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物各有先天, 如人各有资禀。人性下愚, 虽孔、孟教之, 无益也;物性不良, 虽易牙烹之, 亦无味也。指其大略: 猪宜皮薄, 不可腥臊; 鸡宜骟嫩, 不可老稚; 鲫鱼以扁身白肚为佳, 乌背者, 必崛强于盘中; 鳗鱼以湖溪游泳为贵, 江生者, 必搓枒其骨节; 谷喂之鸭, 其膘肥而白色; 壅土之笋, 其节少而甘鲜; 同一火腿也, 而好丑判若天渊; 同一台鲞也, 而美恶分为冰炭。其他杂物, 可以类推。大抵一席佳肴, 司厨之功居其六,买办之功居其四。
——袁枚《随园食单·须知单》
膳食探秘:古今八珍
据历史学家考证,中国历代“八珍”的内容并不相同。
周代八珍。《礼记·内侧》所列:淳熬(肉酱油浇饭)、淳母(肉酱油浇黄米饭)、炮豚(煨烤炸炖乳猪)、炮(煨烤炸炖羔羊)、捣珍(烧牛、羊、鹿里脊)、渍(酒糖牛羊肉)、熬(类似五香牛肉干)和肝(网油烤狗肝)八种食品。也有人认为,“八珍”指“珍用八物”:是指牛、羊、麋、鹿、豕、狗、狼等。
元代八珍。人称“迤北八珍”,又称蒙古八珍或北八珍,见于元末陶宗仪《辍耕录》。迤北八珍分别是:醍醐(精制奶酪)、沆(有人认为是马奶酒,也有的人认为是獐)、野驼蹄、鹿唇、驼乳糜(驼奶粥)、天鹅炙(烤天鹅)、紫玉浆(可能是紫羊的奶汁)和玄玉浆(马奶子)。
明代八珍。见于明代张九韶的《群书拾唾》:龙肝(可能是娃娃鱼或穿山甲的肝,或是蛇的肝,也有的人认为是白马肝)、凤髓(可能是锦鸡的脑髓)、豹胎、鲤尾(并非是鲤鱼尾,因鲤鱼尾并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既非稀有珍贵,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味道,很可能是穿山甲的尾,因古时称穿山甲为“鲮鲤”)、炙(烤猫头鹰)、猩唇、熊掌和酥酪蝉(可能是高级酥酪,明朝人李日华的《六研斋笔记》记载“乃今之抱螺酥也。其形与螺形不肖,而酷似蝉腹”)。
清代八珍。据载,其一是“参翅八珍”,“参翅八珍”中海产品占半数,指参(海参)、翅(鱼翅)、骨(鱼明骨,也称鱼脆)、肚(鱼肚)、窝(燕窝)、掌(熊掌)、筋(鹿筋)、蟆(蛤士馍)。其二是“山水八珍”。山八珍:熊掌、鹿茸、犀鼻(或象拔、犴鼻)、驼峰、果子狸、豹胎、狮乳、猴脑;水八珍:鱼翅、鲍鱼、鱼唇、海参、裙边(鳖的甲壳外围裙状软肉)、干贝、鱼脆、蛤士蟆。其三是满汉全席的“四八珍”。即山八珍:驼峰、熊掌、猴脑、猩唇、象拔(象鼻)、豹胎、犀尾、鹿筋;海八珍:燕窝、鱼翅、大乌参、鱼肚、鱼骨、鲍鱼、海豹、狗鱼(娃娃鱼);禽八珍:红燕、飞龙(产于东北山林中的一种叫榛鸡的鸟)、鹌鹑、天鹅、鹧鸪、彩雀(可能是孔雀)、斑鸠、红头鹰;草八珍:猴头(菌)、银耳、竹荪、驴窝菌、羊肚菌、花菇、黄花菜、云香信(香菇中的一种)。其四是据旧时南货老人说的“海味八样”和“动物八珍”。海味八样:鱼翅、海参、鱼肚、淡菜(干贻贝肉)、干贝(干扇贝肉)、鱼唇、鲍鱼、鱿鱼;动物八珍:熊掌、象鼻、驼峰、猩唇、鹿尾、猴脑、豹胎、燕窝。
民国八珍。民国时期又出现了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但因地域不同,八珍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如,北京上八珍:猩唇、燕窝、驼峰、熊掌、猴头(菌)、豹胎、鹿筋、蛤士馍;烟台上八珍:猩唇、燕窝、驼峰、熊掌、猴头(菌)、凫脯(野鸭胸脯肉)、鹿筋、黄唇胶;北京中八珍:鱼翅、广肚(广东产的鳘鱼肚,即鳘鱼鳔)、鱼骨、龙鱼肠、大乌参、鲥鱼、鲍鱼、干贝;烟台中八珍:鱼翅、广肚、鲥鱼、银耳、果子狸、蛤士蟆、鱼唇、裙边;北京下八珍:川竹笋、乌鱼蛋(墨鱼卵)、银耳、大口蘑、猴头(菌)、裙边、鱼唇、果子狸;烟台下八珍:川竹笋、海参、龙须菜、大口蘑、乌鱼蛋、赤鳞鱼、干贝、啤黄。
由于以前的八珍中,有很多现在已属于保护动物,国家明令禁止捕杀食用,如熊、猴、象、鹿、猩猩、豹、犀牛、天鹅、猫头鹰、野骆驼、海豹、娃娃鱼等等,所以当今的八珍是什么?尚无定论。
花馔:用鲜花作食物
