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杭(州)城户口繁多,街巷小民之家多无坑厕,只有马桶。”和陶瓷烧制的兽子不同,马桶的原材料是木材,是木匠用木板箍起来的圆形或鼓形桶。马桶名家陈眉公
明清时期,马桶广泛使用于民间。晚明的时候,江南一带曾经流行过一种“眉公马桶”,可能是名显一时的陈眉公的专利,不知道它是以功能奇特擅长,还是以做工精细取胜,或者以用料考究著名,可惜我们今天对这些已所知甚少。但是,至少我们已经知道那时候连马桶这样的产品也有了品牌效应,人们已经讲究使用名牌产品了。清人柴小梵在《梵天庐从录》中有一段关于眉公马桶的记载:“陈眉公每事好制新样,人辄效法。其所坐椅日眉公椅,所制巾日眉公巾,所食饼日眉公饼,所交娼妓日眉公女客,已可笑矣。其尤者,至其溺器,空其底,以便野坐,则呼日眉公马桶。眉公在当时妆点山水,附庸风雅,固一好名者流,顾一溺器,亦以眉公名,眉公不几为马桶遗臭乎?以视林中巾东坡肉,风斯下矣。”(柴小梵:《梵天庐从录》,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1307页)
原来,和今天人们喜欢追明星赶时髦一样,那时的人们无歌星影星可追,但他们可以追标新立异、附庸风雅的风流哥儿。至于眉公马桶,除了没有桶底外,我们没有看到什么特别之处。不过,到野外旅游都要带马桶,陈眉公是否也讲究得过分了。当然,也可以看出当时人对隐私权的保护。马桶:传宗接代的象征
马桶还有一个会让今天的人莫名其妙的名称:子孙桶。明明是个盛贮大小便的容器,为什么要称为子孙桶?马桶上怎能分娩
有一种看法认为旧时代的马桶有一项重要功能——分娩的工具:“旧时江南的妇女是坐在马桶上分娩的,小孩就生在马桶中……苏州妇女骂自己的子女,常说:‘懊恼当初勿曾拿你们揿杀勒马桶里!’此骂出典,盖源于此。”(魏忠:《我国古时的亵器》,载《文史知识》1997年第5期,65—8页)论者还举出了《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三回中的一段文字作为论据:“那消半夜,吊下来了,在马桶内。点灯拨看,原来是个男胎,已成形了。”(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齐鲁书社,1993年4月第1版,428页)这里,似乎有一点理解上的误会。因为照常识看来,坐在马桶上分娩是没有道理的:马桶盖子上那么小一个洞,坐在上面怎么生孩子,接生婆怎么操作?要是把大盖子也拿掉,产妇也就没法坐。再说,一个马桶臭烘烘的,怎么能生孩子,古人再不懂卫生知识,也会知道马桶有多脏,怎么会有意识地选择这么一个工具容纳新生儿呢。退一万步说,用马桶接生,帮忙的人就不嫌难受?月娘打胎
过去,中国社会没有医院这一社会医疗服务机构,也就不存在到医院的妇产科生孩子这一说。孕妇临盆了,家里人急匆匆就近找一个接生婆(官方称呼或正规称呼叫稳婆,苏北一些地区也叫作催生婆或催人婆,倒是颇形象)来护理接生。邻居的已婚妇女们会闻讯赶来,或是帮忙,或是给产妇以安慰鼓励,而男人们是不能进产房的。临产的妇女是坐在洗澡或洗脚用的木桶或木盆上分娩(严格说来,脚盆和洗澡盆在很多地方是两回事,脚盆小而澡盆大,脚盆是圆形的而澡盆是椭圆形的),这样做才应该比较符合常理。《金瓶梅词话》中的那一段反映的并不是正常的分娩,而是怀孕的月娘在楼梯上滑了一脚,出现了流产的征兆,又吃了‘打胎药后的流产行为。五个多月的胎儿打下来,肯定是死的,这样才会坐在马桶上等着“吊下来”。溺婴:传统恶俗
