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论语原解
23104000000017

第17章 雍也第六 中庸的自我实现(1)

1.冉雍为什么当不上帝王

【原文】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译文】孔子说:“冉雍这个同学,可以成为帝王之才。”

【说明】本篇《雍也》与上篇《公冶长》一样,也是用人名来作篇名的。上篇《公冶长》是孔子对学生以及对古今中外各种人物的评论,通过一个个的人物的故事,揭示出其仁与不仁的内在道德品质。本篇是孔子关于“仁义礼智信”在人身上的实践体现的说明。本节是孔子对学生冉雍的评价,意思是说冉雍有帝王之才,有雄才大略,可使其南面而坐。但冉雍的帝王之才,不等于西周以来到春秋时期的各诸侯国的君王们,冉雍具有的仁义品质是这些帝王所无法比拟的,是相当于尧舜禹汤那些帝王们的。但为什么冉雍这个时候当不上帝王呢?社会变了,人的思想行为也变了,私有制的迅猛发展,使得仁义道德变成了空洞的说教,所以,虽然“雍也可使南面”,但却不能真正做成帝王。

2.国难当头,匹夫有责

【原文】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不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译文】冉雍问孔子关于子桑伯子这个人的问题。孔子说:“这个人是可以的,就是有点怠慢、倨傲。”

冉雍又问:“他辨别出恭敬而又行为倨傲,以其倨傲对待人民,不可以吗?辨别出倨傲而行为上也倨傲,那不是太倨傲了吗?”

【说明】仲弓即是冉雍,冉雍看子桑伯子这个人,狂放而倨傲,便想向孔子请教。在《公冶长》第二十二节中,孔子曾说过“吾党之小子狂简”,这个狂简也就相当于子桑伯子之“简”。我们知道,但凡一个人有了某种别人所没有的知识、或力量、或财宝,就会自然而然地生出一种骄傲之心。尤其是有知识的人,最容易狂放而倨傲。子桑伯子这个人是个隐士,古代隐士都是有知识的人,因看不惯当时的社会现象而隐处山乡鄙野,独自逍遥自在。子桑伯子除了隐处山乡鄙野外,还喜欢裸露身体,这与现代那些纯自然主义者如出一辙。冉雍即认为这个人知道“仁义礼智信”而有倨傲之心,而知道自己有倨傲之态仍然还保存着倨傲的行为,这不是太倨傲了吗?太倨傲的人是不行的。这是冉雍的认识。孔子认为冉雍的这种认识是对的。这里说到隐士这个问题,按照孔子学问思想,或是后来的儒家思想,都反对隐士。隐士们就如陈文子一样,都是独善其身的,只考虑自己,这个陈文子厌恶坏的事情,听说崔杼杀了齐庄王后,丢掉偌大的家产离开了齐国,他不愿意与弑君者为伍,这样的人应该算是有仁义道德的了。确实,不愿意与坏人为伍,应该算是好人,但陈文子在抛弃家产的同时,也抛弃了国家!“国难当头,匹夫有责”,这个陈文子的表现只能算是清白、清高,他连对国家的尽忠都不尽了,只顾自己的清白、清高,怎么能算是上是“仁”呢?他不思救国,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不能“临危受命”,不能“见义勇为”,而只顾自己,这实在是很自私的。象这样自私的人,怎么能够达到“仁”的境界呢?所以孔子认为陈文子根本不能算“仁”。而所有的隐士们也不能算懂得“仁”。

3.不要错上加错

【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鲁哀公来问孔子:“你的学生们谁是好学习的?”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最热爱学习,不会把怒气、怨气转移到别人身上,也不会增加自己的错误。只是不幸他的命很短,现今已经死了,自他死后,我就没有听说还有好学习的人了。”

【说明】第一节孔子就说过冉雍乃帝王之才,难道能做帝王的冉雍就不好学了吗?因此,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学问。冉雍有帝王之才,而颜回有师道风范,有为人师表的学问,这种学问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迁怒,不贰过”。冉雍虽然能够做帝王,但他仍会“迁怒”,会“贰过”,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会“迁怒”于别人的。晴了好几天,我们就会骂老天爷,天天都是这样明晃晃的太阳;好不容易下雨了,我们又会骂老天爷,下个雨,弄得道路泥泞,不好走路。学生学习不好,怪学生太笨或怪书本太差;饭没煮好,怪火不肯燃;事情出了错,犯错误的都是别人;打仗输了,怪领兵的将帅没本事或是怪地形地貌不对头;等等,等等。老是怨天尤人,反正自己没错。一点事情不高兴,脾气就发到别人头上。这也就是《公冶长》篇中说过的,不会“内省、自讼”。古代有一民谚:“作天难作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行人望晴农望雨,采桑娘子望阴天。”照这个说法,老天爷都是没办法的了。因此,每个人都要学会“内省、自讼”,不怨天尤人,不迁怒别人。

