芽到形成,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历程。古人盟誓主要有如下几种:
1、歃血为盟
歃血,口含牲畜血,以表示诚意。一说把牲畜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歃血为盟的仪式,多在有重大之举时进行。古人认为,神灵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可以明察是非曲直,谁违背盟约必将受到惩罚。
2、对天盟誓
誓与盟有区别,有语言相互约束表示不违背信约叫“誓”。《礼记?曲礼下》中说:“约信,曰誓。”举行这种仪式,不用杀生,歃血。而是要对天发。在古人看来,天是人们想象中的万事万物的主宰者,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天命”、“天意”是不可违背的。既然上天意志可以主宰一切,那么对天盟誓后,违约者必将受到上天的惩罚。
3、对物盟誓
这里的物是自然界中永恒不变或人力不可逆转之物,如山、海、江、河等。有个成语叫“海誓山盟”,其中的“誓”,就是“立誓”、“发誓”之意。
4、断物为盟
所谓断物为盟是以折(砍)断某物起誓的方式,有折箭、折棍、断发、断指等多种类型。发誓时断物,一是表示决心,二是以此为见证。
【相关链接】
道听途说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人名曰艾子,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爱说空话的人。
这个爱说空话的人向艾子说:“有一户人家的一只鸭一次下了100个蛋。”
“这不可能!”艾子说。
爱说空话的人说:“是两只鸭子一次下了100个蛋。”
艾子说:“这也不可能。”
爱说空话的人又说:“大概是3只鸭子吧。”
艾子还是不信。
爱说空话的人便一次又一次地增加鸭子的数目,一直加到10只。
艾子便说:“你把鸭蛋的数目减少一些不行吗?”
爱说空话的人说:“那不行!宁增不减。”
这个爱说空话的人又向艾子说:“上个月,天上掉下一块肉,有10丈宽,10丈长。”
艾子听了说:“哪有这事,不可能的。”
爱说空话的人又说:“那大概有20丈长吧。”
艾子忍不住问道:“世上哪有10丈长、10丈宽的肉呢?还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掉到什么地方?你见过吗?你刚才说的鸭子又是哪一家的?”
这个爱说空话的人说:“我是从街上听来的。”
孔子评价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意思是:从道途中听了没有根据的话而乱传,是很不道德的。
曾子杀猪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他为人诚实,说话算数,即使对孩子也是如此。
一天,曾子的妻子去赶集,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我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大,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
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母亲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他了。”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
苏东坡改诗
大文学家苏东坡常到丞相府去拜访王安石。有一次,苏东坡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安石不在,苏东坡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看了又看,心生疑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
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黄色、黑色像芝麻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又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 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问旁人,这是什么鸟叫?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还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访王安石。当苏东坡来到相府时,王安石正在睡觉,他被管家徐伦引到王安石的东书房用茶。徐伦走后,苏东坡见四壁书橱关闭有锁,书桌上只有笔砚,更无余物。他打开砚匣,看到是一方绿色端砚,甚有神采。砚池内余墨未干,方欲掩盖,忽见砚匣下露出纸角儿。取出一看,原来是两句未完的诗稿,认得是王丞相写的《咏菊》诗。
苏东坡暗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当年我曾在京为官时,老太师下笔数千言,不假思索。三年后,也就不同了。这首诗才写两句,不曾终韵,看来已是江郎才尽。苏东坡拿起来念了一遍: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笑这两句诗是乱道,他认为一年四季,风各有名:春天为和风,夏天为薰风,秋天为金风,冬天为朔风。这诗首句说西风,西方属金,金风行秋令也。那金风一起,梧叶飘黄,群芳零落。第二句说的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敢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说个“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错误了?
苏东坡兴之所发,不能自己,举笔舐墨,依韵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然后他就离去了。不久以后,他因事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秋天到了,他院子里的菊花落了一地的花瓣,只见满地铺金,枝上全无一朵,惊得苏东坡目瞪口呆,半响无语,他这才知道原来还真有在秋天开败的菊花。后来,苏东坡为乱改菊花诗的事,专程到京,向王安石“负荆请罪”,认错道歉。
【延伸阅读】
如何对待流言蜚语
人生于世,难免会被他人评论,或受到别人的表扬与赞美,或遭到他人的批评与讽刺,甚至还会遭到谣言的诽谤与中伤。正所谓“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如果遭到流言蜚语的攻击,我们又该如何对待呢?
