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22809500000053

第53章 非主流巧合(4)

这座古墓是考古工作者在两年前发现的,但是由于技术原因,一直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发掘。据考古学家研究,这座古墓是古埃及黄金时期一位掌管财政的大臣为自己建造的。另外考古学家还说,发现的这尊雕像其实是死神的象征,也预示着未来世界的征服者,又说据古书记载这可能是埃及法老梦中的景象。如果事实果然如考古学家们所说的那样,这件巧合的事情就变得更加离奇了。难道4000年前的埃及人就已经预测到了小布什会像死神一样发动多场战争,又像当今的现实一样成为几乎整个世界的征服者?难道古埃及的法老在梦中果然见到过布什,这两位当时和现今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之间又有着怎样的神秘关系呢?

当然,人们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猜测。但是考古工作还在继续,这些谜题也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极大兴趣。是啊,对于这么巧合的事情,又有谁不对它充满好奇并展开无限的联想呢?

北京城的两个巧合

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是在老北京城的基础上扩建和发展而来的,而老北京城则最早修建于明代。北京城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素以布局严谨和建筑壮丽而闻名于世。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工作者从运用遥感技术拍摄的北京城的全图中惊奇地发现,老北京城区竟然横卧着两条“巨龙”,盘坐着一位“巨人”。这一场面异常宏伟,成为北京城的两大奇观,一时令人惊叹不已。

专家们对北京故宫一带进行遥感航摄,发现这里的古代建筑群布局严整,相互关联,共同组成了双龙的景象。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们利用遥感技术拍摄了全北京城鸟瞰照片,又翻阅了大量的相关史料相互印证,最终发现,明代建造的北京城确实是“双龙”格局:一条水龙和一条“古建筑龙”(陆龙)。这两条龙抱山环水,蔚为壮观。细心观察这些航摄照片,任何人都会发现北京城的“双龙”格局。水龙是以南海为龙头,湖心岛为龙眼,中南海和北海构成龙身,而什剎海则是龙尾,摆向西北方向。而陆龙则俯卧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天安门宛若龙吻,金水桥为龙的颔虬,东西长安街仿佛龙的两条长须,从天安门到午门一带是龙鼻骨部,太庙和社稷址就如同龙眼,而故宫就恰似龙骨龙身,四座角楼好像是龙的四爪伸向八个方向,景山、地安门大街和钟鼓楼构成龙尾;正阳门则好似一颗龙珠。通览北京中轴线的这些古建筑群,分明呈现出一派巨龙锁珠的架势。

明代北京城建筑的这种“双龙”布局,可能是华夏民族皇权至上和龙凤崇拜传统观念的又一个反映。封建统治者们认为,北京城乃龙兴之地,帝王乃天降龙种。但是这么庞大的建筑群果然在修建之初就已经规划出双龙的格局来了吗,还是偶然巧合造成了这个样子?迄今为止,这还是一道没人能够解答的谜题。

北京城的另一奇观是在景山公园居然盘坐着一位“巨人”。1978年2月,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一间暗室里,夔中羽院士正在冲洗遥感卫星拍摄回来的底片。还没等照片晾干,夔中羽院士就已经把它们放在桌子上开始观察了。结果他惊奇地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在紫禁城以北展现出一个神奇的图像,四周是方正的镜框,中间酷似一位老者的坐像。再经过仔细辨认,夔中羽院士发现这个边框是景山公园的内外围墙,而景山公园内部的建筑和古树则形成了一个老者的坐像。如果景山公园真的是一幅人像的话,那它无疑将是世界最大的使用人工建筑组成的人像了。

夔中羽院士试图从拍摄资料中揭开景山公园坐像之谜。在1983年北京进行的全城拍摄时选用了夔中羽院士使用的底片,结果拍回来以后发现,那幅图像确实是一位老人盘坐的景象。夔中羽院士把景山公园部分做成一张图,经过仔细辨认,发现景山山体组成人盘坐的身体,寿皇殿建筑群组成了人的头部,两只眼睛是内宫墙,眉毛由树组成,两边非常对称的三角形树林组成了胡须。

景山公园的老人坐像究竟是古代园林设计师的有意为之,还是现代科学工作者的意外发现,目前还不得而知。我们姑且把它看做一个巧合,来等待专家们的进一步研究和解释吧。

鬼斧神工的乐山睡佛

宋代的大诗人苏东坡有一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说以不同的方式去看同一个事物,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在四川乐山由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构成的奇观——巨形睡佛,就可以称得上是这种“侧看”形成的奇观。

1989年5月11日,广东省顺德县冲鹤乡62岁的潘鸿忠老人在游览乐山名胜时拍下了许多照片,其中有一张是凌云山和乌尤山的全景照。回家之后,他意外地发现照片上的山形宛如“健男仰卧”,再仔细观察这个“健男”的头部,更是觉得眉目传神不可多得。此后,《乐山巨佛发现记》一文在1990年第4期的《四川文物》上发表。了解了这一情况后的四川省文化厅特意派出专家考察组赴乐山考察,对这一发现给予了肯定。接着,《四川日报》《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旅游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都竞相做了报道,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真可谓是“巨佛”出世,轰动一时。全国各地的游客由于好奇,也纷纷前来观看。