至于将婴儿“揿杀勒马桶里”则是属于中国传统风俗习惯中的恶习之一——溺婴。对于新生儿来说,马桶成为摇篮只是一种偶然,而更多的是绞架,是坟墓。传统社会虽然主张“多子多福”,但也有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欢迎一些不速之客。大致说来,溺婴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两大原因:一是全社会通行的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前面说过,中国人信奉的是“多子多福”,是“养儿防老”的现实,因此,一旦父母在生了几个女儿之后,见新生的又是一个女儿,或恨其断了家门香火,或怕别人笑话而干脆将其淹死。这应该是溺婴现象产生的首要因素,也是传统社会中一种普遍的恶习。二是有些家庭因为贫穷无力抚养,而当时又没有安全合适的流产或绝育技术,所以,只能采取溺婴这一无奈之举。而溺婴最省力的办法就是随手扔到马桶里去。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而马桶则把这种利与弊均发挥到了极致。从被称为子孙桶这个角度来说马桶是天使,但从溺婴这个角度来说则是魔鬼,天使是虚,魔鬼是实。马桶里出来的礼部尚书
溺婴无疑是人问一大惨剧,它不仅扼杀了许多无辜的幼小生命,也扼杀了许多社会人才。《梵天庐丛录》就记载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浙江海宁人许汝霖才生时,其父母都已四十多岁,“家贫欲不举。既堕地,其母置之溺桶中。”被嫂子发现了,赶紧救了起来。许汝霖的父母很快相继去世,全靠兄嫂抚养成人。许汝霖参加科举考试时,有人嘲讽他说:“尔要中举人,须红浴桶中潮个浴。”汝霖不懂人家是笑话自己差点在马桶里淹死,傻乎乎地回来问嫂子:“我家有红浴桶否?”嫂子问他要红浴桶有什么用,汝霖就把邻居的话学了一遍,嫂子就拿了个浴桶给他。果然当年他就中了,并且最后一直做到礼部尚书——一个礼部尚书差点给扼杀在马桶里。(柴小梵:《梵天庐丛录》,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379页)这个真实的记载也可以证明,马桶只是溺婴的用具,而不是分娩的用具。苏北一些地方的人在不相信某人会做成一件事时,至今仍会说:“他要是能做好这件事还要坐一回红面桶(对脚盆的称呼)!”马桶:必不可少的陪嫁
在对待一个柔弱的小生命时,马桶并没有成为新生婴儿的摇篮,而成了幼小生命的坟墓:很多父母因为各种原因,在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刚刚来得及发出了第一声啼哭之后,就让他陷入了灭顶之灾,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直到今天,很多地方的农村还会这样骂人:“你妈妈当初怎么没有把你淹死在马桶里!”然而,它却被称为子孙桶,真是让人有些困惑。是否因为它一天到晚经常和人类的生殖系统打交道,还是因为它和真正的子孙桶脚盆密切相关最终喧宾夺主而得名(过去做嫁妆,和马桶一起必不可少的是脚盆,在运嫁妆时,一些地区的标准放置样式是马桶摆在脚盆里,二者合在一起统称“子桶”)?实在不得而知,只能存疑以求教于识者。不管怎么说,有了子孙桶这个称呼,旧时代新人结婚,女方家庭一定要送一只马桶——子孙桶作为嫁妆。再贫穷,再困难,什么陪嫁都没有,也要有一只马桶、一只脚盆作嫁妆,而且,不能将就,不能敷衍了事。制作子孙桶是一件认真严肃的工作,木工也好,油漆工也好,在工作时都必须端正态度.尤其不能说一些不三不四的话。这不仅是主人家的起码要求,也是工匠们:基本的职业操守。子孙桶:从实用到象征