一、正视自我
谣言诽谤的生命力貌似很强,其实并没有多少力量,也很短命。我们需要辩解的时候可以辩解,无法辩解的时候,干脆不用理它。有时你不去搭理它,它就会迅速销声匿迹。
明智的人会把仇恨的萌芽抑制在心底里,把别人的背后攻击当作面明镜,视为座警钟,真正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改造自我,完善自我,重塑自我,直面人生。
寒山和尚曾问拾得和尚:“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之乎?”
拾得说:“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高僧大德在遇到谣言诽谤时,可以做到“闻过则喜”、“闻谤不嗔”,甚至有“我闻毁谤如饮甘霖”的达观之论,值得我们效仿。
二、大度宽容
流言蜚语,大都经过众口流播,针尖大的一个眼,夸张成天大的一个洞。事实上,有些纯属虚构,捕风捉影,自己根本没有别人攻击的那些问题,所以要正确认识谣言诽谤,正确对待谣言诽谤,这既是公众人物的基本功,也应该是普通人提高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理智一点,达观一点,宽容一点,大度一点,我们将会炼就笑傲江湖、笑傲人生的金刚不坏之身。我们没有必要为一些不中听的话耿耿于怀,更无须为此争个鱼死网破。
三、事实说话
听到流言蜚语,我们应该加以分析,识别哪些只是人们对自己不满的宣泄,哪些是别有用心造谣中伤,试图达到某种目的,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如果属于前一种,可以置若罔闻,让它不了了之。如果属于后一种,就很有必要认真对待了。现实社会中,真理被看成谬误,谬误被人奉为真理的事时有发生。莫须有的罪名,会编造得天衣无缝,很难揭露澄清。即使你有充足的理由,认认真真地去辩解,别人也会误认为你心里肯定有鬼。如果让事实说话,谣言则会不攻自破。
[35苏东坡]
【原文】
凡道①字 重②且舒③ 勿急疾 勿模糊
彼④说长 此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译文】
谈吐说话要稳重而且舒畅 ,不要说得太快太急,更不要说得模糊不清。
遇到在谈论别人是非好坏情况时,听听就算了,如果与己无关就不必多管。
【注释】
①道:说。
②重:稳重。
③舒:缓慢。
④彼:对方。
⑤此:跟“彼”相对,这。
【评解】
在与人沟通时,说话一定要吐字清楚、明白,对方也会听得清楚明白,而且说话要有重点,不要啰嗦了一堆,但还没有说明白,这样听的人会很着急,尤其是重要的事情,更要说得有条理。说话不能急躁,否则会落下重点或语无伦次,造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在人们谈论一些是是非非的事情时,自己不要去参与评论,更不要去传播这些流言蜚语,一定要远离是非之地。当听到一些是非、诋毁、污蔑他人的话时,听过以后也不要把这些话放在心里,更不要再对他人提起,事情本就与己无关,若闲着没事把这些是非对他人讲,不仅会害他人,也会把自己卷入是非之中。
【国学小百科】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
《礼记?乐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因此,“礼”是根据一个人的德与位所形成的本分与职责的不同,是要求每个位置之上的人各敬其业,这是使一个团体和国家,乃至天下,能够有条不紊的关键所在,它不是强制性的接受,而是靠人们的自觉遵守和公众舆论的监督,当自觉遵守和舆论监督无效的时候,才会动用“政刑”的手段予以制裁。
孔子在提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时候,不是强制人们接受,因为孔子既不是君王,也不是官长,孔子只是站在仁者的立场,告诉人们,怎样才能使社会和谐稳定,从而使人们更能保障自己的安居乐业的正常生活。
“德”是潜存于人心,是理想的美好品性,但它的内涵很抽象,没有明确的重心。有国有家者的“德”,应该体现在国政、家政和自己的言语举止中。人非圣贤,德性不会与生俱来,需要经过砥砺和涵养才会逐步形成。为了便于人们修养德性,孔子把周代相传的冠、婚、丧、祭、飨、射、朝、聘等礼仪,改造成为一套道德行为的规范,统称为“礼”。使人们在揖让进退之际,增益其德。如能久习而成性,则庶几乎近于德。因此,礼的功能,从大处而言,是要推行仁政;从小处而言,是要造就德性充盈的君子。
礼之所以合理,正如《礼记》所说“礼缘人情而作”,它是基于人情而制定的。儒家从人本主义出发,提出治理人民的前提是尊重人性。人性是天赋予的自然属性,理应得到尊重。人性的流露,表现为喜、怒、哀、乐之情。只有充分注意到人民的好恶之情,社会才能长治久安。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人性可以不受制约,可以纵情放任,那样无异于将人类等同于动物。
