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超值金版)
23051100000078

第78章 口语当先,体语殿后——会议和媒体中的身体语言密码(3)

对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应该直言相告:“对不起,您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或“这个问题过于复杂,在这里一时半刻也讲不清楚,如果您有兴趣的话,可以到我们公司,我们单独交流这个问题。”回答问题要面带笑容,即使记者和观众所提问题不好回答时,也要心平气和,可暂且闭口,但要仔细倾听,及时纠正讲话中的失误。

4. 在电视机前的演讲、谈话,与记者、观众的目光交流是必要的

因为在记者、观众很多的情况下,无论时间多长,提问的人多众,能够直接提问的毕竟是少数。那么,别的人便会觉得被冷落。这时,应该适当地环视四周,用眼光与大家交流,让大家觉得你是注意到了他。对于挥手向你致意的,无论是老朋友、还是陌生人,都要尽量点头回敬问候或用目光回应对方。

获取左侧的方位优势

当两人并肩站立,面对媒体摄影时,无论是从身材体型而言,还是从服饰穿着来说,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与对方平分秋色。然而,在旁观者看来,权势的天平却总是偏向于画面左侧的那位。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画面左侧位置上的人在握手的时候能够更加轻松地以强势的握手方式压制对方,获得控制权。

在各种世界级的会晤中,许多领导人往往因为选择了不利的位置,如右侧位置,而只能将控制权拱手让予对方。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作为强大同盟的两位领导人,乔治·W.布什和托尼·布莱尔以“团结平等”的形式出现于各媒体的报道中。不过,通过对两位领导人所拍摄的照片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发现乔治·布什在这场权力的竞争中略胜一筹。

无论是从衣着上,还是从气势上,照片中的乔治·布什都是胜利者:他身体微微倾斜,同时凭借其左侧的有利位置营造出了一种强势的氛围。从气势上来说,布什显然占了上风。此外,布什的衣着看起来俨然是一名全副武装的总司令,而布莱尔却像是一名被校长召见的英国学生。再从站立方式来看,布什双脚合拢,威严挺拔;同时从后面揽住了布莱尔,在控制权上再次略胜一筹。在面对媒体的拍照时,布什通常都会选择左侧的有利位置,尽显其作为超级大国领导人的优势地位,使自己看起来就像是统揽全局的总司令。

同样的,1960年,约翰·F.肯尼迪与理查德·尼克松在开展电视辩论之前的那次握手也很好地证明了左侧的方位优势。可以说,肯尼迪对身体语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领悟感,且十分善于利用身体语言为自己争取优势。在媒体前,他选择了左边的位置,还摆出了一种能够帮助他获取优势地位的姿势,而这也是他在面对公众时最受喜爱的动作之一。

而随之发生的那场著名的竞选辩论更是充分证明了身体语言的重要性。民意测验显示,通过收音机收听此次辩论的美国人大部分都相信尼克松是这次竞选辩论的胜利者,而那些通过电视观看辩论的美国人大部分则认为,肯尼迪极富说服力的身体语言不仅征服了他们,而且也一定能够为他赢得美国总统的竞选。

所以,在拍照或录影时,最好尽量从左侧接近对方,这样你就能占据左侧的有利位置了。不过,即使失去了左侧这片福地,也不用担心,因为即使是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也还可以利用双手握手法从站立位置上为自己扳回一局。

一旦你猛然发现自己站到了右侧的不利位置时,先别着急,你只要在接近对方的同时尽早伸出手,向对方发出握手的邀请。当你这样做之后,对方就只能侧过身来,伸出右手回应你的握手邀请,无法充分发挥左侧位置的优势效应,只能以平等的方式与你握手。从而,也就能够避免因为位置原因而导致的不利结果的发生了。

争取媒介信任,赢得公众的心

要以开放、平等的姿态接待新闻媒介,过分拘谨或高高在上的骄矜都不足取。要因势利导,使采访和谈话的内容,始终在一个可以调控的范围之中。对所谈内容的重点要心中有数,要有简洁明了的谈话提纲。

在谈话紧扣主题的前提下,可以穿插趣味性的内容。企业家发表谈话的内容往往是严肃的、数字性较强的。如果一直板着脸谈这类内容,往往容易使新闻记者感到冷若冰霜。通过新闻媒介发表和播放出去后,公众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距离感,对于企业家的形象感觉也必然是刻板、乏味、不近人情。

