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改变心路,就能改变出路
22805700000027

第27章 释放自己的无穷潜力——克服障碍,遇见更好的自己(2)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烈日下,一群饥渴的鳄鱼身陷水源快要断绝的池塘中。面对这种情形,只有一只小鳄鱼起身离开了池塘,它尝试着去寻找新的生存的绿洲。塘中之水越来越少,最强壮的鳄鱼开始不断地吞噬身边的同类,然而却不见再有鳄鱼离开。池塘完全干涸了,唯一的大鳄鱼也耐不住饥渴死去了。而那只勇敢的小鳄鱼经过多天的跋涉,幸运的它竟然没死在半途中,而是在干旱的大地上找到了一处水草丰美的绿洲。

试想,若不是小鳄鱼勇于尝试,寻求另一条生路,那它也难逃丧生池塘的厄运。而其他的鳄鱼,如果不安于现状,勇于尝试,那么,又怎么会落得身死干塘的可悲结局呢?由此可见,勇于尝试的精神多么重要。

纵观古今,凡有成者,都具有勇于尝试的精神。灯泡的发明者爱迪生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材料作灯丝,不屈不挠地进行了8000多次尝试。通过不断的尝试,爱迪生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与其说这“光明”是电之光,还不如说是勇于尝试的精神之光。仔细想想,在他所取得的一千多项成果中,竟没有哪一项不是不断尝试的结果。“一次尝试,就有一次收获”,他的这句话正道出了他成功的秘诀。

还有研制出雷管的诺贝尔、发现了雷电规律的罗蒙诺索夫、第一次架飞机飞上天空的莱特兄弟……他们所取得的一个个惊人的成就,又有哪一个不是尝试之花结出的硕果呢?读到这里,我们是不是要问自己:在崇拜伟大人物的同时,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崇拜造就伟大人物的勇于尝试的精神呢?

不仅在科学上需要这种精神,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也同样需要这种勇于尝试的精神。我们应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向课本质疑,尝试着与同学合作,尝试着理解别人、关心别人,尝试着挑战新的职位……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将得到增长;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能力将得到提升;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的人性将得到升华。在不断的尝试中,我们将攀上一个又一个智慧的高峰。

有这样一个家境贫寒的年轻人,他年仅20岁就辍学踏入社会。

那时正逢经济萧条时期,要想找份工作非常困难。一家知名医药企业刚刚贴出招聘科员的告示,就引来了众多应聘者,他也在求职大军之列。

招聘者被一一编了号,他排在50多号。应聘者相继沮丧地从招聘室走出来,说:“条件很苛刻,没有大学文凭,没有两年以上的从业经验,一概不收!”门外的应聘者一听,散去了不少。年轻人也不符合应聘条件,可他没走。

不久,又有几名应聘者走出办公室:“年龄要25周岁以上!”

应聘者又散去了不少,但他继续耐心地排队等待。后面的应聘者问:“看你不到25岁吧?”他点头。那人又说:“肯定也会被淘汰的,不如走了算了!”他笑着说:“机会难得,即便是不符合条件,也应该试一试!”

结果,他的人生就因“试一试”的勇气而改变。各方面都不符合条件的他,虽然未被招聘为科员,但招聘主管因他形象不错,又口齿伶俐,就破格录用他做了一名药品推销员。参加工作以后,这位没有社会背景和学历的青年,凭借着这份敢于尝试的勇气,一边卖药一边自学。短短10年,他就从普通的卖药仔一路攀升为香港政要。他就是香港特区现任行政长官曾荫权。

后来,很多人问他,成功是不是靠运气?他的回答是:“从前人们都说从尖沙咀坐船到中环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水流湍急,会把你带向大海。我不相信,试过一次,意外地发现,虽然坐船到不了中环,但却可以到湾仔或西环,同样是很好的落脚点啊。所以,凡事不要先断定结果,只要你有心尝试,不管结果是否如你所愿,生活总会给你惊喜!”

平庸和精彩往往就是一步之隔。在那扇机遇的门前,有人想着自己的各种不足,想着可能的失败,望而却步,转身走掉;而有人却勇敢地推门而入,即使是洪水猛兽,遍布荆棘,也要走出自己的路。结果,生活也就因此而有了种种不同。

20世纪90年代,有一位高中毕业的年轻人到深圳一家企业应聘推销员。由于该企业很有名,待遇很高,所以有很多人来应聘,其中还有一些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这些应聘者中,那位只有高中文凭的年轻人并不很起眼,但他坚持着,依然决定留下来应试。