鲜花,餐风饮露,汲日月精华,除观赏之外,还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珍馐佳肴。以花为美食,在我国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屈原《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在说明诗人品性高洁之外,也间接反映战国末期已见食用花卉的端倪。汉武帝时,宫中每到重阳必饮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
汉魏时期酿制菊花酒的方法已有简述。据《西京杂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晋代陶渊明爱菊成癖,有一次,他痴坐菊花丛中,忽见江州刺史王弘送来美酒,他便将菊花充作佳肴下酒,从此成为古今美谈。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记载,菊花酒是盛行的健身饮料。此俗自汉时宫廷传入民间,相沿成习至今。
鲜花可食之风更是盛行于唐代。据《隋唐佳话录》记载:武则天于花朝日(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五日)游园赏花,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捣碎,蒸成百花糕分赐臣下。她本人十分喜欢松花,爱吃一种用松花制成的糕点。武则天之后,鲜花入馔之风日盛,并相继出现《山家清供》《养余月全》等记述烹调鲜花的“花馔谱”。
唐以后,一些文人雅士把食花看作是一种情趣高雅的生活享受,留下许多“秀色可餐”的佳话。宋代苏东坡喜用松花制作食品。如《酒小史》中载:苏东坡守定州时于曲阳得松花酒,他将松花、槐花、杏花入饭共蒸,密封数日后得酒。并挥毫歌咏,作了《松醪赋》:“一斤松花不可少,八橭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齐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道出了松花的美颜功能。
清朝慈禧为美颜养身,常以鲜花为食。每年六月之后,在荷花盛开的季节,待红日跃出地平线,荷花开放后,慈禧令宫女们采摘最完整、妖艳的荷花带回御膳房,将肥壮的花瓣浸在鸡蛋、鸡汤调好的淀粉糊里,再炸至金黄酥脆作为点心。她还将玫瑰花捣烂,拌以红糖,经过特殊的配料加工,制成一种花酱,涂在面食点心上,食后齿颊留香。由于慈禧太后常用鲜花提取精萃,用于美容、美发、润肤,她的肤发老而不衰。
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花卉含有16至22种氨基酸及丰富的蛋白质、淀粉、脂肪,并含有维生素A、B、C以及铁、镁、钾、锌等微量元素,还含有抗菌和抗病毒物质,具有一定的药用和保健功能,可增强体质、延年益寿。如菊花能安肠胃、利血气;金银花清热解毒、养血止渴;茉莉花生发养肌;梨花清热化痰;栀子花清肺凉血;玫瑰花活血理气,驻人容颜;芍药花能行血中气;月季花能消肿疗疮。由此看来,古人食花习俗确有其道理。
猪头:民间美味
在美食体系中,猪头通常被认为是下贱的菜,与下水、猪脚一起卖,以低廉美食的身份,做了穷人的牙祭和下酒菜,上不得席面。猪头因为很难打理,以及有种特别的味道(一般人认做臭味),很难称为高档食材料,在历代宫廷名菜中都难觅踪迹,加上历代文人也极少吟咏赞叹猪头做的美食,因此即便在地方菜系中也很难成为名菜。
但在淮扬菜中有个例外,扬州名菜有道“扒烧整猪头”,与扬州狮子头、拆烩鲢鱼头并称“扬州三头”。“扒烧整猪头”在扬州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据清代《扬州风土词萃》中白沙惺庵居士的《望江南》词写到:“扬州好,法海寺闲游。湖上虚堂开对岸,水边团塔映中流,留客烂猪头。”
