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本草纲目
22887700000322

第322章 水部(265)

思邈曰∶不可合猪、兔、鸭肉食,损人。不可合芥子食,生时珍曰∶案∶《三元参赞书》言∶鳖性冷,发水病。有冷劳气、症瘕人不宜食之。《生生编》言∶鳖性热。戴原礼言∶鳖之阳聚于上甲,久食令人生发背。似与性冷性本不热,食之者和以椒、姜热物太多,失其本性耳。鳖性畏葱及桑灰。凡食鳖者,宜取沙河小鳖斩头去血,以桑灰汤煮熟,去骨甲换水再煮。入葱、酱作羹膳食乃良。其胆味辣,破入汤中,可代椒而辟腥气。李九华云∶鳖肉主聚,鳖甲主散。食鳖,锉甲少许入之,庶几稍平。又言∶薄荷煮鳖能害人。此皆人之所不知者也。

主治:伤中益气,补不足(《别录》)。热气湿痹,腹中激热,五味煮食,当微器)。

妇人漏下五色,羸瘦,宜常食之(孟诜)。妇人带下,血瘕腰痛(《日华》)。去虚。久食,性冷(苏颂)。补阴(震亨)。

作 食,治久痢,长髭须。作丸服,治虚劳 癖香港脚(时珍)。

附方:新三。

癖气块∶用大鳖一枚,以蚕砂一斗,桑柴灰一斗,淋汁五度,同煮如泥,去骨再煮成膏,捣丸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圣惠方》)寒湿香港脚,藤各半斤,煎至七升,去渣。以盆盛熏蒸,待温浸洗,神效。(《乾坤生意》)骨蒸咳嗽潮热∶团鱼丸∶用团鱼一个,柴胡、前胡、贝母、知母、杏仁各五钱,同煮,待熟去骨、甲、裙,再煮。食肉饮汁,将药焙研为末,仍以骨、甲、裙煮汁和,丸梧子大。

每空心黄 汤下三十丸,日二服。服尽,仍治参、 药调之。(《奇效方》)脂主治:除日拔白发,取脂涂孔中,即不生。欲再生者,白犬乳汁涂之头(阴干)主治:烧灰,疗小儿诸疾,妇人产后阴(《日华》)。

附方:旧一,新二。

小儿尸疰劳瘦,或时寒热∶用鳖头一枚烧灰,新汲水服半钱,日一服。(《圣惠方》)产后阴脱∶《千金》∶用鳖头五枚烧研,井华水服方寸匕,日三。《录验》加葛根二两,酒服。

末涂肠头上。(《千金头血主治:涂脱肛(出甄权)。风中血脉,口眼 僻发明:时珍曰∶按∶《千金方》云∶目 唇动口 ,皆风入血脉,急以小续命汤服之。

外用鳖血或鸡冠血,调伏龙肝散涂之,干则再上,甚妙。盖鳖血之性,急缩走血脱肛之病。

附方:新二。

中风口 ∶鳖血调乌头末涂之。待正,则即揭去。(《肘后方》)小儿疳劳∶治潮热往来,五心烦躁,盗汗咳嗽,用鳖血丸主之。

以黄连、胡黄连各称二两(以鳖血一盏,吴茱萸一两,同入内浸过一夜,炒干,去茱、血研末)。入柴胡、川芎、芜荑各一两,人参半两,使君子仁二十一个,为末,煮粟米粉糊和,为丸如黍米大。每用熟水,量大小,日服三。(《全幼心鉴》)卵主治:盐藏煨食,止小儿下痢(《时珍》)。

爪主治:五月五日收藏衣领中,令人不忘(《肘后》)。

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

纳鳖

(宋《图经》)集解:颂曰∶鳖之无裙,而头足不缩者,名曰纳。亦作 。

肉气味:有毒。

颂曰∶食之令人昏塞。以黄 、吴蓝煎汤服之,立解。

甲气味:有小毒。

主治:传尸劳,及女子经闭(苏颂)。

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

能(奴来切)鳖

(《纲目》)释名:三足鳖。

集解:时珍曰∶《尔雅》云∶鳖三足为能。郭璞云∶今吴兴阳羡县君山池中出之。或以鲧化黄熊,即此者,非也。

肉气味:大寒,有毒。

颂曰∶食之杀人。

时珍曰∶按∶姚福《庚己编》云∶太仓民家得三足鳖,命妇烹,食毕入卧,少顷形化为血水,只存发耳。邻人疑其妇谋害,讼之官。时知县黄廷宣鞫问不决,乃别取三足鳖,令妇如前烹治,取死囚食之,入狱亦化如前人。遂辨其狱。窃谓能之有毒,不应如此。然理外之事,亦未可以臆断也。而《山海经》云∶从水多三足鳖,食之无蛊疫。近亦有人误食而无恙者,何哉?盖有毒害人,亦未必至于骨肉顿化也。

