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心
在2014年年初召开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提出要将家风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
他说,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但有的家长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抓家风教育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要引导广大家长树立良好家风,注重自身修养,注意行为举止,传承家庭美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
在传统社会, “家风”这个词人们都耳熟能详。如今却是久违了,似乎为人们所忘却。
“家风”,我的理解应该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步形成的被家庭、家族成员认可并共同遵循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思想作风、审美观点、价值取向、精神追求等方面的总和。
“家风”是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还可称为“家庭文化”。不论贫穷与富有,也不论社会地位高低,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特定的家风。有的用文字记载了下来,即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家训》《家规》《家范》等,绝大多数则是通过口耳相传延续下来。
作为“文化”现象,“家风”跟生物一样,是可以“遗传”的,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一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特定的风俗、习惯、作风、传统。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变迁会有所“变异”,但基本的核心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
“家风”对家庭成员来说,就好比物理学中的“磁场”,每个成员生活在其中,其思想行为,必定要受到“磁力”的制约。长期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家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必然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家风的影响和熏陶,其言行举止,性格气质,必定要带有这个家庭家风的特征,并自觉不自觉地朝着家庭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特别对可塑性很强的年幼一代的性格气质,家风甚至起着“形塑”的作用。良好的家风可以使家人朝积极的方向发展,不良的家风会引导家人走向歧路。
“家风”好不好,对外还决定一个家庭树立什么样的社会形象,能不能获得积极的社会评价、社会威望,是否能赢得社会的尊重,也就是能不能赢得积极的口碑和广泛的人脉,这预示着家庭、家族未来的兴衰,事关重大。
家庭虽然是比较封闭的社会组织形式,但家庭不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家庭和社会生活息息相通。“家风”好不好不单纯是家庭的私事,也直接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建设。家风好,会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发挥积极的作用,而家风不好,会给社会风气造成污染。
因此,中国古人历来都非常重视家风培养、建设、延续,努力维护家风的严肃性。
两汉三国南北朝时期,实行“举孝廉”的推选官员的制度,被推荐、选拔者必须出身于具有良好家风的家庭,必须具备孝亲、廉正的品行。为了适应这种选官制度,魏晋时期出现了很多总结、展示、颂扬家风家教的文学作品。
宋朝史学家司马光为树立节俭的家风,特意给儿子司马康撰写了《训俭示康》一文。他要求儿子:“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意思是,你不但自己要俭朴,还要教导你的子孙后代,使他们也知道并坚守我们家先辈建立的俭朴家风。
宋朝政治家包拯更是视家风为家族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他的家训只有三十七个字,言简意赅,旗帜鲜明:“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这是说,子孙后代为官者有贪赃枉法行为的,不许进入家门,死后不得葬入祖坟之中。如有不服从我的训诫的,我不承认是我的子孙。包拯要求非常严格,为官者不能贪赃枉法,这是家庭行为规范的“底线”。如若违反家风,坚决开除“家籍”。
注重家风建设和维护是我国古人创造的优秀家庭文化传统,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继承并将之发扬光大。
当我们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小时候父辈究竟对我们说过什么话,记得住的并不多,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带有长期生活的那个家庭的印记或痕迹。这充分表明,无意识的“润物细无声”的家风的熏陶、影响要比具体的教育活动给人的影响更为深刻而持久。
家长必须明白,培养、教育孩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个相当漫长的熏陶、浸渍的过程,是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实现的,不能指望通过“短平快”的方式立竿见影,必须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没有良好的家风是不可能的。
特别是在当今开放的社会,各种价值观并存,社会环境复杂,孩子生存环境中的变数越来越多,而且难以预测和控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每个孩子都必须经历的三道“加工工序”,家庭教育作为第一道“工序”是给孩子“打底色”的,至关重要。“底色”打得正,以后即使遇到不良的影响也不会出格;而“底色”打得不正,以后想再更改是很难的。而家风对人的影响是终生起作用的,良好的家风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生存能力。
“家风”看起来很抽象,实际是很具体的,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家风应该全家人共同创建,也应该全家人共同遵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相对稳定的家庭习俗、风尚、风气。
如何培养良好的家风呢?
第一是父母要立足家庭,面向社会。
这不是口号,是行动指南。虽说家庭是相当封闭的社会组织形式,但家庭跟社会生活是息息相通的,孩子们长大后都要进入社会,融入社会。因此,要建立家风,就必须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对未来成员的要求,使家风既有家庭的个性特征,也具有时代特征,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第二是父母要加强自身修养。
家风的决定者,或者说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父母。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家风。家长的自身修养至关重要。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这不是以身作则的问题,而是父母的人格决定家风的方向,自然也决定孩子发展的方向。
第三是利用家庭集体教育教育和影响孩子。
所有家庭成员要统一思想、行动一致,每个家长都不能放任自己,谁也不能迁就孩子。也就是说,教育孩子不能只靠某一个人,而要依靠一个教育的整体,而这个教育的整体,实际上就是家风。
总之,建设有时代特点的积极的家风,一定要了解社会,研究社会。同时,还要提高分辨、识别、筛选能力,对待社会上的各种教育观念,应该有所选择、取舍。要时时刻刻坚持主流的价值取向,不能笼统地把社会上宣扬的东西都搬到家风中来。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家风建设的要求,这给新时期家庭建设指明了方向。
为贯彻中央加强家风建设的号召,我特意编写了《家风正,子孙兴》一书。书中收集、整理了我们国家历朝历代一系列有特色的优良家风的典型,介绍给读者,以便学有榜样。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道德水准上,给人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要求,每个家庭应首先从建设优良家风做起。每个家庭的家风建设好了,每个家庭成员的道德素质提高了,整个社会就会越来越文明、健康,就越富有生机和朝气。
《家风正,子孙兴》一书,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是家长教育子女的教材,是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参考书,是干部、党员加强自身修养和廉政建设的读本,也是大人和孩子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通俗读物。
我希望读者喜欢它。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
2014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