这道“留客烂猪头”果然是迷倒了不少客,清代徐珂在《清稗类钞·法海寺精治肴馔》中就忘情的写到:“宣统己酉夏,林重夫尝至寺。留啖点心,佐以素食之肴核,甚精,然亦有荤品。设盛席时,亦八大八小,类于酒楼,且咄嗟立办。其所制焖猪头,尤有特色,味绝浓厚,清洁无比,惟必定预定。焖烂以整者上,攫以箸,肉已融化,随箸而上。食者之当于全席资费之外,别酬以银币四圆。李淡吾尝食之,越岁告重夫,谓尚齿颊留香,言时犹津津有余也。”
在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中记载了“烧猪头二法”,其中一法实际上就是扬州的“扒烧整猪头”。具体做法是“洗净五斤重者,用甜酒三斤;七八斤者,用甜酒五斤。先将猪头下锅同酒煮,下葱三十根、八角三钱,煮二百余滚;下秋油一大杯、糖一两,候熟后尝咸淡,再将秋油加减;添开水要漫过猪头一寸,上压重物,大火烧一炷香;退出大火,用文火细煨,收干以腻为度;烂后即开锅盖,迟则走油。”
猪头的做法在清代已经发展到了极致,《调鼎集》中就记载了至少14种做法,包括:煨猪头、蒸猪头、锅烧猪头、醉猪头、烂猪头、猪头糜、陈猪头、猪头膏、派猪头、糟猪头、红烧猪头、煮猪头等。
这其中的“糟猪头”至少在明代就是江南一代成熟的名吃了,一般做秋冬时解馋的好东西。其具体做法是,将猪头整干净,用醪糟水擦洗,压放一整夜后,再按一斤肉、四两油、三两盐的比例,还需要加冰糖、盐、葱、姜等,放入容器中糟1~2天,再捞出蒸熟,其肉醇美酥烂,堪比熊掌之味。
猪头虽难上上等席面,在民间却是持久的美食,更成为民间节庆、祭祀不可少的美食。中国人有祭祀用“三牲”的习俗,猪是“三牲”之一,猪头也做为祭品被广泛应用在祭祀窑神、祖先等典礼中。
在江西婺源,除夕讲究吃年汤,主料就是猪头。焚香祭祖之后,将预先买好的猪头入锅加汤烧煮,煮熟后将猪头捞出,再将调和好的面粉搅入猪头汤中,并加肉丁、冬笋、丁香等佐料,煮成糊状,全家团坐一起享用;这煮好的猪头,也切成薄片上桌。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中描述了当时过节祭祀的情形,其中就有“猪头”:“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中国人试图用粘糯米糕和猪头烂熟双鱼鲜来堵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猪头更是江湖宴会、集体会餐最多使用的美食之一。猪头肉是肥肉和瘦肉的“天作之合”,妙在肥瘦相间,其中猪拱嘴部分已经不能分清是肥肉还是瘦肉了。煮到恰到好处的猪头肉,皮层厚,韧劲足,耐咀嚼,有香味。是一种让人容易上瘾的美食。
近代大文人周作人也是一位“猪粉”,他专门有篇《猪头肉》的文章:“小时候在摊上用几个钱买猪头肉,白切薄片,放在干荷叶上,微微洒点盐,空口吃也好,夹在烧饼里最是相宜,胜过北方的酱肘子。江浙人民过年必买猪头祭神,但城里人家多用长方猪肉……”
猪头吃起来满是趣味:猪耳脆、核桃肉(即猪头上坑洼处的核桃状肉)酥、猪拱嘴弹牙,最妙的是猪口条,爽滑可口,让人欲罢不能。
蝉:高蛋白美食
古代的中国人很早就懂得蝉是难得的美食,也很早就有了专门从事捕蝉的人。在《庄子·外篇·达生第十九》里记述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天,孔子到楚国去,路经一片树林,看到一位驼背的人正在用竿子黏蝉,动作干净利落。虽然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道,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至少从孔夫子那会儿,中国就有“专业”的捕蝉者了。
蝉不仅是庶民们桌上的解馋菜,也颇能登大雅之堂。在周朝的时候,人们就把蝉列为君王宴席上的一道珍馐美味,《周礼·天官》记载着,周天子进膳时,“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馐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其中就包括蝉。
