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全世界成功者都在用的80个关键思维
22810800000025

第25章 学会变通,懂得灵活的十个关键思维(1)

世事变幻无常,恐怕没有人能够总是一帆风顺、四平八稳地过上一辈子。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坑坑洼洼,曲曲折折。所以,当问及那些已经取得了成功的人们时,我们会有这样一个发现:在他们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必须要能适时地灵活变通,否则就连通往成功的路途也会变得崎岖难行。在这一章,我们就和大家探讨学会变通,懂得灵活的十个关键思维。

示弱思维:以退为进,败中求胜

听过这样一句话:“逞强”只是一时之勇,每个人都能做到。“示弱”却是一种境界,需要的是勇气和智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以强凌弱,非君子风范。主动示弱,可趋利避害。所以,“示弱思维”是一种以退为进,在败中求胜的智慧。

当然,示弱的不一定都是弱者。身为强者,屈身“示弱”,无论自己还是别人,都能有所收获。强者以弱者的谦虚谨慎姿态行事,别人也乐意接受。如此,强者更强,而弱者也容易从中获得慰藉,从而在心平气和中自觉地向强者学习,有所进步。

在现代的社会竞争中,很少有人会想到以退为进,或者想到了也觉得有股窝囊气。然而,能屈能伸,方是英雄。终究大家最看重的还是谁能笑到最后,谁能笑得最好。

在商场上,如何与对手谈判,如何能够游刃有余地控制整个局势的走向,也需要有以退为进的气质。无论是什么样的战场,“退一步,进两步”,以退为进,绝对算得上是从容不迫的一个制胜策略和技巧。

曾有一位记者去拜访一位企业家,目的是获得有关他的一些丑闻资料。然而,还来不及寒暄,这位企业家就对想质问他的记者说:“时间还早得很,我们可以慢慢谈。”记者对企业家这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大感意外。

不多时,秘书将咖啡端上桌来,这位企业家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立即大嚷道:“哦!好烫!”咖啡杯随之滚落在地。等秘书收拾好后,企业家又把香烟倒着放入嘴中,从过滤嘴处点火。这时记者赶忙提醒:“先生,您将香烟拿倒了。”企业家听到这话之后,慌忙将香烟拿正,不料又将烟灰缸碰翻在地……

在商场中趾高气扬的企业家出了一连串的洋相,使记者大感意外,不知不觉中,原来的那种挑战情绪完全消失了,甚至对对方产生了一种同情。这就是企业家想要得到的效果。整个过程其实是企业家一手安排的。因为,当人们发现杰出的权威人物也有许多弱点时,过去对他抱有的恐惧感就会消失,而且由于受同情心的驱使,还会对对方产生某种程度的亲切感。

赢家以退为进,最终会赢得他们想要的一切,输的人当看到对方示弱的时候,心理上可能会占有优势,但是从长远来看,真正的优势是谁的,明眼人一目了然。

澳洲有一个故事,说烈性的野马一般生命较短,因为它们难以被驯服,所以人们只能将它们杀来食肉,而那些肯“示弱”的野马,因为较易驯服,往往能够在赛场夺冠而被人类精心饲养,所以能够活得很久。

植物也常常是通过“示弱”获得生长的机会:一堆石子堆在地上,恰好把小草压在了下面,小草为了呼吸新鲜空气,享受温暖的阳光,改变了直长的方向,沿着石头间的缝隙,弯弯曲曲地探出头,冲出了乱石的阻隔。在重压面前,小草选择了弯曲、选择了示弱,而正是这种选择,才使它们能生机盎然。人也是一样,一个真正甘心“示弱”的人,必是一个豁达大度,宽宏大量的人,一个充满人情味,充满智慧的人,一个处世浅浅却悟世深深的人。

瑞典的登山名将克洛普就是这样一个人。1996年春,他骑自行车从瑞典出发,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喜马拉雅山的脚下,与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准备攀登珠峰。但在距离峰顶仅剩下300英尺时,他发现按照进度还需要45分钟才能登上珠峰顶,但这就不能在他预定的安全时间,在夜幕降临之前返回。于是,他毅然决定放弃此次登峰行动,返身下山。

而与他同行的另外12名登山者却无法认同他的明智决定,继续向上攀登,虽然最后他们大多数到达了顶峰,但最终却因错过了安全时间而葬身于暴风雪中,让人扼腕叹息。而克洛普经过对恶劣环境的适应,在第二次征服中轻松地登上了峰顶。可以想象,如果克洛普也一味地执著,不顾一切地去实现目标,那么将遭遇与同行者同样的结局。但是他学会了示弱,学会了审时度势,把握全局,以小忍换大谋,以退为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给人以启示的应聘实例,每个人在应聘自己意向中的单位时,往往在自己的简历上恨不得把所有的优点、经历都罗列上去,以展现自己的优秀。但是有这么一位大学毕业生,在自己的简历上写下了自己“不太合群”的弱点。在有些人看来,这是难以理解的。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招聘单位反而录取了他。

在招聘单位看来,这位大学毕业生能实事求是说出自己的个性弱点,恰恰是其诚实守信的表现。对一个单位而言,这是一种难能可贵、必不可少的素质。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这说明还有可以改进的空间,但假如不能正视自己,恐怕谁也无法帮他在事业的前进道路上开辟航路。这个毕业生主动向用人单位“示弱”,有意暴露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弱点,却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示弱”不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处世哲学吗?