而在广大的农村,这一古老传统依然表现出强大旺盛的生命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乡村新娘的嫁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彩电、冰箱、摩托车甚至电脑都已成了新娘的陪嫁品,而传统的嫁妆箱笼柜椅等已开始悄悄淡出,但有一样东西是少不了的,这就是子孙桶——马桶。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新娘出嫁时都要陪送这样一个油漆得红红的马桶,上写“百子千孙”之类字样,再贴上一个大红“喜”字,考究一点的,上面还雕有各色花纹。马桶里盛满红枣、花生、桂圆、瓜子,当然还有喜蛋喜糕,寓“早生贵子”之意。出嫁那天,跟嫁妆一块送到夫家,五光十色的场面颇为壮观。浙江金华地区,“桶内放万年青、红鸡蛋、彩鞋、染成红色的花生和十枚铜板”,安徽江北的桐城等地,“桶中盛红蛋、喜果各一包,寓送子之意。”徽州地区嫁妆中“最讲究的是马桶,嫁时先都得(于桶内)摆下红枣、花生、橘子等彩头物,寓意‘早生贵子’。到了男家,定须一个男童首先揭开桶盖,拿起彩物,撒上一泡尿,招致一场拍手哄笑,庆贺‘生发’”。(李晖:《兽子·虎子·马子》,载《民俗研究》2003年第4期,180页)婚礼到高潮时,新郎新娘将桶里的东西散发给拥进洞房要礼物的小孩们。对新娘来说,这四样东西将会给她带来好运:夫妻早生贵子(而且是有男有女的花着生),日子红红火火。还有的地方在桶内放一包花生,两个半生不熟的红鸡蛋、红纸包的云片糕、圆果、红枣等。出嫁那天,到男方门前时,女家挑子孙桶先入门,这时,新郎家的厨师来到新房用肉汤为新娘烫马桶,名曰“百子汤”,民间认为可以预兆多子多福。新婚之夜,喜娘边倒子孙桶边念“口彩”:“子孙桶,滴溜圆,代代子孙做状元。”‘红花生,两头尖,小伙儿铜钿,老头儿铜钿,赚得万万千”等,祝愿新人早生贵子、传宗接代、光宗耀祖。(吴格言:《古代中国求子习俗》,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155页)现在农村许多人家住进了楼房,有了抽水马桶,用不着旧式马桶了,但这一风俗照样保留着。新婚之后,把旧式马桶塞进床底,照例不能扔,甚至也不能借,说是子孙桶,无子求子,有子则保子孙平安。子孙桶:城市里的复辟
城里人早都用上了抽水马桶,送子孙桶的习俗已经随风而逝,很多青年人甚至不知马桶为何物。非常耐人寻味的是,近几年,随着历史民俗文化的宣传与弘扬,人们对传统的民间风俗习惯有了新的认识。2003年9月,南京的一家报纸报道,一种以弘扬传统喜庆文化为主旨的新兴行业——喜铺,走进了南京市人的生活,在新街口、湖南路都开设了特色喜铺。喜铺多以红色为基调,从店面装饰,到所售商品,甚至是店员服装,都显得很喜气。铺子经营的商品基本都是从民间搜罗来的最为传统和质朴的手工制品,如:子孙桶、五毒肚兜、虎头鞋、绣花盖头,等等。每件都能给人返朴归真的感觉,简单却不粗陋。而习惯于领消费潮头之先的上海人早在1998年就开了一家“王婆喜铺”。喜铺的消费者遍及各个年龄以及社会各个基层,很多人购买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喜庆,而是觉得很有民族特色,可以作为时尚家居的装饰点缀。也就是说现代人虽然把子孙桶买了回去,但并不准备让它发挥传统的马桶功能,而只是作为一种文化,作为一种历史象征。
