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改变心路,就能改变出路
22805700000020

第20章 作出利润最大化的选择——在放弃中收获,在低头中成功(2)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完美,然而完美的概念在不同人的心中标准并不一样。比如,希望家中一尘不染,希望工作一帆风顺,希望经济宽裕,地位优越等。可是,一尘不染的标准是什么,一帆风顺的标准是什么,经济宽裕的标准是什么,地位优越的标准又是什么,不同的人,其标准的差异也很大。

也许,同一件事,这个人觉得完美了,另一个人却觉得有残缺。你住着平房,嫌房子窄小,想住高楼;住上了高楼,又嫌独立空间不大,想住别墅;住上了别墅,却嫌花园里的花草不够美丽;当你别墅的花草都很美丽了,却嫌缺少了一个宽大的游泳池;你有了很好的游泳池,却嫌游泳池的水不是恒温的……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总觉得生活中有太多的残缺和遗憾,于是,不免有一种愁绪或多或少地纠缠着自己,让自己很难快乐起来,很难寻找到真正幸福的感觉。

其实,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那么,当我们用完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时候,看到的就只能是残缺。相反,如果我们承认世界是残缺的,生活是残缺的,再面对存在残缺的世界,我们就不会感到受挫了。这样,世界也许就会在我们心目中慢慢变得完美起来。由此看来,放弃完美反而能够收获完美了。

宁可吃大亏,也要守诚信

不知你是否发现,时下,蹭卡族悄然兴起。所谓的蹭卡族主要“蹭”的是学生公交卡和学生证,就是已经离开学校的人使用学生交通一卡通和学生证,享受当学生的“特权”。使用学生证或是学生公交卡可以享受火车票、公交车甚至是电影票的优惠折扣,一些餐厅、景区的学生票也比普通票便宜很多。这样看来,一张学生证和学生公交卡真能带来不少“实惠”。

蹭卡族就是贪图一点小便宜,可是却造成了恶劣影响。首先,引起了人们之间的诚信危机。学生这个群体是一个让人们觉得比较单纯的阶层。他们因为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而享受乘车、就餐、看电影、旅游等方面的优惠,体现了整个社会对于青少年一代的人文关怀。其次,这种冒名的举动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弄虚作假的风气就会愈演愈烈。大家见到别人都在捡便宜,会争相效尤。此例一开,后患无穷。

这种现象表面上看起来不显眼,却考验着大众的社会公德心及责任感。毕竟,人应该抵御一时的贪念及外界的诱惑,应该自觉地讲诚信。贪小便宜吃大亏,不义之财不可取。不管你是行善还是作恶,都会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蹭卡族”贪小利,丢失的是自尊和诚信。

“诚,无伪也,真也,实也”;“信,不欺也”。诚信,就是真实,不欺骗。

诚信与否不仅关乎自己,也会影响国家,甚至改变历史。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人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的樱桃树都宝贵得多。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

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此奔波了三个多小时。第二天,那个少年又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

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在一个地方只购得四瓶啤酒。于是,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六瓶,返回时摔坏了三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此时的诚信已不仅仅是少年个人的品质问题,而是反映了整个尼泊尔国家的一种素质,使人们对这个地方充满信任,慕名而来。

这就是诚信的力量,这个少年为整个国家带来的荣誉是不可估量的。

其实,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会吃亏是处事的一种睿智。

做人要能吃得亏,过于计较,得失心太重,反而会舍本逐末,丢掉应有的幸福。

人生一世,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斤斤计较,只能给自己增加痛苦。不如看淡得失,放下名利,享受生活的快乐。

在民国时期,北京城有家有名的绸缎店。一天,一场大火把所有的东西都烧掉了,其中包括来往的账目。店老板贴出一张告示说,因本店的账目已烧毁,凡欠我的钱可以不还,我欠别人的,只要有凭据,照样兑现。这样处理,绸缎店明显是吃了大亏。然而后来,这家绸缎店却因此事而名声大振,许多人都看中店主的诚信,慕名而来与他做生意,其中还包括一些外国人。很快,这家绸缎店又恢复了生机,生意比失火前还要好。

