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非常尊重别人的风俗习惯,不是以我为主,而是以礼相待。有一次,周总理陪同伊斯兰教的外宾吃饭,接待人员了解周总理不大爱吃牛羊肉,就几次想给总理另外做点什么别的菜。总理知道后,严肃地说,对待外宾这样做是不礼貌的,是不尊重的。
十六、尊老敬贤理应当
1959年6月,毛泽东主席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故乡——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
在韶山,毛主席特意去看望了父母的合葬墓。在墓前,他献了几束青翠的松枝,深深地鞠了一躬,感慨地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回到绿树成萌的住所,当陪同前来的罗瑞卿在午后看望他时,毛主席还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迷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还得承认。"并说:"我下一次回来,还要去看看他们两位。"
毛主席离开韶山的前夕,邀请了几十位当年老地下党员、老农民自卫队员、老贫农和烈士家属,以及当地的主要干部一起到招待所叙谈。
晚上七点钟,邀请的老人先后到齐,毛主席站起来招呼大家到屋里吃饭,一间不大的客厅里,摆着四张圆桌,桌上放着刚做好的饭菜。待老人们坐好,毛主席说:"离开韶山几十年了,今天请大家来吃餐便饭,敬大家一杯酒。"毛主席一边说一边离开餐桌,来到各位老人面前,亲自给各位老人敬酒。当他走到一位70多岁的老人面前时,这位老人连忙站起来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举起酒杯,谦虚地说:"尊老敬贤,应该应该!"
十七、无信不立
孔子是中国的文化巨人,他的一生致力于教学育人,执着追求仁政德治,其学说和思想对中国及世界都有深刻影响。在教育方面以道德教育为中心,涉及道德、知识、美育、体育诸方面。
孔子以"博学"、"知礼"闻名,他经常强调做人要"忠信笃敬",即说话要忠诚守信,行为要厚道恭敬。他曾对学生子路说:"一个人,如果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厚道庄重,即使到贫困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也能行得通。反之,说话不诚实守信,行为不敦厚恭敬,即使在本乡本土,也是行不通的。"
有一次,他的学生子贡问:"怎样才能干好国家的政事?"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黎民百姓就会信任政府。"并强调指出,足食、足兵、民信这三项抓好了,就能干好国家的政事。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取掉一项,这三项中取那一项?"孔子坚定地指出:"先取掉军备!"子贡还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取一项,在这两项中又取哪一项呢?"
这时,孔子又坚定地回答说:"去掉粮食这一项。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就是说,自古以来,人总有一死,没有粮食,至多不过是饿死罢了。但政府如果得不到人民的信任,那就什么都无法建立。说得严肃一些,一个国家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就会跨掉。"他的学生认为:""无信不立",这四个字有普遍意义,大至政府、国家如此,小至一个团体、一个人也是如此。一个人不诚实守信,就站不住脚,就立不起功业。"
孔子对学生的理解表示赞许,希望大家牢记"无信不立"这句话,做诚信之人,立德兴业!
十八、曾参杀猪
曾参(公元前505—前436)是孔子的学生。他是以孝著称的。孔子曾授他作《孝经》。他的修养原则是"吾日三省吾身"。以强调做人要诚实,与人共事要忠诚,与朋友交往要讲信用,他也用这个原则来对待和教育自己的孩子。
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上街。他的小儿子拉着她的襟,又哭又闹,要求跟着去。曾参的妻子被闹得没有办法,就对孩子说:"你留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就这样被哄了回去。
当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家后,只看见曾参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雪亮的尖刀,正在准备杀猪时,他的妻子赶忙制止说:"我刚才是和小孩说着玩哩,并不是真的要杀猪呀!"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小,什么也不懂,只会学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训。今天你说话不算数,骗了孩子,就是在教孩子说假话。再说,母亲骗了孩子,孩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后再对他进行教育,他就不容易相信了。这样做,父母就没有威信了。"结果他说服了妻子,还是把猪杀了,让孩子吃上了猪肉。
曾参的这口猪,也许还没有养到该杀的时候,他杀了这口猪是一个损失。可是换来的却是在孩子面前树立了一个诚信的形象。作为家长,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在孩子面前说假话。
十九、商鞅立木