这一“巨佛”发现和被认可的情况是这个样子的。潘鸿忠老人在家里发现这一蹊跷事后,就把照片印制了多份并寄到了相关部门。四川省文化厅文化通讯室甘德明收到了巨佛照片后,不禁叫出声来:“这不的的确确是一尊巨佛吗?”从照片上看去,确实有一位巨佛平静地躺在江面上,仰面朝天,前额高突,鼻唇圆润,四肢皆备。

四川省文化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派出一支由甘德明等人组成的乐山巨佛专家考察组前往乐山附近开展考察工作。考察队首先向潘老询问了拍照的时间、地点、拍摄角度和当时的气象状况等具体问题,然后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考察研究终于在福全门这一地方拍到了这尊巨佛的身影。根据专家考察组的意见,只有福全门这个地方是最佳的观赏地点。从福全门举目望去,清晰可见仰睡在青衣江畔的巨佛。在湍急的河水边上,巨佛似乎还在微微地起伏,佛首、佛身和佛足的形态也都十分逼真。

这尊巨佛长达4000余米,佛首、佛身和佛足分别由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山联襟构成。乌尤山上的山石、翠竹、亭阁、寺庙,再加上山径和绿荫,构成了巨佛头顶的肉髻、饱满的前额、长长的睫毛、平直的鼻梁、微启的双唇和刚毅的下颌,一切都是那么地栩栩如生。佛身是巍巍的凌云山,山上九峰相连,宛如巨佛宽厚的胸脯,浑圆的腰脊和健美的腿胯。远眺佛足,就是苍茫的龟城山的一部分,其山峰恰似巨佛翘起的脚板,好似顶天立地的“擎天柱”,显示着巨佛的无穷神力。纵观巨佛全身,不但和谐自然匀称壮硕,而且神态凝重肃穆慈祥自如,更加令人惊诧不已。

然而更加巧合的,闻名天下的乐山大佛就恰恰耸立在巨佛的胸脯上。这尊世界上最高最大的石刻坐佛,身高达71米,安坐于巨佛前胸,正应了佛教所谓“心即是佛”“心中有佛”的禅语。这是否是乐山大佛昭示我们的所谓“禅机”呢?

细心的游人还会发现在巨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还有纵横的排水沟,一场大雨后,积水很快就通过这些排水沟排走了,使得巨佛不至于被雨水侵蚀。这尊巨佛经过上千年仍能保持完好,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这套科学的排水系统。

然而这尊由三座大山连接而成的巨佛究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致,还是人类的巧夺天工所成呢?根据文物部门的专家们介绍,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有关巨佛的文字记载和民间传说。看来这个疑问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人们反复想起和提及了。

天然石佛与巨型“佛”字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有着众多奇异的地质地貌,喀斯特地貌就是其中一种。喀斯特地貌是指可溶性岩石受流水的溶蚀和相伴的机械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奇特的地貌景观,如石芽、石沟、石林、峰林、落水洞、漏斗、喀斯特洼地、溶洞、地下河等。在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地区,往往奇峰林立但缺乏地表水,地下水系却比较发达。在我国的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广泛分布着这种喀斯特地貌。除此之外,北京市郊的十渡自然风景区也有喀斯特地貌的广泛发育,形成了非常独特而神奇的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在十渡镇平峪村附近的山涧里有一座形象逼真的石佛,据说是由当地的一位羊倌在跌下数十丈深的山涧后发现的。石佛在崖壁脚下,五官俱全,眉须分明,双手在腹前交叉。

石佛全身长满了青苔,犹如袈裟,没有被青苔覆盖的上部裸露部分正好是石佛的面部五官。在石佛的眉毛和嘴唇部位还生有少许青草,就像是长眉和胡须一样。经过相关专家的研究,这尊石佛是由上水石夹杂钟乳石的碎块堆积而成的,石佛的两臂和双手也是钟乳石的碎块。石佛形成的过程犹如下述:从石灰岩缝隙中渗出的流水发生碳酸钙沉淀,从而在山涧里堆积形成了类似于佛像的石柱;钟乳石的碎块随流水滚动,滑落堆积在了山涧,形成石佛的手臂;因为它形成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所以上面长满了青苔。