后来,轮到他进办公室考试的时候,办公室里的四位主考官正在收拾考生资料,一位主考官礼貌地告诉他说已经找到合适的人选了,叫他另寻出路。

但该考生站着不走,他希望考官能给他一次机会。他拿出在学校时获得的各种演讲比赛的获奖证书,展示给考官们看,他说自己学习不好没考上大学,但他也是有其他优点的,至少,他口才出众,应该具备了成为一位推销员的基本资格吧。他希望主考官让他进公司实习,他不要工资。

最终,他说服了考官们,成了该公司的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他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并四处对潜在客户进行寻访,说服他们与本公司合作。一个多月下来,他竟为公司创造了推销业绩的新纪录,被公司正式录取。到了今天,他已经成了该公司驻美国公司的第一副总裁。

从这个故事中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要勇于尝试,要知道自己身上有什么可以发掘的优点,并努力开发。正如美国的贝弗利·西尔斯所说:“失败了,你可能会失望。但如果不去尝试,那么你注定失败。”除非你停止尝试,否则就永远不会是失败者。

朋友们,勇于尝试吧!它几乎是一切成就的助推器。

克服内心恐惧,解脱心灵束缚

非洲大陆上,犀牛见了狮子狂逃,最后还是不幸被狮子捕获,咬断脖子而亡,成为狮子的美味。

印度热带丛林中,一只小耗子面对一条二三米长的毒蛇,不仅没逃,反而直勾勾地盯着蛇看。蛇缓缓地爬向它,宣告它死亡的迫近。如果让你猜猜它们谁能获胜,你一定会回答是蛇,因为蛇是耗子的天敌。但是这一次你错了。

耗子冲上去,对着庞大的蛇体一口咬下。蛇痛得左摇右摆,耗子小小的身躯被甩来甩去,就是不松口。蛇越摆越大,越摆越急,最后,渐渐无力,直至一动不动。两种不同的结果可以让我们想到,自然界本不存在什么天敌,只是智勇者胜。

反过来想一下,如果犀牛不是畏惧而逃,如果耗子没有咬蛇一口,那么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呢?也许犀牛会将狮子置于死地,蛇会吞掉耗子。

人和动物一样,都会在某种情形下产生恐惧心理。所谓恐惧心理,是指在真实或想象的危险中,个人或群体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而压抑的情感状态。具体表现为神经高度紧张,内心充满害怕,注意力无法集中,脑子里一片空白,不能正确地判断或控制自己的举止,容易变得冲动。

按照英国神学家詹姆士·里德的说法,“许多恐惧都是来自我们对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不理解,来自这个世界对我们的控制。为了实现完满的人生,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获得控制恐惧的力量。”

恐惧剥夺人的幸福与能力,使人变为懦夫;恐惧使人失败,使人流于卑贱。恐惧能摧残一个人的意志和生命,能影响人的身体、伤害人的修养、减少人的活力,进而破坏人的身体健康。它能打破人的希望、消磨人的志气,使人的心力“衰弱”至不能创造或从事任何事业。

恐惧能摧残人的创造精神,泯灭一个人的个性而使人的精神机能衰弱。人一旦心怀恐惧的心理、不祥的预感,则做什么事都不可能有效率。恐惧代表和指示着人的自卑与胆怯,从古到令,它都是人类最可怕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

恐惧来源于人类自身对事物的不了解、不确定,它使我们丧失了正确处理事情的时机。面对危险和困惑,我们该如何找出合理解决问题的机会呢?

首先,通过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扩大自己的认知视野,判定恐惧源。认识客观世界的某些规律,认识人自身的需要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确立正确的目标,提高预见力,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样就会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对恐惧的免疫能力。

其次,要培养乐观的人生情趣和坚强的意志,通过学习英雄人物的事迹,用英雄人物勇敢顽强的精神激励自己。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地磨炼自己,培养勇敢顽强的作风。这样,即使真正陷入危险情境,也不会变得惊慌失措,而可以沉着冷静,机智应付。

再次,平时要积极参加心理训练,提高各项心理素质。比如,进行模拟训练,设置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形成对危险情境的预期,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战胜紧张和不安等不良情绪,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和平衡性,增强信心和勇气,以无畏的精神克服恐惧心理。

另外,向你信任的人讲出你的问题。很多时候,朋友的理解和劝慰是非常有效的融化剂。还要培养对工作的兴趣,用忙碌来消除忧虑。要让自己明白,不管昨天和明天有多么糟糕,过好今天是最重要的。要明白消极和不满对身体很不利,而且大部分的烦恼是头脑中无端空想的产物,我们只要有了积极上进的思想,就会有无穷的力量战胜恐惧。

我们要鼓足勇气,打开束缚我们的绳索,努力战胜恐惧心理,让自己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集中精力,往往就是神力

古往今来,要说起各行各业成功的秘诀,每个人的回答可能都不一样,但是成功者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品质,那就是集中精力去做事。比尔·盖茨专注于软件的开发,造就了微软公司;居里夫人十几年如一日,专注于从小山似的矿石中提炼放射性元素,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陈景润专注于数学,终于攀登上了数学的高峰。