“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诚信为人、做事必能取信于人,立信于人,收获的一定是朋友,赢得的一定是信赖和尊重。

有一个士兵,非常不善于长跑,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被远远地落下了,他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转过了几道弯,遇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他停顿了一下,虽然对做军官连越野赛都有便宜可占感到不满,但他仍然朝着士兵的小径跑去。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他却第一个到达终点。

他感到不可思议,因为自己从来没有取得过名次,甚至连前50名也没有跑过。但是,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过了几个钟头后,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他赢得了胜利,也觉得奇怪。这时,大家醒悟过来——其实标有士兵的路才是最近的路。

故事中的士兵坚持纪律,宁可自己多跑步,也要坚守诚信,结果赢得了比赛的胜利。在人生当中,时时处处都面临着对诚信的选择,随时都考验着我们的品行与素质。事事都精心计算,什么小便宜都占的人,看似精明机灵,却输掉了信任,输掉了机遇,输掉了人生。

人在屋檐下,必须能低头

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具备很多因素,如学历、背景、机遇等,其中,尤其不能忽视的是为人处世的能力——奉行什么样的做人准则,拥有什么样的交际圈子,说话办事的能力如何。从一定程度上说,为人处世的水平,决定着一个人生活、工作、事业等诸多方面所能达到的高度。为人处世很重要,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问题是如何才能提高为人处世的水平,让为人处世的能力真正成为搭上人生顺风车的助力。

有一句俗语叫“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意思是说,人在权势、机会不如别人的时候,不得不低头退让。这句话可以说洞彻世事人情,饱含着智慧。然而,仔细看这句话的后半句,我们会发现“不得不”一词里隐含着太多的勉强和无奈。这是一种消极的、不情愿的低头,既然是勉强和不情愿的,做起来就不免流露出不满的情绪,这种不满如果让对方看到,很可能会影响你们之间的关系。因而,要把这句俗语改成“人在屋檐下,必须能低头”。

把“不得不”改成“必须能”并不是在故弄玄虚,而是要求权势和力量不如对方的人要积极主动地低下头来,变消极为积极,变不情愿为情愿。

只要在别人的屋檐下,就一定要低头,这是一种对客观环境的理性认识,没有丝毫勉强。

人在屋檐下,必须能低头,有这样几个好处:

你很主动地低下了头,就不会因为不情愿低头而碰破了头;

你很主动地低下了头,就不致成为明显的目标;

你很主动地低下了头,“屋檐”里的人就对你减少了戒备心理,逐渐将你接纳为“屋里人”,于是在“屋檐”下待久了,就有可能成为屋内的人;

你很主动地低下了头,低头的目的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更是为了把不利环境转化成对自己有利的力量;

你很主动地低下了头,说明你能以隐忍的态度做人,可以培养自己宽容忍让的处事态度,凡事看开一点就不会自找麻烦。

在待人处世中,“一定要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现实环境有和谐的关系,把二者的摩擦降至最低,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好走更长远的路。更为了把不利的环境变成对你有利的力量,这是处世的一种手段,一种权变,更是高明的生存智慧。

“人在屋檐下”是待人处世经常遇到的情况,它会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出现。当你看到了“屋檐”,请不要“不得不”,而要告诉自己:“一定要低头!”

人在一生中总会有不同的际遇、不同的处境。顺风好行船,逆境难为生;位高好成事,位卑难做人。但历数古今中外得大成之人,无不是善处逆境和善待位卑者的智者。他们能伸能屈、能俯能仰,从不把自己看得比别人更高贵、更显赫,特别是在他们低就于别人的时候,更能显出低调做人的风范。

韩信承受“胯下之辱”,就是表现“屋檐之下能低头”的典型事例。即使是在今天,“人在屋檐下,必须能低头”也仍不失为我们为人处世的训诲。这是处世的一种权变,更是一种生存智慧。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唐国公李渊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所到之处,有目的地结识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他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隋炀帝对自己起疑心了,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低头隐忍,等待时机。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试想,如果当初李渊不主动低头,很可能就被正猜疑他的隋炀帝给除掉了,哪里还会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在这里,低头不仅仅是一个动作,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智慧,一种勇气。低头,是为以后更好地抬头积蓄力量。