公南361年,商鞅(约前390—前338)作为改革贤才,由卫国招聘到秦国,被秦孝公任命为左庶长(相当于宰相),主持变法。他初来乍到,要推行一种新的制度,人们对他还缺乏信任。商鞅为了在全国建立起诚信守约的风气,以保证变法改革的成功。在法令颁布之前,他叫人制作了一个三丈来长的木杆,立于咸阳市场南门,宣布:"凡能将此木杆运往北门的人,赏十两黄金。"当时围观的人很多,但不相信这是真的,没有人去搬那根木头。商鞅又让人挂出告示,宣布将搬木杆的酬金提高到50两黄金。这时,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汉子,说:"我来试试!"扛起木杆就走。其他人都尾随其后,跟着看能不能兑现,当扛木杆的人到达北门时,新上任的左庶长已等在那里,他夸赞那位汉子说:"好,你能够相信和执行我的命令,真是一个良民。"商鞅当即令官员将50两黄金奖给了他。
这样,此事就很快传开了。秦国的老百姓都知道商鞅说话算数,言行一致。商鞅看时机成熟,就颁布了变法改革的法令,令出必行,新法得以推行。这次变法改革,打击了贵族守旧势力,发展了经济,增强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社会秩序,使秦国一跃而成为诸侯中先进的强国。
二十、范式许诺
东汉名士范式,在京城读书时,与一位名叫张劭的人结为好朋友。学业结束后,二人准备各自回家,临行前他们叙话友谊,难舍难分。范式对张劭许诺说:"两年以后,一同去你家拜见你的父母大人,看望家中的孩子。"并约定了来访日期。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就是两年,眼看约期就要到了,张劭将此事告诉了自己的母亲,请求母亲准备酒食迎候好友。母亲说:"那是同学的戏言,你们已分别两年,两年前在千里之外许下的诺言,你怎么能信以为真呢?"张劭很有把握地对母亲说:"范式是一位讲信重义之人,肯定不会违约食言。"母亲见儿子如此坚定,便说:"如果真是这样,我就应当给你和朋友酿酒才是。"后来,范式果然如期践约,来到张劭家中。范式真诚守信,兑现诺言,被后人传为佳话。
二十一、甄彬还金
甄彬,是南北朝时人。他心底纯洁,作风正派,从不占别人半点便宜。
有一年,春荒时节,家里困难得连柴米油盐都买不起,只剩下点头年存下来的一捆苎麻,本来是打算织成夏布做暑季衣服用的,可为了接口,只好拿到当铺去抵押,借了钱,买点粮食,充饥度日。
因当年风调雨顺,获得了人丰收,秋粮收下来后,甄彬凑齐了钱,到当铺赎回了那捆苎麻。几天以后,拆开苎麻准备纺织,忽然看到里边夹着一个手巾包,打开一看,竟是黄澄澄的一锭金子,用手掂掂,足够五两重。
甄彬对老婆和儿子们说:"这大概是当铺在库房归置物品时,把这手巾包着的黄金混到麻里去了,又没有仔细检查,就交了出来。不该咱们本分应得的东西,慢说是五两黄金,纵是一钱也不能要。咱人穷要有志气,做人要有品格。依我看,这金子还是还给人家好。"
老婆、儿子平时都受甄彬的影响,心地也都很光明磊落。见甄彬要这样做,都非常赞同。于是,甄彬就去当铺说明了情况,将黄金全部送还。
这事由当铺管理人员报到当铺的主人——长沙寺的寺主那里,老方丈十分感动,亲自到甄彬家里,硬要分一半黄金给甄彬作为酬谢。甄彬笑了笑,指指自己身上穿的破衣服,又摸摸肩上扛的翻地的铁锨,跟老方丈说:"您瞧,凭我这一身,能是收受别人失落财物的人吗?
二十二、卓恕守信
三国时代的吴国有一位名士叫卓恕,很讲究诚信,他的特点是言必信,行必果。尤其和朋友相处,从来不失信于人。
有一次,卓恕想回老家探望自己的亲人,于是便前去向诸葛恪辞行。诸葛恪非常不舍,想挽留他过几天再走。卓恕归心似箭,谁想阻挡他也是不可能的。于是就询问他的归期,卓恕与他约定了日期后就匆匆忙忙回家了。
转眼间,归期已到,两人约定的时日就在今天。诸葛恪非常高兴,特地清了许多好友,摆上宴席,专门等候卓恕的归来。离吃饭的时间不早了,大家都焦急万分,可就是不见卓恕的到来,其他的人开始嘀咕了。有的人认为此处离卓恕的老家有千里之遥,路上相隔千山万水,怕是车船受阻,今日回不来了。有的人认为,卓恕多年未曾回家,难免不会多住几天。还有的认为,卓恕可能在路上发生了意外,那他为什么还不按时回来呢?大家猜测着,议论着,都怪卓恕不守时守信。但是,诸葛恪对卓恕却深信不疑。他劝大家稍安勿躁,说卓恕无论如何会回来的。结果,不出所料,卓恕就在大家的一片期盼声中,及时赶回来了。大家见他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既惊讶又佩服,于是在觥筹交错中向他深表敬意。
卓恕守信不失约在朋友中传为佳话,大家称赞卓恕说话算数,有君子之风,不愧为吴国名士。
二十三、真诚受器重
晏殊(991—1055)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七岁时就写得一手好诗赋,因此被人称为"神童"。到了十三四岁时,他被地方官推荐到朝廷,按他的名气,是可以免试的。但晏殊觉得,不考试不能检验自己的学识,于是他就申请参加了考试。宋真宗皇帝想亲自试一试他的才智,便让他当着众大臣的面,按题目作赋一篇。
考题发下来后,晏殊一看,一下子呆住了。原来,这个题目自己早已做过了,那篇文章还得到过许多文学名流的称赞!现在要写,只要稍微回忆一下,就可以马上交卷。但晏殊觉得这样做太没意思了,即使把那篇文章重写一遍,得到皇帝的赞赏,那不是自欺欺人吗?
皇帝和大臣看晏殊迟迟不肯下笔,以为是题目太难了,就问晏殊,如果太难就另换一个题目吧。晏殊把实情告诉了皇上。并说:"今天如果再做这个题目,这不是弄虚作假吗?"宋真宗和大臣们都很感动,纷纷赞扬晏殊小小年纪有诚实不欺的好品德。
以后,晏殊凭着自己的人品和才华,受到了朝廷的器重。一次选拔官员,要求被选人学问要高,品德要好。这下,皇帝便想到了晏殊,觉得他担任朝廷官员,是非常合适的。于是,晏殊就进了朝廷,做了一名专门从事文书和处理机要的官员,以后官至宰相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