主治:折伤,止痛化血,生捣涂之。道家辟诸厌秽死气,或画像止之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

朱鳖

(《拾遗》)集解:藏器曰∶生南海。大如钱,腹赤如血。云在水中着水马脚,皆令仆倒也。

时珍曰∶按∶《淮南子》云∶朱鳖浮波,必有大雨。

主治:丈夫佩之,刀剑不能伤。妇女佩之,有媚色(藏器)。

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

珠鳖

(《纲目》)集解:时珍曰∶按∶《山海经》云∶葛山澧水有珠鳖。状如肺而有统志》云∶生高州海中。状如肺,四目六足而吐珠。《吕氏春秋》云∶澧水鱼之美者,名曰珠鳖,六足腹。皆指此也气味:甘,酸,无毒。

主治:食之,辟疫疠(时珍)。

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

(《拾遗》)释名:时珍曰∶按∶《说文》云∶鼋,大鳖也。甲虫惟鼋最大,故也。

集解:颂曰∶鼋生南方,江湖中。大者围一、二丈。南人捕食之其卵圆大如鸡、鸭子,一产一二百枚。人亦掘取以盐淹食,煮之白不凝。

藏器曰∶性至难死,剔其肉尽,口犹咬物。可张鸟鸢。

弘景曰∶此物老者,能变为魅,非急弗食之。

时珍曰∶鼋如鳖而大,背有 ,青黄色,大头黄颈,肠属于故曰鼋鸣鳖应。淮南万毕术云∶烧鼋脂以致鳖。皆气类相感也。张鼎或云∶此物在水食鱼,与人共体,具十二生肖肉,裂而悬之,一夜便觉垂长也。

甲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炙黄酒浸,治瘰 ,杀虫逐风,恶疮痔 ,风顽疥瘙,功同鳖甲(藏器)。五脏邪气,杀百虫毒、百药毒,续筋骨肉气味:甘,平,微毒。

主治:湿气、邪气,诸虫(藏器)。

脂主治:摩风及恶疮(孟诜)。

胆气味:苦,寒,有毒。

主治:喉痹,以生姜、薄荷汁化少许服,取吐(时珍)。

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

(《本经》中品)释名:螃蟹(《蟹谱》)、郭索(扬雄《方言朴子》),雄曰螂 ,雌曰博带宗 曰∶此物每至夏末秋初,如蝉蜕解。名蟹之意,必取此义。

时珍曰∶按∶傅肱《蟹谱》云∶蟹,水虫也,故字从虫。亦鱼属也,故古文从鱼。以其横行,则曰螃蟹。以其行声,则曰郭索。以其外骨,则曰介士。以其内空,则曰无肠。

集解:《别录》曰∶蟹生伊芳洛池泽诸水中。取无时。

弘景曰∶蟹类甚多,蝤蛑、拥剑、蟛 皆是,并不入药。海边又有蟛蜞,似蟛似蟹而小,不可食。蔡谟初渡江,不识蟛蜞,啖之几死。叹者所误也。

颂曰∶今淮海、汴东、河北陂泽中多有之,伊芳洛乃八月一日取稻芒两枝,长一二寸许,东行输送其长。

输芒方可食之,否则毒尤猛也。其类甚多∶六足者名 (音跪),四足者名北,皆有大毒,不可食。其壳阔而多黄大,后足阔者,名蝤蛑,南人谓之拨棹子,以其后脚如棹也。一名其大者如升,小者如盏碟。两螯如手,也。一螯大、一螯小者,名拥剑,一名桀步。常以大螯斗,小螯食物。又名执火,以其螯赤也。其最小无毛者,名蟛 (音越),吴人讹为彭越。