食蝉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随捕随吃,生吞细嚼;不过多数还是晒干备用,四季取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讲的很清楚,“蝉,诸蜩总名也……古人食之,夜以火取,谓之耀蝉”。很多人小时候都试过用手电筒,在雨后的晚上觅蝉,觅得一兜,第二日用盐水泡几个小时后,用热油炸了,出锅时趁热洒上盐面,吃过后唇齿留香。美食家蔡澜也在他的专栏里介绍过蝉的吃法,说广东人喜欢吃桂花蝉。泰国人也爱吃蝉,不整只吃,而是放入石臼中,加入配料,舂碎了用来沾蔬菜吃。
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喜食蝉。其中尤以布朗族食用成蝉别具情趣。捕捉成蝉,一般都选在入夏以后,由年轻的姑娘来进行。布朗族姑娘捕蝉不是听蝉的叫声去寻找,而是多在黄昏之后,寨子里的姑娘们成群结伙去踏山。那些白天飞累了的蝉都落在地上或灌木丛里,并且被露水润湿了翅膀,再也飞不起来了,姑娘们就可以信手拈来。待拣到一定数量之后,回家将蝉用沸水烫死,去其翅膀,放入小笼屉内蒸熟,捣碎,做成与沿海渔民食用的虾酱一样的蝉酱。经常食用蝉酱,据说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有人嫌弃蝉样子丑,怕它不干净,这担心是多余的,看看李时珍是怎么说的吧──“蝉乃土木余气所化,饮风吸露”,土木幻化、饮风吸露的蝉不正是神仙吃的东西么!我国古代典籍里说,蝉咸、甘,寒,无毒,其气清虚,故其主疗,皆一切风热之证。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就是,蝉是无毒的高蛋白食品,非常有营养。
附:美食知了猴(蝉猴)
“知了猴”也叫“蝉猴”,还有“知了狗”、“爬拉猴”、“蝶拉猴”等等好多地方叫法。它就是蝉的幼虫,营养非常丰富。关于第一个勇敢吃蝉猴的人,还有段传说呢。
相传崇祯年间,天大旱,蝉甚多。据当时有人记载:(蝉)伏时,居荫长鸣,路人捂耳。驱之,起而群飞,遮天蔽日,滴露(注:露,尿矣)如雨。
传说一年轻人,父母双亡,夜间跪地烧纸,火光招来飞蝉无数。第二天,他见失去翅膀的蝉虫,全部被田鼠吃光,心中一亮:人们何不食之?于是晚上再次燃柴火,引来飞蝉投火,待熟后,撕烂口尝,果然肉味浓香。此事传出,众人纷纷效仿。蝉吃完了,人们就逮知了猴,总算熬过灾年。事后,有人说:“猴年吃‘猴’,也算天意。”
从此,吃知了猴的习俗流传下来,并且吃法极多:
一是干炕。将爬拉猴洗净控干,放在铁锅里,文火慢腾,待其软化,再用铲子压扁翻个,等到香气溢出,外焦内熟,即可盛盘,这叫原味知了猴。
二是油炸。把控净水的知了猴,放在热油锅里来回翻动,看看颜色变黄,立即出锅,趁热撒上盐末、胡椒粉、味精等,这叫“金丝猴”;若用蛋清、淀粉挂浆,再置热油锅里炸焦,滚上白糖,又名“甜面猴”。
三是火烤。将知了猴用竹签串起来,架在木炭火上,来回翻个移动,边烤边撒孜然等佐料,其味不比羊肉串逊色。
最普通、最省事的吃法是,将知了猴用盐水浸泡一下,在热锅里油煎,以咸为主,用来就馍,这更是家常便饭。有时间的人家,还可将知了猴逐个掐头去壳,剁成肉泥与芹菜一起包饺子,算得上美味佳肴。
莴苣:旧名“千金菜”
有“千金菜”高贵称号的莴苣,是一年生或二年生的菊科植物,地中海沿岸东南一带及亚洲西部地区为主要起源地。宋代陶谷《清异录》载:“呙国使者来汉,陏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因名‘千金菜’,今莴苣也。”所谓“呙国”,有人推想可能是阿富汗,因该国也是莴苣起源地之一,且与中国毗邻,故此说有一定依据;另有人推想是日本,因日本在古代称“倭”,汉文读音与“呙”相同,但此说证据不足。
一般认为,莴苣菜种大约在晋代时被传入中国,“苣”字是因该种蔬菜“叶似白苣”(宋代《墨客挥犀》)。莴苣也称莴菜,其叶称生菜,茎称莴笋、莴苣笋、香莴笋等,之所以有“笋”字,是因其茎外观有些像竹笋。削皮后的莴苣茎,外观似玉晶莹悦目,食之质嫩味美爽口,可供凉拌生吃或熟食,还可做成酱菜、泡菜等。莴苣叶主要供烹调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