赫蒙是美国有名的矿冶工程师,毕业于耶鲁大学,又在德国的佛莱堡大学拿到了硕士学位。可是当赫蒙带齐了所有的文凭去找美国西部的大矿主赫斯特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那位大矿主是个脾气古怪又很固执的人,他自己没有文凭,所以就不相信有文凭的人,更不喜欢那些文质彬彬又专爱讲理论的工程师。

当赫蒙前去应聘递上文凭时,满以为老板会乐不可支,没想到赫斯特很不礼貌地对赫蒙说:“我之所以不想用你就是因为你曾经是德国佛莱堡大学的硕士,你的脑子里装满了一大堆没有用的理论,我可不需要什么文绉绉的工程师。”

聪明的赫蒙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回答说:“假如您答应不告诉我父亲的话,我要告诉您一个秘密。”赫斯特表示同意,于是赫蒙对赫斯特小声地说:“其实我在德国的佛莱堡并没有学到什么,那三年就好像是稀里糊涂地混过来一样。”想不到赫斯特听了哈哈大笑,说:“好,那明天你就来上班吧。”就这样,赫蒙运用了“必要时不妨示弱”的策略轻易地在一个非常顽固的人面前通过了面试。

也许有人认为赫蒙那样做不太合适,但我们所强调的是能不能做到既没有伤害别人又能把问题解决。就拿赫蒙来说,他贬低的是自己,他自己的学识如何,当然不在于他自己的评价,就是把自己的学识抬得再高,也不会使自己真正的学识增加一分一毫,反过来,贬得再低也不会使其减少一分一毫。

总之,为了今后能够以退为进,败中求胜,有时候,我们就应该学会用示弱的思维解决问题。你要知道,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好。

进退思维:掌握好前进的节奏

拿商业谈判为例,人们普遍不太敢用退出来要挟对方,生怕谈崩了弄得鸡飞蛋打。所以,谈判老手都会不择手段地掌握对手的真正意图,等摸清了底牌,便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这时再以什么方式取胜,就是技术问题了。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就是一个深谙此道的人。

巴拿马运河最早不是由美国开凿的。19世纪末,一家法国公司跟哥伦比亚签订了合同,打算在哥伦比亚的巴拿马省境内开一条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运河。主持运河工程的总工程师就是因开凿苏伊士运河而闻名世界的法国人雷赛布,他自以为这一工程不在话下,然而巴拿马的环境与苏伊士有很大的不同,工程进度很慢,资金开始短缺,于是公司陷入了窘境。

美国早在1880年就想开一条连贯两大洋的运河。由于法国先下手与哥伦比亚签订了条约,美国十分懊悔。在这种形势下,法国公司的代理人布里略访问美国,向美国政府兜售巴拿马运河公司,要价一亿美元。美国早已对运河公司垂涎三尺,知道法国拟出售公司更是欣喜若狂。然而,美国却故作姿态,罗斯福指使美国海峡运河委员会提出报告,证明在尼加拉瓜开运河省钱。报告指出,在尼加拉瓜开运河的全部费用不到2亿美元。在巴拿马开运河的直接费用虽然只有1亿多,但另外要付出一笔收买法国公司的费用,这样,开巴拿马运河的全部支出将达到2亿5千多万美元。

布里略看到这个报告后大吃一惊。如果美国不开巴拿马运河,法国不是一分钱也收不回了吗?于是他马上游说,表明法国公司愿意削价,只要4000万美元就行了。通过这一方法,美国就少花了6000万美元。

罗斯福又用同一计策来压哥伦比亚政府。他指使国会通过一个法案,规定美国如果能在适当时期内同哥伦比亚政府达成协议,将选择在巴拿马开运河,否则,美国将选择尼加拉瓜。

这样一来,哥伦比亚也坐不住了,驻华盛顿大使马上找国务卿海约翰协商,同意以100万美元的代价长期租给美国一条两岸各宽3公里的运河区,美国每年另外付租金10万元。

可以看到,“欲进先退”的罗斯福,在谈判中成功地运用了这个思维,最后,美国只用了很少的代价,就得到了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和使用权。