《尔雅》云∶ ,小者 。郭璞注云∶即蟛时珍曰∶蟹,横行甲虫也。

外刚内柔,于卦象离。骨眼蜩腹, 脑鲎星点。雄者脐长,雌者脐团。腹中之黄,应月盈亏。其性多躁,引声 沫,至死乃已。生于流有毒,霜后将蛰故味美。所谓入海输芒者,亦谬谈也。蟛蜞大于蟛 ,生于陂池田港中,故有毒,令人吐下。似蟛蜞而生于沙穴中,见人便走者,沙狗也,不可食。似蟛蜞而生海中,潮至出穴而望者,望潮也,可食。两螯极小如石者,蚌江也,不可食。生溪涧石穴中,小而壳坚赤者,石蟹也,野人食之。又海中有红蟹,大而色红。飞蟹能飞。善苑国有百足之蟹。

海中蟹大如钱,而腹可食。蟹腹中有虫,如小木鳖子而白者,不可食,大能发风也。

宗 曰∶取蟹以八九月蟹浪之时,伺其出水而拾之,夜则以火照捕之,时黄与白满壳也。

修治:时珍曰∶凡蟹生烹,盐藏糟收,酒浸酱汁浸,皆为佳品。

但久留易沙,见灯亦沙,得椒易 。得皂荚或蒜及韶粉可免沙葱及五味子同煮蟹气味:咸,寒,有小毒。

弘景曰∶未被霜,甚有毒,云食水六足四足,腹下有毛,腹中有骨,头紫苏汁、蒜汁、豉汁、芦根汁,皆可解之。

杨归浓曰∶娠妇食之,令子横生。

宗 曰∶此物极动风,风疾人不可食,屡见其事。

时珍曰∶不可同柿及荆芥食,发霍乱动风,木香汁可解。详柿下。

主治:胸中邪气,热结痛, 僻面肿。能败漆。烧之致鼠(《本经》。弘景曰∶仙方用之,化漆为水,服之长生。以黑犬血故涂漆疮用之。其螯烧烟,可集鼠于诸肚痛血不下者,以酒食之。筋骨折伤烂,微炒,纳入疮中,筋即连也)。杀莨菪毒,解鳝鱼毒、漆毒,治蝤蛑气味:咸,寒,无毒。

主治:解热气,治小儿痞气,煮食(《日华》)。

蟛蜞气味:咸,冷,有毒。

主治:取膏,涂湿癣、疽疮(藏器)。

石蟹主治:捣敷久疽疮,无不瘥者(藏器)。

发明:慎微曰∶蟹非蛇鳝之穴无所寄。故食鳝中毒者,食蟹即解,性相畏也。沈括《笔谈》云∶关中无蟹,土人怪其形状,收干者悬门上辟疟。不但人不识,鬼亦不识也。

时珍曰∶诸蟹性皆冷,亦无甚毒,为 最良。鲜蟹和以姜、醋,侑略赏风味,何毒之有?饕嗜者乃顿食十许枚,兼以荤膻杂进,饮利,亦所必致,而归咎于蟹,蟹亦何咎哉?洪迈《夷坚志》云∶襄阳一盗,被生漆涂两目,发配不能睹物。有村叟令寻石蟹,捣之畏蟹,莫究其义。

附方:新三。

湿热黄胆 蟹烧存性研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日服二次。(《集简方》)即好。干蟹烧灰,酒服亦好。(唐瑶《经验方》)中鳝鱼毒∶食蟹即解。(董炳验方)蟹爪主治:破胞堕胎(《别录》)。破宿血,止产后安胎(鼎。颂曰∶《魅(时珍)。

附方:新二。

《千金》神造汤∶治子死腹中,并双胎一死一生,服之令死者出,生者安,神验方也。用蟹爪一升,甘草二尺,东流水一斗,以苇薪煮至二升,滤去滓,入真阿胶三两令烊,顿服或分二服。若人困不能服者,灌入即活。

下胎蟹爪散∶治妊妇有病欲去胎。用蟹爪二合,桂心、瞿麦各一两,牛膝二两,为末。

空心温酒服一钱。(《千金壳主治:烧存性,蜜调,涂冻疮及蜂虿伤。酒服,治妇人儿枕痛及血崩腹珍)。

附方:新三。

崩中腹痛∶毛蟹壳烧存性,米饮服一钱。(《证治要诀》)蜂虿螫伤∶蟹壳烧存性,研末,蜜调涂之。(同上)熏辟壁虱∶蟹壳烧烟熏之。(《摘玄》)盐蟹汁主治:喉风肿痛,满含细咽即消(时珍)。