马桶在离开了城市人的视线几十年之后,又回来了。但回来的只是子孙桶,马桶应该是永远回不来了。马桶:形制与规格
千百年来,马桶的形式很少变化,从外形上看,无非是圆口桶形拎式,或是椭圆口四方形挟腰式,当然也有个别马桶的形式比较特殊,如《通雅·器具》中:“陈水南日:兽子者,亵器也。或以铜为马形,便于骑以溲也。俗日马子。”很多人认为马桶和恭桶是一回事,其实不然,二者在形制上和价值理念上都有很大区别,一重方便实用,一重气派庄重。外观上,恭桶小巧玲珑,马桶稳实厚重。恭桶形状如鼓,有一铁制提梁,木板比较薄,形体也比较小,一般用打制的铁箍箍就,铁箍宽一厘米左右。马桶的外脱看上去由上下两个圆柱体组成。比较普遍的有两种形状。一种中间鼓起来形如腰鼓,上有一大一小两个盖,小盖置于大盖中间的圆洞上,使用时揭去小盖,人就可以坐在大盖上方便了。这种马桶用的木板比较薄,形体也比较小,故比较轻便。桶上一般有一铁制的提手,移动起来很方便,很多地方把这种形制的马桶叫做恭桶。恭桶一般通高35厘米,桶体高3l厘米,外口直径31厘米,内口直径27厘米,提手高30厘米,大盖径32厘米,盖孔直径上沿17厘米,下沿20.5厘米,小盖直径上沿16厘米,下沿19.5厘米,盖厚约2.2厘米,桶身板厚2厘米。另外一种马桶乡下人称其为马子。马子看上去像是重叠放置的两个圆柱体,主体部分的圆柱(实际上应该足一个倒置的圆台体,便于倾倒粪便)稍小一些,马桶口大约有6厘米高的一段整体向外凸出三厘米,然后上面也是两个盖。马子一般通高42厘米,桶身高37厘米上下,上口外径45厘米,内径33厘米,大盖孔直径上沿20厘米,下沿22厘米,小盖直径上沿20厘米,下沿22厘米,大小盖厚均为2.2厘米,桶底直径27厘米,桶身板厚3厘米。这种马桶用料比较考究,木板也比较厚。箍桶用的几道箍一般也比较讲究,都是用寸把宽斤把重一条的铜箍为之。油漆也都要上好几道,红红的铮光瓦亮。而前面说的恭桶就没什么讲究,它的箍一般是铁丝甚至篾片做的,最多也就是一条铁箍,做工和油漆都很简朴。因此,当年乡下人闺女出门送陪嫁,谁家如果陪的是恭桶,新娘子是要被人看不起的。马桶上光溜溜的没有提手,倒马桶时,要用两只手从两边端住马桶口外的凸出部位,将马桶倚在两腿前,一扭一拐地往前挪,样子非常奇特。一扭一摆,所以,家乡有一个专有词语:端马子。茅缸边上都靠着一把扫帚苗捆扎成的把子,叫做马把,专门用来洗刷马桶。
今天,在广大农村的许多地区,马桶和恭桶依然是她们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用品。
没有看到历史上有关小孩子使用的便器具的记载。笔者小时候使用的是一种叫“马马儿”的小圆木桶。近来一·些城市的超市里出现了一系列造型可爱的婴童坐便器。这种坐便器专为6个月左右的幼儿设计,坐便器的造型大都是调皮小鸭和憨厚可爱的小熊,独特的外观造型、清新亮丽的色彩让孩子和家长都很喜欢。坐便器由扶手孔栓、辅助便座、便桶和便桶盖四部分组成。扶手设计让婴童使用时更加安全自在。而坐便器下抽屉式的便桶取出后清理很方便,平滑的表面容易清洗,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一些较高档次的坐便器还带有音乐和游戏功能,使便器更像一种玩具,其独到的设计更能增加宝宝的乐趣。这种便器根据婴幼儿人体特征设计而成,让宝宝用得舒适安全,有利于他们轻松学会自己上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