其实,不光是谈判,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只要你懂得进退思维,掌握好前进的节奏,你就会发现适时退让会让自己更轻松、更主动。相反,如果只知道一股劲向前冲,往往会欲速则不达。

柔性思维: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水可说是世界上最柔弱的,然而却能将坚硬的石头凿穿。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在自然界的例子比比皆是。烈风可以吹断几个人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却奈何不了一根细细的小草;铁锤可以砸碎硬硬的石块,但捶不坏软软的棉花。柔性思维的强大之处,就体现在这里。

与柔性思维相对的是刚性思维,这是人的本能思维,遇到问题时喜欢冲动地直奔目标,就像一个有勇无谋的将军,在战场上只知道一味地向前冲杀,而不注意前面是否有陷阱。柔性思维是一种聪明的思维,就是永远在运动中认识事物,既包括思维内容的柔性,也包括思维方法的柔性。

从思维内容上讲,柔性思维强调万事万物都应以柔胜刚、以弱胜强,都应该学会守弱;从思维方法上讲,柔性思维强调辩证地、动态地、全面地、整体地看待问题。

柔性思维体现了一种思维模式,可以将其总结为守弱与应变之道。遇到问题时首先理清思路,然后再去解决问题,这包括用什么思维观念来考虑问题、从什么思维视角来观察问题,在什么思维层次来分析问题等等。它就像是一个精通谋略的统帅,总是先分析判断战场目前的形势和可能产生的变化,然后再决定进退取舍,争取花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

又是一年毕业时,大家都急着在离校之前找到合适的工作,小林也不例外。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要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谈何容易。一天,他在网上看到一家外企招聘总经理助理的信息。这则信息上写明要求应聘者用英语书写一封求职信寄到公司,然后等待公司回复。他心想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于是赶紧写了一封求职信邮了出去,然后在焦急不安中等待回信。

几天之后,他终于收到了这家公司的回信。这是一封拒绝信,信上写道:“你完全不了解我们公司,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乱投求职信,无疑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你的英语求职信中,很多句子语法不通,单词拼写也是错的。我们是不会聘用你的,因为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人才。”

小林看了这封信后,心里很是不平。他想立刻写一封回信,用更恶毒的语言骂这个寄信人。但他又冷静地想想:“就算信中所用的语言是很过分,但我又怎么知道他说得不正确呢?对一个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而言,我对他们公司肯定是不够了解的;作为一个在中国文化环境里学习英语的学生而言,英语书信中出现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人家的批评并没有错呀。我不仅不应该骂他,反而应该写封信感谢他才对。”

于是,他怀着感激之情写好了一封感谢信。信中这样写道:“浪费您宝贵的时间给我回信,我实在是感激不尽。我对在对贵公司的业务不了解的情况下就乱投求职信一事深表歉意。我的信上确实有很多语法错误,我也为我的英语水平不高深感惭愧。现在,我计划加倍努力地学习英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减少错误的出现。谢谢您帮助我不断地进步。”

不久,他又收到回信,并且给了他那份他所应聘的工作。原来,公司是考虑到总经理助理的工作是一个很需要忍耐的活儿,假如不能应付各种压力,是难以胜任的。所以公司给每个人都回了相同的邮件,但是只有小林回复了,而且态度很诚恳,因此就把这个宝贵的机会留给了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针锋相对不如以柔克刚。倘若别人用非常恶毒的言语攻击你,你不妨冷静下来思考一下他的批评指责有无道理,从中发现对你有价值的东西,然后感谢他的无私帮助。如此以柔克刚,以宽容之心对待恶毒之言语,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般人说,人活一口气。但那些真正有功夫的人,是把这口气咽下去。

当鸡蛋掉在石头上时,鸡蛋很容易破碎,而当皮球掉在石头上时,它会弹起而保持完好无损,这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皮球对强大的外力能以柔韧化之,而鸡蛋却不能,故有“以卵击石,自不量力”之说。这其中蕴含的就是我们所讲的柔性思维。以柔克刚,才能在强敌面前保全自己,直至成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事要柔韧对待,对人更要柔性对待。俗语说:“百人百心,百人百性。”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柔和,有的人则性格刚烈,各有特点,又各有利弊。

然而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刚烈之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因此为职者需善于以柔克刚。因为大凡刚烈之人,其情绪颇好激动。情绪激动则很容易使人缺乏理智,仅凭一股冲动去做或不做某些事情,这便是刚烈人的优点,同时又恰恰是其致命的弱点。俗语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处。”以柔克刚,就是在耐心、信心、恒心、毅力上的角逐。在这些方面,谁占了上风,谁就是真正的胜利者。柔或刚,只是两者在比较时表现出来的表面形态,这里所谓的刚,只是浮躁、虚张声势、经不起挫折的表现。而柔,则是虚怀若谷,因为对自己充满信心,胜不骄,败不馁,所以才有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