介部第四十五卷介之一

鲎鱼

(音后。宋《嘉 》)释名:时珍曰∶按∶罗愿《尔雅翼》云∶鲎者,候也。鲎善候风,集解:藏器曰∶鲎生南海。大小皆牝牡相随。牝无目,得牡始行。牡去则牝死。

时珍曰∶鲎状如惠文冠及熨斗之形,广尺余。其甲莹滑青黑色。鏊背骨眼,口在腹下,头如蜣螂。十二足,似蟹,在腹两旁茎。背上有骨如角,高七、八寸,如石珊瑚状。每过海,相负于背亦曰鲎 。其血碧色。腹有子如黍米,可为醯酱。尾有珠雄即不动。渔人取之,必得其双。雄小雌大,置之水中,伏沙上,亦自飞跃。皮壳甚坚,可为冠,亦屈为杓,入香之可集鼠。其性畏蚊,螫之即死。又畏隙光,射之亦死,其肉作 酱。小者名鬼鲎,食之害人。

肉气味:辛、咸,平,微毒。藏器曰∶无毒。

诜曰∶多食发嗽及疮癣。

主治:治痔杀虫(孟诜)。

尾主治:烧焦,治肠风泻血,崩中带下,及产后痢(《日华》)。

发明:藏器曰∶骨及尾烧灰,米饮服,大主产后痢。但须先服生地黄、蜜煎等讫,然后服此,无不断。

胆主治:大风癞疾,杀虫(时珍)。

附方:新一。

鲎胆散∶治大风癞疾。用鲎鱼胆、生白矾、生绿矾、腻粉、水银、麝香各半两,研不见星。每服一钱,井华水下。取下五色涎为妙。(《圣济总录》)壳主治:积年呷嗽(时珍)。

附方:新一。

积年咳嗽,呀呷作声∶用鲎鱼壳半两,贝母(煨)一两,桔梗一分,牙皂一分(去皮酥炙),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含一丸,咽汁。服三丸,即吐出恶涎而瘥。(《圣惠》)介部第四十六卷

介之二

(蛤蚌类二十九种)介部第四十六卷介之二

牡蛎

(《本经》上品)释名:牡蛤(《别录》)、蛎蛤(《本经》)、弘景曰∶道家方以左顾是雄,故名牡蛎,右顾则牝蛎也。或以尖头为左顾,未详孰是。

藏器曰∶天生万物皆有牡牝。惟蛎是咸水结成,块然不动,阴阳之道,何从而生?《经》言牡者,应宗 曰∶《本经》不言左顾,止从陶说。而段成式亦云∶牡蛎言牡,非谓雄也。且如丹,岂有牝丹乎?此物无目,更何顾 ?时珍曰∶蛤蚌之属,皆有胎生、卵生。独此化生,纯雄无雌,故得牡名。曰蛎曰 ,言其粗大也。

集解:《别录》曰∶牡蛎生东海池泽。采无时。

弘景曰∶今出东海、永嘉、晋安。云是百岁雕所化。十一月采,以大者为好。其生着石,皆以口在上。举以腹向南视之,口斜向东,则是左顾。出广州南海者亦同,但多右顾,不堪用也。丹方及煮盐者,皆以泥釜,云耐水火,不破漏。皆除其甲口,止取颂曰∶今海旁皆有之,而通、泰及南海、闽中尤多。皆附石而生,蛎房。晋安人呼为每一房内有肉一块,大房如马蹄,小者如人指面。每潮来,充腹。海人取者,皆凿房以烈火逼之,挑取其肉当食品,其味美好,更有益也。海族为最贵。

时珍曰∶南海人以其蛎房砌墙,烧灰粉壁,食其肉谓之蛎黄。

保升曰∶又有 蛎,形短,不入药用。

曰∶有石牡蛎,头边皆大,小夹沙石,夫服之,令人无髭也。其真牡蛎,用火 过,以 试之,随手走起者是也。 乃千年琥珀。

修治:宗 曰∶凡用,须泥固烧为粉。亦有生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