除此之外,在十渡风景区还有一座龙山。在它的一处崖壁上居然有一个苍劲有力的“佛”字,高度可达三米以上,宽度也有两米左右。从远处看,这个巨大的“佛”字非常清楚,尤其是在雨后更是清晰异常。这个巨大的“佛”字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这个“佛”字和上面介绍的石佛一样,也是在喀斯特地貌的独特作用下形成的。专家介绍说,这个“佛”字是雨水沿着岩石的节理裂隙面溶蚀风化后形成的自然痕迹。龙山的岩石属于白云岩,这种岩石容易被溶入了二氧化碳的雨水所溶蚀,从而形成各种花斑和不规则的图案。能够自然溶蚀形成“佛”字,确实是非常巧合了。

十渡自然风景区还有其他许多有趣的地质地貌奇观,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是喀斯特地貌带给我们的巧合与惊喜。

复活节岛之谜

在我们的这个地球之上总有许多神秘的地方引发人们的无尽想象,东南太平洋上的复活节岛就是这样一个神秘的地方。复活节岛的神秘最为世人所知的就是岛上众多神奇的巨人石像,然而它的神秘却不仅仅只是这些。

复活节岛于1722年4月为荷兰探险家雅各布·罗格文等人于复活节这一天发现。它孤悬于东南太平洋上,呈三角形,面积约为17平方公里,并且人烟稀少。岛上气候干旱,土壤贫瘠,植物和动物都比较稀少。

就是这样的孤岛上却遍布着千余尊巨大无比的巨人石像,最重的可达90吨,就连最普通的也有二三十吨重。更加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巨大石像还都顶着红色的石帽子。这些巨人石像究竟是什么人创造和树立在这里的,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至今都没有人能够给出较为可信的说法。看来这要成为一个永远的谜了。然而在复活节岛上还有更加神奇的东西,那就是朗戈朗戈木板之谜。

朗戈朗戈木板,当地人称做“科哈乌·朗戈朗戈”,这一木板上刻画着许多类似文字的符号,因此又被称作“会说话的木板”。法国修道士厄仁·艾依罗最早认识到木板上这些符号的价值。他认为这些符号是复活节岛上居民的古老文字,由于种种原因才不为后人所认识。朗戈朗戈木板上的文字符号,是解开复活节岛古老文明谜团的钥匙,所以引起了近百年来许多学者的关注。捷克人种学者、文字鉴赏家洛乌科特卡发现古代印度的象形文字与“朗戈朗戈”图案符号较为相像。后来,匈牙利的语言学家海维申对此作了分析对比,并在法国科学院作了一次震惊科学界的报告。报告指出,两种文字符号中有175个完全吻合。复活节岛文字存在于19世纪中叶,而印度河谷文字则早在公元前2500年成熟,相距近4000多年。之后,奥地利考古学家盖利登又确认,复活节岛古文字与古代荷兰的象形文字也颇为相像。1951年他又语出惊人:苏门答腊岛装饰品上鸟的形象与“朗戈朗戈”上的也很相像。

更加令人惊讶的是,复活节岛的居民称自己居住的地方为“世界的肚脐”。人们一直无法理解这一说法,直到后来在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俯瞰地球时才发现复活节岛孤悬于东南太平洋,确实像极了地球的“肚脐”。这些岛民当然没有到太空中俯瞰过地球,那么他们又是怎么知道自己生活在“世界的肚脐”呢?

复活节岛上的巧合与神秘现象还有许多。这些令人倍感惊讶的现象使得远古与现代相纠缠,也使得太平洋与印度甚至欧洲相联系,确实值得认真研究。

大难不死的突击队员

被子弹击中颈部,在粮食和淡水缺乏的条件下一个人在海上漂流了37天,印度青年突击队员埃尔威斯却奇迹般地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因此,战友们都称他是“杀不死的人”。根据埃尔威斯的自述,我们复原了整个事件的经过。

在和敌人的激战过程中,一颗子弹击中了青年突击队员埃尔威斯的颈部,埃尔威斯应声倒地。在距离埃尔威斯倒下约九米的地方有一片丛林,埃尔威斯想要爬过去隐蔽起来。于是他忍着剧痛,慢慢地爬向了那片丛林。在丛林里面,埃尔威斯包扎了自己的伤口,然后就昏过去了。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黎明了。

埃尔威斯庆幸自己没有死掉,便爬起来准备穿过丛林寻找失散的队伍。在丛林中,埃尔威斯艰难地走了六天。在这六天中,有四天他几乎没有吃到一点东西。出了丛林,埃尔威斯看到了大海,同时还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村子。埃尔威斯跑进村子寻找食物,狼吞虎咽饱餐了一顿。后来他在海边的沙滩上看到一条小船,从村子里带了粮食和淡水,就推船入海了。他以为只要沿着海岸走就可以到镇子上,或许就能遇到自己的部队。

然而不幸的是,狂风和海浪击碎了他的愿望,把他的小船无情地推向了大海深处。他拼命地划桨,想要回到岸边,但是终究无济于事。埃尔威斯就这样乘着小船在汪洋大海之中漂流。从村子里带来的食物和淡水在几天后就没有了,埃尔威斯在饥饿和干渴之间痛苦地挣扎着。他决定放弃生还的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