“不贰过”原来的儒家们都解释为不犯第二次错误,不会犯重复的错误。这样解释当然也可以,只是很不准确。贰,准确的解释是“增加”之意,不贰过即是不增加过错。这与重复不是同一概念。人人都会犯错误,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呢?会,但很少!会不会重复犯错误呢?很少!因此,孔子的本意是,虽然人人都会犯错误,但经过学习,不要再增加错误,也就是不要再错上加错。而错上加错,这是很多人都会犯的错犯,明明知道错了,但碍于面子、碍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硬着头皮也要错下去,鸭子死了嘴壳硬,结果是一错到底,以至破坏了多少大事、好事。其实,知错就改,善莫大焉。能在错误初期立刻纠正,虽然没面子,可是能成就大事、好事。

4.君子周济救济急需的人而不接济富贵的人

【原文】子华使於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

请益。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译文】子华出使到齐国去,冉子替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请求给点米。孔子说:“给她一釜吧。”

冉子请求给丰饶一点,孔子说:“给她一庾吧。”

冉子于是给了子华的母亲五秉米。

孔子说:“公西赤去齐国,乘坐的是肥壮的马匹拉的车,穿的是轻暖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周济救济急需的人而不接济富贵的人。”

【说明】本节是借公西赤出使齐国的故事来看人的“仁”心。这事大概发生在孔子当政时期(鲁司寇),孔子派公西赤出使齐国,冉子大概是总管之类的人物。他认为公西赤的母亲还在家,于是要求孔子给一点安家费。孔子答应给一釜,但冉子认为少了点,请求再丰益一些,孔子又答应给一庾。最后冉子私自给了五秉。这件事从表面来看,冉子之对公西赤的母亲是很有“仁”心的,帮助朋友的母亲,无可厚非,是理所当然的。但孔子却不是这样认为,公西赤出使齐国,乘坐好马,穿着豪华,说明他并不是贫穷之人。如果他不贫穷,为什么还要用物资来救济他的母亲呢?君子的“仁”心,是用在救济贫穷之人的,因为贫穷的人急需要人们的帮助。富贵的人本身什么都有了,为什么还要锦上添花呢?所以,冉子的行为看上去是“仁”,但实际上不是“仁”。冉子完全可以经常去公西赤母亲那里,关心关心,慰问慰问,用行动去帮助公西赤的母亲,而不是用物资来表示他的“仁”。

5.没有得到,还有什么可以失去呢

【原文】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译文】原思来孔子手下当官,孔子拨给他大米九百斗,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拿去给你的邻里乡亲们吧。”

【说明】古代官吏的薪俸不是现在这种钱,而是用米来计算,或是用田来计算。划给你十亩地,就是薪俸,还要让你自己参与种植,这样才能知道稼穑之艰辛。本节紧接上节,同样是给予物资补助的问题,冉子再三要求多给,而原思却一再推辞。这说明了什么呢?从各种历史书上查知,原思一生都不富裕,贫穷的时候居多,他之所以一再推辞多要薪俸,完全是为国家、为孔子着想。就他自己而言,一天三顿饭,也就吃这么多,要那么多薪俸干什么呢?没有用,所以他不要。他不要,就说明他不贪,不贪赃枉法,不希图富贵。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无得即无失矣!没有得到什么,还有什么可以失去呢?如果说,原思真的收下了这“粟九百”,那么他也会按孔子所说的,全部送给了邻里乡亲。

6.有用之才终会得用

【原文】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译文】孔子告诉仲弓说:“那犁田的一般杂色牛的小牛犊长着一身红色的毛皮,两只角端正饱满,人们虽然不想用它祭祀,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说明】本节是孔子借耕牛之喻在劝慰冉雍。犁牛是一般的杂色耕牛,按古代的祭祀仪式规定,杂色牛是不能用来祭祀的,非得要用纯红色毛皮的牛才行,因为纯红色的牛象征高贵和纯洁。冉雍就象是这纯红色毛皮的高贵而纯洁的小牛犊,虽然出身低微,但却是有用之才。现在虽然没有人用你,但你不要有自卑感;象你这样具有才智的人,即使没有人用你,山川之神也是不答应的。意思是老天爷最终是不会放过而是要重用你的。这是劝慰,也是鼓励,也是评价,是对冉雍才智的很高的评价。

7.失意得意都不忘形

【原文】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颜回这个人呀,他的思想能够做到三个月都不会违背‘仁’的境界,其余的人呢,不违背‘仁’的境界只能保持在几天或者一个月之内。”