通篇严肃的谈话无论在报刊上,还是在广播电视中,其传播效果都很有限。相反,如果不时穿插一些带有趣味性的内容轻松一下,传播效果往往更好。一个企业家在回答一个女记者提出的问题时说:“这位小姐是四川人吧,提的问题都很辣手。”全场大笑。那位小姐也很高兴,因为说她提的问题“辣”手,无异于说她的问题问到了点子上。接着,这位企业家说:“辣手是辣手,可是我不得不回答。不回答对不起朋友。大家都等了我半天了,结果只看到我含含糊糊地说半句话,未免扫兴。现在,我就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讲给大家。”

此外,为了实现和记者、观众的沟通与对话,你不妨穿插一些富有人情味的内容。

面对媒体运用语言的“七要”

面对媒体,我们既要懂社交,又要懂外交,并且这也是一场对说话水平更高、更综合的考验。下面列出了面对媒体是运用语言的“七要”。

1.对谈话要有兴趣

对所发生的一切,所谈的一切,谈话的对象以及他正在做的事情,都要表示很有兴趣。不仅应该对所熟悉的人表示兴趣,对所有的人都应如此。你的眼光要与每个人的眼光一一接触。找出那个不大说话的人,他看上去可能会很不自在,你应该特别注意和他交谈。

2.要生气勃勃从容自如

要懂得让你的脸和手势表现出你的活力。不过,有益的交谈也常带有一种宁静感,一种松弛感。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作,而是一种“娱乐”活动,是工作之余让人身心爽快的一种休息。

3.要愉快高兴地面带微笑

当然,这种微笑应当是一种感兴趣的、友好的微笑,说话时要流露出你对别人的好感。一定要把愁容留在家中,别把自己弄得像个受损害、被误解的可怜虫,让大家来主动安慰你。

4.说话态度要友好

假如你对在场的人吹毛求疵,或者对他们的论点讽刺挖苦,或者流露出一副看不起他们的神情,那么这场谈话就会失败。千万别错误地仿效某些相声演员之间的相互辱骂。他们之间的争吵是笑料作家所精心编造的,要不是这样插科打诨,那相声也许就会没有笑声。

5.谈吐要彬彬有礼

风雅的谈吐本身就是礼貌。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在询问别人时记得说个“请”字,或者向他人告别时,感谢他使你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晚上,不是仅此而已。这里指的是要牢记“为人之道”的原则。

6.话语要灵活机动

话题在变化,谈话的人以及说话情绪气氛都在变换。一个善于公关的人要善于应变。我们钦佩硬汉子的顽强、刚直,但是在公关过程中,这些都用不上。

7.说话要讲策略

遵循那条古老的格言:三思而后行。要事先思考而不是事后,这是讲策略的根本要素。由于我们不知道别人的敏感点,有时难免会伤人感情。但是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由于自己缺乏思考而触及别人的痛处的情况出现。

回答记者敏感问题的妙招

1.答非所问

在与媒体接触中,无论是专题对话、答记者问,还是电视采访,都离不开应答。应答是一种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口才形态,是交际场上短兵相接的利器。一个会智答的人,绝不是问什么就答什么,也不是怎么问就怎么答,他总是力图运用答问技巧,掌握主动,既答得好,又答得巧。

有时,提问者出于不可告人的不良动机,往往在提问中设置圈套,致人难堪,此时不能直言回答,可以采取闪转腾挪、巧妙回避,这就是答非所问。

2.避而不答

对某些不便或不能回答的敏感问题,就应采取避而不答的方式,加以巧妙拒绝。

3.以问代答的技巧

实验物理大师法拉第有一次在大庭广众中做电磁学的实验表演。实验刚结束,忽然有人站起来高声责问:“这有什么用呢?”法拉第看了一下提问者,反问说:“请问,新生婴儿有什么用呢?”