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你涉足多少,而在于你把某一方面做精做细。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一个人集中精力。集中精力是一个人性格的体现,更是你成功的关键。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就能得到自己意想不到的结果。

如果一个人在任何场合都不能集中注意力,那么他无论做什么样的事情,都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自然也无法从中获得丝毫的满足感和快乐。

法国文豪大仲马一生所创作的作品高达1200多部。对于有些作家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这些并不是大仲马与生俱来的写作天赋带来的杰出成就。正如哲学家亚当斯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再大的学问,也不如聚精会神来得有用。”这句话,正是对大仲马的最佳写照。他总是聚精会神地专注于写作。只要一提起笔,他就会忘记吃饭,就连朋友找他,他也不愿放下手中的笔,总是将左手抬起来,打个手势以表示招呼之意,右手却继续写着。

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上,分工也越来越细。如果每一个人都广泛地涉猎各行各业的话,虽然可能获得各方面的知识,但是很容易导致一事无成。

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没有实现早年确定的目标,主要是因为他们什么东西都想涉及,没有将全部的精力倾注在一件事情上,便只能学到一些皮毛,而实际上却是在浪费生命。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青年苦恼地对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每天不知疲倦,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我爱好的事业上,可却总是收效甚微。”法布尔赞许地对他说:“看来你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有志青年。”这位青年说:“是啊!我爱好科学,也爱好文学,对音乐和美术我也很感兴趣。我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这些爱好上了。”这时,法布尔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块放大镜,把阳光聚焦在了一点上,他对青年说:“试着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就像这块凸透镜一样。”

不可否认,许多卓有成就之人都是通过“聚焦”成功的。就法布尔自己来说,他为了观察昆虫的习性,常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天,他一大清早就俯在一块石头旁,几个村妇早晨去田间劳作时看见法布尔,到黄昏时分收工回家,仍看到他趴在那儿一动不动。她们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只看着一块石头。其实,她们并不知道,为了观察昆虫,法布尔不知花去了多少个日日夜夜。

成功是需要“聚焦”的,只有把自己的精力用在最擅长的方面,才能获得最大的收获。

有一天,莫泊桑跟随舅父去拜访著名作家福楼拜。莫泊桑的舅父想将莫泊桑推荐给福楼拜,让他做莫泊桑的文学导师。可是,莫泊桑却骄傲地问福楼拜究竟会些什么。福楼拜反问莫泊桑会些什么,莫泊桑得意地说:“我什么都会,只要你知道的,我就会。”

福楼拜不慌不忙地说:“那好,你就先跟我说说你每天的学习情况吧。”莫泊桑自信地说:“我上午用2个小时来读书写作,用2个小时来弹钢琴,下午则用1个小时向邻居学习修理汽车,用3个小时来练习踢足球。晚上,我会去烧烤店学习怎样制作烧鹅,星期天则去乡下种菜。”说完后,莫泊桑得意地反问道:“福楼拜先生,您每天的工作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福楼拜笑了笑说:“我每天上午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下午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晚上,我还会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莫泊桑不解地问:“难道您就不会别的了吗?”福楼拜没有回答,而是接着问:“我还想问问,你究竟有什么特长,比如有哪样事情你做得特别好?”这下,莫泊桑答不上来了,于是,他反问福楼拜:“那么,您的特长又是什么呢?”福楼拜说:“写作。”

不难发现,真正的强者都是那些集中精力专注于某一领域,并且坚持不懈地探索的人。所以,我们也要学会专注,打造属于自己的成功。

你也需要一些自我奖励

在现代社会中,谁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奖励,尤其是孩子。奖励能够振奋人的情绪,激发人向上的精神,对于开发人的内在潜能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外在奖励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所以,自我奖励非常重要。

一位先生讲述了他对自我奖励的看法:

“晚上,不到3岁的女儿从抽屉里拿出那个她早已很熟悉的小盒子,轻车熟路地从里面取出一个琉璃的海星戴在自己的头上。这个海星并不仅仅是一件装饰品,而是被我赋予了更深层次的作用——一件奖品。因为平时每当女儿不好好吃饭、到处乱跑时,我就会以好好坐着,认真吃饭就给你戴海星的‘奖励’方式,哄她将饭全部吃下去。为了得到这个荣誉,女儿便会很乖地坐在小板凳上,自己一口一口地将碗里的饭全部吃完。我很好奇,问她为什么要给自己戴上海星。她说,因为她今天在幼儿园里很乖很听话,吃饭吃得好,所以给她自己戴海星。她的回答让我备感惊讶,一方面惊讶她不知什么时候学会了使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因果词句,另一方面惊讶她居然学会了自我奖励。我夸奖她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