【说明】颜回的这种“仁”的境界,也就是《里仁》篇里所讲的内在的“仁”的修养。能连续三个月以上都能够做到不违背这种境界,确实是非常难得。我们每个人要是能够做到十天不生气、不发怒就很不错了,尤其是在碰到问题、碰到烦恼的时候。谁能保证他一个月之内都不会遇到问题和烦恼呢?在心情很好的时候,我们一般都能够也可以做到不违背“仁”的境界,但在遇到烦恼和问题时,还能够保持“仁”的境界也就难得了。比如现在很多吃斋念佛的人,平时念佛不断,好象很虔诚似的,但一遇到问题和烦恼,马上就将佛菩萨忘掉了,不住地怨天尤人,失魂落魄,失意忘形。而在遇到高兴的时候,尤其是意外得到一大笔横财的时候,也将佛菩萨忘得干干静静,得意洋洋,得意忘形了。而孔子所称赞的颜回,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失意也好,得意也好,都不会忘形,都不会违背“仁”的境界。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

8.果断、通达、多才多艺都不能当官从政

【原文】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於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政也与?”曰:“赐也达,於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於从政乎何有?”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从事政治做官管理政事吗?”孔子回答说:“仲由这个人办事果敢、果断,对于治理政事有什么本事呢?”

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从事政治做官管理政事吗?”孔子回答说:“端木赐这个人通达事理,对于治理政事有什么本事呢?”

季康子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从事政治做官管理政事吗?”孔子回答说:“冉求这个人多才多艺,对于治理政事有什么本事呢?”

【说明】季康子,鲁国的大夫,权臣,三桓之一。他想收罗人才,便跑来找孔子。从孔子的回答中,我们得知仲由、子贡、冉求这三个学生的个性性格及内在修养。按一般理解,这三个人当官从政是没有问题的,但孔子却不这样认为。子路果敢、果断,虽然可以从政,但不如叫他去统率三军打仗。从历史的政界官场来看,当官从政者最好是八面玲珑,有谋略,有手腕;果断刚直性格的人很难在政界官场立足,原因就是过刚易折。而通达事理的人当官从事也不大适宜,因为通达包含着豁达、满不在乎、最能宽恕别人,能宽大为怀等;这种人当官从政是该罚的不罚,该惩的不惩,因为他理解别人,也就容易宽恕别人。而一旦左宽恕、右宽恕,这个政也就从不下去了。多才多艺的人呢,自然也就不能当官从政了;因为他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心思都在艺术上。如历史上的宋徽宗、南唐后主李煜等即为多才多艺而败国。孔子之所以举出这些例子,说明果断、通达、多才多艺都是不能当官从政的,其目的是在于不愿意为季康子提供人才。当然,只有单纯一个品行的人确实不适宜当官从政,然而,从孔子所有的论述中,我们知道子路、子贡、冉求他们三个人并不是品行单纯如一的人,这三种品行他们都是兼而有之,只不过略有偏重而已。孔子的这段谈话,其实对我们后代也很有提示、警醒作用,当官从政者不应太过果敢果断、不应太过通达、也不能太过多才多艺。政治家除了要有“果、达、艺”外,还应兼备见闻渊博,知识丰富以及“仁义礼智信”的修养。

9.不愿意做官的闵子骞

【原文】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必在汶上矣。”

【译文】季氏派人来请闵子骞去当费地的地方官。闵子骞说:“请好好地代我婉言谢绝吧,如果再来重复找我的话,我必然就要逃到汶河上面去了。”

【说明】上节是季康子想网罗人才,找孔子要子路、子贡、冉求三个人而被孔子拒绝,本节则是季康子悄悄找到闵子骞,想要闵子骞去他那里打工。从《二十四孝》中我们看到闵子骞是个大孝子,人品学问德行都很好,然而他对官位、功名、利禄都不感兴趣,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不仅如此,主要原因还在于季氏把持鲁国朝政,为所欲为,当时的鲁国知识分子没有一个是喜欢季氏家族的,因此都不愿意做他们的官。从闵子骞的身上我们看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

10.孔子对学生也是很谦虚的

【原文】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译文】伯牛有了病,孔子去慰问他,自窗户中执着伯牛的手,说道:“失去了这个人,真是命啊,这个人竟然得了这样的病!这个人竟然得了这样的病!”

【说明】古代的礼节规定当有病的人睡在家里时,去探望病人的人一般不进屋去慰问,尤其是长辈和领导。如果是君主来探望,病人就要搬到南面的窗户下,让君主从南面看他。当时伯牛家以这种礼节表示对孔子的尊敬,孔子认为不敢当,所以只从窗口伸手进去握住病人的手。至于伯牛生的是什么病,古籍均没有记载,这里也就不讨论了。本节所着重的是孔子前去探望病人一事,“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重点,就是与人相互亲爱。而要真正做到与人相互亲爱,也就必须象孔子一样,能去探望学生。要知道,孔子有三千弟子,对每一个弟子的学问禀性,孔子都是十分清楚的,而孔子对学生也是很谦虚的,并没有摆出老师的了不得的架子。所以,从本节故事中,我们就看到孔子亲身实践着“仁”的行为。

11.艰苦环境中不改其乐

【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有品行、有才能的颜回呀,每天一竹篮饭,一瓢子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的人都不能忍受那种苦楚,颜回住在那里却不改变他的乐观态度。多么贤德呀,颜回。”