此例中,提问者暴露了他对科学的无知,而法拉第的以问代答则隐含着对提问者在科学上缺乏预见的嘲弄。

4.怪问怪答

有时提问者出于多种原因,会提出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此时就应发挥创造性思维,跳出正常思维模式。他问得怪,你也要答得怪。

1935年在巴黎大学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主考人向年轻的中国留学生陆侃如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孔雀东南飞》这首诗里,为什么不说‘孔雀西北飞’呢?”陆应声而答:“西北有高楼。”陆侃如引用了中国《古诗十九首》中的名句“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孔雀自然飞不过去,只好向东南飞去了。真是问得怪,答得也怪,令人捧腹叫绝。

5.委婉回答

回答时,碍于面子或其他原因,不便直言其意时,巧妙利用“弦外之音”,委婉回答。

英国作家王尔德在未成名时很贫穷,有一个贵族想聘请他当家庭教师。在谈到食宿条件时,贵族问他是否愿意和他的家人共同进餐。王尔德回答说:“那全看进餐时懂不懂礼貌了。”虽没正面做出回答,但实质上则委婉地表明了王尔德的潜在顾虑——看贵族的家人是否尊重自己。

6.即兴智答

即兴智答要求答问者反应迅捷,思维机敏,对突如其来的问题迅速做出判断,急中生智地以精巧的妙语作答。其特点一是要答得快,二是要答得好。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苏联。在苏联机场上飞机准备起飞时,突然一个引擎发动不起来。此时,在场的勃列日涅夫又急又恼,指着民航部长问尼克松:“我应该怎样处分他?”尼克松回答:“提升他。因为在地面发生故障总要比在空中好。”

尼克松的即兴智答含义深刻、饶有风趣,在“视点”上比勃列日涅夫高出一筹,且为东道主保全了面子。

从何探知名人们的内心不安

通常我们都会认为,紧张感可能来自于陌生感。比如你从未参加过某类活动,一旦有机会参加时就会感觉不适。而事实上,那些所谓的见惯了大场面、频频在媒体上曝光的名人们也都有紧张的时候,只是他们表现紧张的方式比较隐晦,你轻易感觉不到罢了。

有些人由于身份特殊,譬如说皇室成员、政治家、电视名人以及电影明星等等,常常会不断地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公共场合,然后经由媒体将信息传播到世界上的每个角落,他们的一言一行就随之全都暴露在公众眼前。不过,他们都希望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至于他们内心的紧张情绪,或是不自信的心理,则希望藏得越深越好,最好任何人都发现不了。普通人紧张时,可能会用抱臂的方式来安抚自己,但名人是不会摆出这些显眼的紧张姿势的。他们为了不让他人窥探到自己内心的想法,会利用经过“乔装改扮”后的交叉双臂的姿势来掩饰内心的焦躁和忧虑。比如将一只手看似轻松地搭在另一只手臂之上,抚摸一下自己的领带,调整一下袖口,用手去触摸手提包、手镯、手表等与另一只手臂有接触的物品,等等,这样的姿势实际上是在用貌似很自然地弯曲的手臂给自己与他人之间巧妙地设置了一道屏障,从而让自己紧张的内心得到一丝安全感,以便在面对观众时能够表现得自信、冷静、有控制力。

确实,很多时候名人和我们一样,在公众场合或媒体面前也会感到紧张局促。我们经常会看到,那些佩戴有袖扣的名人们会在穿越人较多的房间或登上舞台领奖或走过仪式现场的过程中调整袖扣的位置。事实上,他们不过是想借此掩饰自己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的紧张心理罢了。

相比较而言,女性用来掩饰内心情绪的动作就显得更加隐晦、更加不易发现了。因为,如果她们意识到自己的仪表或行为有所不妥,或是感到不自信,她们完全可以紧紧抓住手提包或钱包等随身物品而不必做出明显的动作。另外,可以用作此目的还有唇膏、化妆品、信用卡以及电影票之类随身物品,它们都可以当做在必要时用来传递信息的小道具。

以细微的动作来充当防御工具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用双手握住茶杯。显然平时你只需一只手就足够端起茶杯了,可当你用两只手捧住茶杯时,你的双臂也就很自然地在胸前形成了一道屏障,将那些让你感觉不安全的人或物全都拒绝于双臂之外。这样的方式既简单又最不易察觉。

以上列举的防御性、掩饰性的身体动作很普遍,几乎所有的人都曾经用到过,那些名人们也不例外,我们要学会运用一双慧眼去探究此举的真正目的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