人的好恶之情的缺乏或者过度,同样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儒家认为,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在于,人有思维能力,能够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只有健康的情感,才是社会和谐、进步的保证。人的情感应该与天道(大自然)一样,处在阴阳和谐的“至中”境界。但是人性不能自发企及于至中之地,因此需要礼(各种仪式节文)来引导人性,使之合于天道,这是儒家礼治主义的根本要旨之所在。儒家所提倡的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伦,无一不根于人性。
儒家认为,与民同乐,才是真正的乐。只有君子能懂得乐。君子审声而知音,审音而知乐,审乐而知政,治国之道尽在其中。礼乐皆得,谓之有德,所以古人说:“乐者德之华也。”
【相关链接】
触龙说赵太后
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急忙进攻赵国。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要求用长安君做人质,才肯出兵援助,赵太后不肯答应,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公开对左右近臣说:“有谁敢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我一定唾他一脸!”
左师官触龙希望进见太后,太后气冲冲地等着他。触龙来到宫中,慢慢地向前走,到了太后跟前谢罪说:“我脚上有毛病,竟不能快步走。好久都没见您了,我怕您玉体欠安,所以想来看望您。”
太后说:“我全靠坐辇走动。”触龙问:“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吃点稀粥罢了。”触龙说:“我近来很不想吃东西,自己却勉强走走,每天走上三四里,就慢慢地稍微增加点食欲,身上也比较舒适了。”太后说:“我做不到。”太后的怒色稍微消解了些。
触龙又说:“老臣的儿子舒祺年岁最小,不成器得很,而我已经衰老了,心里很怜爱他,希望他能充当一名卫士,来保卫王宫。我特冒死来向您禀告。”太后说:“可以。年龄多大了?”触龙说:“十五岁了。虽然还小,希望趁我还没入土就托付给您。”太后说:“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触龙说:“比妇女还厉害。”太后笑着说:“妇女才格外疼爱小儿子。”触龙回答说:“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就超过了疼爱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不像疼爱长安君那样厉害。”
触龙说:“我私下认为您对燕后的爱怜超过了对长安君。”太后道:“您说错了,我对燕后的爱远远赶不上对长安君啊!”触龙说:“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就必须为他考虑长远的利益。您把燕后嫁出去的时候,拉着她为她哭泣,不让她走,想着她远嫁,您十分悲伤,那情景够伤心的了。燕后走了,您不是不想念她。可是祭祀时为她祝福,说:‘千万别让她回来。’您这样做难道不是为她考虑长远利益、希望她有子孙能相继为燕王吗?”太后说:“是这样。”
触龙问太后:“从现在的赵王上推三代,直到赵氏从大夫封为国君为止,历代赵国国君的子孙受封为侯的人,他们的后嗣继承其封爵的,还有存在的吗?”太后答道:“没有。”触龙又问:“不光是赵国,其他诸侯国君的被封侯的子孙,他们的后人还有在的吗?”赵太后说:“我没听说过。”
触龙说:“他们当中祸患来得早的就降临到自己头上,祸患来得晚的就降临到子孙头上。难道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这是因为他们地位高而没有功勋,俸禄丰厚而没有劳绩,占有的珍宝却太多了啊!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珍宝,而不趁现在这个时机让他为国立功,有朝一日您不在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呢?我觉得您为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因此我认为您疼爱他不如疼爱燕后。”
太后终于被触龙说服了,于是为长安君准备了上百辆车子,到齐国作人质。齐国派兵解了赵国之围。
三年不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