如果一个人,只知道不分时宜场合,一味地刚强,一味地硬撑,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甚至牺牲。只有做到刚柔并济,懂得低头,才能保护自己。

懂得“舍小利为大谋”

谋大利是着眼于长远的目标规划,不汲汲于眼前的小利。有很多人乐意与李嘉诚做生意,因为李嘉诚会把很好的利润让给合作方。同他做生意的人多了,他的生意也就做大了。

比如企业家做善事,企业投资福利事业,把利润白白让了出去,自然是亏。可是纵观全面,企业获得了社会的尊重、好感和美誉,这自然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舍小利不但是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度,更是一种坦然,一种豁达,一种超然。愿意吃亏、不怕吃亏的人,总是把别人往好处想,也愿意为别人多做一些。乐于舍小利的人不但能赢得好人缘,还会在道义上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为自己构筑坚实的人脉。

舍小利有两种境界,一种是主动地舍小利,一种是被动地舍小利。而主动地舍小利则是两者中的高境界。

“主动地舍小利”指的是主动去换取“吃亏”的机会,这种机会是指没有人愿做的事、困难的事、报酬少的事;这种事大部分人不是拒绝,就是不情愿,你主动去做,别人当然对你感激有加,日后若有什么好事,他都不会忘了你。

很多时候,让一分利反而得十分利,这一道理看似简单,但许多人无法克服争利之心,从而丧失了长远利益。

在一个小镇上居住着一位富翁,他取得的成就令人羡慕。一个青年人满怀崇敬之情来到了富翁的家,向他请教成功的秘诀。当富翁听青年讲完来意后,他笑了笑让青年坐下。当时正值酷暑季节,富翁从厨房里拿出了一个西瓜招待青年人。令青年人好奇的是,富翁切西瓜的方法很特别,他把西瓜切成了大小不等的三块。

富翁将切好的西瓜摆在青年人的面前说道:“假如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的利益,你会如何选择呢?”“当然是选择最大的那块!”青年毫不犹豫地作出了回答。富翁笑了笑说:“那好,请用吧!”于是富翁把最大的那块西瓜递给了青年,自己却吃起了最小的那块。当青年人还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最大的那块西瓜的时候,富翁已经吃完了最小的那块。接着他很得意地拿起了剩下的那块,还故意在青年眼前晃了晃,然后又大口地吃了起来。

最终,富翁吃掉了两块西瓜,而青年人只吃掉了一块西瓜,实际上富翁吃掉的西瓜分量要比青年人吃掉的多。青年人恍然大悟:富翁开始吃的那块西瓜虽然没有自己吃的那块大,可是最后却比自己吃得多。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么富翁赢得的利益自然要比自己的多。

吃完西瓜之后,富翁为年轻人讲述了自己的成功经历。最后,他对青年人语重心长地说:“要想成功,就要学会放弃,只有放弃眼前的小利益,才能获得长远的大利益,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也许有的时候我们会觉得眼前的利益便是最大的,便是最好的。等我们千辛万苦地将整件事情做完后,才发现原来我们付出的成本比想象中要多,如果将同样的精力和时间去做别的事,虽然暂时的收益比较小,但是总的收益会大得多。所以,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必须得有战略眼光,要学会放弃。

一个人只有深谋远虑,才能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和判断,顾全大局,舍小取大,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卡卡圈坊”是一家美国甜饼连锁店。2000年在美国上市以后,股价在4年内升了4倍,是近年来除科技网络股以外,美国股坛上少有的一个奇迹。正如其他快餐店一样,“卡卡圈坊”除了自设店铺销售甜圈外,为了增加销售点,还大量发出特许经营店的牌照给加盟伙伴。

这样一来,“卡卡圈坊”的事业如日中天,加盟者蜂拥而上,争相抢夺特许经营店牌照。面对众多的加盟者,“卡卡圈坊”为了追求眼前最大的利润,开始收取加盟者高昂的特许经营费及各式各样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